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墨燃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墨,催化剂,微波,碳化物,丙烯腈,共聚物,水蒸气。
石墨燃烧论文文献综述
段勤,肯生叶,杨雪燕,田飞宇,杨屹[1](2019)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加热不燃烧烟烟草材料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加热不燃烧烟(HNB)烟草材料中铅含量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自下而上法(bottom-up)评定铅含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加热不燃烧烟烟草材料中铅含量为2.02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26 mg/kg(k=2).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和仪器稳定性.故选择适宜的试验方案及试剂,设置合适的仪器参数,确保良好的仪器状态及性能,是获得准确检测结果的前提条件.(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期刊2019年04期)
高明,陈顺,杨楠[2](2018)在《磷改性膨胀石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燃烧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六氯环叁磷腈(HCCP)对可膨胀石墨(EG)进行改性,所得改性可膨胀石墨(EGP)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的阻燃处理。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EGP的结构特征。利用万能试验机、极限氧指数(LOI)和锥形量热(CONE)研究了EGP对RPUF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研究了RPUF样品燃烧后残炭的微观形貌和阻燃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G或EGP添加量的增加其LOI随之增加,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RPUF/EGP的LOI最高,且其力学性能优于RPUF/EG的力学性能;由于EGP促使RPUF分解产生更加致密坚固的炭层,所以RPUF/EGP的点燃时间比RPUF/EG推迟了4s,其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的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的烟释放量分别比RPUF/EG降低了9.1%、5.9%、19.0%和33.8%,EGP表现出优于EG的阻燃抑烟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杨秋云[3](2018)在《多孔石墨烯燃烧法制备和正压氢气氛处理衬底对石墨烯生长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是一种典型的二维晶体,它具有优越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性能,将来可能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医药、汽车能源等领域。目前,各种形态的石墨烯都是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包括石墨烯气凝胶、纳米孔洞石墨烯薄片和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等。高质量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是其应用的前提,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第一,纳米孔洞石墨烯薄片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二,通过对铜箔进行正压(高于大气压)退火提高国产商业铜箔上生长的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质量,并通过制备石墨烯-硅太阳能电池对石墨烯的品质进行了验证。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概念以及各种形态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第二章讲述了纳米孔洞石墨烯薄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叁章研究了正压退火对铜箔的结晶取向的优化作用,进而提高国产商业铜箔上生长的石墨烯的质量,降低了石墨烯批量生产的成本。第四章是对本文工作的总结和展望。第二至第叁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二章:纳米多孔石墨烯具有低电阻率、高比表面积以及高孔隙率等特点,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章重点介绍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气凝胶跟特定温度(200~300℃)的加热台接触,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会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燃烧反应,生成含有大量纳米孔洞的石墨烯薄片。得到的石墨烯材料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536 m2·g1,且石墨烯层数小于5,石墨烯上的孔洞尺寸分布范围是0.4~2 nm。将制备的3D石墨烯气凝胶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测得其比电容高达245 F · g1。电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经过120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比电容保持率高达96.9%)。第叁章:实验室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一般都是以阿尔法公司的高纯铜箔为衬底。相同条件下,以国产商用铜箔作为衬底很难制备高质量的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衬底退火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的常用途径,我们发现在进行石墨烯生长之前,对铜箔进行正压退火可以显着拓宽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生长窗口。退火压强和时间对石墨烯的生长影响比较大,我们对此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制备的大面积石墨烯单层率达到95%以上,面电阻约500Ω/口,载流子迁移率为2000-3000 cm2 · V-1 · s-1,光透过率达到97.24%。以此制作的石墨烯-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4.99%-5.62%。(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10-01)
