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源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沉积物,曝气,负荷,雷诺,营养盐,水界,通量。
内源氮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1](2018)在《疏浚对南四湖南阳湖区内源氮磷的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南阳湖湖心区和泗河河口区进行原位泥样采集,对比疏浚和未疏浚前后氮磷的总浓度和释放速度,得到疏浚对氮磷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南四湖底泥疏浚表层30 cm,溶解性活性磷通量降低;南四湖底泥疏浚对沉积物溶解性活性磷释放具有极好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内源磷的释放;疏浚30 cm后释放速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与疏浚后高浓度间隙水氮磷同上覆水体直接接触有关;在7 d内,底泥疏浚对南四湖内源氮磷释放的效果不明显,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10期)
杨新宇,曹宁坤,吴峰洋,崔嘉,陈宝江[2](2018)在《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选用1.5岁左右健康的獭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獭兔分别饲喂玉米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型和木薯淀粉型无氮饲粮。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显示:内源氮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氮(MFN)和内源尿氮(EUN)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氮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内源能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能(Fm E)和内源尿能(Ue E)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能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由此得出,虽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MFN、EUN、Fm E和Ue E均无显着影响,但总体看,木薯淀粉组獭兔的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要高于玉米淀粉组和马铃薯淀粉组。(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黄健[3](2018)在《间歇曝气条件下河流内源氮转化及微生物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外源氮逐步得到控制后,底泥中内源氮的释放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连续曝气技术是现今水体修复的主要方式,虽然曝气技术实现了氮的硝化过程使氨氮明显降低,但是忽略了反硝化而使水体中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仍较高。该论文采集十五里河上覆水和底泥,通过间歇曝气的方式实现内源氮的释放及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分析间歇曝气短程生物脱氮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微生物,并分析对微生物群落及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研究间歇曝气过程中氮转化及氮指标的快速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间歇曝气法研究受污染河流的氮的释放及转化规律。间歇曝气实验结果表明:上覆水曝气阶段,氨氮浓度逐渐降低,亚硝酸盐浓度逐渐升高,上覆水曝气阶段发生了明显的短程硝化作用;上覆水停止曝气阶段,氨氮因底泥释放表现为逐渐上升,而亚硝酸盐氮逐渐因短程反硝化而减少,上覆水停止曝气阶段发生了明显的短程反硝化作用;而整个间歇曝气期间,硝酸盐氮变化稳定且浓度变化范围较小(0~0.38 mg/L);总氮浓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反复间歇曝气有利于河流上覆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2.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间歇曝气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冗余分析法和变差分解法分析对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上覆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表明,在短程硝化阶段,上覆水中Comamonas(丛毛单胞菌属)发挥了重要的短程硝化功能。