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

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

一、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薛浩[1](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提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冀荟竹[2](2020)在《“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与当代表述》文中研究说明先蚕嫘祖是远古时期神话传说的重要人物。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女祖和养蚕缫丝技术的创始人,嫘祖身体力行,传播华夏文明,在源头处施以深远影响。嫘祖拥有十分坚实的民间信众基础,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在全国多地广为流传。这些地方文本以其特殊的内部流传机制,在民众间耳濡目染,代代沿袭,它们是对史前集体记忆的凝定保留,体现了民众对先蚕嫘祖的浓厚情感和无限尊崇。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绪论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嫘祖文化的现有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与解析,为文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学术背景与研究基础;第二章探讨了蚕神话与民众生活的渊源关系,厘清嫘祖先蚕身份的确定过程;第三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介绍了“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空间分布及流传特点,借鉴学界已有观点,对“嫘祖文化圈”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并以柳田国男的“传说圈”理论为依托,尝试对民间扩布的嫘祖神话传说重新建构,勾勒出嫘祖原生文化神话传说圈、嫘祖次生文化神话传说圈、嫘祖再生文化神话传说圈三大圈层,总结出嫘祖神话传说“在地化与同一性兼收并蓄、历史化与神话化交融共生、宗教化色彩浓重鲜明”的三大流传特点;第四章为“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演绎与当代重构,将目光聚焦于载负民众嫘祖信俗的地方性民间祭祀活动,通过不同区域祭祀习俗的古今对比,诠释了嫘祖信仰在民众生产、生活、精神方面的重要影响;第五章论述了“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将嫘祖文化的意义置于原始、传统、当代三个维度予以考察,证实了嫘祖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长远生命力。本文以流传于“嫘祖文化圈”的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地理研究法、类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不同圈层间盛行的嫘祖传说资源及民间信仰仪式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嫘祖神话传说的流传机制与传播路线,做到宏观把控与微观梳理的紧密结合。嫘祖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最能引起普通民众的共情。尤其是在21世纪“一带一路”建设获得全球高度关注的今天,嫘祖文化这一古老文明穿越千年历史,焕发崭新活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曹映红[3](2020)在《以鹿角靴形器为视角看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生业经济》文中研究表明生业方式是史前经济生活最根本的写照,其反映经济状况的实物遗存研究,亦成为认识史前经济的重要途径。伴随着考古材料的层出不穷,考古学界的研究方向正逐渐倾向于通过实物资料揭示整个生业经济的完整面貌。常州地区鹿角靴形器以其固定而繁复的取材,细致且精良的制作,具有规整又统一的形式,应属于成熟一类的骨制器物,亦属于反映史前经济的实物遗存之一。以此窥探常州地区的生业经济,不失为一种具有“拓宽”性质的新视角。故本文主要以常州圩墩遗址、新岗遗址、金坛三星村遗址,三处目标遗址出土的鹿角靴形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研究的归纳,加以后期资料的演绎,进而梳理鹿角靴形器在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整体分布状况、形制特征、类型演化等,以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框架。同时,将生态位构建的概念引入常州地区生业经济的探究中,不局限于鹿角靴形器本身,更多的是关注常州先民的能动性行为活动,以及生业经济下涵盖的取食生业系统(生境资源的多元性、开拓模式的复杂性)、手工业系统(生计遗存的技术性、实物中的思想性)、贸易系统(相关器具的流通性)等。重新审视这一骨制器具,试图分析不同时间段下,常州地区鹿角靴形器在取食生业系统、手工业系统及贸易系统中的转变,进一步解析各时段常州地区鹿角靴形器所蕴含的生业经济信息片段,以窥见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生业经济模式。最后将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生业经济模式,放在环太湖流域乃至整个史前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其价值,以总结出常州地区生业经济的独特性。

