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认识是一个因为矛盾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是黑格尔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认识的矛盾运动中,自我意识通过在另一个自我意识中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在获得另一个自我意识承认的斗争关系里,自我意识寻求确定性的过程是漫长又复杂的,即使双方主奴关系已经确立,奴隶亦会因为死亡的威胁和劳动不断认识到自己自在自为的存在从而开始反抗的斗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不能简单扬弃对象的存在,因而自我意识的确定性应该寻求更微妙的平衡关系来获得自身的满足,最终实现对自己自为存在的确证。
关键词:自我意识;主奴辩证关系;承认;扬弃
“从‘意识’发展到‘自我意识’是由我与物的关系发展到我与人的关系。”[1]35《精神现象学》展现了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如何认识到绝对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从“意识”开始达到绝对精神的。“而意识同样又是这样的东西,对于它一个他物存在着;并且只是对于意识说来,对象的自在和对象为他物而存在才是同一的。”[2]131即对象本身的自在存在与它作为意识的他物的存在是一致的,其中“自我”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性存在或者说是这种关系的内容。也正因为“自我”处在了一段关系里,故而探究这段关系中每个主体之间的联系便异常重要。各主体之间是和平共处亦或是存在冲突斗争。如果是和平共处那么两者之间的身份是如何?是同级平等亦或是统领与从属。而倘若两者间是冲突斗争的,那么他们冲突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个过程也因其涉及两个独立的个体变得复杂起来。
一、自我意识自身的确定与自我意识的双重性
“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2]131在这里,对于自我意识的定义中出现了他物的概念,也就是说自我意识需要借助他物来获得确定性。那么什么是“从他物的回归”?他物区别于自我意识是一种异己的存在。“只有当我也察觉到某种非我的东西时,我才能察觉到自我。”[3]70为了超越自己本身从而推进自身的发展,自我意识需要对他物进行扬弃来完善确定自身,随后又回到自身之中达到统一。自我意识的目标便是不断地完善确定自身最终达到与自身的统一,即“以自我意识和它自身的统一为它的本质。”[2]132上述过程又被黑格尔称为欲望。当我们欲求某样东西时,我们希望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以消除其异己性,在这一层面上来看自我意识亦是如此,因此自我意识与欲望就得到了一定意义上的等同。并且这个运动是不会结束的,自我意识需要不断的超越自己,即表现为欲望的满足,而这个过程也会不断的进行下去。在满足欲望的过程中有两个步骤:一是对对象的扬弃;二是在扬弃对象后自我意识返回到其本身之中。简单的说便是消除了对象的异己性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与自己实现统一,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自己的超越。对于一个自我意识来说,这个行为是单向的,但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表现为两个自我意识的双向运动。自我意识不断超越自身的追求,对自我的不满足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普通的物质欲望满足这一层面。因此,其所欲望的对象也不仅仅是水、食物这些物质这么简单而是另一个主动的欲望。“欲望自身欲望着另一个欲望。”[4]145这另一个欲望就是一个自我意识。由此也印证此前所说“对象的自在”和“对象为他物存在”的同一。在此,自我意识的双重概念出现了。
高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千差万别,设计一套具有普适性且科学、合理,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便于实施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评价体系非常必要。依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通过梳理企业岗位能力,可以将高职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分解为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三大部分[3]。专业核心能力是基础、针对性强,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职业导向,具有普适性。
“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能获得它的满足。”[2]131这个观点便包含了以上的分析,自我意识作为一种欲望,它的满足是需要借助对象这个条件的,而对象也是一个存在的自我意识,故而,自我意识的满足需要借助另一个自我意识。那么,在自我意识这个双重化的概念里,两个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该是如何?如果说,一个自我意识为了确定自己而扬弃了另一个,那么它自身的确定性还有保障吗?或者在扬弃的同时保留着对方的存在,那么两者间的关系也会稳定的维持下去吗?
