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GV自动送料小车,包括机架、料台和挡料装置;所示机架底部有相对设置在导轨上的驱动车轮组和从动车轮组,驱动车轮组通过马达带动减速机实现,料台安装在机架上,料台上通过限位块安装有挡料装置,限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料台上,多个挡料装置设置在板料周围,料台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撑块并设置在多个挡料装置内部,定位支撑块上设置有定位孔和槽孔,槽孔设置在定位支撑块的长端两侧并安装有定位柱,定位孔与后道工序液压升降机的提升杆相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同时具有板料适应广,降低成本,提高冲压自动化的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6)、料台(8)和挡料装置;所示机架(6)底部有相对设置在导轨(11)上的驱动车轮组(4)和从动车轮组(7),所述驱动车轮组(4)通过马达(1)带动减速机(2)实现,所述料台(8)安装在机架(6)上,所述料台(8)上通过限位块(5)安装有挡料装置,所述限位块(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料台(8)上,多个所述挡料装置设置在板料周围,所述料台(8)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撑块(10)并设置在多个挡料装置内部,所述定位支撑块(10)上设置有定位孔(12)和槽孔(13),所述槽孔(13)设置在定位支撑块(10)的长端两侧并安装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孔(12)与后道工序液压升降机(14)的提升杆相对应。
设计方案
1.一种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6)、料台(8)和挡料装置;所示机架(6)底部有相对设置在导轨(11)上的驱动车轮组(4)和从动车轮组(7),所述驱动车轮组(4)通过马达(1)带动减速机(2)实现,所述料台(8)安装在机架(6)上,所述料台(8)上通过限位块(5)安装有挡料装置,所述限位块(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料台(8)上,多个所述挡料装置设置在板料周围,所述料台(8)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撑块(10)并设置在多个挡料装置内部,所述定位支撑块(10)上设置有定位孔(12)和槽孔(13),所述槽孔(13)设置在定位支撑块(10)的长端两侧并安装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孔(12)与后道工序液压升降机(14)的提升杆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包括底板(15)和挡料杆(9),所述挡料杆(9)竖直焊接在具有光孔的底板(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料杆(9)的连线呈正八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杆(9)包括圆柱(91)和加强筋(92),所述加强筋(92)一体设置在圆柱(91)的一侧上并焊接在底板(1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机架(6)运行的后端安装有感应器装置(3),所述感应器装置(3)与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车轮组(4)上的两个车轮通过齿轮轴连同一组,所述齿轮轴与减速机(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GV自动送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呈“凹”字型,所述底板(15)通过螺母安装在限位块(5)长形通槽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送料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GV自动送料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流水线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各个生产工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需要采用送料车的形式来满足工件的传送要求,由于普通送料车通过操作人员推车或者开车来完成工作,势必增加人力资源成本,而且生产效率很低。
已公开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610546072.5,专利名称:送样小车浮动式伺服驱动工作台,申请日:201607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样小车浮动式伺服驱动工作台,包括行走轨道、行走轮体、伺服驱动动力机构、浮动动力机构、框架结构;行走轮体设在行走轨道上;伺服驱动动力机构包括伺服马达,伺服马达带动至少一对行走轮体向前行走;框架结构包括浮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浮动动力机构包括油缸、油缸与框架结构的固部分固定连接,油缸下部的伸缩杆与侧板架固定连接;侧板架与框架结构的浮动部分连接;框架结构的浮动部分与压板固定连接,并带动压板一同上下浮动,压板上具有定位孔;当置于压板的式样随送样小车浮动式伺服驱动工作台移送到试验工位时,浮动动力机构将压板向下释放,压板上的定位孔插入定位销中,送样小车浮动式伺服驱动工作台形成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RGV自动送料小车,解决了以往操作人员推车送料工作,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RGV自动送料小车,包括机架6、料台8和挡料装置;所示机架 6底部有相对设置在导轨11上的驱动车轮组4和从动车轮组7,所述驱动车轮组4通过马达1带动减速机2实现,所述料台8安装在机架 6上,所述料台8上通过限位块5安装有挡料装置,所述限位块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料台8上,多个所述挡料装置设置在板料周围,所述料台8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撑块10并设置在多个挡料装置内部,所述定位支撑块10上设置有定位孔12和槽孔13,所述槽孔13设置在定位支撑块10的长端两侧并安装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孔12与后道工序液压升降机14的提升杆相对应。
