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气候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第一作者,Wallace,Smith,Broecker,华莱士
古气候学论文文献综述
程海[1](2019)在《Wallace Smith Broecker走了 古气候学的巨星陨落》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2月18日,着名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华莱士·史密斯·布勒克(Wallace Smith Broecker)在纽约去世,享年87岁。去世前的20天他还讨论过最新的中国南京葫芦洞~(14)C工作,也提到"I am dying"。华莱士总喜欢开玩笑,没想到这次不是玩笑。在世界范围内哀悼缅怀之际,对他在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许多媒体也做了许许多多的报道。华莱士60多年的学术生涯共发表450余篇论文和17本着作,他主要研究地球化(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鹏,敖红,安芷生[2](2016)在《陇中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学与古气候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陇中盆地古近纪—新近纪(第叁纪)地层出露较好,并且产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这为西北地区地层对比和古气候研究提供了良好材料。近几十年,众多学者在陇中盆地的各次级盆地(如西宁盆地、兰州盆地、临夏盆地等)开展了大量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为探讨陇中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气候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对陇中盆地第叁纪地层年代学和古气候研究已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初步总结归纳,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天天[3](2016)在《上白垩统黑色页岩和大洋红层的Fe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垩纪是地质历史记录中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的代表,研究白垩纪的古海洋和古气候系统变化对于预测正在升温的地球未来温室效应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上白垩统的海相地层存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向贫有机质的大洋红层的转变,可能记录了发生在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的白垩纪极端大洋缺氧事件OAE 2之后全球大洋逐渐转为富氧状态。这个转变涉及温室气候条件下全球海洋和气候系统波动,以及碳-氧循环等重要科学问题,因此已成为国际白垩纪研究领域新的重要方向。本文选取了东特提斯西藏床得剖面、西特提斯意大利Contessa Quarry剖面和北大西洋ODP 103航次Site 641A站点这叁个剖面上白垩统黑-红转变层位的样品,开展了系统的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碳、Fe组分和Fe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试图重建晚白垩世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结果显示,叁个剖面的大洋红层与下伏黑色页岩的Fe同位素组成及其他地球化学指标均显示有系统变化。本文是国际上首次报道上白垩统大洋红层的Fe同位素组成,其Fe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但某些样品存在一定的变化,δ56Fe的变化范围为-0.400~0.505‰,说明在大气和表层水氧化条件下,岩性和区域Fe循环对Fe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代表大洋缺氧事件的黑色页岩的Fe同位素组成有相对较大的变化范围,随叁个剖面不同的沉积位置和沉积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结合Fe同位素、Fe组分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OAE 2黑色页岩沉积期间东特提斯床得剖面处于弱氧化沉积环境,西特提斯Contessa Quarry剖面处于缺氧/硫化环境,而北大西洋的Site641A为硫化环境。叁个剖面黑-红过渡层段的Fe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可能反映了转变过程中水体环境的波动。叁个剖面沉积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和Fe循环模式的不同,指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区域古地理、构造等作用对古海洋环境和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北大西洋Site641A站点的大洋红层的Fe指标和古生物化石证据可能暗示了在Turonian(晚)期赤道大西洋初期打开,初期打开之后经历了约0.6 Ma才有稳定的海水连通,使大西洋演化为通风良好的开放大洋环境。相比较而言,在西特提斯洋(意大利)从OAE 2的硫化环境过渡到富氧、通风大洋环境用了大约1.1 Myr,在东特提斯洋(西藏南部)需要更长时间(>9Myr)。根据本文的数据分析,并结合全球古气候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指标表明,从上白垩统黑色页岩到大洋红层的沉积,可能是这可能是由气候变冷和大洋海道打开共同驱动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4-01)
赵艳,周力平[4](2015)在《从古气候学历史看Nicholas Shackleton的学术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Nicholas John Shackleton生前是英国剑桥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因为在利用氧-碳同位素研究第四纪气候变化方面的奠基性工作,他于1995年获得Crafoord地球科学奖.他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改进了同位素质谱仪,使得小样品测试成为可能,并确立了深海氧同位素可以作为全球冰量的指标;(2)提供了验证米兰科维奇假说的深海氧同位素关键证据;(3)对建立轨道调谐年代序列作出了突出贡献;(4)在古大洋环流及CO2对全球气候的驱动和响应方面做了开创性研究工作.Shackleton教授被誉为"深海氧同位素之父",他的里程碑式的研究影响着20世纪下半叶古气候的发展历程.本文简要介绍Shackleton教授的学习与科研工作经历、主要的学术成就及成功的素质,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对中国科学家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那玉玲,孙春林,李涛,李云峰,黄薇[5](2015)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本内苏铁类化石及古气候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是中生代重要植物类群,主要分布在全球晚叁迭世-白垩纪地层中,现已全部灭绝。其叶形态与苏铁目(Cycadales)相似,但以连唇式气孔器为特征区别于苏铁目。苏铁类的物种多样性程度是分析古气候的主要参考因素,具有重要的古气候指示意义。因此,系统研究本内苏铁(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0)
万明礼,Yang,Wan,王军[6](2013)在《中国西北吴家坪期一种新的木化石及其古气候学与古生态学意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Septomedullopitys szei sp. nov. was found from the Wuchiapingian Wutonggou Formation of Tarlong, Turpan,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The stem has a heterogeneous pith approximately 15-20 mm in diameter containing numerous straight secretory canals and parenchymatous bands. Primary xylem is endarch and helical thickenings occur on tracheids. Secondary xylem is of the Protophyllocladoxylon type. Comparisons with(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3-11-01)
