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总成、第二接口总成、第四接口总成和第五接口总成,所述第一接口总成包括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和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总成为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端子为直角弯针,所述第五接口总成包括CP电压输出接口。该交流充电控制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功能接口分类更为合理,可应用在各种充电桩,以实现对蓄电池充电的控制与保护。该充电控制器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强,方便管理并减少充电控制器的备品备件,从而降低对充电控制器的维修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本体(2);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总成(31)、第二接口总成(32)、第四接口总成(34)和第五接口总成(35),所述第一接口总成(31)包括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和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总成(32)为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端子为直角弯针(321),所述第五接口总成(35)包括CP电压输出接口。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本体(2);
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总成(31)、第二接口总成(32)、第四接口总成(34)和第五接口总成(35),所述第一接口总成(31)包括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和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总成(32)为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端子为直角弯针(321),所述第五接口总成(35)包括CP电压输出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总成(31)还包括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防雷器状态接口、急停开关状态接口、门禁开关状态接口和第一备用接口;
所述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包括DI1+端子和DI1-端子,所述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包括DI2+端子和DI2-端子,所述防雷器状态接口包括DI3+端子和DI3-端子,所述急停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4+端子和DI4-端子,所述门禁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5+端子和DI5-端子,所述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6+端子和DI6-端子,所述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包括DI7+端子和DI7-端子,所述第一备用接口包括DI8+端子和DI8-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口总成(32)包括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和接地接口,所述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包括12V+端子和12V-端子,所述接地接口包括PE1端子;
所述12V+端子和12V-端子分别电气连接第一接口总成(31)和第四接口总成(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接口总成(33);
所述第三接口总成(33)连接有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三接口总成(33)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和交流电源输出接口;
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包括L1端子和N1端子,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包括L2端子和N2端子;
其中, L1端子和L2端子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的入线孔,N1端子和N2端子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的出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接口总成(35)还包括RS232通讯接口、RS485通讯接口、连接计费控制单元的CAN2.0接口和电流采样接口;
所述CP电压输出接口包括CP端子和PE2端子,所述电流采样接口包括I1端子和I2端子;
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端子通过电压互感器后分别连接CP端子和PE2端子;
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端子还通过电流互感器后分别连接I1端子和I2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接口总成(34)包括交流接触器控制接口、第二备用接口、指示灯接口和12V+输出接口;
所述交流接触器控制接口包括DO1+端子和DO1-端子,DO1+端子和DO1-端子分别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所述第二备用接口包括DO2+端子和DO2-端子;
所述指示灯接口包括连接绿灯的L-G端子、连接红灯的L-R端子和连接黄灯的L-Y端子;
所述12V+输出接口包括L-T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直角弯针(321)的间距为5.08mm,所述直角弯针(321)在垂直一端的伸出量为3.30mm;
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两端开设有配耳孔,所述配耳孔的中心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侧壁距离为2.49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1);
所述底座(1)的长度为192mm,宽度为8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本体(2)长度为160mm,宽度为100mm,所述控制器本体(2)与底座(1)连接后的高度共为4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充电桩目前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其都采用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的控制与保护,防止蓄电池过充电。交流充电桩采用交流充电控制器,其可对蓄电池进行多方面控制与保护,如实现车辆控制导引、电源采集、对蓄电池充电的控制与保护、与计费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等功能,进一步全面地保护蓄电池正常充电,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但目前市面上的交流充电控制器五花八门,各厂家的型号或标准各不相同,其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差异,使得各种交流充电控制器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差,难以进行更换,加大维修难度;同时商家需要囤积多种交流充电控制器的备品备件,间接地增大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各厂家的交流充电控制器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使得交流充电控制器之间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差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规范化设计交流充电控制器,使其结构紧凑,功能完善,可满足各种交流充电桩,同时各交流充电控制器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好,可进行随意更换,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本体;
