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地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不良,主题复习,洞穴,地貌
微地貌论文文献综述
黄晓明[1](2019)在《结构不良问题的主题式教学设计——以微地貌“洞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叁的复习日益紧促,但是教学行为多为机械复习和大量练习,降低了复习的有效性。本文尝试基于洞穴地貌的主题式真实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总结结构不良问题主题式教学的策略与思考。(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9年21期)
雷珊,魏兴萍[2](2019)在《喀斯特坡地不同地表微地貌产流产沙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人工模拟喀斯特坡地不同地表微地貌特征和地下岩溶裂隙构造,结合野外自然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型、雨强,不同地表微地貌和地下孔(裂)隙度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累积产流、产沙量均高于地下累积产流、产沙量,且地表产流量以裸地达到最大,草地、裸岩次之,地下产流则与之相反。(2)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整体上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地下产流量的波动要小于地表产流量的波动,地表累积产流量、产沙量总体上大于地下累积产流量、产沙量,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之间出现了较为显着的正相关。(3)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表、地下累积产流、产沙量出现波动增长,并在雨强为10.04 mm/h时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达到最高峰。(4)随着孔(裂)隙度的增大,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不断增加,地表累积产沙量先减后增,地下累积产沙量不断增加。(5)6—8月地表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为裸地>裸岩>草地,地下累积产流量草地>裸岩>裸地,地下累积产沙量草地>裸地>裸岩。(本文来源于《叁峡生态环境监测》期刊2019年03期)
吴永红[3](2019)在《闽江口潮滩湿地微地貌变化对重金属富集特征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闽江河口琅岐岛潮滩湿地沉积物柱状样品(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Cu、Fe、Mn、Ni、Pb、Zn、Rb、Sr、Zr、Cr十种重金属元素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高、中、低潮滩沉积物在8~12 cm深度处都有明显重金属富集现象。中潮滩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有明显富集,而高潮滩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低潮滩Cu、Rb、Sr、Zr、Cr五种元素也有此特征表现。对潮滩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重金属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垂岸分带规律。(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立超,魏国粱,张青松,肖文立,孙文成[4](2019)在《基于激光雷达的农业耕作微地貌测量装置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难以兼顾农业耕种作业后地表微地貌测量的精度和效率、部分测量装置单次测量覆盖区域不能满足统计要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由激光雷达、直线导轨、便携式计算机和支架等构成的非接触式地表微地貌测量装置,开发了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并与上位机软件形成整套采集系统,可实现激光雷达精确定位并快速获取地表叁维坐标。该装置典型分辨率在激光雷达扫描方向为3. 8~10 mm,垂直扫描方向可在毫米精度范围内任意设置,测距分辨率为1 mm;测量区域覆盖面积典型值为6. 8 m~2,垂直扫描方向分辨率为10 mm时,单次测量时间低于2. 5 min。通过分析测量误差来源,建立了系统误差补偿模型,在15次均值滤波的条件下,该装置测量最大绝对误差为2. 7 mm,最大平均绝对误差为0. 9 mm。油菜机械直播后地表微地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Matlab生成的地表叁维模型可以精确地重构原有地表微地貌特征,测量结果与实际地表高度变化吻合度较高;测量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固定区域内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测量值需分别在16次和64次的等距采样下达到稳定均值,而畦沟相关评价参数也需要多组样本计算才具有统计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韩园园[5](2019)在《草丘微地貌格局对苔草泥炭沼泽土壤CO_2与CH_4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CO_2和CH_4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可能是气温升高的原因之一。区域尺度温室气体贡献评估的基础是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速率。