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外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艺术类专业外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浅谈艺术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任笑君[2](2021)在《项目教学法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持续发展,日渐繁荣,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日益密切,就业市场对既熟练掌握艺术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语言技能的复合人才需求持续升温。英语口语作为体现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和人才市场需求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艺术专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普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文化课,特别是对英语学习兴趣较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缺乏自信心,导致其难于开口讲英语,无法用英语进行熟练的交流。而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针对其专业特性来满足就业需求导向,应用能力本位的教学要求。针对这种现象,本研究试图寻找适合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在大量阅读文献与不断地教学尝试后,根据理论与实践特点选择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中。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最先源于工科教育领域,后来逐渐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中。项目教学法的核心主张在于:以项目研究为导向,以学习者自身为主体和中心,以分组讨论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学生素质培养和应用能力提升为根本目的。国内外研究显示,项目教学法能很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首先以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国内外项目教学法与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探讨目前艺术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其特点,在建构主义理论、实用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目标上册,第四版)为教材,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了一学期的应用研究,深入探索了项目教学法在艺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教学应用研究,研究对象是西北民族大学两个艺术专业平行班共计60名学生,实验班30名和对照班30名。两个班均由本研究者亲自授课,其中实验班采用项目教学法,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法。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有何影响?二、使用项目教学法后,艺术专业大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综合分析问卷调查、前测和后测试题、出勤率和访谈等数据,对两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使用项目教学法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口语测试成绩得到有效提高,英语口语学习信心和兴趣得以增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尤其是话语运用、语音语调和互动交际水平的提高格外明显。此研究结果对当前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但由于本研究客观存在着研究周期较短,研究样本较少等局限与不足,希望其他研究者未来能够在更广的研究对象、更长的研究周期上进行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喻宏[3](2021)在《新时代背景下陶瓷特色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双语教学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特色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为例,就陶瓷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具体探讨陶瓷艺术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及意义。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志通[5](2020)在《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来各类艺术专业发展迅猛,艺考生生源不计其数,艺考进行的如火如荼,舞蹈艺考的发展亦持续升温,考生众多。从舞蹈艺考整体的发展来说,舞蹈艺考生人数有增无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批就读于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选择学习舞蹈专业,希望通过舞蹈艺考的方式参加高考并顺利升学。本文以河北省与辽宁省为例,对两省舞蹈艺考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河北省近五年来,每年参加舞蹈艺考的考生数量在5000左右,考试时间11——16天不等,而其中普高类舞蹈艺考生规模庞大;辽宁省舞蹈艺考的发展相对河北省来说则不温不火,其舞蹈专业统考仅持续四五天,且其中专生与普高生的比例较为均衡。为深入研究河北省与辽宁省舞蹈艺考发展现状及两省舞蹈艺考生间存在的生源差异及考生舞蹈专业的学习差异,精准把握两省舞蹈艺考生的生源基本情况和舞蹈专业学习的特点、方式及途径等信息,发掘两省舞蹈艺考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两省舞蹈艺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两省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此,笔者特对两省舞蹈艺考生进行调查。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两省舞蹈艺考的发展进行研究,并辅以文献检索法及网络调查法收集两省舞蹈艺考的相关信息。笔者从河北省、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入手,通过对两省参加舞蹈专业统考的考生进行调查,从而对河北与辽宁两省舞蹈艺考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笔者连续两年,即2019年及2020年,在河北省与辽宁省两省舞蹈专业统考期间,对两省舞蹈艺考生随机发放了内容一致,且数量相同的调查问卷。与辽宁省相比,河北省舞蹈联考考试时间较长,考生人数繁多。为深入研究两省舞蹈艺考的发展现状,笔者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对两省舞蹈艺考生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分析。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其结果显示,河北省中专类与普高类舞蹈艺考生人数比例相差悬殊,而辽宁省两种生源类型比例则较为均匀。鉴于这一情况,笔者以普高类舞蹈艺考生为突破口,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合问卷结果,深入分析两省普高类舞蹈艺考生的生源基本情况以及其舞蹈学习情况,通过对两省普高类舞蹈艺考生的比较分析阐述两省舞蹈艺考的发展现状,由此揭示两省舞蹈艺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河北省普高生源规模庞大,其舞蹈专业的学习时长普遍较短,且大多出于升学的目的进行舞蹈专业的学习,这表明河北省很多考生对舞蹈艺考存在功利的目的;相比河北省,辽宁省生源则数量较少,且普高生源数量不多,由此反映出辽宁省舞蹈教育的普及不够。