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压叶栅论文_吴宛洋,钟兢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扩压叶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失,旋涡,结构,面层,等离子体,高负荷,马赫数。

扩压叶栅论文文献综述

吴宛洋,钟兢军[1](2020)在《变马赫数下压力面小翼对扩压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变来流马赫数下压力面叶尖小翼对扩压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对Ma=0.5、Ma=0.6和Ma=0.7来流马赫数下的原型叶栅和加装不同宽度的压力面叶尖小翼的扩压叶栅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亚声速的来流条件下,压力面叶尖小翼可以有效减小叶顶两侧压力梯度,阻碍流体流入叶顶间隙,控制叶顶泄漏流动,减小流场损失,改善流场流动状况.随着小翼宽度的增加,改善程度增大,同时马赫数的变化与控制效果成正比.当Ma=0.7时,与原型叶栅相比,PW2.0方案的流场改善程度最大,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6.53%.(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20年01期)

徐皓[2](2019)在《附面层振荡抽吸控制高负荷扩压叶栅内部分离流动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航空发动机推重比日益提升的要求对轴流压气机的气动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压气机负荷提高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剧烈分离流动不仅严重影响了效率,甚至会阻碍整机的稳定性。所以在保证高负荷工作的同时,维持内部流动高效是叶轮机械从业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在被动流动控制手段的潜力逐渐被充分发掘的今天,若要进一步提升压气机级负荷,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介入必然是压气机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气体动力研究中心团队在深刻理解了压气机内部流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低反动度压气机设计理念。针对转静部件不同的流动情况,释放动叶的扩压需求,而着力于总压升;采用主动控制手段组织静叶流动,实现大幅静压升。动静叶各司其职,各自内部流动矛盾鲜明,且克服了传统吸附式压气机动叶部件上施加主动抽吸带来的结构强度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附面层抽吸技术控制效果是决定低反动概念能否成功实现的重要一环。为了进一步改善抽吸控制的效果,降低成本,并提升对变工况的敏感性,本文将振荡激励引入抽吸流量中,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开展了关于扩压翼型附面层分离的二维uRANS和LES仿真计算。在相同外部条件下,对比定常抽吸和振荡抽吸在大尺度分离流场中的控制效果。采用模态分析手段对流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振荡抽吸控制背后的非线性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振荡抽吸控制效果受非定常控制参数的影响。当激励频率适当时,振荡抽吸能够进一步减小叶栅损失系数。最优频率受激励幅值影响,但总体来说等于叶片尾缘脱落涡特征频率或其倍频。当激励频率一定时,控制效果并不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加而单调改善。振荡抽吸继承了定常抽吸削弱附面层分离程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周期性激励信号实现了对流场分离结构的重构过程。通过诱导额外涡输运过程来促进回流区低能流体同主流的动量交换。激励后的流场结构更为简单。大涡模拟结果证明了uRANS计算结果对分离流动在定性描述方面的可靠性。对非控流场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分离流场处于中立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容易发生改变。当引入抽吸控制时,分离流场的全局稳定有所提升,而振荡抽吸控制的流场全局稳定性特征更好。在理清振荡抽吸对二维附面层分离现象的作用机理后,转而在叁维平面扩压叶栅中开展了研究。首先在对平面扩压叶栅内部各集中涡系结构进行了在探索。明确了在不同负荷水平扩压叶栅内流动恶化的主次矛盾:在常规负荷时,主要矛盾为通道涡结构;当负荷过高发生角区失速时,此时吸力面分离成为主要叶栅性能的流动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吸力面槽抽吸方式振荡抽吸控制角区分离流动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表明在振荡激励的作用下,原本角区层状的分离涡被离散成独立的展向涡管并向下游输运。而流向涡系结构(如马蹄涡和通道涡)并未受到较大影响。性能方面,新形成的离散分离涡结构虽然加剧了局部损失的产生,但显着削弱了时均叶栅损失并改善了叶栅通流情况。离散分离涡的形成机理同二维分析中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吸力面抽吸槽产生的非定常扰动诱导分离剪切层卷起集中涡,不同叶高的类似过程共同形成了展向涡管。离散的分离涡促进了主流与回流区内部低能流体的动量交换,提升了低能流体的动量水平,从而起到了减小损失和改善通流的效果。之后在中亚音马赫数来流下的计算结果表明振荡抽吸的更高马赫数时其优势依然能够保持。最后考察了流况最为复杂的级环境中振荡抽吸技术的控制效果。初步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对级流动进行了详细的流动分析,理清各流动现象的主次地位,以为改善振荡抽吸配置提供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的典型工况下,决定压气机级性能的主要矛盾不同:在近失速工况下(NS),静叶中附面层分离相关流动是损失的主要来源;随着流量增加,静叶流动趋于有序,此时动叶叶顶泄漏流动成为左右性能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接近堵塞点(NC)的情况。振荡抽吸技术在吸力面分离现象为主要矛盾的工况下,可以发挥其全部优势;但在静叶流动较好的工况下反而因其带来额外粘性耗散而使级性能下降。