苔草泥炭沼泽是东北东部低山丘陵区河漫滩和沟谷中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微地貌特征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时空动态将可能产生显着影响。因此,本文选取长白山区典型苔草沼泽,根据水位差异,在生长季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GC)对不同地貌部位(草丘、丘间)土壤CO_2和CH_4的排放通量进行监测,结合土壤温度(ST)、水位(WL)、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以及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G)、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P)和过氧化物酶(PER)活性等因子进行分析,探讨了苔草泥炭沼泽微地貌格局下土壤CO_2、CH_4排放的时空动态,精确评估了苔草泥炭沼泽土壤CO_2和CH_4生长季累积排放量,明晰了草丘微地貌格局下泥炭沼泽土壤CO_2和CH_4的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草丘微地貌格局下非生物因子以及生物因子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及相对贡献率,揭示了草丘微地貌对泥炭沼泽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苔草泥炭沼泽中,环境因子随微地貌变化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方差分析表明,非生物因子中,草丘土壤温度(ST)、土壤pH、土壤有机碳(SOC)含量显着高于丘间(p<0.05),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显着低于丘间(p<0.05)。草丘水位(WT)低于丘间,但WL在草丘和丘间不具有显着性(p>0.05)。土壤含水量(SWC)含量在不同土层中表现不同,草丘0-10cm SWC含量显着低于丘间(p<0.05),而10-20cm SWC含量显着高于丘间(p<0.05)。生物因子中,草丘土壤水解酶(βG、NAG和AP酶)活性显着高于丘间(p<0.05),而草丘氧化酶(PER酶)活性显着低于丘间(p<0.05)。(2)苔草泥炭沼泽中,草丘及丘间土壤CO_2和CH_4的排放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动态。草丘和丘间土壤CO_2的排放通量在季节上均表现为低值区出现在春季或秋季,峰值区出现在夏季。其中,草丘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最小值为279.52±46.77 mg m~(-2) h~(-1),出现在10月份,最大值为2021.03±34.40 mg m~(-2) h~(-1),出现在7月份。丘间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最小值为68.76±0.44 mg m~(-2) h~(-1),出现在5月份,最大值为735.26±166.93 mg m~(-2) h~(-1),出现在8月份。CH_4的排放通量在季节上呈显出明显的单峰变化趋势,其排放通量低值区出现在春季,峰值区出现在夏季。草丘和丘间的最小值分别为1.29±0.07 mg m~(-2) h~(-1)和0.64±0.21 mg m~(-2) h~(-1),皆出现在5月份,最大值分别为502.04±30.14 mg m~(-2) h~(-1)和500.13±35.89 mg m~(-2) h~(-1),分别出现在8月份和7月份。(3)苔草泥炭沼泽中,土壤CO_2和CH_4生长季平均排放通量以及生长季累积排放量皆随水文地貌而存在空间异质性。不同微地貌部位土壤CO_2生长季平均排放通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现为低水位草丘>高水位草丘>高水位丘间>低水位丘间,而土壤CH_4生长季平均排放通量表现为丘间>草丘。土壤CO_2-C生长季累积排放量表现为草丘>丘间,而土壤CH_4-C生长季累积排放量表现为丘间>草丘。结合草丘的分布密度,土壤CO_2-C生长季累积排放量为(1.31±0.11)×10~6 mg/m~(-2),土壤CH_4-C生长季累积排放量为(0.59±0.09)×10~6 mg/m~(-2)。即在苔草沼泽中,土壤CO_2-C与CH_4-C生长季累积排放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单位面积生长季土壤碳累积排放量为(1.90±0.20)×10~6 mg。(4)相关分析表明,ST、WL、pH、SOC、TP、βG酶、AP酶和PER酶与草丘土壤CO_2排放通量在季节上的变化显着相关(p<0.05),线性回归与通径分析综合得出,草丘土壤CO_2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SOC、WL、pH、ST、PER酶、βG酶,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1.31%、18.01%、17.09%、16.03%、11.19%、和11.01%。SOC、WL、pH、ST对土壤CO_2排放的季节变化的影响直接影响,而其他理化性质和土壤酶则主要通过影响SOC间接影响土壤CO_2排放的季节变化。ST和NAG酶与丘间土壤CO_2排放通量显着相关(p<0.05),是丘间土壤CO_2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61.73%和38.27%。而与草丘CH_4排放通量相关的环境因子有WL、pH、SOC、TN、TP和PER酶。线性回归与通径分析综合得出,其中pH、TP、TN、PER酶是草丘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5.32%、27.26%、13.89%和13.37%。WL则通过影响土壤营养物物质(TN和TP)对草丘土壤CH_4排放的季节变化具有较高的间接影响。与丘间CH_4排放通量相关的环境因子有WL、ST、pH和NAG酶,ST、pH和WL是丘间CH_4排放通量季节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4.97%、27.52%和24.20%,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对丘间CH_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产生影响。