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微泡论文_刘莹莹,徐金锋,谢明星,张丽,覃小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脂质微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脂质,超声,声压,紫杉醇,丙烷,液态,肝癌。

脂质微泡论文文献综述

刘莹莹,徐金锋,谢明星,张丽,覃小娟[1](2019)在《液态氟碳纳米脂质微粒与全氟丙烷纳米脂质微泡体外耐声压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自制液态氟碳(PFOB)纳米脂质微粒造影剂与全氟丙烷(C_3F_8)纳米脂质微泡造影剂的体外耐声压性。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化(以生物素标记外膜)PFOB脂质微粒造影剂,生物素化C_3F_8脂质微泡造影剂。以高频探头分别在基波成像模式下观察各组造影剂加入亲和素前、后的显影效果。调节探头输出功率,使MI为0.28与0.56两个水平上对PFOB脂质微粒及C_3F_8脂质微泡进行超声辐照,分别于辐照10s,20s,30s后,观察显影情况有无变化,并运用METLAB软件分析比较。结果①基波成像模式下体外显影结果显示,加入亲和素前,生物素化PFOB脂质微粒未见明显显影,而生物素化C_3F_8脂质微泡有较好的显影效果;加入亲和素后,生物素化PFOB脂质微粒显影明显增强,而生物素化C_3F_8脂质微泡显影情况无明显改变。②耐声压性测定结果显示,PFOB脂质微粒造影剂在低声压(MI 0.28)及高声压(MI 0.56)环境下,随辐照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均未见明显改变。C_3F_8脂质微泡造影剂在低声压(MI 0.28)环境下,随辐照时间延长,信号强度有减低趋势(P<0.05),辐照10s后显影强度尚未见明显改变,辐照20s后显影强度明显减低(P<0.05),辐照30s后显影强度进一步减低(P<0.05);而在高声压(MI 0.56)环境下,随辐照时间延长,信号强度亦有减低趋势(P<0.05),辐照10s后显影强度即明显减低(P<0.05),辐照20s,30s后显影强度进一步减低(P<0.05)。结论 PFOB纳米脂质微粒造影剂具有特殊的显影模式及良好的耐声压性,更符合靶向超声造影剂的要求,有望在今后拥有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6)

