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絮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结构,分形,活性,强度,小球藻,特性。
絮体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叶星[1](2016)在《基于Isomap法降维分析的活性污泥絮体结构特征指标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絮体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中主要作用者,它的形态特征对污泥特性和水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但目前对絮体形态特征的描述尚不统一,絮体结构特征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PCA线性降维法、Isomap非线性降维法的降维幅度和降维有效性的比较,建立絮体结构特征指标体系。采用建立的絮体结构特征指标体系分析了不同营养比的3个污水好氧处理系统(SBR1、SBR2、SBR3)中污泥驯化的不同阶段絮体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探讨了絮体结构特征与污泥物理特性(MLSS、SVI、CST)和生化特性(EPS、细菌总数、脱氢酶活性)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以絮体结构特征指标为自变量的活性污泥特性函数。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维幅度与降维有效性分析表明:Isomap法建立的絮体结构特征指标体系更能准确表征絮体结构特征。絮体大小特征SZ、絮体规则特征RG、絮体密实特征CP、絮体丝状菌特征FL的综合表达式如下:SZ=|0.656SAmean+1.901SPconv+0.836SRmax-3.392SDeq|RG=|-3.050SRD+7.374SPR-3.751SAspect-8.353SFD-8.054SRR+7.456SST+7.612SFF+0.748 SAR|CP=|7.457SCN+0.129SPF-6.363SCA-8.447SHR+7.224SExt|FL=|-0.842SFal+0.842SFtl|其中,S表示数据为经过标准化后的值;Amean为絮体平均面积;Pconv为轮廓线周长;Rmax为最长半径;Deq为当量直径;RD为圆度;PR为凸率;Aspect为长短轴比;FD为分形维数;RR为长径比;ST为伸长比;FF为形状因子;AR为长宽比;CN为数量浓度;PF为像素分数;CA为面积浓度;HR为孔率;Ext为充实度;Fal为单位絮体面积内丝状菌长度;Ftl为单位悬浮固体内丝状菌长度。2)3个系统污泥驯化阶段时间有所差异。SBR1系统培养初期比SBR2系统少2d,中期多2d,后期天数相同;与SBR3相比,其中期多3d,后期少3d。SBR1培养初期为1~10d,中期为11~25d,后期为26~36d。无论是高营养比还是低营养比,污泥驯化过程中系统内的絮体结构特征变化过程规律均为:初期因环境的突变而特征突变,中期逐渐适应环境,后期稳定的过程。系统稳定后系统内的絮体SZ排列是中营养比<低营养比<高营养比;RG排列为低营养比<中营养比<高营养比;CP排列为高营养比<中营养比<低营养比;FL排列为低营养比≈中营养比≈高营养比。3)絮体结构特征指标对污泥物理特性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对污泥浓度(MLSS)和污泥沉降性(SVI)指示作用最强的指标均是RG和FL,其中MLSS在RG为12.50~25.00区间内变化较快,随其增大而快速增加,在区间5.00~12.50和25.00~35.00时变化较为缓慢;在FL为0.00~0.20和0.50~0.65区间内变化程度大,随其增大而快速减小,在区间0.20~0.50变化缓慢。SVI在RG为5.00~15.50和20.00~35.50时变化缓慢,随其增大而缓慢增加,当RG在区间15.50~20.00时,SVI与其相关性不明显,此时仅随FL增大而减小(FL为0.15~0.45),在FL为0.00~0.15和0.45~0.65区间时,SVI随其增大而快速增加。对污泥脱水性(CST)指示作用最大的是SZ和RG,其中SZ在0.00~0.75和2.00~2.50范围内时,CST随其增大而快速增加,在0.75~2.00时仅随其变化而逐渐增加;RG在5.00~22.50和25.00~35.00时,CST随其增大而逐渐增加,在区间22.50~25.00时,不随其变化。污泥物理特性与絮体结构特征指标间的回归模型函数如下:MLSS=|0.206SZ+0.238RG+0.166CP-0.340FL|SVI=|0.160SZ+0.174RG+0.132CP-0.335FL|CST=|0.258SZ+0.189RG+0.035CP-0.147FL|。4)絮体结构特征指标对污泥的生化特性仍有较强的指示作用。与污泥物理特性不同的是,絮体结构特征指标对污泥生化特性的指示作用较为复杂。各指标与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均正相关;与细菌总数(MN)均负相关;絮体的SZ和RG与脱氢酶活性(HE)正相关,CP和FL与其负相关。对EPS含量指示作用最大的指标是CP和FL,其中当CP在区间20.00~24.00、FL在区间0.30~0.40时,EPS含量仅随CP的增加而增加,与FL无关;当CP在区间12.00~20.00和24.00~30.00时,EPS含量随其增加而大幅度增加;而当FL在区间0~0.30和0.40~0.65时,EPS含量随其变化缓慢。对细菌总数、脱氢酶活性指示作用最大的是SZ和RG,相反的是,SZ和RG与细菌总数正相关,与脱氢酶活性负相关。其中细菌总数在SZ和RG的任一区间内的变化均相同。而脱氢酶活性则在SZ为1.00~1.75、RG为20.00~25.00时,脱氢酶活性仅随SZ的增大而增大,与RG无关。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下:EPS=|0.061SZ+0.114RG+0.530CP+0.323FL|MN=|-0.225SZ-0.321RG-0.212CP-0.158FL|HE=|0.321SZ+0.308RG-0.105CP+0.206FL|。(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6-06-16)