(5)线性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综合得出,草丘微地貌下土壤CO_2排放通量影响因子有SOC、PER酶、TP、pH、βG酶和ST,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3.44%、24.43%、20.47%、7.75%、4.63%和4.59%。其中SOC、TP和土壤PER酶活性主要为直接影响因子,而微气候(ST)和其它的理化性质(pH、SWC)则通过影响土壤营养物质(SOC、TP)和土壤(PER)酶活性间接影响CO_2排放的空间变化。草丘微地貌下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因子有土壤βG酶、ST、WL、pH、NAG酶和SOC,其相对贡献率分别为30.61%、21.91%、17.22%、14.15%、11.08%和5.03%。其中βG酶、ST、WL和pH主要为直接影响因子,而SOC则主要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间接影响CH_4排放的空间变化。草丘微地貌在小尺度上的环境异质性对生态系统中土壤碳排放(土壤CO_2和CH_4)产生了显着影响。因此,本研究对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定量评估泥炭沼泽土壤CO_2和CH_4排放总量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履行有关国际公约以及构建相关模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可为退化泥炭沼泽的生态恢复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马太文[6](2019)在《利用DEM数据进行微地貌精化处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格网大小为3m的DEM无法将微地貌起伏态势很好地表现出来,而重新生产高分辨率的DEM数据费时费力,意义不大。本文研究了利用DEM数据进行微地貌精化处理方法,主要基于3m分辨率的DEM,利用克里金插值或分形布朗插值原理,辅以DLG、DOM成果数据,生成格网大小为2m的DEM,能更精细地反映地形特征,可以满足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和应用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经纬天地》期刊2019年01期)
赵卫东,龚俊豪,赵纪堂,杨文韬,高飞[7](2019)在《顾及平原区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地表水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平原区广泛分布的沟渠、水塘等微地貌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探究平原区微地貌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文章利用添加微地貌特征线的方法,构建出顾及微地貌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据此计算出能够顾及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TWI),并进一步阐明其所蕴含的地表水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顾及微地貌的TWI空间分布能较直观地反映区域地表水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地表径流特征,特别是能够很好地反映地表积水区或易发展为积水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研究区的水环境保护、防洪与抗旱、农业生产等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利超,葛佩琳,李朝霞,刘窑军,喻荣岗[8](2018)在《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第四纪红黏土母质红壤和泥质页岩母质红壤等典型南方红壤为例,选取典型红壤坡耕地的野外原位试验小区,控制土表相同初始条件,分别在两种雨强下进行连续叁场降雨,同时采用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地表糙度、洼地蓄积量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连续降雨的进行,雨滴打击和径流搬运的联合作用导致地表糙度降低。第一场降雨带来糙度的迅速下降,第二、叁场降雨对糙度的影响较小。在2mm/min雨强下,第二、叁场降雨过程中,3种红壤糙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少量提高,结皮倾向于降低糙度,细沟倾向于提高糙度,地表糙度的变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糙度下降幅度表现为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团聚体水稳性低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高的土壤;(2)洼地蓄积量在连续降雨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在1mm/min雨强下,红壤团聚体和结皮越稳定,洼地蓄积量下降幅度越小。在2mm/min雨强下,雨强是影响洼地蓄积量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红壤的差异不明显;(3)洼地蓄积量与地表糙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所有处理的R2均达到了0.9以上。1mm/min雨强下洼地蓄积量对地表糙度的敏感性比2mm/min雨强大。