张煜珧[4](2019)在《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文中提出祭祀遗存是考古遗存类型的一种,这类遗存已有众多发现。夏商周三代处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方式由血缘管理过渡至地缘管控,是古代社会制度、国家结构和思想观念变化的重要时期,与之存在紧密关联的祭祀活动被赋予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故而,对这一时期祭祀遗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夏商周祭祀遗存的梳理,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根据祭祀遗存所在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五大类十三小类,对各代和各类祭祀遗存的区位特征、地层和共存物、结构、形制、用牲、用器等指标进行了定性或定量考察,结合动物考古、聚落考古和生业环境研究等成果,辅之以甲骨文、金文、简牍等文字资料对祭祀遗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五大类祭祀遗存中,被确认为祭天的四处遗存,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暂未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继承性。祭地遗存中,所发现的一组商时期从早到晚的社祀祭祀遗迹实例,其形态应为商人“立石为社”特征之呈现,而另一组西周中晚期诸侯卿大夫级别的社祀遗存,则显示出周人祭地“攒土为社”的特征,这两组祭祀遗存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等级性。祖先祭祀分为庙祭和墓祭,梳理各时代宗庙的结构、位置、祭祀坑和规格等信息,可以看出宗庙也存在等级性,此外,各时代的宗庙结构完全不同,但都有祭祀坑的同时,在选址上也逐渐呈现“左祖右社”的趋势;墓祭按照形态分为墓上建筑、墓祭坑和墓内祭祀,考察墓祭遗存的位置和层位关系,可以确定墓祭发生的时间均晚于墓葬。山川祭祀遗存的各项指标因年代和地域跨度较大,受这两个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南方用器北方用牲是其中显着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遗存位置的梳理,可以看出祭山和祭川是两个明显不同的祭祀体系。奠基遗存是以建筑或夯土基址为中心,由打地基、安门、置柱、立阶等不同建筑环节的前置祭祀活动而产生,其层位一般不打破夯土或地面,商时期的奠基人牲与房屋朝向呈十字交叉状,房屋的所有指标均与奠基遗存的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城门祭祀遗存发现较少,其埋藏位置较为特殊,正对城门并于路土之下,祭牲摆放极有规律,是典型的的祭祀坑;城墙祭祀遗迹亦较少见,埋藏零散无规律,因此这类祭祀遗存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考察。通过分辨作坊的文化属性,作坊内祭祀应当是商特有的传统,其遗存规模受到作坊规模的影响。盟誓遗址的多个特征与文献记载对应度较高。一般而言,祭祀坑和祭祀场中所用的祭牲和祭器皆较符合所在时代和地域祭祀用牲用器的规律,其中少量的特殊现象,究其实质,也是受到当时当地生业环境的影响。从夏时期开始,祭祀遗存的各类特征组合就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分野。商时期,商政权核心区和控制区所见的祭祀遗存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性,聚落级别的高低与祭祀遗存的规模和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西周早期,商周祭祀文化并行。随着周王朝实现了对全国的强力控制,到了西周中晚期,列国祭祀遗存特征与周王朝基本保持一致。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的祭祀则是在周祭祀文化基础上吸收各自的地域传统,形成了诸侯国区域内祭祀亚文化体系。祭祀遗存明显的等级性说明其与国家统治权紧密相连,祭祀活动是由统治阶级主导、参与和进行的。相关文献和秦简牍的内容均说明国家对祭祀活动的管控力量在秦时已深入基层。祭祀遗存的外在形态特征反映出,祭祀文化发展的突变性较为明显,与政权更替相呼应,但实质是与不同族群秉承的祭祀传统和制度直接关联。至秦统一中国后,秦政权继承了周祭祀传统并增益发展成体系,其以统治力量所推行的国家祭祀,最终又在西汉初期被新政权全面接纳并继承。

段晓伟[5](2019)在《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文中认为姚汉源(1913—2009)是我国着名的水利史研究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先驱者和探索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独树一帜,笔耕不辍,尤其在京杭运河史的研究中,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国内外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在充分搜集文献史料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兼用历史地理学、水利工程学、历史文献学和考据学等学科的综合理论,由概述姚汉源从事中国水利史研究事业及致力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历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探讨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对京杭运河史研究基本理论、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和其问鼎巨着《京杭运河史》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由此展示出姚汉源在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风格和取得卓越成就的成功之道,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史研究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和水利史研究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卓着贡献。