在短程反硝化过程中,上覆水中的短程反硝化菌的特征菌较少,对脱氮贡献不大。冗余分析表明,DO、pH和FA对上覆水短程硝化阶段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的影响最大,DO、pH、FA、NH4+是上覆水短程反硝化阶段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底泥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在短程硝化阶段,底泥中的短程硝化功能菌在门水平上可能存在,在纲和属水平未发现明显的短程硝化功能菌。而在短程反硝化过程中,底泥中Thauera菌属是实现河流短程生物脱氮的主要微生物。冗余分析表明,水质理化因子DO和pH对底泥短程硝化阶段微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均较大。pH和N02-对短程反硝化阶段微生物种群分布的影响均较大。3.采用PCR荧光定量法研究底泥中氮转化功能基因对河流上覆水间歇曝气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采用冗余分析法分析反应过程中对底泥功能基因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氮转化功能基因与底泥化学指标的关系。PCR荧光定量分析表明,短程硝化阶段,底泥中氨氧化功能基因amoA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表明较强的短程硝化功能。而硝化功能基因nxr变化趋势不大,且变化趋势不显着的,说明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的硝酸盐氮较少。短程反硝化阶段,功能基因nirK和nirS呈现明显增加趋势,cnorB也呈现较明显的增加趋势,说明由亚硝酸盐氮转化为一氧化氮的量明显较多,一氧化氮向一氧化二氮转化也较明显。底泥基础化学指标及其与氮转化功能基因的皮尔森相关性表明,在短程硝化阶段亚硝酸盐氮与nxr功能基因有显着相关性(Pearson相关性:r=0.924),而且 DO 与 Archaeal-amoA、Bacterial-amoA、nirS 有显着相关性(Pearson 相关性:r=0.909;r=0.934;r=-0.917)。短程反硝化阶段 NH4+-N、NO2--N、NO3--N、TN、C:N及TOC与多种氮转化功能基因具有显着相关性。冗余分析和变差分解分析表明,短程硝化阶段DO、NH4+-N和C:N是影响短程硝化阶段底泥功能基因转化的主要因素。而短程反硝化阶段DO、NO2--N和TOC是影响底泥功能基因转化的主要因素。4.氮的及时检测是控制间歇曝气工艺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为克服传统化学检测方法耗时、耗,药且产生二次污染等缺陷,采用绿色快捷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即iPLS(间隔偏最小二乘法)、siPLS(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建立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不同的数理统计学方法所建立的快速分析模型均能进行对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进行检测,其中siPLS方法所建立的氮指标的定量分析模型最精确,BP神经网络定量分析模型其次,再次是iPLS定量分析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定量分析模型。论文对受污染河流上覆水间歇曝气进行了上覆水短程生物脱氮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了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响应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底泥中氮转化功能基因丰度及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实现氮指标的快速表征。该研究丰富了对受污染河流短程生物脱氮中氮的循环机制的认知,并为受污染河流的有效治理及氮指标的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5-01)
