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矿床模型论文_刘佶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矿床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床,模型,成矿,数字,露天矿,比例尺,地质。

数字矿床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佶林[1](2015)在《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露天排运规划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露天矿运输成本占矿石总开采成本的40%~50%以上,使得废石运输排放问题成了影响露天矿山开采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最佳的排土运输规划方案,降低露天矿山排土的总运输成本,对矿山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排土方案有不同的运输成本,在众多可行的排土方案中,总有一个方案的运输费用是最小的。目前,露天矿山排土规划或计划的编制,大多依靠编制者的经验,尚没有较为成熟实用的方法来编制科学的排土方案,使得总排土运输费用最小。本文基于叁维数字矿床开采模型,将求解最小排土运输费用的问题转化为求排土运输过程中岩土块体最小运距的问题,提出了最优堆置体概念,即排土场内所有能够容纳某时期采场所剥离岩的区域中总运距最小的区域。并基于贪婪算法,提出了搜索各计划期内岩土排放最优堆置体的“最优排土堆置体搜索算法”来寻求整个排土作业过程的最小运输费用。该算法以排土场块体模型为基础,构造出一个正锥体,运用锥体选择法,以当前生产状况下运距最短为标准,逐个搜索和判别排土场内的每一个块体,按时序分别生成所有待优化时期内采场剥离岩土的最优堆置体。为实现上述优化方案,本文利用叁维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区数字化矿床模型,基于“最优排土堆置体搜索算法”和计算机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排土运输优化程序,将优化程序应用于叁维矿床模型,实现排土优化的自动化和可视化。结合某露天磷矿的生产实际,根据矿区采剥计划优化结果,应用排土运输优化程序对矿区进行了10年期排土运输优化,验证了优化程序的实用性。优化方案产生了10个最优堆置体,即10年期岩土排放的最佳方案,确定了在最小运距下开采境界内所有岩土块体去往排土场各台阶的流量和流向,得出矿区总排土运输费用为25105万元。论文研究所开发的排土运输优化程序,实现了排土运输优化的程序化和可视化。所得到的优化方案为露天矿优化生产组织方式,降低排土运输成本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为矿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5-10-01)

史蕊,陈叁明,陈建平[2](2014)在《河北金厂峪金矿床的数字矿床叁维模型构建与空间展布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厂峪金矿床的围岩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和角闪岩类岩石,其遭受动力变质后形成片岩带与矿体密切相关。以探矿者软件为工作平台,建立了该矿床的叁维数字矿床模型。通过收集和整理研究区的地质图、地形图、勘探线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建立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背景,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构建主要控矿地质体的叁维实体模型。从模型中清晰可见矿体主要赋存在片岩带中,且严格受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从而证实了叁维数字矿床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李程,柳炳利[3](2014)在《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叁维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湖北大冶铜绿山地区的地质背景出发,依据成矿理论对该区域的成矿地质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分别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方面确定找矿标志,基于MICROMINE软件平台结合隐伏地质体建立研究区的数字地质模型。由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和化探的指示作用,对深部隐伏矿进行地质方法与地球化学方法综合预测,圈定出3个成矿远景区。(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0)

卢立松,孟中华,李志国[4](2013)在《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露天境界动态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露天矿山开采境界圈定的合理性与矿山效益直接相关,为科学、简便的得到最优露天开采境界,借助叁维数字矿床模型,结合NPV原理,采用L-G图论法,充分考虑贴现率、矿石的不同品级售价及不同岩石类型比重等现实情况,利用块段模型属性运算,以采剥进度计划所得各块段采剥年度值,计算块段净现值,以净现值为优化目标,做出投资方案评价,实现露天开采境界动态最优化计算。以某铁矿为例进行了动态优化计算,最终优化结果相较境界初始解,采剥总量减少210.4万m3,平均剥采比由2.25减小到1.52,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3年03期)

陈建平,王春女,尚北川,史蕊[5](2012)在《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福建永梅地区隐伏矿叁维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福建永梅地区的地质背景入手,结合成矿理论,对该区的找矿地质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分别从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4个方面确定了找矿标志,采用计算机建模技术并结合隐伏地质体反演法建立矿田周围地区的数字地质模型,实现研究区域叁维可视化;在找矿模型的指导下,选取了成矿有利地层、断裂缓冲、中心对称度、等密度、燕山早期岩浆岩等17个证据因子,并在建立叁维数字研究区的基础上,将地球物理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加入到地质模型中,以地质背景为依托,充分运用物探、化探的指示作用,对深部隐伏矿进行预测,实现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结合预测;并应用"立方体预测模型"预测方法,结合地质统计学相关方法,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期刊2012年06期)

陈建平,史蕊,王丽梅,陈珍平[6](2012)在《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陕西潼关县Q8号金矿脉西段叁维成矿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潼关县桐峪金矿区Q8号矿脉是小秦岭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矿床之一。经过多年的开采和利用,目前该矿的地表矿和浅部矿已基本被采空,资源出现短缺,鉴于此,如何开展深部的叁维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成为当今技术研究的热点。将传统的二维找矿方法拓展到叁维空间上,从叁维角度实现金矿的深部地质定量化信息的可视化,运用叁维空间的找矿标志变量进行深部隐伏矿体的叁维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的大小圈定了有利成矿区4处,从而为整个潼关地区的金矿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隐伏矿床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2年03期)

