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陈根安

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陈根安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加强对该项目的调研工作,合理定出项目的功能需求和规模,从而避免造成超规模建设和功能过剩而造成整个工程造价不必要的浪费。如:某医院大楼建筑工程本来按其实际情况建设有600张病床的住院大楼就足够的了,但其领导班子因为过分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了实际上的使用状况,未能做好可行性研究,想当然地对未来需求过分乐观估计而建设了有1200张病床的住院大楼,建成后,实际使用还不到50%,不但造成了建筑物工程造价的巨大浪费,而且还造成配套工程和设备、人员工作量不饱和的巨大损失。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应是建设方本身的造价工作,对于设计水平不高、保守都有可能导致工程造价过高,而且是其它阶段无法弥补的,所以工程设计阶段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设计阶段如何控制造价主要有以下方法:

2.1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按可行性研究上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做到技术上先进,功能上满足需要,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而要做到这点,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采用设计招投标,综合评定设计方案优劣。

2.2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从而避免设计部门为设计上的工作方便或是为过分保护自身设计不出问题而不惜加大设计的安全系数,以牺牲业主方的工程造价的控制为代价,比如某工程基坑支护,本来只有9m深的地下室工程,周围已经采用人工挖孔桩护壁了,但设计方为保守起见而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梁支撑,后经另一设计院审图,提出只用一层支撑即可,这样改,马上把造价减少了几十万,可见,推行限额设计的必要性。

2.3设计审查

设立专门的审查部门对设计单位设计的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防止设计粗糙。比如某装饰工程,因为其设计图纸不够细致认真,造成设计4kW的电线本用6m2就够用的了,却设计成了16m2电线,投标单位却通过看图知道这里设计错误了,日后施工过程中肯定是重新变更的,所以在该项目上投标单位比较低,待目后设计变更时再要求新的单价,从而造成了工程造价不必要的浪费和给投标方钻了空子。

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现在的建筑项目由于工程量大且分项工程众多,很多总包商都选择采取了分包措施,以保证工程进度和合理分配利用建设资源,总包方由于合同定价基本已经确定好,因此其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3.1隐蔽记录

(1)记录一定要清楚,例如基础验槽记录,不光有剖面还应有平面及平面相关尺寸,否则无法记录清楚当时的实际情况。(2)作好相关记录,核对跟设计图纸是否有出入等,最好能画出隐蔽工程的图纸,以便结算时调整(如土质类别问题,放坡问题等。

3.2工程签证

由于在工程现场中,通常总包的工程师由于专业分工所限,所以对工程预结算的知识了解不够,如果签证不好会造成结算时的扯皮。比如某大学宿舍工程在地基抽水处理时,分包施工方提出签证项目是6个抽水机台班与6工日,总包方工程师一对照实际情况,确实是有3台抽水机工作了两天,并且人工方面确实有6个工日在配合抽水机工作,所以就签证了,但按工程有关定额规定一个工作合班是包括机器运作与人工配合的了,结果结算的时候造成总包方造价审核人员与分包方就这问题产生了扯皮。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要求现场总包方现场管理人员做好以下工作:(1)签量不签消耗;(2)签量不签价;(3)不能与合同相抵触;(4)签单价不签总价;(5)签量应有明细计算式及相关图形;(6)签证事项的相关来源应清楚。

3.3主要材料

3.3.1甲供材料

此部分如果包含在原合同价款内应注意一定要重新签订合同,否则结算时可能会出现两家同时向业主方要钱。

3.3.2甲招乙供材料

应注意分包单位组织各供应商哄抬价格,在选择投标单位时应加强管理,确定中标后应通过询价核实价格程序:分包单位提交资审文件及招标文件→监理单位修改后经总包方现场工程师认可后送交项目部→职能部门提出修改意见后送提交招标小组进行修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职能部门及招标工作小组成员共同评议并确定资审及招标文件→上网公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职能部门及招标工作小组成员共同筛选参与招标方,并由施工单位下发招标文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职能部门及招标工作小组成员共同开标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评标报告,监理单位审议评标报告提出询价意见经甲方代表认可后交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在监理的询价意见上提出自己的询价意见报工程管理部门,由工程管理部门提交招标工作小组共同评定→提交备案。

3.3.3乙供材料

主要对招标时规定品牌的材料加以控制,注意实际施工采购的材料品牌规格型号是否与招标一致,在这过程中一定做好记录,如果不一致不应给予进场,如果进场时忽视了,那么在结算时进行调整。

3.4工程进度款

进度款的支付通常是先由分包施工方提供进度结算,然后经由现场监理核实有关工程量并审核是否按合同有关规定编制进度结算,再提交总承包方审核确认后支付进度款。支付金额应严格按合同,且应按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计算要特别注意扣除分包项目、保修金及甲供材料,注意考虑单价合同中的清单工程量招标时一般偏大,不能完全以招标的工程量清单来计算,而应该以实际发生的数量计算。

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4.1竣工资料及现场勘察

竣工资料通常包括竣工图、结算书、有关签证及会议纪要、往来书信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竣工图必须要经现场监理和业主现场勘察核实是否跟实际施工状况一致,否则无论是建设方结算人员还是社会造价咨询公司都是以竣工图纸为依据来核实工程量及工程项目的,所以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房屋修缮式程,因为是属于小工程,总造价才80万元人民币,建设方没有请监理也没请设计单位设计图纸,所以结算的时候,竣工图完全由分包施工方自行出具,竟然把图纸上的尺寸标大很多。幸亏建设方认真负责,及时发现图纸尺寸不太对,经现场丈量核实发现偏差达到20%,如果建设方沒能认真核对图纸,那么分包方就可以赚取额外的工程量。

4.2争议问题

当双方产生争议的时候,建设方最好召集相关当事人员对现场实际做出说明,了解情况后甲方内部应召集会议形成一致意见后与总包施工单位进行洽商。应注意定额疑问可以咨询相关主管部门,但对于合同原则问题应法院来裁决。

5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法轨道,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马思颖.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105.

[2]李霞.浅议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合理有效控制[J].河南建材,2016(02):33-34.

[3]黄志挺.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D].浙江大学,2013.

[4]张雪瑞.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2012,38(11):250-251.

标签:;  ;  ;  

论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陈根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