张一璠[4](2017)在《曝气造流对城市黑臭河道内源氮营养盐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城市河道中出现的黑臭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当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阻控后,黑臭河道底泥中内源污染物释放造成的二次污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氮营养盐释放是城市黑臭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曝气造流作为黑臭河道治理中一种常用的原位修复措施,对底质环境及底泥中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城市黑臭河道外源阻断、工程修复与原位多级生态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ZX07317-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市黑臭河道泥水界面硝化-反硝化对曝气扰动的响应机制"(41101471),以上海市工业河和温州市山下河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底泥曝气造流原位修复小试和中试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曝气造流条件下底泥内源氮营养盐行为特征,并结合实测流速通过Surfer软件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模拟分析了曝气造流对应的流场及流态特征,探讨其相关的内在联系,同时采用 DGGE(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方法分析了曝气造流条件下浮泥层和黑泥层主要微生物优势菌群的响应特征,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开展了上海市工业河和温州市山下河治理示范工程曝气造流对底泥原位修复效果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曝气造流条件下模拟装置呈现湍流状态。其中,小试装置各工况平均流速依次为245 mm/s,291 mm/s,314 mm/s和358 mm/s,相应雷诺数为1101,1528,1761和1525;中试装置曝气机叶轮转速依次为350 rpm,230 rpm,160 rpm和290 rpm,分别对应工况运行平均流速为277 mm/s,181 mm/s,133 mm/s和225 mm/s,相应工况雷诺数依次为2272,1625,1315和1481。(2)通过结合实测值和模拟结果,X轴向流态在小试装置中靠近两端曝气机断面紊动更剧烈,而中试装置沿水流方向逐渐平缓;小试和中试装置Z轴向断面流态在泥水界面处流态最为剧烈。表明曝气造流促进底泥内源氮释放,各工况流场特征与流速和雷诺数两个水力学参数具较好一致性,因此分析认为流速和雷诺数可作为有效表征曝气造流的定量参数。(3)曝气造流条件下,小试装置充氧效率主要与流速相关,各工况运行稳定时的DO(Dissolved Oxygen)浓度与流速成线性关系。而中试装置充氧效率高于小试装置,其运行稳定时DO浓度接近相应水温条件下饱和DO水平。曝气造流下SOD(Sediment Oxygen Demand)在流速350mm/s以内时与流速成线性关系。中试装置内源总负荷相对较高导致SOD值小于小试装置。(4)曝气造流促进了上覆水硝化反应进行,氨氮转化为亚硝氮和硝氮,并扩散进入浮泥层。上覆水氨氮削减雷诺数1528-1761时与运行稳定时DO浓度和流速相关,在雷诺数在2232-2479时,氨氮削减与SOD及雷诺数正相关。浮泥层氨氮、硝氮及上覆水硝氮变化也与雷诺数和SOD正相关,紊动影响了 DO传质效率和浮泥层氨氮释放量;黑泥层氮营养盐行为主要与浓度差形成的扩散相关。总的来说,在一定流速范围(303mm/s-320mm/s)内雷诺数与硝化率正相关。(5)反硝化作用强度在一定流速区间内与雷诺数和SOD正相关。小试装置反硝化率最高对应流速区间为291 mm/s-314mm/s,雷诺数为1528-1761,而中试装置中该流速区间为303 mm/s-320 mm/s,雷诺数为2232-2479。通过拟合各装置内各工况硝化-反硝化作用得到流速为285mm/s时,对应雷诺数为2099,反硝化率最高达到42.29%。(6)在小试装置中,底泥细菌和古菌优势类群与雷诺数、硝化率和反硝化率正相关。细菌多样性高于古菌。而在中试装置中,浮泥层参与硝化反应优势菌群在303 mm/s-320 mm/s流速区间多样性丰度较好,表明硝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浮泥层。其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优势类群亚硝化单胞菌与DO浓度和硝化率相关,亚硝化螺菌属与SOD,硝化率,流速和雷诺数正相关。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优势类群为奇古菌门和泉古菌门,前者和不可培养古菌与流速和雷诺数呈较好正相关性,后者与硝化率呈较好正相关性,曝气造流下,AOA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优势类群为硝化杆菌属,其在运行稳定时多样性和丰度下降说明亚硝氮转化为硝氮,硝化杆菌属主要与雷诺数和流速正相关。(7)曝气造流促进硝氮向浮泥层和黑泥层扩散,提高底泥的反硝化作用强度。反硝化细菌(Denitrifying Bacteria,DB)在采样点2黑泥层具有更好的多样性和丰度,并且黑泥层中DB在303 mm/s-320 mm/s流速区间多样性和丰度上升。DB优势类群Dechloromonas sp.主要与反硝化率,雷诺数和流速呈正相关。在流速为303 mm/s-320 mm/s时微生物优势类群演替明显,这与该区间硝化-反硝化性能最优一致。各优势菌群均主要与流速和雷诺数正相关。(8)基于以上模拟装置相关研究,在工业河和山下河开展了底泥曝气造流原位修复示范工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间歇曝气造流运行提高了反硝化率,其中工业河平均流速为133.3mm/s,对应雷诺数为1840时,反硝化率达到43.6%±12.9%,而山下河曝气造流时平均流速为169.4mm/s,对应雷诺数为2308时,反硝化率提高到52.6%±5.9%。