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坡面水蚀过程地表微地貌研究、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彭祖武,潘宗源,尹欧,杨帆[9](2018)在《地下水疏干区岩溶塌陷微地貌效应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塌陷是湘中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结合"湘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工作项目调查成果,通过对湘中斗笠山、恩口、煤炭坝矿区地下水疏干漏斗影响范围内岩溶塌陷空间展布位置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该地区有别于断裂、岩性等控制因子的叁种典型岩溶塌陷微地貌效应,分别为水源效应、老塌陷坑效应(简称老坑效应)和陡坎效应;同时利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对该叁种微地貌效应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最后指出水源、老塌陷坑和陡坎微地貌可以作为岩溶塌陷地貌指示标志,建议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地下水疏干区在岩溶塌陷防灾减灾方面或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可提前对此叁种微地貌区加以规避或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2018年02期)
吴帅虎,程和琴,郑树伟[10](2018)在《近期长江河口横沙通道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5年2月1~7日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对长江口横沙通道河槽进行走航测量,结合人类活动强干扰下的海图水深数据及河槽表层沉积物资料分析近期长江河口横沙通道河槽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探讨河槽冲淤演变和床面微地貌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河口河槽冲淤演变过程和微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显示:近年来横沙通道河槽持续受到冲刷,2002~2013年泥沙净冲刷量为0. 86×10~8m~3,平均每年冲刷0. 08×10~8m~3,其原因可能与叁峡蓄水工程、北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和北港青草沙水库工程的实施有关。而横沙通道的河床冲刷对圆圆沙航槽和北槽航道的泥沙回淤具有一定的贡献;其底床上除发育平滑床底外,还广泛发育凹坑和冲刷痕等侵蚀性微地貌,且河槽受到冲刷导致底沙推移质运动增强,促进了沙波微地貌的发育。(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10期)
微地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人工模拟喀斯特坡地不同地表微地貌特征和地下岩溶裂隙构造,结合野外自然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型、雨强,不同地表微地貌和地下孔(裂)隙度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表累积产流、产沙量均高于地下累积产流、产沙量,且地表产流量以裸地达到最大,草地、裸岩次之,地下产流则与之相反。(2)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整体上呈现出波动增长的趋势,地下产流量的波动要小于地表产流量的波动,地表累积产流量、产沙量总体上大于地下累积产流量、产沙量,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之间出现了较为显着的正相关。(3)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地表、地下累积产流、产沙量出现波动增长,并在雨强为10.04 mm/h时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达到最高峰。(4)随着孔(裂)隙度的增大,地表、地下累积产流量不断增加,地表累积产沙量先减后增,地下累积产沙量不断增加。(5)6—8月地表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均为裸地>裸岩>草地,地下累积产流量草地>裸岩>裸地,地下累积产沙量草地>裸地>裸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地貌论文参考文献
[1].黄晓明.结构不良问题的主题式教学设计——以微地貌“洞穴”为例[J].地理教学.2019
[2].雷珊,魏兴萍.喀斯特坡地不同地表微地貌产流产沙模拟研究[J].叁峡生态环境监测.2019
[3].吴永红.闽江口潮滩湿地微地貌变化对重金属富集特征影响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刘立超,魏国粱,张青松,肖文立,孙文成.基于激光雷达的农业耕作微地貌测量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5].韩园园.草丘微地貌格局对苔草泥炭沼泽土壤CO_2与CH_4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马太文.利用DEM数据进行微地貌精化处理方法研究[J].经纬天地.2019
[7].赵卫东,龚俊豪,赵纪堂,杨文韬,高飞.顾及平原区微地貌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地表水环境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张利超,葛佩琳,李朝霞,刘窑军,喻荣岗.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微地貌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8
[9].彭祖武,潘宗源,尹欧,杨帆.地下水疏干区岩溶塌陷微地貌效应浅谈[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8
[10].吴帅虎,程和琴,郑树伟.近期长江河口横沙通道冲淤变化与微地貌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