虽然在级环境下,动叶尾迹的周期性扫掠会诱导静叶分离附面层成离散状,特征频率同转子转动频率一致,但强度较弱;振荡抽吸诱导的离散吸力面分离涡强度更高,其频率同激励频率一致,其机理同平面叶栅中总结出的规律大体一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许文娟[3](2019)在《亚声速扩压叶栅中弯叶片参数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不断提高,高负荷单级压气机的流动与损失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叶栅负荷的提高意味着粘性效应、逆压梯度、非定常特性以及复杂的几何构型主导了流场以复杂的分离流动与旋涡结构为主要特征,而上述典型流动从根本上影响着压气机的工作性能。因此,在叶栅负荷提高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合理选取设计参数及其匹配关系,有效组织端区二次流动实现高效稳定流动,是提升高负荷叶栅性能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弯曲叶片通过改变端区压力场合理有效的组织叁维流动改善和提升叶栅性能。弯叶片在常规叶栅设计参数选择范围内的基础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已经表明:弯叶片对压气机叶栅和多级压气机整体性能的提升有着显着效果。但是,在非常规叶栅参数范围内,弯曲叶片和叶栅设计参数的耦合作用对端区压力场、附面层发展机制、旋涡组成及其发展机制、角区分离控制方法、叶栅阻塞和失速工况下的流场特征的影响仍然有待探讨。本文借助弯叶片对端区压力场的重构作用,采用经实验结果校核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弯曲叶栅方案计算。分析了不同叶栅参数下弯曲叶栅流场结构的影响,探讨非常规设计参数范围下的高负荷流动中的附面层、旋涡运动的发展机制及其控制机理;建立弯叶片设计参数和传统关键叶栅设计参数与叶栅损失、端区流动间的依变关系。首先分析了叶片弯曲对叶栅流场结构的演化及叶栅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角区分离为开式分离的低负荷叶栅中,端区损失的主要来源是通道涡卷吸端壁附面层内低能流体产生的高损失。正弯叶片增强了叶片径向压力梯度,削弱吸力面分离涡,但前缘马蹄涡增强,前缘进口段附面层增厚,端壁损失增加;同时栅内端壁上气流的横向运动增强,导致叶栅通道涡增强,通道涡起始位置前移,强度和尺度增加。通道涡卷积的低能流体产生的高损失及尾缘脱落涡内低能流体产生的叶型损失占据主导,因此叶片弯曲无法获得积极效果。随着负荷的增加,马蹄涡和通道涡增强,角区分离由开式分离向闭式分离转变,吸力面分离涡和集中脱落涡增强,分离起始点前移。叶栅高损失主要来源于吸力面分离涡和集中脱落涡。叶片正弯后,尽管端壁横向压力梯度继续增强,横向二次流增强,尺度和强度增强,尾缘回流强度和范围增加,但有效削弱了角区分离流动,减小吸力面分离涡和集中脱落涡,使叶栅损失有效降低,提升叶栅的扩压能力。冲角进一步增加,角区分离突变为角区失速甚至叶栅失速。正弯叶片推迟了角区失速的发生,吸力面上分离形式由角区闭式分离转变为吸力面尾缘分离,叶展中部低能流体严重堆积,造成叶栅总损失的增加。叶栅失速后,端壁回流前移至前缘,通道涡消失,但尾缘出口出现柱状的流向涡,卷积低能流体流出叶栅,叶栅损失继续增加,损失主要来源于吸力面分离涡和流向涡与叶展中部附面层的掺混。其次,分析不同参数对叶栅流场结构与性能参数的影响。(1)稠度降低,叶栅负荷增强,横向压力梯度增强。大负冲角下,角区分离流动较弱,稠度降低,相邻叶片距离减小,角区分离流动强度减弱,通道涡起始位置略有后移,叶栅损失减小;随着冲角增加,叶栅负荷增强,角区分离流动增强,吸力面分离涡和集中脱落涡增强,叶栅损失增加。(2)展弦比降低显着增加了吸力面分离涡和集中脱落涡的尺度,但涡量强度略有降低;马蹄涡吸力面分支耗散位置向下游迁移,但压力面分支耗散消失位置前移;通道涡的的起始位置前移,但其强度略有减弱。叶栅损失的主要来源吸力面低能流体的堆积造成叶栅负荷降低,静压升降低。正弯叶片减小了吸力面分离涡和集中脱落涡强度和尺度,同时增强了通道涡。随着展弦比降低,通道涡起始位置后移,强度和尺度有所减小,通道涡造成的损失降低。(3)进口马赫数增加,附面层的发展速度降低,但叶栅角区分离流动增强,因此存在一个使叶栅损失最小的进口马赫数。正弯叶片减小角区分离流动,最佳弯角随进口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4)几何折转角增加,叶栅负荷增加,叶栅角区分离流动增强,角区分离由开式分离向闭式分离转变。叶片弯曲增强了径向压力梯度,减小了角区分离流动,使分离流动由闭式分离向开式分离转变。特别是在大负荷叶栅条件下(低稠度、低展弦比、大折转角)正弯叶片能够有效降低叶栅端区二次流损失,恢复端区叶栅扩压能力,提升叶栅工作性能,但同时叶展中部叶型损失有所增加。最后,分析叶栅几何及气动参数及叶片弯曲对叶栅最小损失冲角,最小损失冲角下扩压因子和总压损失系数以及临界冲角、临界冲角下性能参数和正冲角稳定工作范围间的影响。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相应的最小损失冲角关系式,扩压因子关系式和总压损失系数关系式,建立弯叶片设计参数和传统关键叶栅设计参数与性能参数的依变关系,较为准确预测弯曲叶栅的最小损失冲角及该工况下叶栅性能。叶片弯曲打破了直叶片栅内参数的平衡关系,丰富了叶栅的设计方案。最小损失冲角下,正弯叶片能够获得更高的扩压,更低的损失和更少的叶片数。将设计工况叶栅性能参数与叶栅正冲角稳定工作范围结合分析,揭示高负荷宽工作范围弯曲叶片设计方案的参数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低稠度、低展弦比的高负荷叶栅中采用正弯叶片能够在保证设计工况扩压能力的条件下既减小设计工况叶栅损失,减小叶片数,又能扩大叶栅稳定工作范围,为高负荷扩压叶栅设计提供一定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庞文瑄,陆华伟,宋洪达,郭爽,王宇[4](2019)在《凹坑尺寸大小对二维扩压叶栅损失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压气机静叶叶栅气动性能进行研究.在吸力面布置不同尺寸的凹坑,将深径比为0.25,球体半径分别为0.4、0.5、0.6、0.7 mm的凹坑布置在55%~78%弦长位置,球状凹坑可以通过提高边界层内的湍动能水平使得附面层抵抗分离能力变强,从而抑制并延缓附面层分离,减小分离后的反流区域面积,有效减小矩形叶栅中径处的尾迹损失,改善流场.结果表明,球体半径为0.5mm的凹坑效果较好,能够使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降低17.63%.