刘莹莹,徐金锋,谢明星,张丽,覃小娟[2](2019)在《对比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与全氟丙烷脂质微泡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全氟丙烷(C_3F_8)脂质微泡造影剂比较,分析自制液态氟碳(PFOB)脂质纳米粒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的优劣。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化PFOB脂质纳米粒及生物素化C_3F_8脂质微泡,评估其稳定性,并观察其加入亲和素前后的体外显影效果。对2种造影剂在低声压(MI=0.28)及高声压(MI=0.56)环境下进行超声辐照,于辐照前及辐照10、20、30 s后观察显影情况及其差异。结果 2种造影剂加入亲和素后均发生聚集现象,粒径均较加入亲和素前明显增大(P均<0.05);且加入亲和素前(t=16.225,P<0.001)、后2种造影剂间粒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6,P<0.001)。稳定性观察期间PFOB脂质微粒内浓度无明显改变,而C_3F_8脂质微泡随放置时间延长浓度呈减低趋势。加入亲和素后,PFOB脂质纳米粒回声明显增强;C_3F_8脂质微泡加入亲和素前后显影效果均较好。低声压(MI=0.28)及高声压(MI=0.56)环境下,PFOB脂质纳米粒造影剂显影强度无明显改变,而C_3F_8脂质微泡显影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呈减低趋势。结论相较于C_3F_8脂质微泡,PFOB纳米脂质纳米粒造影剂粒径小、耐声压性好,更符合靶向超声造影剂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向茜,邱逦[3](2019)在《超声联合趋化脂质微泡MB(SDF-1α)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迁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以制备完成趋化脂质微泡MB (SDF-1α)为前提,探索超声联合趋化脂质微泡MB (SDF-1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为体内实验研究做准备。方法:将大鼠BMSCs传代扩增至P_3代,制成浓度为2×10~5/ml的单细胞悬液再进行后续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BMSCs穿过六孔板中Transwell小室的情况评价超声联合趋化微泡MB (SDF-1α)在其中的作用。本趋化性实验一共分为五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2) SDF-1α组;(3) MB组;(4) MB (SDF-1α)组;(5) MB (SDF-1α)+US组。所有实验分组上室均加入1mLBMSCs,下室处理分别为:(1)干细胞完全培养基1.5mL;(2) 150ngSDF-1α+完全培养基1.5mL;(3)与SDF-1α脂质微泡等体积的MB溶液,补充完全培养基至1.5mL;(4)含150ng SDF-1α的脂质微泡溶液,补充完全培养基至1.5mL;(5)含150ngSDF-1α的脂质微泡溶液,补充完全培养基至1.5mL。第(5)组超声处理条件为:频率=1MHz;占空比=10%;功率1W/cm~2;时间:30s。所有处理完成后,各组培养8h后,使用下室液进行如下检测:①细胞计数;②使用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活力检测;③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④RT-PC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CXCR4mRNA的表达。趋化抑制性实验分组同上述趋化性实验。首先将BMSCs与CXCR4受体拮抗剂AMD3100孵育后再调节浓度至2×10~5/ml,待进行上述分组操作完成后,各组细胞再培养8h,最后测定下室细胞数。结果:(一)趋化性实验:(1) SDF-1α组和MB (SDF-1α)+US组细胞计数高于其余叁组,而MB (SDF-1α)+US组细胞计数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显示各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4结果显示MB(SDF-1α)+US组及SDF-1α组表达数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4) RT-PCR结果表明MB(SDF-1α)+US组CXCR4mRNA表达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二)趋化抑制性实验:结果表明各组细胞数都明显减少,各组迁移细胞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趋化微泡MB(SDF-1α)在确保不损伤细胞活力的前提下能够有效促进BMSCs在体外的迁移,迁移的BMSCs细胞数量增加,BMSCs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增加。在使用AMD3100进行阻断后,各组细胞数减少,趋化作用明显减低。因此,超声联合趋化脂质微泡有望成为促进BMSCs归巢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俞梁龙,章丹文,刘书宇,窦宏圆[4](2019)在《超声联合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联合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组(0. 9%氯化钠)、超声组(声强0. 5 W·cm~(-2)、频率1 MHz、辐照时间30 s)、药物组(10 nmol·L~(-1)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和联合组(0. 5 W·cm~(-2)、频率1 MHz、辐照时间30 s+10 nmol·L~(-1)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epG2细胞存活率,AO-EB染色检测HepG2细胞凋亡,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53、p21、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a (Fox O3a)、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给药48 h后,正常组、超声组、药物组和联合组HepG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 56±0. 48)%,(68. 69±5. 27)%,(72. 16±4. 52)%,(45. 26±3. 18)%;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 23±0. 16)%,(41. 43±4. 63)%,(56. 34±4. 47)%,(72. 63±5. 25)%; p5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 96±0. 12,0. 63±0. 25,0. 68±0. 16,0. 45±0. 09; p2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 25±0. 06,0. 96±0. 13,0. 93±0. 05,0. 39±0. 08; Fox O3a蛋白相对表达量为2. 16±0. 27,1. 35±0. 24,1. 42±0. 18,0. 96±0. 24; 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 25±0. 06,0. 69±0. 11,0. 72±0. 07,0. 96±0. 08。联合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与超声组、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超声联合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与其调控p53、p21、Fox O3a、p-Akt蛋白表达相关,且联合应用抗肿瘤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任雅君,王海翔,王岁楼,徐艳艳,田吉来[5](2019)在《RP-HPLC法测定载替加环素脂质微泡的包封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速离心法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载替加环素脂质微泡的包封率。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机械振动法制备药脂比分别为10∶1、20∶1、40∶1的载药微泡。以Welch XB-C_(18)柱(4.6 mm×150 mm,3μm)为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0.015 mol·L~(-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和0.015 mol·L~(-1)的草酸以及0.002 mol·L~(-1)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叁乙胺调pH 7.0)]-乙腈溶液(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8 nm;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20μL;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该方法线性良好(Y=44 468X-121 566,R~2=0.999 5);高中低3个浓度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3%(RSD=0.8%)、100.3%(RSD=1.5%)、99.6%(RSD=0.4%);3组药脂比的载药微泡包封率分别为54.3%±4.9%、86.8%±0.6%和71.3%±1.6%,均较为理想。结论试验证明超速离心法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载替加环素脂质微泡的包封率测定,此法准确易行。(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赖斌[6](2019)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破裂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胃癌是来源于上皮组织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已成为胃癌高发病率的国家之一,可能与具体的饮食习惯,气候和地理位置有关,在全球每年新发的100余万胃癌病例中,中国大约占42%,在死亡的约80万病例中,中国大约占到35%。.据报道许多因素可导致胃癌的发生,包括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环境和遗传因素。手术切除是早期胃癌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晚期胃癌的常规治疗是手术切除联合化疗。但是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造成损害,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全身毒副反应。因此,发现一种靶向性好且毒副作用低的治疗手段已成为当前胃癌治疗寻求突破的热点之一。目的:研究通过比较各种干预因素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的分析,将初步探讨在超声作用下联合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为将来进一步在基因、蛋白层面深入探索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奠定前期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研发更高效的加载单克隆抗体靶向载药微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先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微泡的包封率、载药量,初步稳定性研究,药物释放实验等行超声载药微泡制备后的特性测定。在制备载药微泡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超声靶向破裂作用下联合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胃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以下四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多西紫杉醇组(DOC),载多西紫杉醇微泡组(DLLM)和载多西紫杉醇微泡+超声处理组(DLLM+UTMD)。