并对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该发展现状对河北、辽宁两省舞蹈艺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对两地舞蹈艺考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两省舞蹈艺考健康、平稳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闫丹丹[6](2020)在《当代大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无纸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笔墨纸砚”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远。当今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已大不如从前,大学生对自身的汉字书写不重视,平时书写练习的时间也较少,导致书写能力弱化。书写技能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要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本文以河北大学理科、工科及艺术类共15个2018级本科专业的大学语文试卷为语料自建语料库,语料规模约62万字,对大学生的汉字使用情况进行考察。第一部分是绪论。从语言规范化、大学生书写能力、大学语文教学三个方面梳理前人研究,并说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作文用字的总体情况。首先分别将作文中出现的1573个高频字和1512个低频字与《通用规范汉字表》进行对比,发现高频字和低频字多为常用汉字,其分布与作文主题密切相关。其次对作文整体的字数、字种分布进行统计。然后分析不同专业作文的字数和字种数分布情况,发现两者在不同专业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异。最后对汉字书写标准度进行评判,发现不同学科、专业、以及性别间的汉字书写标准度存在差异,6.26%的大学生汉字书写不合格。第三部分是作文用字不规范现象的统计分析。首先分别举例说明错字、别字的不同类型。其次对错别字调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大学生汉字书写中错别字错误类型多样,其中错误比例最高的三种类型依次是:同音或音近替代字、复杂错误以及笔画变形。第四部分是书写不规范现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从专业、性别、成绩、书写标准度四个角度,分别统计其出现错别字的情况。统计结果发现汉字书写不规范现象与所学专业、性别、学习成绩以及书写标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第五部分是原因和建议。首先从个人、教师、学校以及网络四个方面总结了影响汉字书写能力的因素。其次对提高大学生书写能力提出建议:循序渐进练习,正确对待错别字问题;各阶段语文教师激发兴趣,因材施教;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语言文字教学;正确对待网络问题,改变行为习惯。第六部分是结语。总结了大学生作文汉字使用情况的考察结果,归纳了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工作的期望。

董琪[7](2020)在《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舞蹈教育大背景下,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是全面发展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客观需求、同时也是课程体系系统化的需求。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处理法和对比分析法探究中英两国舞蹈教育方向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三大方面。运用区域抽样法抽出6所高校代表中国,由于开办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的英国院校只有爱丁堡大学,所以仅1所高校代表英国。并对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进行对比,依次分析出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的不同点与相同点,研究结论如下:1.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都强调专业技术与教育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舞蹈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是两国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都视专业必修课程教育为核心,其中学时与学分的设置占比相对较高,但实践教育课程设置较为薄弱;3.中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英国虽没有公共课程类别划分,但英国高校重视必修课与选修课中舞蹈科学理论探索;4.中国高校舞蹈教育方向侧重课程设置评价质量,而英国高校课程评价中专业评价质量相对较高,其中中国高校课程评价均分高于英国高校课程评价均分。但中英两国高校五个纬度的课程评价均未达到高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丁灵[8](2020)在《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高中教育中,“艺术生”这一群体越来越庞大。本文“艺术生”,指的是高考中报考艺术类院校或艺术类专业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他们既和普通学生一样参加文化类高考,也要参加全市艺术统考和各学校的艺术专业考。对这群在文化课方面有着特殊要求的学生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已成为目前中等历史教育者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然而目前为止对于这一群体的国内外研究并不充分,针对“艺术生”的教学策略还在摸索之中。本文立足于上海高考3+3改革,历史学科在高中生心中的权重发生变化之际,历史教学策略必然要跟着高考指挥棒发生相应的变化。因而本文的教学策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历史教学为例,研究对象涵盖了表演、播音、戏文、美术4种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群体,不同于散落在各个高中的对个体艺术生的研究,本文对艺术生的研究样本更多更全面,所获得的教研组、同事间的指导也更丰富,毕业生状况跟踪更完整,相对于其他学校来说,本文所提到的教学策略更加成熟。经专业心理测评,艺术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征与非艺术生有着显着的区别。研究涉及了艺术生个体以及在群体中、不同专业的艺术生的不同特点,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校级、行政班级、高三个别化的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力图借助大型活动、改变课堂授课方式、优化教学内容、配合心理调适为主要方式,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形成多个案例,使其具有普适性,推广至所有以群体为单位出现的艺术生的高中历史教育之中,并对非艺术生的历史教学提供借鉴。