黄俊,邓桢澜,王娜,陈晓浪[4](2018)在《新型改性可膨胀石墨阻燃ABS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锅法原位合成了SiO_2纳米粒子改性可膨胀石墨,与未被改性的可膨胀石墨(EG)相比,改性可膨胀石墨(MEG)仍然保留了其片层状结构,石墨片层表面附集了大量的SiO_2纳米粒子。将MEG应用于阻燃ABS,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 94)、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MEG对ABS阻燃材料的燃烧特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G的质量分数为20%时,ABS/MEG20阻燃复合材料的UL 94水平达V-0级,LOI值达到25.2%,而与此作为对比的ABS/EG20阻燃复合材料持续燃烧,未能通过UL 94测试。增韧剂的添加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阻燃ABS复合材料的力学韧性,当增韧剂的质量分数为4%时,ABS/MEG20的力学冲击冲击强度由增韧前的6.0 k J/m~2提高到12.7 k J/m~2,另一方面,复合材料仍保持其优异的阻燃性能;与纯ABS材料相比,阻燃ABS复合材料高温时的热稳定性提高,高温时的残炭量增加。(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李雯,叶红齐,刘贡钢,纪宏超,周永华[5](2018)在《石墨烯涂层在甲苯低温催化燃烧用堇青石负载Pd整体式催化剂中的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传统整体催化剂而言,堇青石等基体比表面积低,往往需先涂覆活性氧化铝等高比表面涂层,此外低温催化燃烧反应生成的水和周围空气中的水分会大量吸附于亲水性氧化物涂层表面,导致贵金属催化活性降低,同时,贵金属的分散度也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我们利用石墨烯高疏水性、二维平面结构、对苯环强吸附及对贵金属颗粒的高分散与锚定作用等独特性能,发展基于石墨烯涂层的高活性纳米Pd整体催化剂,以改善上述问题.所制备的Pd/石墨烯/堇青石(Pd/Gr/Cor)复合材料作为整体催化剂用于甲苯低温燃烧反应,通过考察催化性能和吸附行为,重点研究了石墨烯涂层的作用.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无石墨烯涂层的传统Pd/Cor催化剂相比,Pd/Gr/Cor催化剂对甲苯的起燃温度从175℃降至132℃,且在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TEM和吸水速率表征表明,石墨烯涂层可显着提高Pd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提高堇青石载体的疏水性.动力学研究表明,Pd/Gr/Cor催化剂上甲苯催化燃烧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活化能为60.93 k J/mol.此外,研究了其吸附行为,包括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模拟结果表明,Pd/Gr/Cor催化剂对甲苯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对甲苯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为化学吸附.FLm双点位吸附模型表明,石墨烯表面吸附了大量的甲苯,而Pd粒子表面吸附的甲苯相对较少,但亲和力较强.吸附热力学计算表明,石墨烯对甲苯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表明甲苯分子可在石墨烯上高度有序组装.石墨烯与Pd之间的显着浓度差和亲和力的差距确保了反应过程中甲苯在石墨烯上的快速转移.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催化剂对甲苯的吸附为快速过程,催化反应为控速步骤.综上,石墨烯涂层不仅可以提高Pd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提高催化剂的疏水性,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还可利用其强吸附能力提高催化剂表面的甲苯浓度,而显着的浓度差和亲和力的差距可作为驱动力为Pd粒子提供甲苯,从而发挥吸附-催化协同作用优势,进一步提高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艳明,李美玉,赵毅华[6](2018)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石墨中的固定碳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称取0.05 g试样在520℃高温下灼烧30 min,除去石墨中的有机碳,然后用硝酸(1+1)处理,除去碳酸盐,加3 g碳硫分析专用混合助熔剂,在高频红外碳硫仪上测定固定碳含量.与间接定碳法和非水滴定容量法进行对比试验,测定结果吻合较好.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3118、GBW03119和GBW03120)和石墨矿样品验证,方法的准确度为-0.11%~0.04%,精密度为0.52%~1.81%(RSD%,n=12),符合DZ/T0130-2016《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期刊2018年01期)