(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陆华伟,郑雨晨,郭爽,杨益,张海鑫[5](2019)在《周向槽抽吸影响扩压叶栅流动损失与旋涡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高负荷扩压叶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周向槽附面层抽吸对叶栅流动损失及旋涡结构的影响,并给出叶栅拓扑结构和旋涡模型。为研究不同抽吸位置及抽吸流量对叶栅损失的影响,分别在前缘前16.6%弦长、前缘、前缘后16.6%弦长以及前缘后33.3%弦长处开设抽吸槽,抽吸流量分别为0.5%和1%。结果表明:附面层抽吸有效降低叶栅流动损失,提高附面层动能,避免低能流体过早分离,小抽吸流量下,附面层动能的提高不足以抵抗槽后低能流体回流所带来的损失.原型叶栅流道内主要存在马蹄涡、通道涡、壁面涡、壁角涡和集中脱落涡五种旋涡结构,附面层抽吸能够削弱通道涡及集中脱落涡强度,改善流动状况。(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益,陆华伟,郭爽,庞文瑄,王宇[6](2018)在《高负荷扩压叶栅内不同深度凹坑作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仿生学"思想启发,尝试将球状凹坑非光滑形态应用于某典型高负荷扩压叶栅吸力面侧,以探究其对叶栅流动特性的影响.选取吸力面侧38%~60%弦长处4排深度介于0. 2 mm~0. 6 mm的凹坑为研究对象,基于经实验校核后的雷诺时均方法进行定常计算.结果表明:凹坑阵列能够有效消除沿叶展方向的分离泡,同时使得叶栅角区流向分离位置向叶片尾缘处移动.在设计马赫数下,凹坑对于通道涡沿叶展方向的抬升也起到抑制作用,简化了角区内涡系结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吸力面附面层分离位置前设计的五种凹坑方案均能有效降低叶栅出口总压损失,损失降低最多达10. 8%;且随着凹坑深度的增加,损失呈现递增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陆华伟,王旭,郑雨晨,张海鑫[7](2019)在《非对称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旋涡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高负荷扩压叶栅流道内旋涡结构,达到降低流动损失,提高气动性能的目的。本文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对某高负荷扩压叶片进行了非对称孔式附面层抽吸。使用Q准则作为本次旋涡判定的准则,并对原型及抽吸方案的损失和涡量场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建立了旋涡结构模型。在原型方案中,由通道涡与集中脱落涡的掺混形成的角区损失占出口损失的主要部分,采用非对称抽吸后,抽吸侧内角区损失有明显的减弱,但非抽吸侧的损失沿展向和周向迅速扩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于永川,余飞鹏,孟睿,刘华坪,姜帅[8](2018)在《端壁横向射流对高速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射流缝长度以及射流总压比对端壁横向射流抑制横向二次流动和减小损失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与流向具有一定夹角的横向射流可有效抑制端区二次流动,减少角区低能流体堆积,推迟吸力面流动分离,提高出口气流角均匀性。仅采用不足叶栅进口流量0.3%的射流气体,就能使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1.3%。增加射流缝长度的或者提高射流总压均可增强其减弱分离流动的效果,但射流与横向二次流相互作用导致的冲击和掺混损失也增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丁均梁,吴云,张海灯,周游天,聂永正[9](2018)在《典型布局端壁等离子体激励抑制高负荷扩压叶栅角区分离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端壁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对高负荷压气机扩压叶栅角区流动分离的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激励布局,实现更高效的流动控制。针对多种端壁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形式,分别开展了毫秒脉冲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抑制叶栅角区流动分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端壁横向流动对角区流动分离的影响大于流向附面层的流动分离。端壁激励布局对流动控制效果至关重要。优化后的激励布局沿叁维角区端壁分离线切向,流动控制效果最好,50%叶高处总压损失减小11.8%;但随着来流攻角的变化,导致激励器布置不再与端壁分离线相切,流动控制效果减弱,因此要根据控制攻角的范围需求,结合具体的流场结构,设计合适的激励布局;适当的增加激励组数能有效促进射流与近壁面气流掺混,提高流动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丁均梁,吴云,周游天,宋国兴[10](2018)在《高负荷扩压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等离子体激励式压气机设计,需对等离子体激励的流动控制机理有深刻认识。本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激励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气动性能及其内部涡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力面等离子体激励通过减弱吸力面附面层内低能流体脱离吸力面而形成的自由涡量以及抑制壁面涡与通道涡的相互作用,削弱二次流区与主流的流动掺混,形成两个总压损失减少区,降低通道内部流动损失;而端壁等离子体激励通过降低通道涡强度,削弱通道涡对端壁低能流体的迁移,缓解端区的流动堵塞,减弱叁维角区分离带来的流动损失;在进行等离子体激励式压气机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扩压叶栅的气动特性,确保取得最好的流动控制效果,针对该扩压叶栅,由于叁维角区流动分离损失占据了通道大多流动损失,端壁等离子体激励控制效果优于吸力面等离子体。(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叁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3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期刊2018-08-22)