给予干预因素处理后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情况的作用评价手段包括:MTT法检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掺入法检测人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细胞凋亡的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线粒体膜电位(MMP)检测、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1.载多西紫杉醇超声微泡制备后检测其特性:(1)一般特性:呈现为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的圆形空泡,以血球计数板计数的载药微泡浓度为2.3X10~9--3.0X10~9/ml,粒径范围为475.8--703.8nm,平均粒径为621.4nm。(2)包封率和载药量:经测定游离药量和微泡内药量的包封率分别为(73.04±4.76)%、(70.89±3.71)%,载药量分别为(18.32±1.1)%、(17.94±0.89)%,经测定游离药量和微泡内药量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统计学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3)药物释放实验:PBS溶液中药物浓度在超声照射前是极低的,但在经过超声照射后,PBS溶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较超声照射前增加3倍。(4)稳定性研究:放置于4℃条件下7d内,微泡的浓度及形态的大小均无明显变化,但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微泡的浓度会稍降低、形态大小会逐渐变大、包封率较新鲜制备的微泡包封率有所下降。60 Coγ射线灭菌后,微泡的浓度及形态的大小均无明显变化。2.DLLM联合UTMD对BGC-823细胞生长的影响:(1)DOC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BGC-823的生长,并且在4μM的剂量下观察到最大抑制。(2)与单独的DOC或DLLM处理相比,DLLM+UTMD组处理显着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而DOC和DLLM的抑制作用相当3.DLLM联合UTMD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1)与对照组相比,DOC,DLLM和DLLM+UTMD可显着降低S期细胞的比例,并使其在G2期增加。(2)与单独用DOC或DLLM处理相比,用DLLM+UTMD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S期细胞的比例并使其在G2期增加,DOC和DLLM组之间未观察到显着差异。(3)通过分析BrdU掺入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四个实验组中,DLLM+UTMD组的BrdU掺入细胞最低,而p53和p21的表达最高。4.DLLM联合UTMD对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1)与对照相比,DOC,DLLM和DLLM+UTMD可显着诱导BGC-823细胞的凋亡。(2)与单独用DOC或DLLM处理相比,用DLLM+UTMD处理可以进一步促进细胞凋亡,而DOC和DLLM处理组中的细胞凋亡水平相当。5.DLLM联合UTMD对BGC-823细胞MMP的影响:(1)与仅用DOC或DLLM处理相比,用DLLM+UTMD处理显着降低了BGC-823细胞的MMP水平。(2)在DLLM+UTMD组中Bcl2的表达最低并且Bax的表达最高。结论:本研究发现:与仅用DOC或DLLM处理组相比,DLLM加UTMD处理组可以通过阻止G2/M期细胞周期、抑制细胞DNA合成、促进细胞凋亡和破坏线粒体膜电位来显着抑制培养的胃癌细胞系BGC-823的生长。此外,还发现Bcl2的表达在DLLM+UTMD组中显着下调,而p21、Bax和p53的表达显着上调。因此,与仅用DOC或DLLM治疗相比,DLLM+UTMD治疗在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方面更有效,这表明DLLM+UTMD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新策略。(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华梅,景香香,刘元税[7](2019)在《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对人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制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的制备方法及该微泡在联合磁感应热疗和基因治疗下对人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对磁性脂质微泡进行表征分析及检测Fe_3O_4磁性脂质微泡的升温情况。利用pEGFP-C1观察磁性脂质微泡介导外源基因转染的效率。MTT法,流式细胞仪评价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对人HepG2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粒径小,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可将外源WtP53基因转染至HepG2细胞系并高效表达,在磁场作用下具有升温恒温能力,在联合磁感应热疗和基因治疗下对人HepG2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结论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为肿瘤的联合治疗开辟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邓诚,陈逸寒,张丽,谢明星[8](2018)在《PEI载基因阳离子脂质微泡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阳离子超声脂质微泡,评价其理化性质、载基因能力以及体内、外显影效果。方法按一定比例将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stearic-pei600溶解于氯仿后,采用薄膜-水化和机械振荡法制备一种载基因阳离子脂质微泡,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Delsa~(TM) Nano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等物理特性,并观察平均粒径、电位在一定条件下随时间(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变化情况;红细胞计数板测定浓度随时间(1天、3天、7天)的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载质粒的量,采用自制水囊超声造影评价其体外显像效果。体内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稀释后阳离子微泡0.3ml(约1×10~8个),Philips IU22 L12-5探头观察其在大鼠心腔内显像效果,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制备的阳离子微泡为乳白色液体,光镜显示形态规则,无明显聚集现象,稳定性好。平均粒径约(1450.9±70.8)nm,平均表面电位约为(33.53±1.30)mV,浓度约2.95~3.35×10~9个/ml。静置4小时内微泡的粒径、电位无显着变化(P>0.05),7天内微泡的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阳离子微泡最大载质粒量达3ug/10~8个微泡。体外实验自制水囊造影结果显示阳离子微泡浓度约1×10~8/ml时显影效果最佳,随着微泡浓度的下降,增强效果逐渐减弱。体内实验证实阳离子微泡可使大鼠心腔显影明显增强,约3秒开始显影,达峰时间约为10秒,最大强度值约16.6 dB,持续增强时间超过10分钟。结论本课题组成功制备新型阳离子脂质微泡,性质稳定,可成功搭载质粒,并且造影效果良好,有望为超声可视化介导靶向基因传递提供一种新的载体。(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谢明星,张丽,陈逸寒,吴纯,刘金凤[9](2018)在《纳米级脂质微泡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质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纳米级脂质超声微泡造影剂,观察其基本特征,并评价其体外及体内超声造影效果。方法将一定比例的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DSPC)、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溶解于氯仿后,采用薄膜-水化和机械振荡法制备脂质微泡造影剂,通过低速离心对纳米级微泡进行分离。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泡大小、形态,Brookhaven Zeta PALS粒度分析仪测量其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细胞计数板计数纳米微泡的浓度,并评价不同时间点(1h、2h、4h、6h、12h、24h、48h、72h)纳米微泡的粒径以及浓度变化,采用自制水囊超声造影装置评价其体外显像效果。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稀释后的纳米微泡0.3ml(约1×10~8个),动态观察大鼠心脏的增强效果,用QLab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自制纳米超声微泡造影剂为乳白色液体,不透明,静置后未见明显分层。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微泡呈球形,分散均匀,形态规则,无明显聚集。平均粒径约(450.9±70.8)nm,Zeta电位约-(16.8±2.3)mV,浓度约2.5×10~(10)/ml。自制水囊造影结果显示纳米微泡浓度约1×10~6/ml时体外显影效果最佳,随着微泡浓度的下降,增强效果逐渐减弱。静置24h内纳米微泡的粒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纳米微泡粒径开始变得不均一,粒径分布出现双峰。6h内纳米微泡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后纳米微泡浓度开始下降,约48h浓度下降为初始浓度的1/2。自制纳米微泡可使大鼠心脏出现明显增强,约3.78s开始显影,达峰时间约为8.19s,最大视频强度为19.28dB,可视增强持续时间约19min。结论本课题组成功制备了粒径均一的纳米级脂质超声微泡,较长时间内能够保持性质稳定,造影效果良好,为后期血管外显像和靶向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谢明星,刘捷,陈逸寒,张丽[10](2018)在《载FK506脂质微泡联合UTMD技术治疗急性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年来,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一种载FK506的脂质微泡(FK506-MBs),并联合超声微泡破坏(UTMD)技术,将FK506靶向释放到移植的心脏组织中,从而显着提高FK506在病变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合成FK506-MBs,并检测其基本的理化特性包括粒径分布、分散度和浓度。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FK506-MBs的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载药率、包封率。通过比较不同组心脏移植老鼠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评价FK506-MBs联合超声微泡破坏技术给药的治疗效果。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一种粒径均一,分散度良好,大小为2.0±0.23μm的载FK506药物微泡,其浓度为5.0±0.2×10~9MB/mL。FK506-MBs的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33.41±2.69%和77.6±8.0%。在心脏移植模型中,HE染色结果显示PBS组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大片心肌细胞坏,急性排斥反应严重;在单纯注射FK506组和接受FK506-MBs+UTMD治疗组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减少,移植排斥反应明显减弱。更重要的是,在给药剂量相同的情况下FK506-MBs+UTMD组较单纯注射FK506组,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更低,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制各了一种载FK506的脂质微泡;在相同给药剂量下,通过FK506-MBs联合UTMD技术靶向给药,可以明显增强治疗效果,为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07)

