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教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测绘教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一、教学地图绘制及其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华守汶[2](2021)在《电子地图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作用及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姜玉纯[3](2021)在《高中地理教师地图教学技能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王灵丹[4](2021)在《基于地理图像的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认为

刘爽[5](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提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曹勇[6](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陈雪娇[7](2021)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新时代对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科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作为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培养目标应运而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虽尚未明确提出,但其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工作者们并没有像重视课堂教学设计一样对课堂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的挖掘和理解,尝试设计能够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地理课堂作业,希望能够将初中与高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衔接起来,为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与分析兴安盟部分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相关数据信息。从当前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在设计、实施、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情况着手,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通过对课标、教材与学生进行分析,尝试设计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以期为推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丰富作业资源数据库提供帮助。本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作业、地理作业、地理课堂作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教材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整理了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问卷的调查目的、对象、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介绍,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总结结论,归纳出问题。第四部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整体、教材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性、教材作业系统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地理课堂作业进行了一个基本的分类。第五部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中活动模块进行逐节分析,从案例说明到案例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启示。第六部分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过程。先是实施了一节设计好的案例,基于此案例设计后续的作业。依据设计原则,总结设计方法,呈现案例设计。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田珺璐[8](2021)在《网络地图在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中着重指出“地理学是唯一关注空间分异的科学”,明确了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重要性。高中地理学习中许多重点内容如“地球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等一些运动原理复杂或时空尺度大的知识需要较高程度地调动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更加直观、实时、生动的数字化地理教学环境”,体现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为落脚点,探讨网络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网络地图在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和总结了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网络地图的发展与教学的研究现状。结合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对网络地图和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根据网络地图特点及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思维特点提出网络地图教学可行性及设计原则。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了解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状况、地理教师对课堂教学网络地图应用感受及对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看法。最后,总结网络地图教学策略,归纳教学一般流程,结合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流程展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新课标提出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新要求及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是高中生必备的重要思维能力,说明网络地图应用于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切实可行。网络地图可为高中生学习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轨迹和较大时空尺度地理事象模拟真实地理情境,增强学生空间感知力。第二,通过资料搜集和文献分析对网络地图概念进行界定,即:网络地图是通过互联网或地图软件进行传播与使用,能够实现实时更新、空间测算、交互查询和多维度展示等功能,并打破时空尺度,营造出形象直观地理情境的电子地图。如百度街景地图、谷歌地图及其他在线地图等。结合高中地理学习内容体现的地理空间思维及重要性,将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划分为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构想能力、地理空间推理计算能力三个维度,并以此为依据分别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测试题、教师访谈及教学案例。第三,与多位专家、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确定调查问卷的设计角度,后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最终确定问卷题目设置。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普遍认同网络地图对学习比较抽象的考验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知识更有帮助;但存在教师在展示网络地图时时间过短,信息庞杂,来不及提取有效信息等问题。被调查教师中普遍认为网络地图相比传统地图教学具有多重优势,但实际课堂教学中使用网络地图教学的教师比重不高,主要原因在于课堂时间有限、操作不熟练、教学设备滞后等。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结合一线地理教师建议,提出网络地图教学策略,并梳理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既体现出对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考查,又适用于网络地图教学的学习内容。第四,基于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地理空间构想能力、地理空间推理计算能力三个维度对地理空间认知能力考查的不同侧重点,提出相应的网络地图教学策略,并归纳教学一般流程。分别选取Celestia、百度街景地图、Google Earth三个网络地图软件,结合对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验证教学一般流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旨在优化网络地图地理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高中地理教师对三个教学案例可行性、适切性及可接受性的意见反馈,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们认为教学案例设计合理,能够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且乐于尝试。但部分教师由于受教学设备及教学时间限制,利用网络地图教学存在一定困难。

付瑞莹[9](2021)在《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使用研究》文中认为地理教科书作为反映地理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的教学资源,是师生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具有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等功能。如今,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最新高中地理教科书已于2019年起在全国逐步被师生使用。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属于活动性课文的范畴,此单元活动的设计独具特色,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单元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由此,探索教师如何有效使用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便成为一项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在分析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对高中地理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利用Amos软件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提出促进教师有效使用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根据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功能等信息,将单元活动划分为地理基本技能类、地理户外实践类和地理信息技术类等类型。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设计特点较为明显,在内容的选择方面能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紧跟地理学科前沿、渗透地理思想方法,在内容的组织方面做到了总体安排体系化和栏目组合多元化,在内容呈现方式方面其呈现的位置能够凸显存在价值、呈现的图像注重灵活多样。其次,地理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现状中既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体来看,教师理解和分析教科书、利用教科书进行备课的能力较高,而运用教科书开展教学、评判教科书使用效果的水平不太乐观。具体可取之处在于:教师对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教育价值认同度较高,对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知识组成分析较为透彻,对单元活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能力较强,能够做到根据不同单元活动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能够发挥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潜在功能。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对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基本情况不够熟悉,相对忽视单元活动的设计意图,不太重视地理逻辑方法系列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对单元活动教学时长的安排不够合理,教师反思教科书使用的意识和行为较为缺失。再次,影响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因素、考试因素、学生因素、课程资源因素和学校因素等,按调查结果中的教师个案百分比将具体的影响因素从高到低排序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情况、单元活动对考试的重要性、学生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教师对学情的掌握程度、教师的学科素养水平、学校的硬件条件、教师使用单元活动的耗时长短、单元活动的难度、同行对单元活动的使用情况。基于如上研究结果,提出促进教师有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建议。在理解和分析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方面,教师需注意熟悉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内容,准确分析单元活动的设计意图;在利用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进行备课方面,教师需创造性设计单元活动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地理逻辑方法的作用;在运用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开展教学方面,教师需指导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评判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使用效果方面,教师需树立单元活动使用的评判意识,加强单元活动教学的课后反思。