扩压叶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航空发动机推重比日益提升的要求对轴流压气机的气动设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压气机负荷提高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剧烈分离流动不仅严重影响了效率,甚至会阻碍整机的稳定性。所以在保证高负荷工作的同时,维持内部流动高效是叶轮机械从业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在被动流动控制手段的潜力逐渐被充分发掘的今天,若要进一步提升压气机级负荷,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介入必然是压气机领域未来的发展重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气体动力研究中心团队在深刻理解了压气机内部流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低反动度压气机设计理念。针对转静部件不同的流动情况,释放动叶的扩压需求,而着力于总压升;采用主动控制手段组织静叶流动,实现大幅静压升。动静叶各司其职,各自内部流动矛盾鲜明,且克服了传统吸附式压气机动叶部件上施加主动抽吸带来的结构强度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附面层抽吸技术控制效果是决定低反动概念能否成功实现的重要一环。为了进一步改善抽吸控制的效果,降低成本,并提升对变工况的敏感性,本文将振荡激励引入抽吸流量中,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开展了关于扩压翼型附面层分离的二维uRANS和LES仿真计算。在相同外部条件下,对比定常抽吸和振荡抽吸在大尺度分离流场中的控制效果。采用模态分析手段对流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振荡抽吸控制背后的非线性物理过程。结果表明,振荡抽吸控制效果受非定常控制参数的影响。当激励频率适当时,振荡抽吸能够进一步减小叶栅损失系数。最优频率受激励幅值影响,但总体来说等于叶片尾缘脱落涡特征频率或其倍频。当激励频率一定时,控制效果并不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加而单调改善。振荡抽吸继承了定常抽吸削弱附面层分离程度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周期性激励信号实现了对流场分离结构的重构过程。通过诱导额外涡输运过程来促进回流区低能流体同主流的动量交换。激励后的流场结构更为简单。大涡模拟结果证明了uRANS计算结果对分离流动在定性描述方面的可靠性。对非控流场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分离流场处于中立稳定的状态,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容易发生改变。当引入抽吸控制时,分离流场的全局稳定有所提升,而振荡抽吸控制的流场全局稳定性特征更好。在理清振荡抽吸对二维附面层分离现象的作用机理后,转而在叁维平面扩压叶栅中开展了研究。首先在对平面扩压叶栅内部各集中涡系结构进行了在探索。明确了在不同负荷水平扩压叶栅内流动恶化的主次矛盾:在常规负荷时,主要矛盾为通道涡结构;当负荷过高发生角区失速时,此时吸力面分离成为主要叶栅性能的流动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吸力面槽抽吸方式振荡抽吸控制角区分离流动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表明在振荡激励的作用下,原本角区层状的分离涡被离散成独立的展向涡管并向下游输运。而流向涡系结构(如马蹄涡和通道涡)并未受到较大影响。性能方面,新形成的离散分离涡结构虽然加剧了局部损失的产生,但显着削弱了时均叶栅损失并改善了叶栅通流情况。离散分离涡的形成机理同二维分析中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吸力面抽吸槽产生的非定常扰动诱导分离剪切层卷起集中涡,不同叶高的类似过程共同形成了展向涡管。离散的分离涡促进了主流与回流区内部低能流体的动量交换,提升了低能流体的动量水平,从而起到了减小损失和改善通流的效果。之后在中亚音马赫数来流下的计算结果表明振荡抽吸的更高马赫数时其优势依然能够保持。最后考察了流况最为复杂的级环境中振荡抽吸技术的控制效果。初步验证该技术的有效性。对级流动进行了详细的流动分析,理清各流动现象的主次地位,以为改善振荡抽吸配置提供方向。结果表明:不同的典型工况下,决定压气机级性能的主要矛盾不同:在近失速工况下(NS),静叶中附面层分离相关流动是损失的主要来源;随着流量增加,静叶流动趋于有序,此时动叶叶顶泄漏流动成为左右性能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接近堵塞点(NC)的情况。振荡抽吸技术在吸力面分离现象为主要矛盾的工况下,可以发挥其全部优势;但在静叶流动较好的工况下反而因其带来额外粘性耗散而使级性能下降。虽然在级环境下,动叶尾迹的周期性扫掠会诱导静叶分离附面层成离散状,特征频率同转子转动频率一致,但强度较弱;振荡抽吸诱导的离散吸力面分离涡强度更高,其频率同激励频率一致,其机理同平面叶栅中总结出的规律大体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扩压叶栅论文参考文献