谢敏,李好,刘小波,邓玉梅,李美艳[2](2016)在《污泥溶胞预处理对絮体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酸、碱、热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的溶胞效果,考察污泥溶胞过程中粒径分布、剪切敏感性(KSS)、絮体强度(FS)和絮凝能力(FA)等的变化,同时结合流式细胞技术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污泥溶胞过程的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表明,与原污泥相比,当p H值=4、11、12时,KSS增幅较大;当p H值=12时FS下降幅度最大;当采用碱处理(p H值=11和12)时,FA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当p H值=2和12时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均有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6年05期)
董建威,何强,司马卫平[3](2015)在《除磷剂对处理含盐废水污泥活性及絮体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ASS工艺协同处理高盐榨菜废水与城镇污水,研究了除磷剂对污泥活性及絮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硅酸铁、氯化铁和硫酸铝的投加改善了污泥的絮体结构,提高了污泥絮体的密实度;聚合硅酸铁、氯化铁和硫酸铝对异养菌和硝化菌的OUR及污泥脱氢酶活性影响较小,硫酸铝对亚硝化菌OUR的影响明显强于聚合硅酸铁和氯化铁。(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5年13期)
胡小兵,叶星,饶强,朱荣芳,赵鑫[4](2016)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絮体结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纯氧曝气序批式反应器(SBR)直接培养、驯化培养活性污泥,运用显微技术分析絮体当量直径(Deq)、规则度(Rd)、孔隙率(Po)和单位悬浮固体内总细丝长度(Ftl)在培养不同时期的变化规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絮体结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泥直接培养过程中絮体Deq不断增大,驯化培养初期絮体Deq减小,中后期不断增大,驯化培养污泥絮体颗粒较大;污泥直接培养过程中絮体Rd不断减小,驯化污泥絮体Rd变化不大,在0.400~0.520内波动,两种方式培养的絮体规则度值相当;直接培养初期、中期絮体Po随絮体粒径增大而增大,驯化污泥絮体Po初期、后期呈减小趋势,中期呈增大趋势,直接培养法的絮体Po较小;污泥直接培养中、后期出现大量丝状菌,但很快又减少,污泥驯化整个过程中系统内均无大量丝状菌出现.污泥直接培养初期絮体Deq与Po显着正相关,Rd与Deq、Po显着负相关;中期丝状菌作用较大,Ftl与Po、Rd都显着负相关.污泥驯化初期,絮体Deq与Rd、Po均显着正相关,驯化后期Rd起较大作用,与其他参数均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樊龙[5](2015)在《污水处理及其冲击过程中絮体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污泥法作为生物处理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首要面对的问题是脱氮除磷效率较低且能耗过高,系统的耐冲击负荷稳定性较差。而絮体结构作为絮凝工艺中最重要的基本参数之一,不仅在微生物生化反应过程中影响污水中有机底物的吸附作用和传质效果等,还在宏观上决定了污泥的压缩,沉降效果以及污泥的稳定性等,对水处理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絮体结构这一参数为视角,对一种新型改良A2/O工艺的运行特性和机理,及其后续不同絮体结构受冲击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为污水处理过程效率的提高和系统稳定性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包括:1、通过调整改良型A2/O工艺反应器的生物选择器,并对生物选择器内上升流速变化发生的40天内参数进行监测,发现:(1)通过加大改良型A2/O工艺中生物选择器的上升流速可以实现对密实絮体富集。