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论文和设计-张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包括计量泵、注射筒、推液装置、储液器、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和旋转接收模具;一对上下分布的注射筒一端通过推液装置连接计量泵,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储液器相连通,其中一个导管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端口,另一个导管连通储液器侧壁;旋转接收模具置于储液器下部且与其端口对应;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分别与端口针头和旋转接收模具连接,自注射筒注入到储液器的纺丝液从针头喷出至旋接收模具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该支架将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与防狭窄药物通畅的喷至接收模具上;制得的胆道支架结构比较疏松,有利于人体恢复。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计量泵、注射筒、推液装置、储液器、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和旋转接收模具;所述一对上下分布的注射筒一端通过推液装置连接计量泵,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储液器相连通,其中一个导管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端口,另一个导管连通在储液器侧壁;所述旋转接收模具置于储液器下部且与其端口对应;所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分别与端口针头和旋转接收模具连接,自注射筒注入到储液器的纺丝液从针头喷出至旋转接收模具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计量泵、注射筒、推液装置、储液器、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和旋转接收模具;所述一对上下分布的注射筒一端通过推液装置连接计量泵,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储液器相连通,其中一个导管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端口,另一个导管连通在储液器侧壁;所述旋转接收模具置于储液器下部且与其端口对应;所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分别与端口针头和旋转接收模具连接,自注射筒注入到储液器的纺丝液从针头喷出至旋转接收模具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注射筒水平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液装置的端部带有活塞,活塞与注射筒管内壁紧密接触,活塞上连通一个与计量泵连通的注射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锥形口的导管与分布在上部的注射筒连通,上部注射筒中填充有紫杉醇溶液,紫杉醇溶液自储液器下端部导管喷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在储液器侧壁的导管与分布在下部的注射筒连通,下部注射筒中填充有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自储液器的下端部锥形口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收模具为外径2~8mm、长度为50~70mm的实心棒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收模具选用可水解的高分子材料PEG。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备后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的管壁厚度为0.1~0.3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设计的是一种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胆管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胆管损伤和损伤胆管狭窄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胆管修复愈合过程中,瘢痕增生是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其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见胆肠吻合口粘膜上皮愈合缓慢,慢性炎症持续存在,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化,转化为一种在超微结构上兼有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两者特征的非典型成纤维细胞,持续存在整个愈合过程,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胶原纤维致密杂乱。目前良性狭窄的治疗研究大多局限于损伤或狭窄形成后的各种修复、重建手术方面,但由于修复不能改变瘢痕及狭窄形成这一病理过程的再次发生,手术效果不甚理想,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所以,胆道内能起到支撑引流和防止再狭窄的胆道支架应运而生,胆道支架不仅用于胆道狭窄和胆漏的预防,更可用于良恶性胆道狭窄的治疗、胆道损伤的修补支撑,不但具有一定力学强度、能提供胆道径向支撑力,还可防止因瘢痕增生所导致的胆管狭窄。

在支架的制备工艺方面,有通过3D打印或模具成型制备无空隙的胆道支架,此法制备出的支架不含有孔隙,不有利于液体渗入及降解小分子溶出,没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促进支架材料的降解,因材料化学性质及成型工艺导致降解速率慢甚至无法降解。还有将支架材料与药物的结合,直接把药物涂敷在支架表面的方式,此法带药量少,而且极易在较短时间内释放完毕,甚至在置入过程中就大量损失,无法实现缓释目的,远期疗效不好。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制作胆道支架的装置,优化胆道支架的制备工艺,以制备具有释药功能的特定胆道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释药功能的可降解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采用该装置制备的胆道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该产品的通畅率不理想,同时长期置入容易导致胆管组织的异常病理反应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包括一对计量泵、注射筒、推液装置、储液器、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和旋转接收模具;所述一对上下分布的注射筒一端通过推液装置连接计量泵,另一端通过导管与储液器相连通,其中一个导管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端口,另一个导管连通在储液器侧壁;还包括一个置于储液器下部且与其端口对应的旋转接收模具,所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分别与端口针头和旋转接收模具连接,自注射筒注入到储液器的纺丝液从针头喷出至旋转接收模具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进一步,所述一对注射筒水平放置。

进一步,所述推液装置的端部带有活塞,活塞与注射筒管内壁紧密接触,活塞上连通一个与计量泵连通的注射管。

进一步,所述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锥形口的导管与分布在上部的注射筒连通,上部注射筒中填充有紫杉醇溶液,紫杉醇溶液自储液器下端部导管喷出。

