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转发表论文-张宾,刁兴春,孙延涛,丁鲲,严浩

地址转发表论文-张宾,刁兴春,孙延涛,丁鲲,严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址转发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理拓扑发现,地址转发表,流量特征,网络管理

地址转发表论文文献综述

张宾,刁兴春,孙延涛,丁鲲,严浩[1](2016)在《不完整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物理拓扑发现对网络管理与规划、性能预测、网络模拟与安全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物理拓扑发现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定义了单子网和多子网交换域的最小约束,并证明了所提出的AFT基本推导规则BRR的完备性.此外,还对基于不完整AFT进行拓扑发现的NP难问题进行了讨论,深入剖析了任意实际的局域网络的不完整AFT通过BRR推导完成后的各种可能情况,并分析了单纯依靠AFT进行拓扑发现的局限性.该工作对于基于AFT进行物理拓扑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发掘新的物理拓扑发现方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孟颖翔[2](2014)在《基于地址转发表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整准确的网络拓扑是网络管理的基础,链路层拓扑作为全网拓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链路层设备的多样性、透明性以及多子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链路层拓扑自动发现算法成为全网拓扑发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通过对当前主流算法和典型拓扑的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私有协议、基于生成树协议、基于探测包和基于地址转发表的四类链路层拓扑发现方法,发现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普适性。经理论分析和实际环境验证,在大规模交换网络中获得下行链路完整地址转发表与获得完整(上下行链路完整)地址转发表相比,可行性更高。因此,本研究在下行链路地址转发表完整这一前提下,对Yigal Bejerano的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算法先利用该转发表针对每个子网构建交换设备间的最短路径,再通过分析总结出的四项端口邻接判定规则优化最短路径,使每条最短路径形成单一端口组成的序列,从而计算出网络拓扑。与当前主要文献提出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能较好的适用于多子网复杂拓扑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本算法采用VC++语言基于SNMP协议实现,并在某大学校园网中进行测试,能准确地发现多子网链路层网络拓扑。经理论和实际环境验证,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下行链路完整地址转发表构建最短路径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可以较好地发现复杂多子网的链路层拓扑结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王恒[3](2014)在《专用交换单元地址转发表及总线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通信传输要求的提高,在特殊应用中如航空航天飞行器也不再采用简单的“透明”转发数据技术,而是采用更具智能的信号处理和路由交换技术。本文结合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专用交换单元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出发,介绍了交换技术的发展。其次,根据“专用交换单元”的特殊需求及当前交换单元设计的相关核心技术,介绍了“专用交换单元”的交换架构设计及各功能模块。然后重点阐述了该“专用交换单元”中基于二分查找算法的地址转发表模块和具有存储访问控制功能的总线控制模块,完成了地址转发表和总线控制功能模块的FPGA设计,并采用Verilog HDL代码进行实现,利用ModelSim SE对该设计进行了系统仿真,并在实际测试环境中进行了板级验证,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张涛,邱智亮[4](2012)在《HIMAC协处理器地址转发表功能的设计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HINOC是一种利用有线电视网已有的同轴电缆线路和分配网络,组建而成的最后100米范围内的宽带接入网。HIMAC协处理器是HINOC网络设备中关键网络交换芯片,本文简要的介绍了HIMAC协处理器地址转发表数据转发原理,并给出了其具体的设计及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网络新媒体技术》期刊2012年03期)

张涛[5](2011)在《HINOC网络MAC协处理器地址转发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是一种利用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实现高性能双向信息传输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满足面向NGB(Next-Generation Broadcast)电缆技术的需求。该技术完全基于有线电视网同轴电缆的网络布线,利用860MHz以上的同轴电缆信道频段,仅增加HINOC Bridge(HB)和HINOC Modem (HM)等相关局端和终端调制解调设备,实现高速和高质量多业务接入,可承载包括IPTV、VOD、VOIP、高速上网、高清/标、广播等宽带业务应用。结合实验室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新一代同轴电缆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及芯片研制”,基于HIMAC系统开发板,本文设计出HINOC网络MAC协处理器整体实现方案,并主要研究了该方案中的地址转发表功能的设计和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HINOC网络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HINOC网络的相关设备、组网方式和拓扑结构;然后对HINOC网络MAC层协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HINOC网络MAC协处理器结构和整体实现方案,重点阐述了基于VLAN技术的单播转发表和IGMP Snooping二层组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完成了单播转发表和组播转发表功能模块的FPGA设计,并用Verilog HDL代码进行实现,最后利用ModelSim SE对该设计进行了时序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王向英[6](2010)在《一次MAC地址转发表满引起的中断故障》一文中研究指出1.故障现象2010年10月13日下午2点开始,昌邑地区所有中兴光进铜退设备AG5200频繁出现网管和业务中断现象,故障现象为:用户在使用宽带上网每1小时左右出现掉线,用户电话在故障期间无拨号音,正在通话用户话音中断,中断时间大约5-10分钟后电话与宽带同时自行恢(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34期)