加大上升流速的40天内,好氧池的絮体粒径峰值从280μm增长到410μm,增大了46%,SV5、SV30以及SVI等沉降性参数分别下降了44%,48%和78%,微生物絮体尺寸也相应增长。(2)因生物选择器而筛选的密实絮体更容易使自养菌依附生长,通过密实絮体的富集可以实现硝化细菌的富集,进而提高脱氮效率。在密实絮体开始富集的40天过程里,总氮去除率从42%升高到62%,提高了20%。(3)在本次实验生物选择器实现密实絮体富集的过程中,除磷效果的变化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去除率基本都在40%~50%之间波动。可能是受温度和泥龄等因素影响,无法比较疏松与密实絮体的除磷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2、为了进一步探究分析改良工艺所筛选的絮体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敏感性,继续对不同絮体结构的代表污泥进行改变基质短期冲击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短期冲击发生后,疏松絮体污泥密度变小,沉淀性变差;而密实絮体密度则持续变大,沉淀性变好。通过基质的选择,可在短期内改变絮体的密度和沉降性能。而密实絮体在受冲击后,污泥的密实程度和沉降性能好转,对后续的沉降和脱水过程影响较小,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问题。(2)疏松絮体异养菌活性持续下降,其所占的呼吸比例也明显下降,而密实絮体异养菌活性在出现短暂抑制后快速上升,最终异养菌所占的呼吸比例略有上升。在冲击过程中异养菌的活性对絮体结构变化起关键作用,密实絮体在受到短期冲击时总呼吸速率恢复更快,而这部分呼吸速率恢复中以异养菌为主。(3)荧光强度方面,腐殖酸类物质区的峰B在基质变化冲击后,变化趋势都是减小甚至消失,因此峰B与原水组分有关;色氨酸区的峰A在受到冲击后变化不大。总体来说,EPS的荧光峰虽然存在一定变化,但絮体结构的改变关联性不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曾金枝[6](2014)在《分形分析GCC絮体结构特征及其对手抄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质碳酸钙加入浆中前对其进行絮凝,在提高其添加量的同时尽可能使纸张强度降低最小。填料絮体特性,如絮体粒径、结构对絮凝效果有较强的影响。本文使用质量分形分析方法来确定絮体结构对絮凝系统的影响,利用光衍射光谱得到叁种不同絮凝剂体系在高剪切条件下絮凝的絮体质量分析维数。该叁种絮凝剂体系分别为单聚合物C-PAM、双阳离子聚合物p-DADMAC/C-PAM、大聚合物组合C-PAM/大聚合物,采用这叁种絮凝剂体系对填料进行絮凝,絮凝后加到浆中抄成手抄片,然后研究其对手抄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经C-PAM/大聚合物絮凝的GCC加填后的手抄片抗张指数得到了最大的改善。从质量分形分析结果可知,这是由于该絮凝剂体系使填料在絮凝过程中形成絮体更紧密,更接近于球形。手抄片截面分析也表明,采用C-PAM/大聚合物絮凝剂体系絮凝GCC絮体具有更均一的粒径。综上所述,分形分析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絮凝填料的特性和它们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加填填料絮体越致密,越接近于球形,越有利于改善抄造纸张的抗张指数。(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4年18期)
钟润生,张锡辉[7](2014)在《颗粒成像技术用于絮体分形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颗粒成像技术对硫酸铝形成的高岭土和腐殖酸絮体在破碎后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结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絮体生长-破碎-再生长过程中,腐殖酸存在时会导致絮体分形维数减小。絮体在生长过程中的分形维数随着粒径增加从1.60增加到1.80,破碎后絮体分形维数重新回到1.60。絮体重新生长形成的絮体的分形维数跟破碎强度有关,较长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没有明显变化,短时间破碎形成的絮体分形维数和生长阶段稳定阶段一致。絮体破碎后重构不是生长阶段絮体分形维数增加的原因,而是跟絮体分形尺度不变性及存在多级结构有关。(本文来源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郑蓓,周益奇,刘琳,葛小鹏,原盛广[8](2014)在《AFM液池成像技术用于微絮体形态结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液池成像技术对不同微絮凝时间条件下不同铝形态分布的PACl与SiO2颗粒物所形成絮体的微观形貌结构特性进行了观测与表征,并通过光子相关光谱对絮体生长过程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结合微絮凝过滤工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新改进的液池成像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混凝过程中微絮体的形貌变化特征及不同的絮凝作用机理,从而实现对环境微观界面过程的原位观测与表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4年15期)
