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炬论文-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

等离子炬论文-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离子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波等离子炬,润滑油,元素检测,进样装置

等离子炬论文文献综述

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1](2018)在《千瓦级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在油液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千瓦级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装置对油液样品直接雾化进样分析,对直接稀释后的润滑油中8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并记录了进样时等离子体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元素的校正曲线线性回归方程的R~2值均优于0. 995,精密度高,检出限接近传统的ICP-AES方法检出结果,为MPT-AES在油液视情维修中的分析监测及在线快速监测奠定了基础.同时还设计了一种油液在线混合进样装置,操作方便、进样量准确,适用于微量样品的采集和直接稀释及进样.(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熊小红,张燕,周润芝,王尚贤,蒋涛[2](2016)在《微波等离子炬质谱负模式检测水中常见过渡金属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负离子模式下锰、铁、钴、镍、铜和锌等常见过渡金属的微波等离子体炬(MPT)质谱特征,阐明了这些金属元素在MPT中形成阴离子的规律;初步得出饮用水中这些金属元素的最低检出限(LOD)均在约20μg/L量级,为实际检测这些金属元素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温卓宾,曾葆青,吴喆,彭志伟[3](2015)在《一种小型微波等离子炬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了微波等离子体以及微波谐振炬点火器的应用研究情况。基于四分之一波长同轴谐振腔基本理论,采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出的一种微波等离子炬装置,在输入功率为5 W,腔体内电场可达到30kV/cm(标准气压下空气被击穿的电场强度),从而产生微波等离子体。(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温卓宾[4](2015)在《小型低功率微波等离子炬以及柱形微波炉腔体仿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能是一种高频电磁能,其在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生活电器、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一种利用微波能的微波点火器被大量研究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气缸中。该微波点火器取代传统火花塞,可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等目的。结合微波点火器的国内外文献和研究成果并分析其优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小型低功率微波等离子炬装置,该装置能够进行频率调谐而且在低功率激励下能够产生微波等离子炬点火;利用微波能加热特点的微波炉是现今家庭厨房电器中不可缺少的设备。相比传统矩形微波炉,圆柱形腔体的空间利用率比较大。本文对圆柱形腔体微波炉模型进行了仿真设计研究,旨在设计一种均匀性较好和空间利用率较高的圆柱形微波炉。本文设计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型低功率微波等离子炬装置设计、加工及实验。首先对典型的四分之一波长同轴谐振腔进行了模拟仿真,发现内导体直径固定在2mm时的尖端电场比较小,因此采用外导体锥形渐变结构来提高尖端电场。然后对谐振腔内外导体尺寸、耦合结构、开口大小、通气孔位置以及调谐结构等进行了优化设计。最终确定模型后进行了加工并测试了装置的谐振频率、S11参数和品质因数。实物装置的S11参数在2.4GHz—2.5GHz频段内都小于-12dB。而且随着谐振频率的升高,S11随之减小,在2.5GHz频点时达到最小值约-33dB,并且该频段内的腔体品质因数在380左右。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并在空气中进行了实验,最终产生了微波等离子炬点火。第二部分为圆柱形腔体的微波炉模型仿真设计。首先介绍了模型的磁控管天线、传输波导、耦合窗、圆柱形腔体等基本模块。然后对腔体半径、高度、耦合窗位置、玻璃盘半径等参数进行了扫参优化。接着通过场计算器计算了1000mL水的电场均匀性,发现单杯水的电场均匀性较差。然后又设计了5杯100m L水来进一步仿真研究电场均匀性,发现随着频率、相位和水杯位置的变化,5杯水的电场均匀性也随之改变。总体来说,电场均匀性都能达到60%以上,其中旋转90o时5杯水的电场均匀性最好为72.5%。(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雷刚,都淑丽,王雨勃,何旭初,杨金华[5](2014)在《制备工艺对等离子炬阴极使用寿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采用熔化-塑性变形-机械加工的传统工艺和真空熔铸近终成形新工艺制备等离子炬阴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两种工艺制备的阴极微观组织,发现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的阴极内部存在空隙、晶粒粗大且含有夹杂物;采用新工艺制备的的阴极内部致密、晶粒细小且无夹杂物。而这些组织特征正是等离子炬阴极所必须的,并且此工艺简单,节省原材料。采用新工艺制备的阴极使用寿命较传统工艺制备的阴极有大幅度提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4年03期)