二、承认的艺术——主奴辩证关系
经过上一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到,自我意识的确定已经不仅是自我的单向运动,而是包含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事物的确定需要放到一段关系中。“因此黑格尔就为认识活动融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历史性的因素。”[5]465
斗争的过程也有其发展的阶段,最初自我意识扬弃对象返回自身实现与自己的统一,这个扬弃是绝对的扬弃一切。也就是将对象的一切都排斥在外,那么此时问题就出现了:“结果消灭了对方,自己的存在和独立性也得不到对方的承认。”[1]36没有了对象或者说他物,自我意识便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容的空壳,它的存在与独立性再一次或者说彻底的得不到确定了,因此,要想使这种承认持存,就需要肯定的否定。“在那个否定中,我的对手的他者性得到了扬弃,与此同时他仍然维持着他的生命。”[6]210也就是说,扬弃的同时要保留着对象的存在,保留其中有价值的内容使自己得以持久的被承认。而对于失败的一方来说,在斗争的失败还是死亡的威胁这两个结果中选择,死亡带来的恐惧远远大于一次失利。此时,两者间的地位就有了确定:被承认者和承认者。这里,黑格尔将两者的关系形象的比做是:主人和奴隶。“其一是独立的意识,它的本质是自为存在,另一为依赖的意识,它的本质是为对方而生活或为对方而存在。前者是主人,后者是奴隶。”[2]144
(一)为了获得承认的斗争
如果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存在,那么就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承认。当得到一个与自己平等的自我意识承认的时候,对我来说实则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但看似简单的两个自我意识之间的承认事实上却并不那么和平。一方面,自我意识和对象的地位是同等的,对象便没有理由承认你的存在与独立性,因为一旦承认了你的存在,便是承认了“类”的存在“对我的承认,对我的所是的承认,也就是对人本身的承认,因而也就是在原则上对于所有人的承认。”[1]36另一方面,一旦你获得了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此时你已经不再是自为的存在,因为你的存在需要别人的存在与承认,这就导致了存在确定中的依赖性。因此,为了摆脱依赖证明自己的独立与自为,斗争开始了,人们处在了对立的状态中。“对方在它看来是非本质的、带有否定的性格作为标志的对象。”[2]141并且这个斗争是一场生死搏斗,一方面,斗争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胜利的一方价值的确定,另一方面也使得胜利的一方证明自己的独立存在即无所待。
使用一个ER网络,图4显示了三种边定向方法下网络初始负载L(0)的分布.可以看到,当限制比例为f=0.2的边为单向边时,对于HTLDD、LTHDD和RDD策略,具有较高度节点上的高负载能被转移到那些具有较低度的节点上,因此高负载节点的负载量能够得到缓解.在这种情况下,攻击最高负载节点对网络产生的破坏程度也就降低.因此,边定向方法能够改进ER网络的鲁棒性.此外,由于ER网络具有相对同质的度分布,使得本文基于度的不同边方向确定策略对网络抵制级联故障的鲁棒性影响不大,且边定向策略抵制级联故障的鲁棒性对f的变化不敏感.
(二)失效的承认
但是回顾这之前的过程来分析这个承认的效用会发现,直接从两方身份的不对等来否定奴隶对主人的承认似乎也有些不妥。首先,来看最初为什么要进行斗争。这是一场存在于两个自我意识之间的承认斗争,那么最初,它的两个主体都为自我意识,并且,再来分析为什么我想要对方的承认?因为我认为它的承认可以确定我的存在或者说体现我的价值,那么为什么他的承认可以体现我的价值?是否这其中已经蕴涵了我对其价值的隐性肯定更确切地说是潜意识中肯定,至少在我看来双方是平等的存在。正是因此我才想要获得其认可。并同时认为我的本质的确定在于对对象的否定和扬弃。其次,再看后来黑格尔为什么否定了奴隶的承认效用,因为在主人看来,奴隶身为一个依赖性的存在其承认无法使自我意识获得自为存在的确定。但是再分析奴隶身份的变化过程,因为斗争的失败和死亡的威胁,失败的自我意识成为了奴隶,但事实上,它经历了与我平等的自我意识向与我不平等的奴隶之间的转化。也就是说,奴隶的身份是由于后天的失败而成并非天生所得。那么即使此时的奴隶是依赖性的从属存在,其对我的承认就完全不能被接受了吗?至少在本人看来并非如此,此时奴隶的承认依旧存在着对我肯定的价值。最后,再从斗争的性质来看,承认的斗争并不是质变的斗争而是证明的斗争。在此前我并不确定我的确定性和自为存在。获得他人的承认是我寻找到的一条途径。或许可以这么理解,我的存在是一项事实、但我一直无法确证,这次斗争是一次确证我存在的过程,而非是让我变得存在的一个节点。也就是说,我不是因为斗争的胜利而存在,而是通过斗争证明了我一直存在。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的存在的证明也并未缺少。
(三)失效的承认再考证
此时两者间的关系得到了确定,而自我意识也得到了满足,看似一切已经结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理想的状态中,主人已经是被奴隶承认的独立存在,但事实上,主人并不会承认奴隶自为的存在,那么奴隶的承认便是无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个承认建立在了两个不平等的主体之上。奴隶对于主人来说是“物”而非“人”。试想,如果一个苹果承认你作为“人”的存在,这个承认是否具有一个人承认你“人”的存在的同等效用。至少在黑格尔看来是无用的。也因此,自我意识获得承认的失效使得黑格尔否定了此时自我意识的确定性的确证。
(四)主奴身份的转换