相关CFD计算结果表明,曝气机放置深度与排列方式较好的耦合了硝化反硝化作用,当平均流速和雷诺数越接近模拟研究最优值,反硝化率越好。(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汪淼,王圣瑞,焦立新,汪本洋,严红[5](2016)在《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及控制分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淹水培养法测定了滇池20cm沉积物可释放态氮(EN)、潜在可释放态氮(MN)及稳定态氮(FN)含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物定年数据计算了不同形态氮蓄积量.依据沉积物-水界面氮释放通量、EN蓄积量及MN蓄积量对滇池沉积物内源氮污染状况进行分区,评估了不同区域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并对不同分区提出了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外海南部>外海北部>外海中部>草海,潜在释放风险:外海南部>外海中部>草海>外海北部;滇池沉积物氮污染有由北向南转移趋势;滇池全湖20cm沉积物蓄积TN5757.90t,EN637.72t,MN1320.76t,FN3799.42t.根据沉积物氮污染滇池可划分为高污染区、中度污染区、低污染区及安全区,分别占全湖面积的13.51%、15.02%、46.06%、25.42%,其中高污染区主要分布在草海、外海北部盘龙江附近;中度污染区主要分布在高污染区以下从宝象河到观音山区域及滇池出水口海口等区域;低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中度污染区以下从广谱大沟到整个外海南部区域.高污染区可采取底泥环保疏浚技术,中度污染区可采取安全生态性高的原位控制技术,低污染区可采取覆盖技术,配合水生植被修复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肖凯,刘明,陈松洁,邹原芳,吕昊辰[6](2016)在《山东南四湖沉积物内源氮磷释放风险与控制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南四湖流域点源及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的有效实施,入湖河流水质得到很大改善,但对南四湖沉积物内源负荷与释放风险的研究相对薄弱。以南四湖不同湖区为研究对象,在对沉积物内源氮磷负荷及界面交换速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内源控制技术,探讨南四湖内源控制对策。结果表明,南四湖沉积物含有丰富的氮磷且空间差异显着,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南阳湖区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最高,表层30 cm沉积物平均含量分别达2 471 mg/kg和535 mg/kg,沉积物氨氮(NH4+-N)和磷酸盐(PO43--P)在界面处的释放速率分别高达10.3 mg/(m2·d)和2.7 mg/(m2·d),南阳湖区沉积物氮磷污染严重,且具有较强的潜在释放风险。根据南四湖的污染现状及水质要求,对南四湖污染最为严重的南阳湖区进行沉积物生态疏浚分区,并通过长期的室内静态培养实验,探讨不同疏浚深度对内源污染释放风险的控制效果,确定最佳疏浚深度,可为指导南四湖南阳湖区沉积物疏浚工程实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6年03期)
张智慧[7](2015)在《疏浚对南四湖沉积物内源氮磷及重金属的控制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生态系统中,沉积物是氮磷、重金属等物质重要的汇和源。沉积物内源污染负荷对湖泊水体的影响很大,尤其在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潜能的影响将凸显。生态疏浚能够较彻底的移除沉积物污染层,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并且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众多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疏浚工程都是有效的,湖泊不同区域应区别分析,在疏浚前进行室内控制模拟十分必要。随着周围经济的发展,南四湖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逐渐加重,北部南阳湖区因有多条重要河流注入,污染更甚。本文以污染较重的南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6个月的室内疏浚模拟实验,对比分析了疏浚对该湖区泗河河口与湖心区沉积物氮磷及重金属的控制效应,同时探讨了重金属形态垂向分布的影响因素及氮磷在沉积物疏浚新生界面的循环,得出以下主要结果与结论:(1)河口区与湖心区沉积物多项理化指标垂向分布特征差异明显,湖心区沉积物理化指标多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河口区沉积物在45cm以上多项指标较为接近,变化较小,45cm以下陡增,较湖心区沉积序列有“倒置现象”。