陈小安,尚福军,宋顺成[6](2011)在《超微粉制备中的感应等离子炬温度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超微粉制备中的感应等离子炬温度场,根据传热学Navier-Stocks方程及电磁理论,在高频感应等离子炬中建立了电热以及流体耦合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制粉过程中的电热效应及流体-热交互耦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高频等离子炬气动过程中的速度分布及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加热部分存在涡流,温度的最高点不在轴线上,输入功率越高,距离线圈越近;在相同进气流量条件下,输入功率为2 kW时,温度最高点距离线圈0.062 m,输入功率为5 kW时,温度最高点距离线圈0.039 m.(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王向阳[7](2005)在《电感耦合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及铅合金中的铜、银、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硝酸、酒石酸溶解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铅及铅合金中的铜、银、砷。该法测定速度快,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4%~0.49%,铜、银、砷的回收率分别为99.2%~116.7%、93.3%~101.1%、98.3%~116.0%。(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05年06期)

董洪霞,赵晓松,孙安娜,李明堂[8](2005)在《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蔬菜中微量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HNO3—H3PO4—H2O2消解体系处理蔬菜样品,建立了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测定蔬菜中微量锗的方法,并对相关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80W,负高压800V,分析线波长265 118nm,等离子体工作气(Ar)流量0 50L/min,载气(Ar)流量0 90L/min条件下测定蔬菜样品中锗含量,检出限28 70ng/mL,回收率92 77%~95 60%,变异系数小于4 0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气体能耗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张丽民,李惠琪,刘邦武,孙玉宗[9](2005)在《表面冶金金属陶瓷涂层等离子炬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基础上,针对金属陶瓷WC在高温下易烧损、熔解的特点,对现有设备的等离子炬进行改进,设计出表面冶金金属陶瓷专用等离子炬,将单送粉系统改为双送粉系统,并采用对比试验,对等离子炬改进前后形成的冶金层组织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等离子炬所形成的表面冶金层中的WC烧损率大大减少,第二相强化效果明显,耐磨损性能大大提高。(本文来源于《新技术新工艺》期刊2005年01期)

王少岩,何奇宇,孙振路,郭辉,王志娜[10](2004)在《DC plasma CVD金刚石薄膜涂层大口径等离子炬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有的沉积直径φ60mm等离子炬基础上,将等离子炬和沉积台直径扩大到φ106mm,这样可以得到φ100mm直径的沉积面积,同φ60mm直径的面积相比,沉积直径扩大了大约2.78倍。我们将等离子体炬的限束环直径加大到设备所能承受的极限,经过大量试验,对原有的等离子炬电弧产生的原理、气流的方式和等离子体电弧扩散的形状归纳分析后,我们将等离子炬做了大胆的改进,把限束环和阳极通道合二为一,使气体旋向由向内旋转改为向外旋转,将引弧嘴下移,改变了放电通道长度(见图1),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确定了等离子炬阴极和阳极之间的放电通道长度以及放电通道直径。我们通过改进工艺参数、改变磁场的大小和气流的分布,解决了等离子体能量成高斯分布的缺点,使整个沉积区域内的能量分布达到沉积金刚石膜涂层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在高浓度碳源的情况下等离子体炬的不稳定问题,至此攻克了研制涂层设备的关键技术难点。(本文来源于《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11-01)

等离子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负离子模式下锰、铁、钴、镍、铜和锌等常见过渡金属的微波等离子体炬(MPT)质谱特征,阐明了这些金属元素在MPT中形成阴离子的规律;初步得出饮用水中这些金属元素的最低检出限(LOD)均在约20μg/L量级,为实际检测这些金属元素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离子炬论文参考文献

[1].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千瓦级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在油液分析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2].熊小红,张燕,周润芝,王尚贤,蒋涛.微波等离子炬质谱负模式检测水中常见过渡金属离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6

[3].温卓宾,曾葆青,吴喆,彭志伟.一种小型微波等离子炬装置[J].真空电子技术.2015

[4].温卓宾.小型低功率微波等离子炬以及柱形微波炉腔体仿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雷刚,都淑丽,王雨勃,何旭初,杨金华.制备工艺对等离子炬阴极使用寿命影响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4

[6].陈小安,尚福军,宋顺成.超微粉制备中的感应等离子炬温度场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

[7].王向阳.电感耦合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及铅合金中的铜、银、砷[J].化学分析计量.2005

[8].董洪霞,赵晓松,孙安娜,李明堂.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蔬菜中微量锗[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

[9].张丽民,李惠琪,刘邦武,孙玉宗.表面冶金金属陶瓷涂层等离子炬改进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5

[10].王少岩,何奇宇,孙振路,郭辉,王志娜.DCplasmaCVD金刚石薄膜涂层大口径等离子炬的研制[C].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

标签:;  ;  ;  ;  

等离子炬论文-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