邵宗普,王霄鹏,刘亚飞,陈彦彬[7](2018)在《燃烧法合成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的石墨烯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燃烧法制备LiNi_(0.6)Co_(0.2)Mn_(0.2)O_2基体,通过机械球磨得到石墨烯修饰的正极材料。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池测试和电化学工作站表征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的修饰显着提高了Li Ni_(0.6)Co_(0.2)Mn_(0.2)O_2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经200℃热处理、1%石墨烯修饰后的样品在3.0~4.3 V、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70.8 mA·h·g~(-1),比基体材料提高了12 mA·h·g~(-1);1C下循环100周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1.1%,比基体提高了6.9%。(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05期)
张艾蕊,查鹏飞,王晓康,范冰奇,王梅玲[8](2017)在《微波氧燃烧-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石墨烯中硫》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纳米碳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石墨烯掺杂是调控石墨烯电子结构和改善其物理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硫(S)元素掺杂石墨烯材料可作为一类新的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应用于燃料电池,代替贵金属铂基催化剂方面具有很大潜能。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也可以作为传感器检测金属离子。而石墨烯基体中的硫则会对这种石墨烯器件的性能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因此,石墨烯材料中的硫元素需要被准确测量~([1])。由于石墨烯材料的骨架结构稳定且一些杂质元素通常会包裹在石墨烯层间,将其完全处理成溶液是准确测量杂质元素的关键点和难点~([2,3])。本文采用微波氧燃烧等方法对石墨烯材料进行前处理,同时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R-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等分析技术对石墨烯中的硫元素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氧燃烧反应速度快,能够将石墨烯完全燃烧并处理成溶液,并且残留碳含量极低(<1%),更适合于采用一般微波消解很难消解的纳米碳材料的前处理。微波氧燃烧结合HR-ICP-MS或ICP-OES等测试方法,结合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等分析方法,能够实现石墨烯中一些重要杂质元素的准确测量。利用所建立的方法测量加拿大NRC-CNRC的纤维纳米晶粉体标准物质CNCD-1(S含量标准值为8720mg/kg±120mg/kg),进一步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可靠性,其中标准加入法测量硫元素回收率达99.38%。因此,微波氧燃烧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HR-ICP-MS和ICP-OES的标准加入法等测量分析方法,将为纳米碳材料研发与应用过程中的杂质元素测量与质量控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6:无机质谱》期刊2017-12-09)
万骏[9](2017)在《微波燃烧法制备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急剧的增长,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己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为了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开发新能源和拓展能源转换及存储技术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要方向。电化学技术由于其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等特点在能源转换及存储利用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电极材料是电化学应用的核心,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是影响电化学性能的关键。传统的电极材料制备及改性方法存在着条件苛刻、耗时长和应用范围局限性等缺点,不能满足当前的电化学研究需求。因此,利用微波原理的一些新型方法,逐渐被应用于电化学电极材料的制备中。然而目前微波法尚未形成一种特定的材料制备及改性体系,仍需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将微波和氧化石墨烯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对电极材料制备及改性的方法,即微波燃烧法。论文中,详细研究了微波燃烧法制备及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单质和碳化物在超级电容器和电催化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利用具有普适性的微波燃烧法成功制备了多种引入氧空位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微波燃烧法制备的引入氧空位五氧化二铌与石墨烯复合材料,成功解决了五氧化二铌导电性较差的问题。利用这种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进行有机电解液测试后发现,在2 mV/s扫速下它的比容量可达到接近于理论值的726.2C/g,同时它还拥有着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近乎100%的库伦效率。利用微波燃烧法制备的二氧化锰纳米颗粒与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酸性溶液两电极体系中,2mV/s的扫速下的比电容达到71.1 F/g,也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2)利用具有普适性的微波燃烧法成功制备了多种过渡金属单质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随着微波程度的加深,过渡金属单质将会生成。