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单连杰(黑龙江省嫩江县海江镇中心卫生院1614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341-02

【摘要】目的讨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72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率、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有64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8.9%。68例好转出院,4例猝死,4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结论准确的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观察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DCM)半数以上均伴随明显心律失常,可见于病程中任何阶段,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50%[1],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我们对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72例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为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22例,年龄27-69岁,全部患者均行12导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护,42例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患者行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

1.2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率72例患者有64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8.9%,其中出现一种心律失常者26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40.6%,2种者28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43.8%,3种者8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12.5%,4种者2例,占心律失常总数的3.1%。

2.2治疗结果64例好转出院,8例死亡,其中4例猝死,4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

3观察及护理

3.1常规护理

3.1.1卧床休息杨肆花[2]研究显示,心功能分级越高,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就越高,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更明显,说明DCM患者心力衰竭是导致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嘱患者卧床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主要方法,使心肌耗氧量降低,同时也可使心脏扩大减轻,心功能得以恢复。休息的体位一般采取半坐位或坐位,使肺扩张较大,氧合作用增加,同时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回心血量,减少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

3.1.2饮食护理应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选择清淡易消化、低脂肪富于营养的饮食。避免饱餐及吸烟,忌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诱发心律失常。根据患者的热量需要制定饮食计划,限制液体和钠盐的摄入量。

3.1.3氧气吸入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3-4L/min,同时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口唇和末梢紫绀情况,根据缺氧情况调整吸氧流量,纠正患者的缺氧状况。

3.1.4病情观察24h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率、脉搏、意识的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先兆症状时,应听心率;如心率不规律,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如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静注利多卡因100-200mg,以防室速发生而危及生命。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应立即采取电除颤等急救措施,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同时设法通知医生。夜班护士应加强巡视,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及神志变化,严防猝死发生。本组患者发生室速10例,处理后8例好转,均为及时发现。

3.1.5生活护理协助患者的一切生活护理,满足患者生活所需,以限制患者活动量。

3.1.6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症状常难以纠正,患者易产生思想顾虑。而胸闷、心悸的症状常使患者焦虑、恐惧,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会促使交感肾上腺能系统兴奋,致儿茶酚胺排出增高,心率加快,外周阻力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十分重视心理护理,从各方面关心、体贴患者,及时发现和处理自觉症状,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准确,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感、安全感,以利病情恢复。

3.2室性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室性早搏、室速、室上速,以室性早搏居多。护士需掌握心电监护技术和心电图知识,正确分辨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能分析判断频发多源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室扑、室颤、RonT、RonP等心电图表现。对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室速的发生,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表现随室率、持续时间、心功能状态等因素而不同[3],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和患者的自觉症状,并注意观察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需静脉推注的药物尽量使用恒速仪均衡推注,边注边观察心律变化。大剂量使用利多卡因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精神神经症状。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心率的变化,心动过缓时通知医生。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4体会

随着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情加重,心功能越差,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因为心力衰竭时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对心肌产生有害的作用。因此,临床应积极纠正心力衰竭,有针对性地抗心律失常。护士必须训练有素,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娴熟的抢救技术,能早期发现、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图形,掌握心律失常的发作特点及表现,并确保连续心电监护的质量,有效控制并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使用抗心律失常口服药物时,做到“送药到手,服后再走”,严密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本组患者夜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有14例,在此时间段应加强监护。10例室速均为护士在操作时或巡视时发现,说明护士的正常查房和巡视是发现病情变化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RichardsonP,MekennaW,BristowW,eta.lInternationalsocietyandfederationofcardiologytaskforceonthe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fcardiomyopathies.Criculation,1996,93:841.

[2]杨肆花.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临床意义的探讨.右江医学,2006,34(1):22.

[3]包淑媚,李军,章莉丽.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118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6(18):13.

标签:;  ;  ;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