杨依[9](2019)在《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现状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考压力的急剧增长,艺术类专业高考成为不少考生进入理想高校的新途径。作为我国人才大省,河南省相关招生部门积极围绕“阳光高考”这一主题,以拓宽招生方式为导向,以高校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着力发展我省艺术类专业普通高招。自2009年体育舞蹈专业被列入普通高考艺术类项目以来,在10年的发展中,体育舞蹈专业依托自身不可低估的优势,在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招生中已然占有了一席之地。体育舞蹈作为河南省各高校一项新兴专业,深受河南省高校以及高校学生的喜爱。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生源,整体呈上升趋势。鉴于此,本文将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的招生年限、招收生源、考试方法、就业前景以及该专业同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对比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招生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此寻求解决对策,完善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考试制度及招生方式,对提高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地理论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河南省作为实行体育舞蹈专业统一招生考试相对较早的省份,统招考试制度逐步得到完善,目前统考方案已趋于稳定,随着体育舞蹈类专业考生人数的逐年上升,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基本能够满足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报考需求。但各高校招生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且部分高校对于本校目前情况感觉良好。(2)目前,河南省体育舞蹈专业在高校的发展并不如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广泛,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报考人数都不及其他专业。各高校招生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且各高校对于本校目前情况感觉良好。(3)河南省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高校师资力量、执教水平、场地设施,基本可以满足招生需求,学生、家长对所选高校满意度较高,但部分院校存在师资匮乏、教师年龄分化,整体教学水平及裁判能力参差不齐等现象。(4)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生源质量分级化严重,河南省体育舞蹈专业统招考试分数较高的考生多集中于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5)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生源质量分化明显,16.9%的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时间为一年甚至半年,12%的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时间在10年以上。(6)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女多男少”的情况。(7)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受到限制。学生对体育舞蹈专业的认识有限,对于体育舞蹈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闭塞,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使得部分学生对体育舞蹈专业望而却步。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的情况,根据研究过程和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完善招生方式,提高招生总体水平,适当增加本省或外省招收人数,以此满足更多学生报考需求。音乐舞蹈和体育舞蹈作为河南省统考两个考试类别,可将其统一归作舞蹈类。(2)河南省主管部门提高对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舞蹈专业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开展,以推动体育舞蹈事业在河南省各高校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发展。各高校根据本校情况,合理调整招生方式。(3)加强高校师资队伍构建,吸收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学人才,尽可能减少教师年龄分化的情况,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定期开展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分享教学经验以及前沿舞蹈信息和教学成果。(4)各高校加强对本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关注度,促进高校之间的互相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5)根据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分班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成果竞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6)高校可以采取男女学生1:1招生的方式进行录取,即本年预招收体育舞蹈专业生源人数男女生各占一半,以招收的男生人数为基准,男生招收多少人,女生就招收相应人数,尽可能避免“女多男少”情况的发生。(7)开设一些与体育舞蹈专业相关的就业课程,使学生对体育舞蹈专业有正确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有意识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不断扩充舞蹈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彭巧巧[10](2019)在《A校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对空中乘务人才的需求明显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国内也由此掀起了一股创办空中乘务专业(或方向)的热潮。我国的空中乘务专业一般出现在高职或专科院校中,但是,最近几年国内也开始纷纷举办具有本科层次的空中乘务方向。这些本科空乘教育一般依托于本科层次院校的某一具体的艺术类专业,比如,南昌航空大学将其隶属于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重庆师范大学将其隶属于地理与旅游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云南师范大学将其隶属于艺术学院舞蹈表演专业。而本文所研究的A校本科空中乘务方向,是隶属于A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该专业于2011年开始创办招生,并于2016年停止招生,为何一个新兴的本科层次专业招生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年?作为A校2012级空乘学子,本人怀着强烈的疑惑和关切,深入了解了A校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对策反思以示警醒。立足于对A校2011-2015级的150名空乘学子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部分老师和同学的访谈,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内容及结论:一是学校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首先在招生录取上,按“方向”招生不够规范,生源质量并无显着提升,招生政策缺乏创新。因此需要早日厘清本科空乘教育按“方向”招生的利弊、努力提高生源质量、尽力完善招生政策。其次在培养过程上,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严重缺乏主动权、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学生考核制度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增强东道主地位、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完善学生考核制度。最后在就业服务上,就业指导缺乏专业针对性、学校民航资源的缺失增加了对口就业的难度。因此需要就业指导增强专业针对性、为学生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二是企业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首先在招生录取上,企方教师的招生能力和评判标准影响了招生质量,企方教师在招生中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因此需要企业选派优秀师资开展招生选拔,并严把招生关。其次在培养过程上,民航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佳,企方教师的流动性过大。因此需要企方提升所委派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其薪酬福利。