刘利,湛含辉,王晓,王晓辉[9](2014)在《不同水力条件下悬浮液絮体分形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计算机MATLAB软件,在高浓度悬浮液混凝试验的基础上对选煤废水混凝过程中不同水力条件(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下所拍摄的显微镜絮体图片进行处理,计算其分形维数,从而分析研究不同水力条件下所形成的絮体结构与对应的絮体平均沉降速度及处理出水浊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剂加入的初始阶段,当搅拌速度v1为250r/min、搅拌时间t1为10s时,絮体结构最密实且接近球体,分形维数最大(Df=1.961 6),此时絮体沉降速度最快,混凝沉降效果最好,出水浊度可达170NTU。(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张海阳,匡亚莉,林喆[10](2013)在《微藻絮凝条件优化及絮体结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球藻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藻液浓度、凝聚剂和絮凝剂用量、pH、搅拌强度对微藻絮凝效果和絮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浊度去除率可达96.43%;各因素中,随着藻液浓度增加,微藻絮凝效果和絮体强度、恢复率、分形维数也随之增加;适当增加凝聚剂用量,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和絮体强度、恢复率、分形维数;适当增加絮凝剂用量,可提高絮凝效果,但对絮体强度、恢复率、分形维数影响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絮凝效果较高,在碱性条件下絮体强度、恢复率、分形维数较高;在保证药剂充分混合条件下,减小快速搅拌时间有利于提高微藻絮凝效果,但对絮体强度、恢复率、分形维数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絮凝效果和絮体结构两个指标,确认藻液浓度为192 mg/L、FeCl3为40 mg/L、PAM为20 mg/L、pH为5,快速搅拌为150 r/min,1 min和慢速搅拌为50 r/min,15 min时为最优组合。(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3年12期)
絮体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酸、碱、热预处理对剩余污泥的溶胞效果,考察污泥溶胞过程中粒径分布、剪切敏感性(KSS)、絮体强度(FS)和絮凝能力(FA)等的变化,同时结合流式细胞技术从细胞凋亡角度,研究污泥溶胞过程的细胞损伤情况。结果表明,与原污泥相比,当p H值=4、11、12时,KSS增幅较大;当p H值=12时FS下降幅度最大;当采用碱处理(p H值=11和12)时,FA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当p H值=2和12时凋亡细胞所占比例均有明显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絮体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叶星.基于Isomap法降维分析的活性污泥絮体结构特征指标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
[2].谢敏,李好,刘小波,邓玉梅,李美艳.污泥溶胞预处理对絮体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6
[3].董建威,何强,司马卫平.除磷剂对处理含盐废水污泥活性及絮体结构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5
[4].胡小兵,叶星,饶强,朱荣芳,赵鑫.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培养过程中絮体结构变化[J].环境科学学报.2016
[5].樊龙.污水处理及其冲击过程中絮体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6].曾金枝.分形分析GCC絮体结构特征及其对手抄片性能的影响[J].中华纸业.2014
[7].钟润生,张锡辉.颗粒成像技术用于絮体分形结构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8].郑蓓,周益奇,刘琳,葛小鹏,原盛广.AFM液池成像技术用于微絮体形态结构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
[9].刘利,湛含辉,王晓,王晓辉.不同水力条件下悬浮液絮体分形结构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
[10].张海阳,匡亚莉,林喆.微藻絮凝条件优化及絮体结构特征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