进一步,所述连通在储液器侧壁的导管与分布在下部的注射筒连通,下部注射筒中填充有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溶液自储液器的下端部锥形口喷出。

进一步,所述旋转接收模具为外径2~8mm、长度为50~70mm的实心棒材。

进一步,所述旋转接收模具选用可水解的高分子材料PEG。

进一步,制备后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管壁厚度为0.1~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射筒和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作用下,能够将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P3\/4HB-PCL和紫杉醇溶液通畅喷射到旋转接收模具上,从而制备一种具有降低胆管狭窄再发生率的胆道支架。

(2)采用可降解的PEG作静电纺丝接收装置,有利于确定胆管支架管径,芯棒的直径即为支架内径;成型过程不易发生变形,表面均匀平整;便于测试胆管支架的密度、外径、厚度及节距等结构参数;有利于热定型等后整理工序。

(3)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得的编织状管状结构的胆道支架,由于其结构比较疏松,因此释放药物率比原有的胆管支架高很多,从而有利于人体恢复。

(4)本装置将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P3\/4HB-PCL和核壳结构的纤维其内部核的紫杉醇进行静电纺丝制作成胆道支架,解决了以金属材料作支架时,二次取出时对人体造成的二次创伤。

附图说明

图1是静电纺丝工艺制备核壳结构支架的装置图。

图中:1、第一计量泵;2、第二计量泵;3、第一注射筒;4、第二注射筒;5、第一推液装置;6、第二推液装置;7、储液器;8、高压静电发生装置;9、旋转接收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包括第一计量泵1、第二计量泵2、圆筒形的第一注射筒3、圆筒形的第二注射筒4、第一推液装置5、第二推液装置6、储液器7、高压静电发生装置8和旋转接收模具9;其中,第一、第二注射筒3、4为内部两端开口、中空的腔体,且注射筒水平放置;第一、第二注射筒3、4与储液器7相连通,第一注射筒3的导管10伸入储液器7的腔体中,且导管10端部的针头11延伸出储液器腔体锥形管外部,第二注射筒4连通在导管10侧壁上,并与储液器腔体相连通;高压静电发生装置8与针头11连接,为静电纺丝提供所需高压电场。第一、第二注射筒3、4上设有滑动连接在第一、第二注射筒3、4中的第一、第二推液装置5、6,第一、第二推液装置5、6运动能够使得纺丝液从针头11喷出。自注射筒注入到储液器的纺丝液从针头11喷出至旋转接收模具的表面,形成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

推液装置的端部带有活塞,活塞与注射筒管内壁紧密接触,活塞上连通一个与计量泵连通的注射管。储液器7的下端部为带有环形孔的锥形口,其中贯通储液器腔体并延伸出其锥形口的导管10与第一注射筒3连通,第一注射筒3中填充有紫杉醇溶液,紫杉醇溶液自储液器7下端部导管10喷出。连通在储液器7侧壁的导管10与第二注射筒4连通,第二注射筒4中填充有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P3\/4HB-PCL溶液,P3\/4HB-PCL溶液自储液器7的下端部锥形口喷出。

该支架主体以水中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作模具由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PEG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成。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P3\/4HB-PCL纳米纤维。药物核为紫杉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接收模具的长度为50~70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旋转接收模具的外径为2~8mm,制备后得到的编织状管状结构管壁厚度为0.1~0.3mm。

制造上述具有释药功能的胆道支架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接收装置的制备:选用可水解的高分子材料PEG,通过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装置加工成直径为1.4~7.8mm的实心棒材。

(2)支架主体的制备:将步骤(1)所制的实心棒材作为静电纺丝接收装置,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得编织状管状结构支架主体。在图1所示装置中将紫杉醇溶液置于第一注射筒3中,将聚合物P3\/4HB-PCL液体置于第二注射筒4中,设定计量泵速度,然后经第一、第二推液装置5、6将液体同时推入储液器7中,经针头11同时喷出至旋转接收模具9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结构。

(3)支架模具的水解:将前面两步制得的材料放入水中使得模具降解,从而制得中空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编织状管状结构的胆道支架。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7322.8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713274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61F2/82

专利分类号:A61F2/82

范畴分类: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申请人地址: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277号

发明人:张亮;薛佳耿;刘心怡;李颖;后振中

第一发明人:张亮

当前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代理人:姚咏华

代理机构:61200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具有释药功能胆道支架的制备装置论文和设计-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