最后在就业服务上,企方为学生提供的求职渠道及竞争力优势有限,为学生争取的就业资源有限,因此需要企方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模拟面试,争取更多的就业资源。三是学生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较为欠缺、主动性和自律性存在不足、就业心理出现偏差,需要提升基础文化水平、增强主动性和自律性、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A校空乘教育尽管只是个案,但它在本科空乘教育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思A校空乘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我们还可以从空乘学子、承担空乘教育的二级学院、合作办学的企业、航空公司、学生家长这五个方面,得出相应的反思与警醒。希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正确处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促进本科空乘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浅谈艺术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艺术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项目教学法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oject-based Learning
        2.1.1 Definition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2.1.2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2.1.3 Proces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2.2.1 Previous Studi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Abroad
        2.2.2 Previous Studi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at Home
        2.2.3 Studies Statu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2.3 The Feasibility of PBL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2.4 Definition of Art Majors
        2.4.1 Characteristics of Oral English Learning for Art Majors
Chapter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Constructivism
    3.2 Pragmatism
    3.3 Humanism
    3.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Chapter4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Subjects
    4.3 Research Instruments
        4.3.1 Test
        4.3.2 Questionnaire
        4.3.3 Classroom Observation
        4.3.4 Interviews
    4.4 Research Procedures
        4.4.1 Ora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4.4.2 PBL to Oral English Teaching
        4.4.2.1 Project Design
        4.4.2.2 Procedure Design
    4.5 Teaching Procedures
        4.5.1 Procedures of PBL in EC
        4.5.2 Procedures of Traditional Approach in CC
    4.6 Data Collection
Chapter5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Results Analysis
        5.1.1 Test Analysis
        5.1.1.1 Pre-test Data Analysis
        5.1.1.2 Post-test Data Analysis
        5.1.2 The Improvement of EC in Two Tests
        5.1.3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5.1.4 Interview and Attendance Analysis
        5.1.4.1 Interview Analysis
        5.1.4.2 Attendance Analysis
    5.2 Discussion
        5.2.1 Effectiveness of PBL on Art Majors’English Oral Proficiency
        5.2.2 Changes of Art Majors’Attitude toward Oral English
Chapter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6.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Pre-test
Appendix Ⅱ Post-test
Appendix Ⅲ Test methods and scoring criteria of PETs-3 oral test
Appendix Ⅳ Questionnaire
Appendix Ⅴ Interview Questions
Achievements
Acknowledgements

(3)新时代背景下陶瓷特色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陶瓷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英语学习和开展双语教学的“支持率”
    (二)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认知率”
    (三)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作用率”
    (四)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愿望率”
二、陶瓷艺术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三、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实践途径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科学的选编教学内容
    (三)建立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
    (四)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陶瓷艺术专业双语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国际化视野
    (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五、结语

(5)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
    (一)河北舞蹈艺考发展现状
        1.河北省设有舞蹈专业的高校
        2.河北省舞蹈专业投档及录取标准
        3.河北省舞蹈联考考试内容与要求
        4.河北省舞蹈联考考试时间及考场安排
        5.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相关安排
        6.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
    (二)辽宁舞蹈艺考发展现状
        1.辽宁省设有舞蹈专业的高校
        2.辽宁省舞蹈专业投档及录取标准
        3.辽宁省舞蹈专业联考考试科目及分值
        4.辽宁省舞蹈联考考试时间及考场安排
        5.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考生须知
        6.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舞蹈类专业统考合格分数线
三、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调查结果