王思源[10](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二、教学地图绘制及其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地图绘制及其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
        3.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存在问题
    (二)研究现状
        1.地理作业研究
        2.核心素养研究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作业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
        1.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实施现状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内容与类型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设计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图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作业
        2.地理作业
        3.地理课堂作业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5.教材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从做中学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4.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2.地理课堂作业实施的问题分析
        3.地理课堂作业评价的问题分析
        4.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了解
        5.存在的问题
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内容及类型分析
    (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整体分析
        1.时代背景
        2.地位与作用
        3.知识体系结构
    (二)教材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性分析
        1.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2.核心素养要素分类分析
    (三)教材作业系统分析
        1.教材作业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2.教材作业系统的结构与题量分析
        3.教材作业系统的特点分析
    (四)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分类
        1.分类依据
        2.作业类型
五、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与筛选
        2.案例分析目的
    (二)案例分析呈现与汇总
    (三)案例分析启示
        1.作业的难度设计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2.作业的立意要依据作业目标
        3.作业的情境和设问形式要丰富
        4.地图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媒介
        5.以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6.课堂上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要讲究可操作性
        7.人地协调观素养在初中阶段体现在更多方面
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一)案例设计
        1.设计原则
        2.设计方法
        3.案例设计呈示
    (二)案例实施
        1.实施过程
        2.实施结果
        3.案例实施反思
七、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相关问题调查(学生版)
附录2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相关问题调查(教师版)
附录3
致谢

(8)网络地图在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地理空间认知能力
        二、网络地图的发展
        三、网络地图教学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概述
        一、概念内涵
        二、构成要素
    第二节 网络地图概述
        一、概念内涵
        二、类型
        三、特点
    第三节 网络地图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情境认知理论
        三、多元智能学习理论
    第四节 网络地图教学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符合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发展阶段及特点
        二、顺应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
第三章 高中地理课堂网络地图应用现状与地理空间认知能力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内容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设计
    第二节 调查实施与结果统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实施情况
        三、调查结果统计
    第三节 现状评述与原因探析
        一、现状评述
        二、原因探析
第四章 基于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网络地图教学设计原则与策略
    第一节 网络地图教学设计原则
        一、聚焦学情,设计难度适宜、符合学生认知的原则
        二、围绕重点,紧扣教学目标、贴合教学主题的原则
        三、直观形象,突出重要特征、凝练关键信息的原则
    第二节 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定位能力教学策略
        二、地理空间构想能力教学策略
        三、地理空间推理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第五章 基于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网络地图教学流程与案例
    第一节 教学一般流程
    第二节 适用范围
    第三节 教学案例
        案例1 运用Celestia进行宇宙空间定位——以“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为例
        案例2 运用百度街景地图识别城市功能区——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例
        案例3 Google Earth在地理计算中的应用——以“昼夜交替和时差”为例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教学反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网络地图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测试题(学生卷)
附录3 高中地理课堂中网络地图应用现状及对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调查(教师卷)
附录4 高中教师对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的看法与课堂中网络地图应用现状访谈(教师卷)
附录5 调查问卷效度专家反馈表
附录6 关于教学案例的高中地理教师反馈意见调查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活动性课文在地理教科书中的地位愈来愈显着
        2.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独具特色
        3.地理教科书的使用是地理课程实施的重要方面
    (二)研究现状
        1.活动性课文的研究现状
        2.教科书使用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编写特点
    (一)单元活动的类型构成
        1.地理基本技能类
        2.地理户外实践类
        3.地理信息技术类
    (二)单元活动内容选择的特点
        1.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2.紧跟地理学科前沿
        3.渗透地理思想方法
    (三)单元活动内容组织的特点
        1.总体安排体系化
        2.栏目组合多元化
    (四)单元活动内容呈现方式的特点
        1.呈现位置凸显存在价值
        2.呈现图像注重灵活丰富
三、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使用现状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调查目的
        2.调查工具
        3.调查对象
        4.数据处理
    (二)教科书使用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1.理解和分析教科书方面
        2.利用教科书进行备课方面
        3.运用教科书开展教学方面
        4.评判教科书使用效果方面
    (三)教科书使用状况的差异分析
四、教师使用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二)考试因素
    (三)学生因素
    (四)课程资源因素
    (五)学校因素
五、促进教师有效使用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建议
    (一)促进教师理解和分析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建议
        1.熟悉教科书中的单元活动内容
        2.准确分析单元活动的设计意图
    (二)促进教师利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进行备课的建议
        1.创造性设计单元活动教学内容
        2.充分发挥地理逻辑方法的作用
    (三)促进教师运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开展教学的建议
        1.指导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2.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四)促进教师有效评判教科书中单元活动使用效果的建议
        1.树立单元活动使用的评判意识
        2.加强单元活动教学的课后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1.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编写特点分析方面
        2.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现状方面
        3.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影响因素方面
        4.教师使用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建议方面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二、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五、研究思路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六、研究方法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一)能动性
        (二)实践性
        (三)真实性
        (四)发展性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一)学科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教学地图绘制及其在地理专业中的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电子地图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作用及策略研究[D]. 华守汶.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高中地理教师地图教学技能评价研究[D]. 姜玉纯.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地理图像的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研究[D]. 王灵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D]. 陈雪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8]网络地图在高中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 田珺璐.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9]鲁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单元活动的使用研究[D]. 付瑞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测绘教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