王斌[6](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陆晗昱[7](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张小雷[8](2018)在《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文中认为淮河流域横跨苏鲁豫皖四省大部,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同时又处于中国南北、西东文化的交汇地区,史前文化面貌复杂。对其的研究也多被分解为中原地区、海岱地区、长江流域的研究之中,缺乏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于其文化格局的研究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因此,本文即是分时段分小区对其文化格局研究的一次尝试。全文共分八个部分。一、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淮河流域的时空范围和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简要介绍。二、第一章: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历程。对流域内苏鲁豫皖四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历程进行简要介绍,最后对淮河流域总体研究史进行归纳。三、第二章: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淮河流域内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产生了新密李家沟、沂源扁扁洞两类遗存,两者的产生和存在代表了不同模式,并对以后的文化格局奠定基础。四、第三章: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8600-73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上游北部及豫中地区是贾湖-裴李岗文化,淮河中游北部是石山孜早期文化、顺山集文化。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淮河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就已经形成了面貌较为一致的文化共同体。五、第四章:双墩—北辛文化时期(距今7300-6000年)。这—时期淮河中游两岸是双墩文化,汶泗流域是北辛文化,淮河下游北部是大伊山类型,豫中地区是仰韶文化石固类型,淮河下游南岸是龙虬庄一期。双墩文化是淮河中游的特质文化,是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第一个繁荣期。六、第五章:仰韶时代中期(距今6000-5400年)。江淮中部是侯家寨二期文化,豫中地区是仰韶文化阎村类型,泰沂山地是刘林期大汶口文化,江淮东部是龙虬庄二期。总体格局是大体以淮河北部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北区为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东西对峙,中间的武庄二期、后铁营、石山孜三期、马庄遗存为过渡区遗存;南区为侯家寨二期与龙虬庄、北阴阳营、黄鳝嘴文化的相互交融。同时南北交流、西北与东南交流也很频繁。七、第六章:仰韶时代晚期(距今5400-4900年)。这一时期豫中地区是以大河村三四期为代表的秦王寨文化,淮河上游是李上湾一期,淮河中游北部是以傅庄、金寨为代表的大汶口中期遗存,淮河下游北部是大汶口中期花厅类型,下游南部是龙虬庄三期。这一时期文化交流最明显的势力是良渚文化的北上、大汶口文化的西进、屈家岭文化的北上。淮河流域成为这三支强势文化竞相角逐的场所,沿淮两岸仅有少量自身文化因素。八、第七章:龙山时代(距今4900-3900年)。为行文方便,本文将距今4900-4400年的庙底沟二期时期纳入龙山时代早期,但同样是分为龙山时代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两大阶段来考察。庙底沟二期时期,淮河流域史前文化的高峰出现:尉迟寺类型,并对周边尤其是江淮地区施以强势影响。此时,屈家岭晚期和石家河早期继续向淮河上游扩张。到了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作为文化上的南北分界被完全确立,淮河流域成为四大强势文化区交互影响的舞台,在这种交互影响中,在淮河流域内的西北部,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王清刚[9](2018)在《龙山时代海岱地区与南邻文化区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前时期海岱地区与环太湖地区是两个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相关的研究表明,这两个对于中国文明作出独特贡献的区域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由于良渚文化相对年代和淮河流域考古工作匮乏等问题的困扰,龙山时代海岱与环太湖地区及其中间区域的关系探讨一直未能有效开展。而随着环太湖地区龙山文化遗存的发现及淮河流域考古新发现的报道,使得探讨龙山时代海岱地区与南邻文化区互动关系的材料基本充实。在当前研究方法、理论持续更新的形势下,有必要选择龙山时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海岱、江淮、太湖三区,对它们之间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分析,以期获得一个研究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新角度。本文实际上就是以海岱地区为主视角,在特定的龙山时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时空范围内,讨论它与南邻包括江淮、宁镇地区、环太湖地区的互动关系。目前的研究表明,龙山时代,南方文化似乎处于相对弱势状态,而北方文化则源源不断地往南辐射,但这仅仅是靠器物类型学和良渚文明没有延续现象所得出的初步认知,况且对于江淮-宁镇地区和太湖地区的社会组织和结构目前还不了解,而影响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复杂化水平和政治实体。龙山时代的各地区人群之间的互动不会是松散无组织的群体漫无目的地迁徙,必定受所处的社会和政治组织的控制。所以从考古学材料中寻找这个阶段相关地区互动的内容是第一位的。为更加清晰地处理错综复杂的文化关系,本文采用从海岱地区,尤其是其南部地区出发,依次观察其与江淮-宁镇、太湖地区的文化互动之研究模式。在从考古实证的角度获得关于它们互动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互动的动因,包括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背景;互动的具体方式和路线;互动对彼此所产生的影响。这部分是本文研究的另外一个核心。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考古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法、宏观聚落分析、高等级墓葬研究、战争和贸易等人群移动的视角。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文章题目的缘起和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界定所要研究的时空范围,并从涉及区域的考古学互动研究史和国内外考古学文化互动理论研究动态两个层面进行回顾和总结,最后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包括文化因素分析、宏观聚落群分析、高等级墓葬和高端随葬品分析、战争考古的视角等。