(2)沉积物中Cu、Pb、Cd、Cr、Hg总量、金属可交换态、残渣晶格结合态同沉积物孔隙度、有机质相关系数多为正值,同粒度多为负值;有机质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相关系数多为正值;碳酸盐结合态与孔隙度、有机质及粒度的关系各异,规律不明显。(3)南阳湖湖心区沉积物多项理化指标在30cm以上层基本有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且在30cm附近出现较低值,综合各理化指标及实际经济因素,将疏浚深度确定为30cm更为合理。(4)疏浚30cm对沉积物内源磷、氮、重金属的控制效应明显,湖心区芯样静态模拟180天后,疏浚沉积物氮磷及重金属释放速率为负,成为上覆水污染物的汇。疏浚后沉积物有机质及孔隙度下降,沉积物NH4+-N及重金属释放潜能下降。疏浚后沉积物磷形态比重发生变化,较为活泼的LP、Fe/Al-P及org-P明显下降,总体比未疏浚沉积物的磷形态活泼度下降,这有利于降低沉积物—水界面磷的循环速率。疏浚30cm对湖心区沉积物的磷、氮、重金属的控制效果优于河口区。疏浚初期磷氮及重金属的释放速率高于未疏浚对照,持续数天后快速下降并低于未疏浚对照。(5)通过FICK扩散定律计算的疏浚与未疏浚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及重金属的扩散通量与静态培养释放速率趋势较为一致,但两者速率有一定差异。其中磷与重金属扩散通量F值普遍较静态释放速率R值小,而NH4+-N的扩散通量F值较R值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31)
孟亚媛[8](2015)在《滇池内源氮负荷特征及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氮(DON)生物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滇池富营养化是一大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内源氮负荷特征和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能,是维持滇池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微生物的利用是水生态系统溶解性有机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过程。本文以滇池沉积物、间隙水及不同来源水体(滇池、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溶解性有机氮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表征其生物有效性,试图为客观认识和评价滇池溶解性有机氮生物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得出结论如下:(1)选取了滇池5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研究了其总氮、各形态氮、潜在可矿化氮含量及空间分布,并探讨了滇池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与沉积物氮含量释放风险,试图揭示滇池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其氮潜在矿化能力。结果表明:滇池全湖表层沉积物总氮(TN)平均含量为3515.60 mg/kg,其中草海北部疏挖区、盘龙江入湖口及海口入湖区域含量较高,宝象河河口疏挖区域TN含量相对较低;总有机氮(TON)含量较高,占TN的85.86%;溶解态无机氮(DIN)含量较低,占TN的14.10%,TON与TN空间分布趋势一致,而DIN则不同;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滇池沉积物氮含量己经处于较高水平,其污染程度仅低于污染严重的城市湖泊。(2)滇池全湖表层沉积物潜在可矿化氮(PMN)平均含量1154.76mg/kg,占TN的32.90%,潜在释放风险较大,其中草海湖区、外海北部盘龙江入湖口湖区、中部洛龙河和梁王河入湖口湖区及白鱼口湖区显着高于其它湖区;目前滇池p H值有利于其沉积物氮矿化,有机质通过释放NH4+-N影响其沉积物氮矿化;污染较重的域,滇池上覆水氮浓度受其沉积物氮矿化影响较大,而污染较轻水域,则受影响较小。(3)根据滇池沉积物DON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滇池不同区域沉积物DON含量较高点进行微生物培养,研究其DON的生物有效性,得生物有效部分占总量的38.48%~80.41%,集中在50%~70%范围内。中部沉积物DON生物有效性最高,北部相对较高,南部最低。(4)以滇池为研究对象,对滇池间隙水DON生物有效性的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从其含量变化及生物有效性差异变化。结果得间隙水有机氮生物有效性空间分布呈现从北部像南部逐渐加大的趋势,范围在15.6%~96.3%,变化范围较大,后从中针对不同的区域降解量较大的5个点位作为季节性培养分析,研究得不同的季节间隙水DON生物有效性秋季最高,春季较低。