[1].吴宛洋,钟兢军.变马赫数下压力面小翼对扩压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

[2].徐皓.附面层振荡抽吸控制高负荷扩压叶栅内部分离流动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许文娟.亚声速扩压叶栅中弯叶片参数耦合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庞文瑄,陆华伟,宋洪达,郭爽,王宇.凹坑尺寸大小对二维扩压叶栅损失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9

[5].陆华伟,郑雨晨,郭爽,杨益,张海鑫.周向槽抽吸影响扩压叶栅流动损失与旋涡结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6].杨益,陆华伟,郭爽,庞文瑄,王宇.高负荷扩压叶栅内不同深度凹坑作用效果[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

[7].陆华伟,王旭,郑雨晨,张海鑫.非对称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扩压叶栅旋涡结构的影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9

[8].于永川,余飞鹏,孟睿,刘华坪,姜帅.端壁横向射流对高速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8

[9].丁均梁,吴云,张海灯,周游天,聂永正.典型布局端壁等离子体激励抑制高负荷扩压叶栅角区分离实验[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丁均梁,吴云,周游天,宋国兴.高负荷扩压叶栅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机理研究[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叁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3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计算区域叶型尾缘速度矢量图(d/b分别为0.06和...扩压叶栅中叶栅前缘截面(120...原型扩压叶栅中不同流向位置截...原型扩压叶栅中不同流向位置截...扩压叶栅中不同流向位置截面上...

标签:;  ;  ;  ;  ;  ;  ;  

扩压叶栅论文_吴宛洋,钟兢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