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城镇区域以及农村新型集中居住地的工民建工程数量不断增加,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改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渗水问题是工民建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工民建工程质量最直观的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讲述了防水防渗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防水防渗技术;工民建施工;实践应用
引言
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民建工程项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视度也在逐步提升,广大群众对施工质量提出了较多要求。目前工民建建筑中会出现渗漏问题,此类问题会降低建筑应用质量,所以当前需要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技术,防止渗水问题的发生,提升建筑应用功能,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1工民建防水防渗的重点技术研究
在工民建施工中进行防水防渗工程的时候,需要针对当前的设计方案和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需要专业的工程师针对设计图纸和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认真的核查,防止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防水防渗方面不合理的现象,防止房屋发生渗透现象,有效避免人力资源和财产的损失。这就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根据设计图上面的窗台坡度、滴水槽甚至是门框等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分析,当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就进行修改;相对施工人员在选取建筑材料的时候,需要先对厂商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或者也可以通过抽查的形式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能够在根本上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2防水防渗技术基本概述在现阶段工民建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技术,就是将此项技术合理应用到工民建施工环节中,对施工中存在的渗水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全面提升防水防渗施工成效。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与材料的选用至关重要,需要结合施工区域基本水文与地理情况,对防水高度与窗台坡度进行控制,然后拟定科学化的施工技术措施,这样能够为提升防渗技术应用成效奠定基础。此外需要对施工材料的应用加强监测,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与验收,提升材料应用安全性,这样才能为防水防渗技术应用成效奠定基础。在正常施工环节下,工民建施工建设中出现漏水渗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部分构成。首先是水泥实际用量不合理,在水灰比合理配置过程中,混凝土水泥基本用量不合理将会导致混凝土基本抗渗能力不断降低。在施工中确定基本砂率之后,需要投入施工中的水泥量较少,将会导致材料表面不能得到全面包裹,这样会使得砂浆整体质量降低,对混凝土密度产生影响,出现漏水渗水问题。
3工民建中的常见渗漏部位
3.1屋面渗漏
屋面是最常见的建筑渗漏部位,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屋面的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预留好冷热伸缩缝,导致建筑物受到“热胀冷缩”出现裂缝,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变形,一旦屋面出现积水,就会使大量的水通过裂缝渗透到建筑物中。
3.2外墙渗漏
建筑物的外墙会常年受到风雨侵蚀,所以外墙也是极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传统的工民建筑的门窗部位,极容易出现裂缝,而这个位置在装修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改动,这就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外墙渗漏的几率。此外,部分建筑物的外墙采用了瓷砖等装饰材料进行装饰,而瓷砖通常是用传统的水泥加砂石与外墙面相互粘连,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特殊处理,就会导致外墙在常年的风雨侵蚀中出现“质变”的情况,外墙所用的装饰层就会对原本的外墙结构产生破坏。
3.3厨卫渗漏
厨房卫生间是居民使用水的主要区域,因此在装修的过程中,会在天棚或者瓷砖底部铺设大量的水管,如果厨卫的防水层没有做好,一旦厨卫积水或者水管发生破裂,就会导致厨房卫生间发生渗漏。
3.4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渗漏主要是因为,工民建筑的公共供水、消防供水、排水管道通常都会从地下室经过,所以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会给建筑物留下不少的缝隙,一旦管道出现漏水的情况,地下室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发生渗漏。
4防水防渗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
4.1屋面及室内防水防渗技术
屋面及室内渗水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天气变化情况,避免在雨中施工。由于施工常用的黏合材料为水泥砂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上述材料均属于水硬性材料,如果在雨水中施工,就会破坏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导致失去材料本身的防水防渗特性。此外,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排水系统的建设以便于及时排掉积水、避免工程本身长期处于积水浸泡状态。在施工之前,要全面检查并处理墙面,对于不平整的墙面进行修复处理。在施工完成后,要对屋面结构进行严格的养护处理,确保屋面结构自防水防渗性能质量达标。
4.2外墙防水防渗技术
外墙的渗水问题比较常见,是主体结构中渗漏的重要部位之一。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外墙的砌筑灰缝、粉刷层难以达到设计施工的要求,其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意小砌块使用部位及施工方法。灰砂砖等小块砖具有较强的收缩性,如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容易形成裂缝、通缝,产生渗漏隐患。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小砌块必须达到出厂龄期、尺寸、强度等标准要求,在小砌块投入使用之前,按施工要求提前洒水浸润备用,避免砌块过于干燥,上墙后快速吸收水泥砂浆中的水分,造成干缩裂缝,影响防水防渗的目的。
此外,小砌块一般不能与其他的墙体材料混合使用,这是由于不同的墙体材料收缩性能大相径庭,会引发墙体裂缝现象。第二,混凝土墙面的防水防渗。一些较为高端的楼盘,其主体工程楼栋的外墙结构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设计,预先留出窗户、门洞口、设备孔洞等预留预埋工作,即采用整体现浇结构。结构防水的方法要从工程设计的源头抓起。上层结构钢筋施工前,本层混凝土结构面层必须采取表面凿毛,清理干净表层浮浆以及松动的混凝土石子并冲水清洗,确保新旧混凝土紧密连接在一起。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预拌混凝土,每一车进场的材料必须按要求检查其出厂证明,确认是否为本工程本部位所需要的强度、防渗漏等级,卸货时检查坍落度等方面,如发生货不对板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补救措施。
4.3墙体破裂的防水
防渗裂缝是工民建工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无一例外裂缝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渗漏,因此,减少墙体的裂缝可以有效实现防水防渗的目的。导致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不合理的设计、基层的土质问题,引发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产生。其次建筑材质本身的原因,有些建筑材料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容易造成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另外,施工工艺操作不当也会造成裂缝产生,留下渗漏隐患。而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时,适当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减少对混凝土的破坏,间接实现防水防渗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防水防渗技术应用在工民建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防水防渗技术属于复杂性较高的系统化工程,在施工中具体应用,需要从屋面、室内、厨卫、墙体方面应用出发,规范完善各项施工作业形式,全面提升工民建工程建设质量与应用功能,对防水防渗问题进行控制,全面促进我国建筑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涛.工民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258.
[2]余静靓.关于工民建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4(06):178.
[3]冯文庆.浅析工民建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203.
[4]徐丰昌.探讨工民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城市建筑,2013(24):105+116.
[5]谢家彦.探讨工民建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城市建筑,2013(24):81.
[6]谭德生.工民建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