优选的,挡料装置包括底板15和挡料杆9,所述挡料杆9竖直焊接在具有光孔的底板15上。
优选的,挡料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料杆9的连线呈正八边形。
优选的,挡料杆9包括圆柱91和加强筋92,所述加强筋92一体设置在圆柱91的一侧上并焊接在底板15上。
优选的,在所述机架6运行的后端安装有感应器装置3,所述感应器装置3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驱动车轮组4上的两个车轮通过齿轮轴连同一组,所述齿轮轴与减速机2啮合。
优选的,限位块5呈“凹”字型,所述底板15通过螺母安装在限位块5长形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同时具有板料适应广,降低成本,提高冲压自动化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图中,
1、马达;2、减速机;3、感应器装置;4、驱动车轮组;5、限位块; 6、机架;7、从动车轮组;8、料台;9、挡料杆,91、圆柱,92、加强筋;10、定位支撑块;11、导轨;12、定位孔;13、槽孔;14、液压升降机;15、底板;16、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机架6、料台8和挡料装置;所示机架6底部有相对设置在导轨11上的驱动车轮组4和从动车轮组7,所述驱动车轮组4通过马达1带动减速机2实现,所述料台8安装在机架6上,所述料台8上通过限位块5安装有挡料装置,所述限位块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料台8上,多个所述挡料装置设置在板料周围,
所述料台8上还设置有定位支撑块10并设置在多个挡料装置内部,所述定位支撑块10上设置有定位孔12和槽孔13,所述槽孔13 设置在定位支撑块10的长端两侧并安装有定位柱16,所述定位孔12 与后道工序液压升降机14的提升杆相对应。
在使用中,因为自动化冲压线要适应客户不同的模具,不同的金属板料大小,不同的金属板料形状,所以要求RGV能具备相当高的柔性,而且送料定位要精准以便于后道工序取料。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挡料装置包括底板15和挡料杆9,所述挡料杆9竖直焊接在具有光孔的底板15上。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挡料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料杆9的连线呈正八边形。
设置上述结构,根据板料放置的形状大小,多个挡料杆9将板料围挡在其中,起到紧固作用。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挡料杆9包括圆柱91和加强筋92,所述加强筋92一体设置在圆柱91的一侧上并焊接在底板15上。
设置上述结构,利用加强筋92提高圆柱91在底板15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证限制板料稳定的作用。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在所述机架6运行的后端安装有感应器装置 3,所述感应器装置3与控制器连接。
设置上述结构,防止小车在行走的过程中撞到东西损坏,在小车行驶的过程中,当感应器感应到挡片时,小车就会停下来。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驱动车轮组4上的两个车轮通过齿轮轴连同一组,所述齿轮轴与减速机2啮合。
设置上述结构,驱动车轮组4上的两个车轮通过一根齿轮轴连同一组,齿轮轴的齿与减速机2的齿相啮合,当减速机2转动时,齿轮轴则跟着转动带动驱动车轮组4,并带动小车的运动。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限位块5呈“凹”字型,所述底板15通过螺母安装在限位块5长形通槽内。
设置上述结构,限位块5内有一根凹起的长形条,螺母可以在凹槽内双向移动,便于挡料装置固定在限位块5内的任意位置。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当小车装满板料之后,操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马达1驱动减速机2通过齿轮轴带动驱动车轮组4行走;
(2)当小车走到某一位置时,感应器装置3感应到挡片停止行走,后道工序液压升降机构则通过定位支撑料块10把小车里的板料顶起到某一位置,后方的机械手过来取料。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313.3
申请日:2019-01-1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905734U
授权时间:20200107
主分类号:B65G35/00
专利分类号:B65G35/00;B65G43/00
范畴分类:申请人:威唐力捷智能工业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威唐力捷智能工业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鸿福路16号
发明人:韦治俊;姜勇彪
第一发明人:韦治俊
当前权利人:威唐力捷智能工业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华
代理机构:32262
代理机构编号: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