第一章。以中国东部地区一词来概述研究涉及的文化范围,分三节介绍龙山时代海岱地区、江淮-宁镇地区、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考古学文化序列和分期、生业经济和社会状况,为下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互动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持。其中重点分析诸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分期,对于年代分期已经比较明确的区域则侧重研究较少的地方类型。豫东、皖北由于处于东南西北文化交汇地带,自身和周围都经历了文化强弱盛衰的过程,内涵较复杂,对其性质认识也不一致,所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地区,但我们整体上还是将其作为海岱地区的范畴。江淮地区以大运河为界划为江淮西部和江淮东部,江淮西部又分为了江淮腹地和皖西南两个小区。由于江淮和宁镇地区不同时期遗存面貌清晰程度不一致,且归属于不同的文化圈,故在分析讨论时采用灵活处理的方式进行概括总结。第二章。大汶口文化晚期海岱与南邻文化区的互动内容,分三节分别讨论海岱与豫东、皖北地区、江淮西部地区、环太湖地区的互动内容,主要通过梳理海岱地区中的对方文化因素、对方地区中的海岱文化因素及双方共有的文化因素来进行分析总结。文化因素分析显示,豫东、皖北地区文化并不是与海岱地区完全一致,它有自身独有的特色,并可能已开始影响到临近的枣滕地区。这一时期也是南北文化交流趋势发生逆转的重要时间节点,前段良渚文化的因素虽然仍在海岱地区南部有所发现,但已呈衰弱之势;后段至龙山初期则是海岱文化因素迅速大规模向江淮西部和宁镇地区传播。第三章。大汶口文化晚期海岱与南邻文化区互动的动因、方式和路线。本章是在上一章研究结论基础之上进一步的深化,重点讨论了海岱南部文化圈的形成,包括尉迟寺类型的性质和来源,花厅墓地的性质及良渚文化因素的来源,着重对江淮东部地区的特殊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观尉迟寺类型、枣滕地区及苏北赵庄类型,这三个位于海岱地区南部的小区在地理位置和文化面貌上有一致性,是与周邻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尉迟寺类型与枣滕地区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极有可能是后者移民的结果。花厅聚落为大汶口文化南缘的一个重要政治实体之中心,其良渚文化因素应直接来自于江淮东部地区。聚落群分析表明江淮东部受良渚文化影响的聚落分为两个,年代延续时期较长。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结构与第二、三章略有不同,根据材料的丰富程度合理调整,将龙山时期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分别讨论,而互动的动因、方式、路线则缩略成小节与互动内容的研究放入一章。在第三四章对大汶口晚期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范式之后,这样可以更好地历时性观察龙山时期海岱与南邻互动的新形式新内容。其中第四章重点分析了禹会村类型和宁镇太湖地区中的海岱龙山文化因素,在龙山早期海岱地区文化和聚落重心位于东部的背景下考察这一南下文化交流的历程。种种迹象表明,淮河南岸中心聚落的兴起与皖北地区人口主体迁移似有关联。第五章侧重王油坊类型、芦城孜类型、南荡遗存和广富林文化的文化因素分析。龙山早晚期海岱地区东西部之间发生了大的变动,南荡遗存更有可能是集三种文化因素于一体的芦城孜类型南下的结果,苏皖交界地带的聚落群是最值得关注的来源地之一。结语。总结龙山时代中国东部地区文化互动的特点,并尝试对个案研究下的考古学文化互动研究范式略述己见。

栾丰实,王芬[10](2016)在《笃实远思 践行明智——栾丰实先生访谈录》文中研究指明王芬:感谢栾老师在忙碌中接受采访,我们还是按照常规的访谈模式,谈谈您是怎么开始学习考古的呢?栾丰实: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具有很大的共性,"文革"的特殊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记。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里,个人努力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是很难起到决定作用

二、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与当代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蚕神话的形成与嫘祖正祀蚕神身份的确定
    2.1 蚕神话与民众生活的渊源关系
    2.2 嫘祖先蚕身份的渐进性确定
第三章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空间分布及流传特点
    3.1 嫘祖神话传说的空间分布与扩布过程
        3.1.1 嫘祖原生神话传说圈:以河南西平、山西夏县、湖北远安为代表的点状聚焦
        3.1.2 嫘祖次生神话传说圈:以河南新郑、湖北宜昌、山西沁河流域为代表的线状散射
        3.1.3 嫘祖再生神话传说圈:以山东费县、四川盐亭、浙江杭州为代表的扇状蔓延
    3.2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流传特点
        3.2.1 在地化与同一性兼收并蓄
        3.2.2 历史化与神话化交融共生
        3.2.3 浓重鲜明的宗教化色彩
第四章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演绎与当代重构
    4.1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演绎
        4.1.1 河南西平:三月初六“嫘祖祭典”
        4.1.2 湖北远安:三月十五“嫘祖信俗”
        4.1.3 四川盐亭:二月初十“舞蚕龙”
    4.2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当代重构
        4.2.1 文化品牌的打造:河南西平中华母亲节
        4.2.2 传统庙会的翻新:湖北远安嫘祖文化节
        4.2.3 旅游景观的营建:四川盐亭嫘祖国家纪念公园
第五章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文化价值