通过将氯铂酸在微波处理后,一步法制得铂纳米颗粒与多孔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将其制成电催化电极进行析氢和氧还原测试后发现,酸性溶液中析氢反应的Tafel值为35 mVdec 1,氧还原反应的转移电子数为3.94,展现了优异的电催化性能。所制备的银纳米颗粒与石墨烯复合材料,由于其不同尺寸的均匀复合,也在不同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3)利用具有普适性的微波燃烧法成功制备了多种过渡金属碳化物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随着反应程度的不断加深,过渡金属氧化物会被还原成金属单质,然后再与碳反应生成碳化物。在为了研究电催化析氢性能影响的实验中,制备的不同维度氮、钴掺杂的多孔碳化钼证明了不同纳米化、掺杂处理都对电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当利用具有普适性的微波燃烧法制备碳化钨纳米颗粒与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电催化电极测试时,它在酸碱中的Tafel值分别为43 mVdec-1和59 mVdec-1,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赵凤起,张建侃,杨燕京[10](2017)在《石墨烯负载型燃烧催化剂的合成及在推进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告综述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含能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本研究组在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对含能材料的热分解催化以及在改性双基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利用水热法、溶剂热法和界面溶剂热法,可在石墨烯上负载高分散的纳米Fe_2O_3、Fe_3O_4、CuO、Cu_2O、Bi_2WO_6、PbWO_4和PbSn O_3等氧化物颗粒,研究发现氧化物与石墨烯的含氧基团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述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复合物对CL-20、TKX-50和DNTF叁种典型叁代含能材料热分解特征的影响并获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及反应机理函数,发现PbSnO_3@rGO可有效促进CL-20的热分解,而Fe_3O_4@rGO则能促进TKX-50和DNTF的热分解;选取PbSnO_3@rGO复合物,研究了其在HMX-CMDB推进剂中的应用,发现PbSnO_3@rGO复合物可以显着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并缩短火焰暗区,而且其在10-16 MPa范围内可将燃速压强指数降低至0.15,实现平台燃烧。(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20)
石墨燃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六氯环叁磷腈(HCCP)对可膨胀石墨(EG)进行改性,所得改性可膨胀石墨(EGP)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RPUF)的阻燃处理。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EGP的结构特征。利用万能试验机、极限氧指数(LOI)和锥形量热(CONE)研究了EGP对RPUF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研究了RPUF样品燃烧后残炭的微观形貌和阻燃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G或EGP添加量的增加其LOI随之增加,在相同添加量的情况下RPUF/EGP的LOI最高,且其力学性能优于RPUF/EG的力学性能;由于EGP促使RPUF分解产生更加致密坚固的炭层,所以RPUF/EGP的点燃时间比RPUF/EG推迟了4s,其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的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的烟释放量分别比RPUF/EG降低了9.1%、5.9%、19.0%和33.8%,EGP表现出优于EG的阻燃抑烟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墨燃烧论文参考文献
[1].段勤,肯生叶,杨雪燕,田飞宇,杨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加热不燃烧烟烟草材料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9
[2].高明,陈顺,杨楠.磷改性膨胀石墨对硬质聚氨酯泡沫燃烧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3].杨秋云.多孔石墨烯燃烧法制备和正压氢气氛处理衬底对石墨烯生长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4].黄俊,邓桢澜,王娜,陈晓浪.新型改性可膨胀石墨阻燃ABS复合材料的燃烧行为和力学性能研究[J].塑料科技.2018
[5].李雯,叶红齐,刘贡钢,纪宏超,周永华.石墨烯涂层在甲苯低温催化燃烧用堇青石负载Pd整体式催化剂中的作用(英文)[J].催化学报.2018
[6].杨艳明,李美玉,赵毅华.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石墨中的固定碳含量[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8
[7].邵宗普,王霄鹏,刘亚飞,陈彦彬.燃烧法合成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的石墨烯改性研究[J].山东化工.2018
[8].张艾蕊,查鹏飞,王晓康,范冰奇,王梅玲.微波氧燃烧-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石墨烯中硫[C].第叁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6:无机质谱.2017
[9].万骏.微波燃烧法制备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10].赵凤起,张建侃,杨燕京.石墨烯负载型燃烧催化剂的合成及在推进剂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