张婷婷,黄勇,唐晓倩,刘飞[7](2012)在《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发现较早,勘探工作也开展较早的大型铜金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代表性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对该矿床的深入研究,为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寻找"雄村式"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总结雄村铜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以该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为依据,以矿区勘探资料为数据基础,将叁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该矿床,建立了雄村铜金矿的数字矿床模型,充分展示了立体模型对地质体空间特征的有效表达,实现了该矿床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同时,将数字矿床模型与矿区的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数据结合,开展多源信息叁维综合分析,为矿区深部和外围叁维定位定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张婷婷,黄勇,唐晓倩,刘飞[8](2012)在《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发现较早,勘探工作也开展较早的大型铜金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代表性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对该矿床的深入研究,为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寻找"雄村式"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总结雄村铜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以该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为依据,以矿区勘探资料为数据基础,将叁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该矿床,建立了雄村铜金矿的数字矿床模型,充分展示了立体模型对地质体空间特征的有效表达,实现了该矿床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同时,将数字矿床模型与矿区的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数据结合,开展多源信息叁维综合分析,为矿区深部和外围叁维定位定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球学报》“西藏重要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综合研究”专辑》期刊2012-07-01)

肖克炎,李楠,孙莉,邹伟,李莹[9](2012)在《叁维数字矿床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床模型是找矿实践和资源评价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矿床模型被认为是矿床发现和资源评价钥匙和基石,一直受到矿床学家和资源预测评价专家重视。考克斯等(1986)为了未资源资源评价需要编着了86个全球矿床模式,包括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等描述性模型及品位吨位模型。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毓川、朱裕生(1993)、裴荣富(1995)等也编着中国成矿模式等着作。近年来,毛景文等(2012)也根据最新矿床学研究进展编着了中国成矿模式。最新开展全国(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12年S1期)

余文章[10](2012)在《基于矿床数字模型的露天采剥方案优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露天开采矿山工程主要由矿岩的开挖工程及其移运工程构成。对于开采境界范围达数平方公里的大型露天矿山,由于开挖和移运的矿岩数量庞大,开采中的境界内采剥时空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导致被开挖矿岩运输功的大幅波动。采剥时空关系的合理发展由采剥方案决定。由于在露天开采各工序的成本中,伴随开采空间位置而变化的成本主要是矿岩运输成本。所以,采剥方案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满足采剥关系约束的前提下,追求采剥总运输功的最小化。过去在采剥方案优化研究中,产生过各种优化计算理论和数学模型。尽管这些优化模型都有严谨的数学证明,但参与计算的矿岩量及其空间位置数据往往是笼统而粗略的估计值,或以台阶为单元,或以人工划分网格进行矿岩量估值,优化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鉴于此,本论文研究了在叁维矿业软件的支持下,将采剥矿岩量及其空间位置用块体模型将矿山开采过程离散化为模块的开采,为采剥优化模型计算提供准确数据的方法。同时,由于模块化数据的增加,参与剥排运输功优化计算的变量数多达2268个,难以发现错误和验证计算的正确性。论文又结合叁维矿业软件钻孔数据库和品位批量估值原理,研究了矿岩运输功优化计算结果向矿床可视化模型赋值的方法,实现了优化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检验。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露天矿采剥时空关系和最小运输功的优化计算。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对某露天矿进行数字矿床建模,完成了开采境界和排土场设计,获得了以块体模型表达的采剥矿岩总量及所需的排土空间范围;以运输功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确定了岩块剥离点废石量空间流向和流量,得到了运输功优化的初步计算结果;借助动态规划方法,以搜索剥、排规划各时期的最小费用为目标,建立了露天矿剥离运输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本论文研究并建立的数字矿床模型方法和采剥优化计算模型,具有解决大型露天整体运输功优化的能力,可为露天矿山优化生产组织,降低运输成本提供参考。在论文研究中,还应用了数据结构知识,利用框图法描述了两个优化模型的算法步骤,编制了多目标优化软件包LINGO9.0求解多变量、多个算法模型的计算机程序。从而解决了大型露天矿床模型计算优化问题。(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数字矿床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厂峪金矿床的围岩为斜长角闪片麻岩和角闪岩类岩石,其遭受动力变质后形成片岩带与矿体密切相关。以探矿者软件为工作平台,建立了该矿床的叁维数字矿床模型。通过收集和整理研究区的地质图、地形图、勘探线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建立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区域地质背景,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构建主要控矿地质体的叁维实体模型。从模型中清晰可见矿体主要赋存在片岩带中,且严格受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从而证实了叁维数字矿床模型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矿床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佶林.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露天排运规划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2].史蕊,陈叁明,陈建平.河北金厂峪金矿床的数字矿床叁维模型构建与空间展布规律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

[3].李程,柳炳利.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叁维成矿预测[C].第十叁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4].卢立松,孟中华,李志国.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露天境界动态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3

[5].陈建平,王春女,尚北川,史蕊.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福建永梅地区隐伏矿叁维成矿预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

[6].陈建平,史蕊,王丽梅,陈珍平.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陕西潼关县Q8号金矿脉西段叁维成矿预测[J].地质学刊.2012

[7].张婷婷,黄勇,唐晓倩,刘飞.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J].地球学报.2012

[8].张婷婷,黄勇,唐晓倩,刘飞.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C].《地球学报》“西藏重要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综合研究”专辑.2012

[9].肖克炎,李楠,孙莉,邹伟,李莹.叁维数字矿床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J].矿床地质.2012

[10].余文章.基于矿床数字模型的露天采剥方案优化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论文知识图

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叁级推理网...数字矿床模型叁级推理网络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叁级推理网...数字矿床模型资源预测技术流程中国铜矿数字矿床模型叁级推理...数字矿床模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标签:;  ;  ;  ;  ;  ;  ;  

数字矿床模型论文_刘佶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