姜磊,冷亮,彭加亮[7](2009)在《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物理拓扑自动发现算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物理层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各种算法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基于地址转发表(AFT)算法进行改进,提出的新算法支持异构、不要求AFT表完整,并且可以对不支持SNMP的设备进行处理。并能区别存在哑交换机或者集线器的情况。(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29期)

邓泽林,傅明,刘翌南[8](2009)在《基于地址转发表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发现链路层网络拓扑结构,基于地址转发表提出了一个算法。算法分析了生成树中交换机下行端口地址转发表,按照交换机间直接连接规则确定交换机间的端口连接关系,对于不满足直接连接规则的交换机端口对,将待确定连接关系交换机的下行端口中记录的所有交换机分割成互不相交的子树,该下行端口即通过不可网管设备(如hub)与这些子树的根节点相连。测试结果表明,算法不仅能发现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还能发现hub等不可网管设备的存在,适合异构网络的拓扑发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9年12期)

孙延涛,吴志美,石志强[9](2006)在《基于地址转发表的交换式以太网拓扑发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称为连接推理技术(connectionsreasoningtechnique)的谓词逻辑推理方法推导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该方法把交换机地址转发表翻译为一组谓词公式,把拓扑发现问题转变为一个谓词逻辑推理的数学问题,借助数学工具对拓扑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连接推理技术提出了一种拓扑发现算法,与现有方法相比(1)该方法能够更充分地利用不完整地址转发表的冗余信息,只需一小部分转发表就可以把整个网络拓扑构建出来;(2)该方法完全适用于多子网交换域的拓扑发现.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开销很小的动态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该算法成功地应用在社区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管理系统中.(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06年12期)

地址转发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完整准确的网络拓扑是网络管理的基础,链路层拓扑作为全网拓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链路层设备的多样性、透明性以及多子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链路层拓扑自动发现算法成为全网拓扑发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拟通过对当前主流算法和典型拓扑的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私有协议、基于生成树协议、基于探测包和基于地址转发表的四类链路层拓扑发现方法,发现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普适性。经理论分析和实际环境验证,在大规模交换网络中获得下行链路完整地址转发表与获得完整(上下行链路完整)地址转发表相比,可行性更高。因此,本研究在下行链路地址转发表完整这一前提下,对Yigal Bejerano的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算法先利用该转发表针对每个子网构建交换设备间的最短路径,再通过分析总结出的四项端口邻接判定规则优化最短路径,使每条最短路径形成单一端口组成的序列,从而计算出网络拓扑。与当前主要文献提出的算法相比,该算法能较好的适用于多子网复杂拓扑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本算法采用VC++语言基于SNMP协议实现,并在某大学校园网中进行测试,能准确地发现多子网链路层网络拓扑。经理论和实际环境验证,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基于下行链路完整地址转发表构建最短路径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可以较好地发现复杂多子网的链路层拓扑结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址转发表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宾,刁兴春,孙延涛,丁鲲,严浩.不完整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方法[J].软件学报.2016

[2].孟颖翔.基于地址转发表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4

[3].王恒.专用交换单元地址转发表及总线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4].张涛,邱智亮.HIMAC协处理器地址转发表功能的设计及实现[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2

[5].张涛.HINOC网络MAC协处理器地址转发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6].王向英.一次MAC地址转发表满引起的中断故障[J].科技信息.2010

[7].姜磊,冷亮,彭加亮.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物理拓扑自动发现算法改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8].邓泽林,傅明,刘翌南.基于地址转发表的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9].孙延涛,吴志美,石志强.基于地址转发表的交换式以太网拓扑发现方法[J].软件学报.2006

标签:;  ;  ;  ;  

地址转发表论文-张宾,刁兴春,孙延涛,丁鲲,严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