齐芳[7](2012)在《古气候学家郑景云:今年的冷,没什么不正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初春北半球大幅度的降温,让已经“习惯”“全球正在变暖”的人们吃了一惊。这是异常情况,还是正常变化?这是对“全球变暖”的最佳反驳,还是最好证明?不同人给出了不同答案,原因也众说纷纭。对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古气候学家郑景云研究员说:“今年的冷,(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2-02-13)
胡鹏翔,刘青松,José,Torrent,Vidal,Barrn[8](2011)在《天然黄土中赤铁矿、针铁矿的溶解行为研究及其古地磁学、古气候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赤铁矿和针铁矿是天然环境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反铁磁性矿物。其中,赤铁矿作为氧化环境下铁氧化物的最终形式,成为古地磁研究中携带稳定原生剩磁的良好载体。由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形成和保存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两者的含量及比值成为古环境研究中温度、水分等气候指标的重要替代参数。中国黄土作为过去全球气候变化的叁大载体之一,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模式以及各系统间耦合关系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黄土磁性矿物学研究在过去环境研究和成土模式研究领域中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赤铁矿和针铁矿作为磁性较弱的反铁磁性矿物,其信号往往被磁铁矿、磁赤铁矿所掩盖,因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7)
徐建,KUHNT,Wolfgang,HOLBOURN,Ann,ANDERSEN,Nils[9](2009)在《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地区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气候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太平洋暖池地区以其海水表层与大气强烈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以及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密切关系而深受古海洋和古气候学界的关注。过去人们多认为热带海区甚至热带以外地区的降水受热带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异常(即厄尔尼诺现象)的强烈影响。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却突出了季风以及热带聚合带的南北(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0-01)
金昌柱,张颖奇,孙承凯,郑龙亭[10](2009)在《大型鼩鼱Beremendia(食虫目,鼩鼱科)在江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气候学意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了在现代东洋界发现的鼩鼱类一新种:江南贝列门德鼩Beremendia jiangnanensis sp.nov.。化石产自长江以南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古人类遗址。新种的体型比该属已知种大;形态特征比我国渤海种B.pohaiensis原始,但比欧洲早上新世的B.fissidens进步。贝列门德鼩是喜湿耐冷的北方型动物,最早发现于欧洲北部上新统,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中亚高纬度地区,种群密度大,中更新世完全绝灭;它在东亚出现较晚,零星发现于华北早更新世地层中,其起源尚不清楚。新种乃是人字洞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动物群由70多种哺乳动物组成。动物群的生态类型分析和分类统计表明,它与以往发现的早更新世南、北动物群及当地现代动物群截然不同,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动物群的特色,但动物组合特征为北方动物稍占优势,北方色彩较浓。贝列门德鼩和叁门马(Equus sanmeniensis)、次兔(Hypolagus)、科氏仓鼠(Kowalskia)、模鼠(Mimomys)等大量北方型动物在我国东洋界的出现,足以说明第四纪早期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寒冷气候促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南迁,古北区动物地理区系的界线在早更新世时要比目前更靠南;而且在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确实存在南、北动物过渡带,其界线大致南移至现在的长江以南。贝列门德鼩在我国现代东洋界地区的首次发现,为研究该属的系统演化,探讨上新世一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鼩鼱类扩散事件及我国第四纪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变将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来源于《古脊椎动物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古气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位于我国西北部的陇中盆地古近纪—新近纪(第叁纪)地层出露较好,并且产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这为西北地区地层对比和古气候研究提供了良好材料。近几十年,众多学者在陇中盆地的各次级盆地(如西宁盆地、兰州盆地、临夏盆地等)开展了大量古生物学、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为探讨陇中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气候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对陇中盆地第叁纪地层年代学和古气候研究已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初步总结归纳,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气候学论文参考文献
[1].程海.WallaceSmithBroecker走了古气候学的巨星陨落[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9
[2].张鹏,敖红,安芷生.陇中盆地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学与古气候学研究进展[J].地球环境学报.2016
[3].王天天.上白垩统黑色页岩和大洋红层的Fe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4].赵艳,周力平.从古气候学历史看NicholasShackleton的学术贡献[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
[5].那玉玲,孙春林,李涛,李云峰,黄薇.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本内苏铁类化石及古气候学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6].万明礼,Yang,Wan,王军.中国西北吴家坪期一种新的木化石及其古气候学与古生态学意义(英文)[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7].齐芳.古气候学家郑景云:今年的冷,没什么不正常[N].光明日报.2012
[8].胡鹏翔,刘青松,José,Torrent,Vidal,Barrn.天然黄土中赤铁矿、针铁矿的溶解行为研究及其古地磁学、古气候学意义[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2011
[9].徐建,KUHNT,Wolfgang,HOLBOURN,Ann,ANDERSEN,Nils.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地区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气候学意义[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2009
[10].金昌柱,张颖奇,孙承凯,郑龙亭.大型鼩鼱Beremendia(食虫目,鼩鼱科)在江南的首次发现及其古气候学意义(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