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萍(江苏省人民医院210029)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8-0326-03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病例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治疗及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病例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例组的临床疗效、舒适感觉及满意度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对疾病的转归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舒适护理患者满意度疗效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血液从颅内破裂的动脉或静脉流入蛛网膜下腔,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疾病的20%,为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再出血是SAH的致命并发症,其中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血危险性最大,而2周内再发率占再发病例54%~80%[1-3]。而引起SAH致死和致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目前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4.5]。本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SAH88例,我们对43例患者在积极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8例,男57例,女31例,年龄40~75岁,平均(52.5±5.6)岁,均符合SHA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者腰椎穿刺或者DSA确诊[2]。其中脑动脉瘤占81.2%,脑血管畸形占9.5%,高血压动脉硬化占6.3%,脑肿瘤占3.0%。临床表现为突然剧烈的头痛伴呕吐,部分患者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和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随机分为病例组43例,对照组45例。其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病例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疗效、满意度及舒适度(低度、中度、高度)。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几乎资料均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病例组治疗后:痊愈35例(81.40%),显效5例(11.63%),有效3例(6.97%),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7例(37.78%),显效8例(17.78%),有效6例(13.33%),无效8例(17.78%),死亡6例(13.33%),总有效率68.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病例组治疗后满意度:满意37例(86.05%),较满意6例(13.95%),不满意0(0.00%),满意率100%;对照组治疗后满意度:满意33例(73.33%),较满意8例(17.78%),不满意4例(8.89%),满意率91.11%。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舒适度比较
病例组治疗后舒适度:低度6例(13.95%),中度14例(32.56%),高度23例(53.49%);对照组组治疗后舒适度:低度19例(42.22%),中度16例(35.56%),高度10例(22.22%)。两组高度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舒适护理
3.1心理的舒适护理
SAH为急性起病,多数患者发病前没有前驱症状,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甚至悲观绝望的心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及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健康治疗起到很重要的作用[6-8]。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交流,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其个体情况,用恰当的语言向患者告知疾病的相关知识、各种治疗及护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负面情绪。此外,医务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护理的相关知识,避免家属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增强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协助医务人员的治疗及护理,最终达到满意舒适的治疗效果。
3.2生理的舒适护理
3.2.1绝对卧床休息
SAH的急性期再次出血率高,因此在急性期时需要绝对卧床,一般卧床休息应在4周以上,避免下床活动[10]。此外还需减少搬动,减少情绪波动、劳累而诱发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床头一般抬高15~30°,以降低颅内压,并保持头部平稳,头部偏向一侧,预防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避免窒息发生。在卧床期间应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定时翻身拍背,但动作宜慢,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引起再次出血可能。同时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或用气垫床。此外,保持四肢功能位置,定时活动关节,按摩肌肉,预防肌肉萎缩。
3.2.2环境舒适护理
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舒适,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光线柔和,是舒适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11,12]。病房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保持于40%~50%,避免光、声刺激,减少人员探视。定期消毒,保持病房里定时开窗通风,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减低因咳嗽、打喷嚏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性,预防再次出血。医护人员态度亲切和蔼,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做到走路轻、开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2.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其对光反射等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低流量吸氧,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若患者出现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降低耗氧及代谢。若患者出现意识改变,或者头痛较前加剧、频繁呕吐呈喷射状,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脉搏变缓、瞳孔不等大等症状,提示再次出血、脑疝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协助抢救病人。
3.2.4头痛的舒适护理
研究表明,头痛一般是SAH发病后1周内影响患者舒适情况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不能耐受[9]。SAH的头痛主要由于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者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应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药降低颅内压;尼莫地平微量泵持续24小时泵入缓解脑血管痉挛,注意配液要求、滴入的量及速度,预防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对意识清醒者可以根据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痛剂或镇静剂,但应禁用吗啡类,以免抑制呼吸。此外,可以使用音乐疗法、配合放松转移疗法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从而缓解头痛。
3.2.5排便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头痛、呕吐摄食量少,或不习惯床上排便等原因,常常导致便秘的发生,用力排便引起腹腔内压突然增高,回心血量增多,导致使血压突然升高,从而易发生再次出血[13]。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告知对病情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饮食方面应食用清淡、易消化、优质蛋白饮食,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或服用缓泻剂,促进排便。此外还可予以诱导法,如适当的腹部热敷和顺时针按摩,每次按摩10~20分钟,或者听流水声,并提供隐蔽舒适的排泄环境。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开塞露纳肛或者进行肥皂水灌肠。
3.3社会舒适护理
研究表明,在SAH病程的第2~3周社会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占首位,因此社会舒适对患者病情的转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9]。社会舒适是指通过人际、家庭等给予患者的支持、关怀与鼓励,从而保持心理平衡、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轻精神压力,减轻不适的感觉。
4、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以人为本,其最终目的是让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而,提高SAH患者的舒适度,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让病人达到生理、心理、社会和谐统一,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是避免发生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出现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43例SAH的患者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干预,研究表明病例组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病程的不同时间采取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还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激能力及环境能够适应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KassellNF,TornerJC,HaleyEC.Theinternationaloperativestudyonthetimingofaneurysmsurgery.2001(05).
[2]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9—150.
[3]WinnHR,AlmaaniWS,BergaSL.Thelong-termoutcomeinpatientswithmultipleaneurysms.1999(03).
[4]程中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与研究.现代护理,2006,12(10):955—956.
[5]吕会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48例的观察与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2(7):7089-7090.
[6]金兰姬.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4):3743-3744.
[7]彭先芬.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舒适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59-60.
[8]刘青,董迎利.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5(7):2371.
[9]熊爱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舒适护理的相关分析.齐齐哈尔医学报,2010,31(2):298-286.
[10]付士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28):29.
[11]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12]周金英,张琳华,陈彦红等.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5(20):907.
[13]侯希清.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30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