    (一)调查过程
    (二)调查项与调查数据
        1.生源情况
        2.学生个人学习情况
        3.家庭因素的影响
        4.对舞蹈高考形势政策、招考制度的把握情况
        5.艺考生学习舞蹈经历
    (三)调查结果分析
        1.生源差异分析
        2.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差异分析
        3.家庭因素分析
        4.对舞蹈高考形式政策、招考制度把握程度的分析
        5.学习经历差异分析
四、冀辽两地舞蹈艺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冀辽两地舞蹈艺考存在的问题
        1.河北省舞蹈艺考存在的问题
        2.辽宁省舞蹈艺考存在的问题
    (二)冀辽两地舞蹈艺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舞蹈艺考生对舞蹈高考相关内容的把握
        2.学校教育对舞蹈艺考生的作用
        3.家庭教育对舞蹈艺考生的影响
        4.舞蹈艺考生对自我的认知与把握
五、冀辽两地舞蹈艺考发展现状对其今后舞蹈发展的影响及建议
    (一)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产生的影响
        1.舞蹈人才储备
        2.生源格局被迫改变
        3.舞蹈艺考生源质量整体下降
        4.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二)对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的建议
        1.河北省舞蹈艺考发展建议
        2.辽宁省舞蹈艺考发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6)当代大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语言文字规范化研究
        1.2.2 大学生书写现状研究
        1.2.3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说明
        1.5.1 语料介绍
        1.5.2 语料处理
第二章 作文用字的总体情况
    2.1 作文用字概况
        2.1.1 高频字分析
        2.1.2 低频字分析
        2.1.3 作文整体用字分析
        2.1.4 不同专业作文用字分析
    2.2 汉字书写标准度分析
        2.2.1 汉字书写标准度总体情况
        2.2.2 不同学科书写标准度情况
        2.2.3 不同专业书写标准度情况
        2.2.4 不同性别书写标准度情况
        2.2.5 小结
第三章 作文用字不规范现象统计
    3.1 用字不规范现象界定
    3.2 错别字的类型
        3.2.1 错字的类型
        3.2.2 别字的类型
    3.3 错别字调查结果数据统计
        3.3.1 大学生错别字不同错误类型分布
        3.3.2 大学生错别字错误类型总体分析
第四章 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学科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4.2 性别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4.3 成绩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4.3.1 高考成绩对书写不规范的影响
        4.3.2 试卷成绩对书写不规范的影响
    4.4 汉字书写标准度对书写不规范现象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原因和建议
    5.1 汉字书写能力的影响因素
        5.1.1 个人因素
        5.1.2 教师因素
        5.1.3 学校因素
        5.1.4 网络因素
    5.2 提高汉字书写能力的建议
        5.2.1 循序渐进练习书写,正确对待错别字问题
        5.2.2 各阶段语文教师激发兴趣,因材施教
        5.2.3 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语言文字教学
        5.2.4 正确对待网络的影响,改变行为习惯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是全面发展舞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1.1.2 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客观需求
        1.1.3 目前关于我国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的系统化研究较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相关研究
        2.1.1 有关国内舞蹈教育体制发展现状研究
        2.1.2 有关国内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现状研究
        2.1.3 有关国内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建设研究
    2.2 国外相关研究
        2.2.1 有关国外舞蹈教育体制发展现状研究
        2.2.2 有关国外舞蹈学硕士研究方向现状研究
        2.2.3 有关国外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建设研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分析法
        3.2.4 数据处理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基本概念释义
        4.1.1 课程相关概念
        4.1.2 课程体系核心概念
        4.1.3 课程体系构成要素
    4.2 中国高校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4.2.1 中国高校课程目标强调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4.2.2 中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公共课与专业课教育
        4.2.3 中国高校课程评价重视课程设置评价质量
    4.3 英国高校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4.3.1 英国高校课程目标强调舞蹈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培养
        4.3.2 英国高校课程设置注重舞蹈科学理论探索
        4.3.3 英国高校课程评价重视专业评价质量
    4.4 中英两国高校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研究对比分析
        4.4.1 中英两国高校课程目标侧重专业技术与教育能力培养
        4.4.2 中英两国高校实践教育课程设置较为薄弱
        4.4.3 中英两国高校课程评价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1.1.1 研究价值
        1.1.2 研究意义
        1.1.3 创新之处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
    1.4 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1.4.1 自身研究能力
        1.4.2 研究的外部条件
第1章 高中艺术生学情分析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高中艺术生
        1.1.2 教学策略
    1.2 高中艺术生的生源分布
    1.3 高中艺术生性格特点与学习动机
    1.4 高中艺术生家庭环境分析
    1.5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校情概况
第2章 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2.1 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要求
    2.2 高中艺术生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
        2.2.1 校级活动教学策略
        2.2.2 行政班授课教学策略
        2.2.3 高三定制辅导教学策略