(5)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研究滇池湖体、入湖河流和大气降雨DON生物有效性各月波动较大,其中滇池上覆水夏季的生物可利用率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季节,秋季最高,同一季节不同的区域微生物对DON的利用量不同,滇池入湖河流水体微生物培养后DTN和硝氮无明显变化,而NH4+-N培养后明显增加,DON则呈降低趋势。且不同湖泊在同一季节的有机氮生物有效利用量不同;同一湖泊在不同的季节的有机氮生物有效利用量也不同,其变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入湖河流水体DON的利用率含量北部最高,中部最低;滇池大气降雨DON的生物有效性的季节性变异不大,5月降解量最大,其他几月基本一致,范围在33.26%~70.35%。(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期刊2015-05-01)
潘延安,雷沛,张洪,单保庆,李杰[9](2014)在《重庆园博园龙景湖新建初期内源氮磷分布特征及扩散通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重庆园博园龙景湖不同区域沉积物样柱,分析沉积物上覆水和孔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特征,并利用一维孔隙水扩散模型(Fick定律)来估算氨氮和正磷酸盐的扩散通量和年负荷贡献量.结果表明,龙景湖沉积物-水界面氨氮从上覆水到孔隙水在垂直剖面上总体都呈现出增大趋势;表层(0~5 cm)沉积物孔隙水中氨氮平均浓度为6.13 mg·L-1±3.07 mg·L-1,是上覆水氨氮平均含量10倍.正磷酸盐垂直分布特征总体表现为先增大再减小,在表层孔隙水出现极大值;沉积物孔隙水中正磷酸盐平均浓度为2.01 mg·L-1±1.05 mg·L-1.所有区域氨氮均表现为由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新增淹没区库湾区域氨氮扩散通量低于6.0 mg·(m2·d)-1,龙景沟水库、龙景湖主湖原有湖区氨氮扩散通量分别高达47.19 mg·(m2·d)-1、40.29mg·(m2·d)-1.原有湖区正磷酸盐表现为由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扩散通量仍以龙景湖主湖及龙景沟水库最大,为7.89mg·(m2·d)-1、6.13 mg·(m2·d)-1.新增淹没区的河道、库湾及赵家溪部分区域正磷酸盐却表现为由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扩散通量为-1.93~-2.78 mg·(m2·d)-1.整个湖区氨氮年负荷贡献量为3.95 t·a-1,新增淹没区贡献率为85%;正磷酸盐年负荷贡献量为0.357 t·a-1,新增淹没区贡献率为72%.(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沈叔云[10](2013)在《曝气扰动深度对底泥内源氮硝化—反硝化耦合效应及底泥耗氧速率测定方法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道内源污染是在外源污染物得到控制后凸现出来的问题。受污染底泥内源氮的释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黑臭水体的修复效率。人工曝气是目前黑臭河道治理中常用的工程措施,然而其实施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事实上,即使上覆水溶解氧浓度保持一致,不同的曝气设备布置对泥水界面产生的扰动也会有所不同,其直接影响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和缺氧微环境分布,进而对内源氮的硝化-反硝化过程产生影响。本论文以工业河黑臭河水及底泥为研究对象,主要展开了底泥吸附解吸试验、流场CFD模拟及分析和不同曝气扰动深度下底泥内源氮硝化-反硝化的耦合性能研究,并通过设计电磁动力底泥耗氧速率(SOD)测定装置优化了SOD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底泥的氨氮吸附解吸性能存在“难吸附易解吸”的特性。底泥对NH4+-N的吸附量随溶液中氨氮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热力学吸附现象可由Freundlich模型描述,但n值为0.640,吸附过程较难进行;底泥对NH4+-N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在30min内即行完成,而后一直处于吸附平衡状态,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于该过程的描述,其饱和吸附量Qm为0.158mg·g-1;底泥对NH4+-N的动力学解吸过程主要在5h内完成,而后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于该过程的描述,其最大解吸量达到0.514mg·g-1,解吸能力强于其吸附性能。从还原现场原位测定时水动力条件出发,利用电磁搅拌原理优化了SOD测定装置的上覆水循环动力装置,避免了普通机械搅拌电机卡沙、生锈、不易防水的问题,其相比实验室测定方法上覆水循环更充分,并且可现场模拟不同水动力条件,更有利于还原水体真实状态,使测得的SOD值更具有真实性。