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总成、第二接口总成、第四接口总成和第五接口总成,所述第一接口总成包括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和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总成为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端子为直角弯针,所述第五接口总成包括CP电压输出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总成还包括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防雷器状态接口、急停开关状态接口、门禁开关状态接口和第一备用接口;
所述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包括DI1+端子和DI1-端子,所述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包括DI2+端子和DI2-端子,所述防雷器状态接口包括DI3+端子和DI3-端子,所述急停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4+端子和DI4-端子,所述门禁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5+端子和DI5-端子,所述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6+端子和DI6-端子,所述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包括DI7+端子和DI7-端子,所述第一备用接口包括DI8+端子和DI8-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口总成包括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和接地接口,所述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包括12V+端子和12V-端子,所述接地接口包括PE1端子;
所述12V+端子和12V-端子分别电气连接第一接口总成和第四接口总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三接口总成;
所述第三接口总成连接有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三接口总成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和交流电源输出接口;
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包括L1端子和N1端子,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包括L2端子和N2端子;
其中, L1端子和L2端子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的入线孔,N1端子和N2端子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的出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接口总成还包括RS232通讯接口、RS485通讯接口、连接计费控制单元的CAN2.0接口和电流采样接口;
所述CP电压输出接口包括CP端子和PE2端子,所述电流采样接口包括I1端子和I2端子;
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端子通过电压互感器后分别连接CP端子和PE2端子;
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端子还通过电流互感器后分别连接I1端子和I2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接口总成包括交流接触器控制接口、第二备用接口、指示灯接口和12V+输出接口;
所述交流接触器控制接口包括DO1+端子和DO1-端子,DO1+端子和DO1-端子分别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
所述第二备用接口包括DO2+端子和DO2-端子;
所述指示灯接口包括连接绿灯的L-G端子、连接红灯的L-R端子和连接黄灯的L-Y端子;
所述12V+输出接口包括L-T端子。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直角弯针的间距为5.08mm,所述直角弯针在垂直一端的伸出量为3.30mm;
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两端开设有配耳孔,所述配耳孔的中心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侧壁距离为2.49mm。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所述底座的长度为192mm,宽度为80mm。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本体长度为160mm,宽度为100mm,所述控制器本体与底座连接后的高度共为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交流充电控制器上各接口按功能分类集成为多个功能性接口,使各功能接口进行规范设计,对充电控制器的功能接口进行完善,避免功能接口的缺失。
2.该交流充电控制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功能接口分类更为合理,可应用在各种充电桩,以实现对蓄电池充电的控制与保护。该充电控制器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强,方便管理并减少充电控制器的备品备件,从而降低对充电控制器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的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接口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接口总成的剖切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安装孔;2-控制器本体;
31-第一接口总成;32-第二接口总成;321-直角弯针;33-第三接口总成;
34-第四接口总成;35-第五接口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的优选结构。
所述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包括底座1和控制器本体2
其中,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接口总成31、第二接口总成32、第三接口总成33、第四接口总成34和第五接口总成35。
所述第一接口总成31包括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防雷器状态接口、急停开关状态接口、门禁开关状态接口、水浸开关状态接口、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和第一备用接口。所述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包括DI1+端子和DI1-端子,所述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枪头,检测充电枪头是否拔出或归位以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所述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包括DI2+端子和DI2-端子,所述交流接触器状态接口用于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状态信号接点,以检测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状态。所述防雷器状态接口包括DI3+端子和DI3-端子,所述防雷器状态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桩上的防雷器,以在充电桩在突发雷劈下切断电源。所述急停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4+端子和DI4-端子,所述急停开关状态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桩上的急停按钮,以控制急停按钮在突发情况时切断电源,实现对充电桩设备的保护。所述门禁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5+端子和DI5-端子,所述门禁开关状态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桩的柜门,以检测并控制充电桩柜门的关闭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所述水浸开关状态接口包括DI6+端子和DI6-端子,所述水浸开关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桩的水浸传感器,接收水浸传感器的电信号以控制充电桩出现浸水时切断电源。所述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包括DI7+端子和DI7-端子,所述进线断路器状态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桩上的断路器,接收断路器上的信号以控制充电电路的通断,在发生严重的过载或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源。所述第一备用接口包括DI8+端子和DI8-端子。