第3章 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实施成果
    3.1 有效性策略实施成果
    3.2 有待改进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河南省体育舞蹈事业发展的需要
        1.1.2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人才培养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体育舞蹈专业统考考试制度
        3.1.1 河南省体育舞蹈专业统考考试内容
        3.1.2 河南省体育舞蹈专业统考考试要求
    3.2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开展情况
        3.2.1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录取原则
        3.2.2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年限
        3.2.3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历年招生人数
        3.2.4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质量
        3.2.5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男女比例
    3.3 河南省体育舞蹈专业同其他专业生源招生情况对比
        3.3.1 体育舞蹈专业与艺术类各专业报考上线及招生人数
        3.3.2 河南省普通高招体育类专业报考上线及招生人数
        3.3.3 河南省 2019 年普通高招艺术类录取文化分数线
        3.3.4 河南省历年体育舞蹈专业招生录取专业分数线
    3.4 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的因素
        3.4.1 政府主管部门因素
        3.4.2 社会因素
        3.4.3 高校因素
        3.4.4 学生因素
    3.5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发展的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现状(教师问卷)
    附录B 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现状(学生问卷)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D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E 专家对问卷效度评价量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A校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一) 民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空乘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 本科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更多关注
        (三) 个人的求学经历引发了对本科空乘教育的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一) 空乘专业
        (二) 空乘方向
        (三) 空乘教育
        (四) 人才培养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 我国空乘专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二) 本科空乘方向的培养模式研究
        (三) 本科空乘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四) 中外空乘人员招聘的对比研究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A校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现状
    第一节 A校空乘教育的招生录取现状
        (一) A校空乘教育的招生介绍
        (二) A校空乘教育的招生录取
        (三) A校空乘教育的录取标准
    第二节 A校空乘教育的培养方案现状
        (一) A校空乘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 A校空乘教育的业务学习
        (三) A校空乘教育的课程设置
        (四) A校空乘教育的毕业要求
    第三节 A校空乘教育的就业服务现状
        (一) 学校和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就业服务
        (二) 学生自身的就业选择
第三章 A校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第一节 A校空乘教育在学校层面的问题分析
        (一) 学校在招生录取上的问题分析
        (二) 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问题分析
        (三) 学校在就业服务上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A校空乘教育在企业层面的问题分析
        (一) 企业在招生录取上的问题分析
        (二) 企业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三) 企业在就业服务上问题分析
    第三节 A校空乘教育在学生层面的问题分析
        (一) 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较为欠缺
        (二) 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存在不足
        (三) 学生的就业心理出现偏差
第四章 基于A校个案的本科空乘教育改进策略
    第一节 本科空乘教育在学校层面的改进
        (一) 学校在招生录取上的改进策略
        (二) 学校在培养过程上的改进策略
        (三) 学校在就业服务上的改进策略
    第二节 本科空乘教育在企业层面的改进
        (一) 企业在招生录取上的改进策略
        (二) 企业在培养过程上的改进策略
        (三) 企业在就业服务上的改进策略
    第三节 本科空乘教育在学生层面的改进
        (一) 学生应提升基础文化水平
        (二) 学生应增强主动性和自律性
        (三) 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谈艺术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项目教学法在艺术专业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任笑君.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背景下陶瓷特色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研究[J]. 喻宏.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1(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冀辽两地舞蹈艺考现状分析与研究[D]. 刘志通.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当代大学生汉字使用情况考察 ——以河北大学部分学生作文为例[D]. 闫丹丹. 河北大学, 2020(08)
  • [7]中英两国舞蹈学硕士舞蹈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对比研究[D]. 董琪.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0)
  • [8]高中艺术生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为例[D]. 丁灵.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招生现状调查分析[D]. 杨依. 河南大学, 2019(07)
  • [10]A校空乘教育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彭巧巧.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艺术类专业外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