    5.1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原始文化价值
    5.2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传统文化价值
    5.3 “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当代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以鹿角靴形器为视角看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生业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之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常州地区鹿角靴形器概况
    第一节 典型遗址鹿角靴形器的介绍
        一、圩墩鹿角靴形器
        二、三星村鹿角靴形器
        三、新岗鹿角靴形器
    第二节 其他遗址鹿角靴形器的介绍
    第三节 常州地区鹿角靴形器的类型学研究
        一、形制特征
        二、类型划分
        三、年代推测
        四、演化流变
第二章 鹿角靴形器反映生业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生业经济的主要结构
        一、取食生业系统
        二、手工业系统
        三、贸易系统
    第二节 自然环境分析:鹿的狩猎
        一、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动物资源
        二、野生与驯养
        三、鹿科动物是狩猎经济的主要对象
    第三节 社会环境分析:靴形器的制作及功用
        一、鹿角的获取与加工
        二、鹿角靴形器的几种功用
        三、器具反映的生业方式
第三章 鹿角靴形器所见常州地区的生业经济
    第一节 B型鹿角靴形器—圩墩二期的生业经济
        一、取食系统:采集渔猎经济为主
        二、骨制业系统:迅速且稳健发展
        三、贸易系统:东进模式
    第二节 Aa/Ab型鹿角靴形器—圩墩三期的生业经济
        一、取食系统:鹿角靴形器的普及程度
        二、骨制业系统:鹿角靴形器技术上的转变
        三、贸易系统:鹿角靴形器的交流
    第三节 Ac型鹿角靴形器—三星村二期的生业经济
        一、取食系统:采集渔猎经济势头渐弱
        二、骨制业系统:全面且平衡发展
        三、贸易系统:北上西扩的模式
第四章 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生业经济的思考
    第一节 常州地区生业经济的独特性
        一、多元性的生境资源
        二、繁复型的开拓模式
        三、技术类的生计实物
    第二节 独特生业经济的思考
        一、影响良渚文化时期多元生业经济的形成
        二、完善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经济结构
        三、推动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祭祀遗存研究综述
        1.2.1 夏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1.2.2 商时期祭祀遗存考古研究情况
        1.2.3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研究
    1.3 目前祭祀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4.1 研究对象及时间范围
        1.4.2 研究的空间范围
    1.5 研究设计、内容
        1.5.1 研究设计
        1.5.2 研究内容
        1.5.3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及其性质
    2.1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
        2.1.1 河南地区
        2.1.2 其他地区
    2.2 小结
第三章 商时期祭祀遗存发现与性质判断
    3.1 商政权核心及控制区
        3.1.1 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2 以郑州小双桥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3 以洹北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4 以殷墟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5 以偃师商城为中心的祭祀遗存
        3.1.6 盘龙城
        3.1.7 垣曲商城
        3.1.8 藁城台西遗址
        3.1.9 其它地点
    3.2 商代其它区域的祭祀遗存
        3.2.1 湖南宁乡、黄材地区
        3.2.2 江西清江吴城遗址
        3.2.3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3.3 小结
        3.3.1 商时期祭祀遗存分布特征
        3.3.2 商代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3.3.3 其它区域内祭祀遗存基本特征
第四章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发现与性质判断
    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4.1.1 关中地区
        4.1.2 洛阳地区
    4.2 两周封国祭祀遗存
        4.2.1 晋国祭祀遗存
        4.2.2 宋国祭祀遗存
        4.2.3 秦国祭祀遗存
        4.2.4 卫国祭祀遗存
        4.2.5 魏国祭祀遗存
        4.2.6 郑国祭祀遗存
        4.2.7 中山国祭祀遗存
        4.2.8 鲁国祭祀遗存
        4.2.9 齐国祭祀遗存
        4.2.10 邿国祭祀遗存
        4.2.11 楚国祭祀遗存
        4.2.12 徐国祭祀遗存
        4.2.13 安徽地区祭祀遗存
    4.3 两周时期其它地区的祭祀遗存
        4.3.1 内蒙古大山前遗址
        4.3.2 成都金沙遗址