所述第二接口总成32包括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和接地接口,所述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包括12V+端子和12V-端子,所述接地接口包括PE1端子。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总成32为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端子为直角弯针321,所述12V+端子和12V-端子的垂直的一端分别电气连接第一接口总成31和第四接口总成34,以提供第一接口总成31和第四接口总成34的工作电流。采用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直接套接在直角弯针321水平的一端,可轻松快捷地将12V直流电源通过拔插接线端子与直流电源接口连接,该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的防水性和耐磨性能高,可避免长时间使用中因氧化或磨损引发的漏电事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相邻所述直角弯针321的间距为5.08mm,且所述直角弯针321在垂直一端的伸出量为3.30mm。在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两端开设有配耳孔,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的两端加装有配耳,通过将配耳与配耳孔的快速套接,确保将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正确插进直流电源接口,防止12V+端子、12V-端子和PE1端子排列位置的不佳。所述配耳孔的中心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侧壁距离优选为2.49mm。
所述第五接口总成35包括CP电压输出接口、RS232通讯接口、RS485通讯接口、连接计费控制单元的CAN2.0接口和电流采样接口。所述CP电压输出接口包括CP端子和PE2端子,该CP电压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蓄电池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电压为DC-12V~+12V,优选地,所述CP电压输出接口并联电压表以测量充电电压,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为0~15V。所述电流采样接口包括I1端子和I2端子,该电流采样接口连接电流表测量充电电流,所述互感器输出的电流参比为40A\/20mA。所述CAN2.0接口用于连接计费控制单元以统计充电电量后计算费用;所述RS232通讯接口和RS485通讯接口为串行数据接口,用于连接充电桩中的其余设备以做数据交互。
所述第三接口总成33连接有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三接口总成33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和交流电源输出接口。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包括L1端子和N1端子,所述交流电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250V交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包括L2端子和N2端子,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端子通过电压互感器后分别连接CP端子和PE2端子;所述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端子还通过电流互感器后分别连接I1端子和I2端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交流接触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可容置在控制器本体2的内部或外部或连接在底座1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交流接触器和互感器的安装位置,且其具体型号或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为此不做过多描述。
具体地,所述L1端子和L2端子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的入线孔,N1端子和N2端子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的出线孔,通过交流接触器控制主电路的通断来智能控制250V交流电源的工作。
所述第四接口总成34包括交流接触器控制接口、第二备用接口、指示灯接口和12V+输出接口。所述交流接触器控制接口包括DO1+端子和DO1-端子,DO1+端子和DO1-端子分别连接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用于导通或切断交流接触器内部的控制回路。当交流接触器在常开状态时,充电控制器内部的+12V工作电源经过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产生磁场,使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和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连接电路处于连通状态,250V交流电源经互感器降压后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交流接触器在常闭状态时,交流接触器中的线圈没有直流电源经过,使交流电源输入接口和交流电源输出接口的连接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停止250V交流电源对蓄电池的充电。
所述第二备用接口包括DO2+端子和DO2-端子。所述指示灯接口包括连接绿灯的L-G端子、连接红灯的L-R端子和连接黄灯的L-Y端子。所述12V+输出接口包括L-T端子,所述12V+输出接口可提供+12V的直流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和控制器本体2优选为方体构件,所述底座1的长度优选为192mm,宽度为80mm;所述控制器本体2的长度优选为160mm,宽度为100mm,所述控制器本体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表面,其可采用粘贴等方式使控制器本体2和底座1一体成型,所述控制器本体2与底座1连接后的高度共为40mm。优选地,在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底座1的安装孔11,可采用螺栓将充电控制器安装在充电桩的内部。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模块化交流充电控制器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317091.6
申请日:2019-08-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434939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H02J 7/00
专利分类号:H02J7/00;H02J7/02;H01R27/00;H01R13/02
范畴分类:37C;38G;
申请人:广州天嵌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天嵌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南大公路鸿图工业园厂房A1402
发明人:戴俊秀;杜昭;罗杰夫
第一发明人:戴俊秀
当前权利人:广州天嵌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肖云
代理机构:44441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