脂质微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与全氟丙烷(C_3F_8)脂质微泡造影剂比较,分析自制液态氟碳(PFOB)脂质纳米粒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的优劣。方法分别制备生物素化PFOB脂质纳米粒及生物素化C_3F_8脂质微泡,评估其稳定性,并观察其加入亲和素前后的体外显影效果。对2种造影剂在低声压(MI=0.28)及高声压(MI=0.56)环境下进行超声辐照,于辐照前及辐照10、20、30 s后观察显影情况及其差异。结果 2种造影剂加入亲和素后均发生聚集现象,粒径均较加入亲和素前明显增大(P均<0.05);且加入亲和素前(t=16.225,P<0.001)、后2种造影剂间粒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46,P<0.001)。稳定性观察期间PFOB脂质微粒内浓度无明显改变,而C_3F_8脂质微泡随放置时间延长浓度呈减低趋势。加入亲和素后,PFOB脂质纳米粒回声明显增强;C_3F_8脂质微泡加入亲和素前后显影效果均较好。低声压(MI=0.28)及高声压(MI=0.56)环境下,PFOB脂质纳米粒造影剂显影强度无明显改变,而C_3F_8脂质微泡显影强度随辐照时间延长呈减低趋势。结论相较于C_3F_8脂质微泡,PFOB纳米脂质纳米粒造影剂粒径小、耐声压性好,更符合靶向超声造影剂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脂质微泡论文参考文献