        4.3.3 湖南宁材等地
    4.4 小结
        4.4.1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分布及其性质
        4.4.2 两周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分类研究
    5.1 祭祀遗存的分类
    5.2 天地祭祀
        5.2.1 祭天遗存的发现
        5.2.2 祭天遗存的性状特点
        5.2.3 祭天遗存的祭牲祭器
        5.2.4 文献所见祭天
        5.2.5 祭地遗存的发现
        5.2.6 祭地遗存的性状特征
        5.2.7 祭地遗存的祭牲祭器
        5.2.8 文献所见的社祀
        5.2.9 小结
    5.3 祖先祭祀
        5.3.1 宗庙祭祀的发现
        5.3.2 宗庙祭祀区位特征分析
        5.3.3 宗庙建筑的结构特征
        5.3.4 宗庙用牲特点(已排除相关建筑奠基坑)
        5.3.5 宗庙用器特征
        5.3.6 文献所见宗庙祭祀
        5.3.7 墓祭的发现及类型
        5.3.8 墓祭的区位特征
        5.3.9 墓祭的用牲用器
        5.3.10 文献所见的墓祭
        5.3.11 小结
    5.4 山川祭祀
        5.4.1 山川祭祀区位特征
        5.4.2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总体特征
        5.4.3 湖南地区用器种类
        5.4.4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组合
        5.4.5 湖南地区用器摆放方式
        5.4.6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种类
        5.4.7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器摆放
        5.4.8 湖南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5.4.9 北方地区山川祭祀用牲
        5.4.10 湖南与北方地区山川祭祀坑性状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5.4.11 文献所见的山川祭祀
        5.4.12 湖南两处青铜器窖藏坑性质之辨
        5.4.13 小结
    5.5 其它祭祀遗存
        5.5.1 奠基遗存
        5.5.2 城墙与城门祭祀
        5.5.3 作坊祭祀
        5.5.4 盟誓遗址
        5.5.5 祭祀场与祭祀坑
第六章 夏商周祭祀遗存综合研究
    6.1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关系
        6.1.1 史前祭祀遗迹概况
        6.1.2 史前祭祀遗存与夏商周祭祀遗存的关系
    6.2 夏时期祭祀遗存的基本认识
        6.2.1 祭祀类型
        6.2.2 祭牲
        6.2.3 祭器
        6.2.4 小结
    6.3 商时期祭祀遗存的综合研究
        6.3.1 商王畿及相邻区的祭祀遗存分级现象
        6.3.2 祭祀用牲特点
        6.3.3 祭祀用器的特点
        6.3.4 商代周边地区的祭祀遗存
        6.3.5 小结
    6.4 两周时期的祭祀遗存的综合分析
        6.4.1 周王朝直接控制区祭祀遗存
        6.4.2 两周封国诸侯祭祀遗存分析
        6.4.3 周王朝外围地区的祭祀遗存
        6.4.4 周代祭祀遗存的区域特点
        6.4.5 小结
第七章 祭祀的相关问题分析
    7.1 关于祭祀用牲的问题
        7.1.1 人牲使用的变化
        7.1.2 祭牲种类与“牢”的认识
    7.2 关于祭祀用器的问题
        7.2.1 祭祀用器的属性
        7.2.2 玉器的特殊组合
        7.2.3 车马祭祀坑
    7.3 祭祀遗迹形态与名称
        7.3.1 祭坛类遗迹
        7.3.2 祭祀坑形制与祭祀坎
    7.4 认知考古学与祭祀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姚汉源对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学术历程概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术积淀(1913~1949)-9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京杭运河史研究的开端(1950~1978)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谱写运河史研究新篇章(1979~2009)
第二章 对京杭运河形成及演变特点的研究
    第一节 界定运河形成和演变的分期
    第二节 揭示出运河布局嬗变的特征
    第三节 阐释清末京杭运河衰败的因由
第三章 对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旺枢纽演变的辨析与释疑
    第二节 清口航道工程措施的概括与总结
    第三节 浙东运河工程技术史的开拓性研究
第四章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史的研究
    第一节 论证历史时期黄运关系复杂化之因由
    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黄运关系嬗变研究之卓识
第五章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与成就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的编撰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与同类着作的比较
第六章 余论
    第一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中的学术特色
    第二节 京杭运河史研究走向成功的原因试析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第一节 文化分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三、文化分期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对年代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一、空间分布