通过该装置对本试验中5个工况条件下SOD的测定得出,静置条件下底泥耗氧速率仅为0.05184g·(m2·d)-1,远小于4个曝气扰动工况,曝气扰动增加了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增大了底泥耗氧速率。在4个曝气扰动工况条件下,其耗氧速率分别为3.862、3.223、2.336和1.617g·(m2·d)-1,底泥耗氧速率随扰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的曝气扰动深度使环形水槽内上覆水的流速与流态分布发生了变化,在不同的曝气扰动深度条件下各工况流速均在入流断面处最大,并沿环形水槽直道流速逐渐减小。通过工况1-4各断面平均雷诺数计算得出,在不同的曝气扰动深度下环形水槽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紊流状态,各工况扰动强度大小依次为:工况1>工况2>工况4>工况3。而CFD模拟分析表明,在泥水界面处工况4流态最为激烈,工况3流态最为平缓。曝气扰动提高了装置内的复氧速率,曝气复氧速率随着扰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当达到一定深度时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各工况的复氧速率分别为0.07、0.59、0.56、0.41和0.10mg·(L·d)-1。曝气扰动同时促进了上覆水NH4+-N的硝化转化,4种曝气扰动深度下氨氮去除率均在96.8%以上,而工况3总氮去除率最高,为50.7%。底泥间隙水中NH4+-N与TN去除率低于上覆水,最高的为工况1和工况3,去除率分别为16.2%和18.5%。硝化速率随着曝气扰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与复氧速率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p<0.05),工况1硝化速率最大,为2.67mg·(L·d)-1,工况4硝化速率最小,为0.93mg·(L·d)-1;工况1~工况4反硝化率分别为0.32、0.35、0.42、0.37mg·(L·d)-1,反硝化速率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工况3反硝化速率最大,为0.42mg·(L·d)-1,工况1反硝化速率最小,为0.32mg·(L·d)-1。因此当曝气扰动深度为0.25m条件为最佳曝气扰动深度。(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10-01)
内源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选用1.5岁左右健康的獭兔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獭兔分别饲喂玉米淀粉型、马铃薯淀粉型和木薯淀粉型无氮饲粮。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显示:内源氮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氮(MFN)和内源尿氮(EUN)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氮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内源能损失方面,各组獭兔的代谢粪能(Fm E)和内源尿能(Ue E)差异不显着(P>0.05);总体上看,木薯淀粉组内源能损失最高,马铃薯淀粉组最低,玉米淀粉组居中。由此得出,虽然不同淀粉源对獭兔MFN、EUN、Fm E和Ue E均无显着影响,但总体看,木薯淀粉组獭兔的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要高于玉米淀粉组和马铃薯淀粉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源氮论文参考文献
[1].王娜.疏浚对南四湖南阳湖区内源氮磷的控制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
[2].杨新宇,曹宁坤,吴峰洋,崔嘉,陈宝江.不同淀粉源对獭兔内源氮和内源能损失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3].黄健.间歇曝气条件下河流内源氮转化及微生物机制[D].安徽大学.2018
[4].张一璠.曝气造流对城市黑臭河道内源氮营养盐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5].汪淼,王圣瑞,焦立新,汪本洋,严红.滇池沉积物内源氮释放风险及控制分区[J].中国环境科学.2016
[6].肖凯,刘明,陈松洁,邹原芳,吕昊辰.山东南四湖沉积物内源氮磷释放风险与控制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
[7].张智慧.疏浚对南四湖沉积物内源氮磷及重金属的控制模拟[D].山东师范大学.2015
[8].孟亚媛.滇池内源氮负荷特征及不同来源溶解性有机氮(DON)生物有效性[D].云南民族大学.2015
[9].潘延安,雷沛,张洪,单保庆,李杰.重庆园博园龙景湖新建初期内源氮磷分布特征及扩散通量估算[J].环境科学.2014
[10].沈叔云.曝气扰动深度对底泥内源氮硝化—反硝化耦合效应及底泥耗氧速率测定方法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