[1].刘莹莹,徐金锋,谢明星,张丽,覃小娟.液态氟碳纳米脂质微粒与全氟丙烷纳米脂质微泡体外耐声压性比较[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届全国超声治疗及生物效应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2].刘莹莹,徐金锋,谢明星,张丽,覃小娟.对比液态氟碳脂质纳米粒与全氟丙烷脂质微泡体外显影及耐声压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3].向茜,邱逦.超声联合趋化脂质微泡MB(SDF-1α)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迁移的实验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4].俞梁龙,章丹文,刘书宇,窦宏圆.超声联合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5].任雅君,王海翔,王岁楼,徐艳艳,田吉来.RP-HPLC法测定载替加环素脂质微泡的包封率[J].药学研究.2019

[6].赖斌.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破裂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9

[7].李华梅,景香香,刘元税.载基因磁性脂质微泡的制备及对人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

[8].邓诚,陈逸寒,张丽,谢明星.PEI载基因阳离子脂质微泡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9].谢明星,张丽,陈逸寒,吴纯,刘金凤.纳米级脂质微泡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质鉴定[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10].谢明星,刘捷,陈逸寒,张丽.载FK506脂质微泡联合UTMD技术治疗急性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时间点西那普肽脂质微泡制...脂质微泡0.lm呱g(Znil)注射前后...稀释200倍后荧光显微镜下Ⅰ号(图A)和...低声压(Ml0.28)环境下C3FS脂质微泡生物素化微泡(左)与普通脂质微泡基波成像模式卜空白及生物素化C3FS#~

标签:;  ;  ;  ;  ;  ;  ;  

脂质微泡论文_刘莹莹,徐金锋,谢明星,张丽,覃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