即使主人不接受奴隶承认这一点还有许多争论,主奴关系也并不就此牢靠。因为,胜利后的主人会差使奴隶做主人想做的事情而自己享乐。那么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他所完成的不是一个独立的意识,反而是一个非独立的意识。”[2]146也就是说,身为一个自为存在的自我意识,却达到了“非主要意识和非主要的意识之非主要的行动”。奴隶成为了主人与物之间的第三者,主人似乎恢复了最开始坐享其成满足自己自然欲望的阶段,而奴隶因为物的生产对象的存在与其非满足自然欲望的劳动之间的结合不断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存在。此时,被死亡的恐惧和劳动的培养与陶冶的奴隶,渐渐意识到了其本身的自为存在与独立意识。它的自为存在不需要另一个自我意识的承认,而是“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2]148这时,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改变了,甚至是逆转了。奴隶成为了主人,主人成为了奴隶,主奴的身份发生了转换。但这样的结果也不是固定的,它们会顺着上述的变化过程不断的向前推进与发展。
三、结论
经过上文的论述,对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尤其是其中的主奴辩证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自我意识通过得到承认来寻求自身确定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放在了与另一个自我意识的关系里。为了获得承认但同时保持自身独立性,两个自我意识对此展开了生死搏斗。胜利的自我意识成为了主人而失败的自我意识成为了奴隶并服务于主人。但也正是在奴隶参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对象的对象性又使得奴隶再一次找到了自己自在自为的存在根据,因而开始起义来推翻主人对自己的统治。但是笔者在此还想对相互承认的实质与主奴关系后期转化所体现的结果进行再一次的审视。首先,在自我意识寻求承认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是希望获得同伴的承认来确证自身。但事实上,获得同伴的承认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实际上消除了自己的排异性与孤独感。也就是说获得了认可,尤其是获得了属于一个群体的认可。也就是说在这一层面,它已经不再单单是一个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而是进入了精神层面中,通过承认获得整体的归属感。而这一点也被后世的学者充分的发挥到了政治或是法权体系的运用中。其次就是主奴关系的转变。主奴关系转变的原因已在上文分析,但是通过分析这个过程可以发现,在最开始,自我意识不断排除其自然属性否定对象,通过属人的欲望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并经过斗争获得胜利自己成为了主人。但是奴隶却因为直面物的生产而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意识,甚至推翻了主人。那么是否可以从以上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自我意识的确定性实际上不能离开物,不能简单的扬弃对象的存在而应该寻求与物之间的更微妙的平衡关系来获得自身的满足,最终实现对自己自为存在的确证。
3.课后巩固内化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准则就是学以致用,将课堂当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上,才算是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真正掌握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让学生完全地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价值,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学科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质,体会到数学学科存在发展的根本。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个根本,数学才会获得不断的活跃动力,学生才能学得更多,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寿堪.黑格尔哲学概论 [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彼得·辛格.黑格尔 [M].张卜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4]高全喜.论相互承认的法权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志伟.西方哲学史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查尔斯·泰勒.黑格尔 [M].张国清,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B51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19)03-0034-03
收稿日期:2019-05-14
作者简介::贺如樟(1997—),女,山西太原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与政治哲学。
标签:自我意识论文; 黑格尔论文; 奴隶论文; 自己的论文; 对象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欧洲哲学论文; 欧洲各国哲学论文; 德国哲学论文; 《吕梁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