        二、文化类型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骨器
        四、木器、漆器
        五、玉器
        六、编织物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一、采集
        二、渔猎
        三、家畜饲养业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二、大溪文化因素
        三、北辛文化因素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五、仰韶文化因素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8)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时空范围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淮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章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历程
    第一节 河南境内考古工作
        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
        二、20世纪70年代
        三、20世纪80年代
        四、20世纪90年代
        五、21世纪以来
    第二节 安徽境内考古工作
        一、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二、1987年—1994年
        三、1995年至2011年
        四、2012年至今
    第三节 江苏境内考古工作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三、20世纪90年代
        四、21世纪以来
    第四节 山东境内考古工作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五节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简史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
    第一节 豫中地区:李家沟
    第二节 泰沂山地南部:沂源扁扁洞黄崖
        一、沂源扁扁洞
        二、沂源黄崖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格局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8600-7300年)
    第一节 淮河上游北部:贾湖-裴李岗文化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诸遗址年代对应关系
    第二节 淮河中游北部:石山孜早期文化
        一、宿州芦城孜遗址
        二、淮北石山孜遗址
        三、宿州小山口遗址
        四、小结
    第三节 淮河下游北部:顺山集文化
        一、泗洪顺山集遗址
        二、泗洪韩井遗址
        三、泗县于庄遗址
        四、小结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格局
        一、年代对应关系
        二、文化格局
        三、顺山集文化嬗变原因
第四章 双墩-北辛文化时期(距今7300-6000年)
    第一节 淮河中游:双墩文化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诸遗址年代对应关系
        三、距今6300-6000年
    第二节 汶泗流域:北辛文化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小结
    第三节 淮河下游北部:大伊山类型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调查材料
        三、小结
    第四节 江淮东部:龙虬庄一期遗存
    第五节 豫中地区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各遗址年代对应关系
    第六节 双墩—北辛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
        一、早期阶段(距今7300-6800年)
        二、中期阶段(距今6800-6300年)
        三、晚期阶段(距今6300-6000年)
第五章 仰韶时代中期(距今6000-5400年)
    第一节 淮河中游南岸:侯家寨二期文化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侯家寨二期与南部同期遗存
    第二节 淮河中游北部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小结
    第三节 淮河下游南部:龙虬庄二期
    第四节 淮河下游北部:刘林期大汶口文化
        一、邳州刘林遗址
        二、邳州大墩子遗址
        三、新沂小徐庄遗址
    第五节 豫中地区:大河村一二期仰韶文化
        一、大河村一、二期
        二、椅圈马三期
        三、石固Ⅵ期
    第六节 仰韶时代中期的文化格局
第六章 仰韶时代晚期(距今5400-4900年)
    第一节 豫中地区:秦王寨文化
        一、郑州大河村三四期
        二、石固Ⅶ、Ⅷ期
        三、椅圈马第四期
        四、谷水河一二期
    第二节 淮河上游:李上湾一期
        一、罗山李上湾
        二、信阳三里店
        三、驻马店党楼
    第三节 淮河中游北部
        一、亳州傅庄遗址
        二、萧县金寨遗址
    第四节 淮河下游北部:大汶口文化中期花厅类型
    第五节 淮河下游南部
        一、阜宁东园遗址
        二、龙虬庄三期
        三、东台开庄早期
        四、海安青墩上层
    第六节 仰韶时代晚期的文化格局
        一、大汶口文化的西进
        二、良渚文化的北上
        三、屈家岭文化的北上
第七章 龙山时代(距今4900-3900年)
    第一节 淮河上游:石家河文化—杨庄二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年代对应关系与文化性质
    第二节 淮河中游北部:尉迟寺类型—芦城孜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年代对应关系
    第三节 淮河中游南部:禹会村类型
        一、蚌埠禹会村遗址
        二、固始平寨古城遗址
        三、寿县斗鸡台遗址
        四、寿县青莲寺遗址
        五、六安西古城遗址
        六、六安众德寺遗址
        七、六安城都遗址
        八、长丰古城遗址
        九、小结
    第四节 淮河下游北部
        一、泗洪赵庄遗址
        二、邳州梁王城遗址
        三、连云港藤花落遗址
    第五节 淮河下游南部:陆庄遗存—南荡遗存
        一、阜宁陆庄遗址
        二、东台开庄遗址
        三、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四、兴化南荡遗址
        五、高邮周邶墩遗址
        六、小结
    第六节 龙山时代前期的文化格局
        一、稳固的泰沂山腹地:西夏侯类型和陵阳河类型
        二、大汶口文化的新区:尉迟寺类型
        三、豫中地区
        四、尉迟寺类型对南部的影响
        五、良渚文化对淮河流域的影响
    第七节 龙山时代后期的文化格局
        一、淮河上游地区
        二、淮河中下游地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一、考古发掘报告
    二、专着论文集
    三、考古调查发掘简报
    四、研究论文
    五、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龙山时代海岱地区与南邻文化区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之界定
    第三节 学术发现和研究史回顾
        一、海岱地区与其南邻关系研究史概述
        二、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范式的思考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龙山时代中国东部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第一节 海岱地区
        一、考古学文化分期与类型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生业经济
        四、社会复杂化水平
    第二节 江淮-宁镇地区
        一、考古学文化分期与类型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生业经济
        四、社会复杂化水平
    第三节 太湖地区
        一、考古学文化分期与类型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生业经济
        四、社会复杂化水平
    第四节 龙山时代中国东部地区诸文化的年代对应关系
第二章 大汶口文化晚期海岱与南邻文化区的互动内容
    第一节 海岱与豫东-皖北地区
        一、豫东-皖北地区所见海岱文化因素
        二、双方共有的文化因素
        三、海岱地区所见皖北地区文化因素
    第二节 海岱与江淮西部地区
        一、皖中地区所见海岱文化因素
        二、皖西南地区所见海岱文化因素
        三、皖东地区所见海岱文化因素
    第三节 海岱与环太湖文化区
        一、环太湖文化区中的海岱文化因素
        二、海岱地区中的环太湖文化区因素
        三、两地共有文化因素
第三章 大汶口晚期海岱与南邻文化区互动的动因、方式和路线
    第一节 海岱地区南部文化圈的形成及互动
        一、尉迟寺类型的性质及来源
        二、聚落考古视野下的皖北-豫东地区
        三、海岱地区南部文化圈的共同文化特质
    第二节 海岱与江淮东部-太湖地区互动的动因、方式和路线
        一、花厅墓地的性质及良渚文化因素的来源
        二、互动的动因及方式
        三、互动的路线
    第三节 海岱与江淮西部-宁镇地区互动的动因、方式和路线
        一、互动的动因和方式
        二、互动的路线
第四章 龙山早期海岱与南邻文化区的互动
    第一节 豫东-皖北地区的文化低潮
    第二节 江淮西部地区的龙山化
        一、禹会村龙山遗存中的海岱文化因素
        二、其他遗址的线索
    第三节 宁镇-太湖地区的龙山化
        一、宁镇地区中的海岱文化因素
        二、太湖地区中的海岱文化因素
    第四节 互动的动因、方式、路线
        一、聚落群分析
        二、互动的动因、方式及路线
第五章 龙山晚期海岱与南邻文化区的互动
    第一节 王油坊类型再认识
        一、王油坊类型中的海岱文化因素
        二、海岱地区中的王油坊类型因素
        三、芦城孜类型——文化碰撞融合的最前沿
        四、东西二元对立的滥觞——龙山晚期的江淮西部
    第二节 南荡遗存的文化因素分析
    第三节 广富林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
    第四节 互动的动因、方式、路线
        一、聚落群分析
        二、互动的动因、方式和路线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嫘祖文化圈”神话传说的历史建构与当代表述[D]. 冀荟竹. 山西大学, 2020(01)
  • [3]以鹿角靴形器为视角看常州地区距今6000~5300年的生业经济[D]. 曹映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夏商周祭祀遗存研究[D]. 张煜珧. 西北大学, 2019(04)
  • [5]姚汉源与京杭运河史研究探析[D]. 段晓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7]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8]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研究[D]. 张小雷. 山东大学, 2018(12)
  • [9]龙山时代海岱地区与南邻文化区互动关系研究[D]. 王清刚. 山东大学, 2018(11)
  • [10]笃实远思 践行明智——栾丰实先生访谈录[J]. 栾丰实,王芬. 南方文物, 2016(02)

标签:;  ;  ;  ;  ;  

淮河流域古代社会文明进程学术研讨会在徐州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