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渗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力学,岩石,尾矿,孔隙,裂隙,基坑。
渗流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东乾,张长飞[1](2019)在《洪水位下土石坝渗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Geostudio就洪水位下土石坝在非饱和-饱和情况下的渗流特征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耦合洪水位下的渗流状态考虑上游坝坡与下游坝坡的稳定性系数,以此判断坝坡稳定性。结果表明:(1)校核洪水位下单宽渗流量很小,说明该土石坝防渗效果很好,且单宽渗流量与库水位高度呈正比,说明心墙具有很好的防渗性能;(2)上游坝坡稳定性与库水对坝坡的静水压力相关,下游坝坡稳定性与浸润线高度相关。(3)进行锚杆加固后下游坝坡处于稳定状态,锚固后加锚处一定范围内抗剪强度明显增大。(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杨春波,王树和,王媛,李庆文,黄景琦[2](2019)在《尾矿库槽孔管外包土工布径向渗流试验模型及其渗透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槽孔管排渗体系对降低尾矿坝浸润线具有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多基于一维试验单独测定土工布的渗透系数,对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整体系统渗透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设计研发了一套针对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排渗体系的径向流试验设备,进而开展不同水头差及不同土工布层数下槽孔管排渗体系的渗流试验,研究土工布层数和水头差对排渗体系渗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水头差增加,槽孔管排渗体系渗透系数具有逐渐增加的规律;随外包土工布由一层增加到二层,渗透系数明显减小,但随着土工布层数继续增加,渗透系数又出现轻微增加的情况。本文试验结果可为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整体结构在尾矿坝排渗降渗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11期)
刘嘉夫,齐昕[3](2019)在《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裂隙试件,在考虑裂隙表面粗糙性的立方定理修正经验公式的基础上,采用分析岩石渗透系数的等效沟槽模型对粗糙裂隙的渗流进行分析,推导得到考虑曲折效应的裂隙渗流计算公式,并根据裂隙试件J1、J2及J3的数值计算结果确定渗流计算公式中的待定常数,然后采用裂隙试件J4、J5对渗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将本文渗流计算公式得到的裂隙试件渗流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曲折效应的裂隙渗流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两者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裂隙渗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11期)
张成,牟猷[4](2019)在《某面板堆石坝蓄水期坝基渗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坝基渗流状态是判断面板堆石坝防渗效果和安全状态的主要依据。采用过程线分析和分布分析对某面板堆石坝蓄水期坝基渗流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由统计模型对坝基渗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防渗帷幕后P2渗压计实测渗压水位偏高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P2实测渗压水位偏高仅为局部现象,不会对该面板堆石坝安全状态产生危害。(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新能源》期刊2019年09期)
王瑜,刘志成[5](2019)在《地下水渗流对地源热泵竖直双U地埋管群传热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叁维模型,并使用文献数据和热响应测试数据验证了此模型。考察了地下渗流水水温度、流速对地埋管换热量的影响,得出不同条件下地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通过模拟发现,在未渗流情况下,地源热泵存在严重的热堆积;地下水渗流可消除热积聚,且地下水渗流的温度和速度对热迁移有着规律性的影响。当地下水温处于冰点以上时,水温越低,渗流速度越大,地下水渗流可更好地消除热积聚现象,且高渗流速度可确保单位井深换热量尽早达到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09期)
张培森,孙亚楠,颜伟,闫奋前,吴俊达[6](2019)在《饱和破碎砂岩承压变形及渗流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破碎岩石变形-渗流试验系统,对级配破碎砂岩在不同加载类型、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的压缩变形及渗流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轴向荷载等级的增加,碎石轴向位移逐渐增大,残余碎胀系数与空隙率逐渐减小,且加载阶段较恒载阶段变化明显;相同轴向荷载条件作用下,饱和碎石比干燥碎石更易产生变形且加载终点位移累积变形量更大。轴向荷载作用下,碎石被挤压密实,空隙率降低、渗透系数减小,碎石骨架结构破坏明显,而水压作用下碎石骨架结构较为完整。轴压加载与轴压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碎石渗透系数与轴压均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渗透系数随轴压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轴压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加载阶段,渗透系数随轴压增加而降低,卸载阶段,渗透系数随轴压降低而增加,渗透系数差值与损失量主要发生在加卸载作用初期,且两者均随轴压加卸载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刚,刘志远,王鹏飞,汪文瑞,樊程[7](2019)在《考虑瓦斯吸附作用的真叁轴煤体剪切渗流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炭资源科学开采过程中,煤层内部伴有复杂的瓦斯运移行为,其常处于真叁轴应力状态,而当前物理试验不能反映瓦斯吸附饱和煤体的真实受力的动态状况,为此,利用自主研制的真叁轴气-固耦合煤体渗流试验系统,开展了以甲烷和氦气作为吸附介质、渗流介质的煤体吸附渗流试验,对比分析了甲烷吸附在真叁轴应力环境中对煤体变形和渗透率等影响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与氦气吸附试验定量对比分析可知,甲烷吸附作用受围压性质影响,在柔性围压一侧容易产生膨胀变形,而在刚性围压一侧产生微小变形;2)在不同的真叁轴剪切应力环境中,中间主应力越大,煤体最小主应力方向上的应变速率越大;3)中间主应力效应具有双重作用,中间主应力效应与围压效应存在差异,当中间主应力超过一定的应力范围后,煤体峰值强度降低,其渗透率提高。研究成果为治理煤与瓦斯突出、提高煤层气抽采率提供了试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仓[8](2019)在《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的基坑边坡渗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坑边坡在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的渗流特性研究较少这一不足,以江苏某经济开发区某基坑边坡为例,研究了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基坑边坡不同位置的渗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监测面的孔压与体积含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部监测面孔压变幅较大区域深度大于中部监测面同时大于下部监测面,孔压随着降雨的进行迅速增大,而后逐渐消散;含水率变化规律与孔压类似;不同降雨类型体表层孔压与体积含水率达到最大的速度大小排序分别为前锋型降雨≥平均型降雨≥中锋型降雨≥后锋型降雨,对整体体积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文龙[9](2019)在《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局部损伤开裂情况下的渗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在不同裂缝长度、宽度、位置以及不同材料渗透系数下的集中渗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裂缝缝宽,裂缝的相对位置和缝长是影响裂缝处渗流量的主要敏感因素;裂缝越长,位置越低,渗流量越大,且呈线性相关;相较于堆石体渗透系数的变化,过渡料渗透系数的改变是影响裂缝处渗流量的主要关键因素,随着过渡料渗透系数的增加,裂缝处渗流量呈指数型函数增长。建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重点保证过渡料的质量,避免后期运行出现裂缝扩张等现象。(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张雪龄,邝颂雅,师渝滔,朱维耀,王燕令[10](2019)在《致密油纳微米孔隙介质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致密油储层基质内纳微米孔隙介质的渗流特性和机理研究对促进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调研前人研究成果,总结了国内外的致密油藏特征,分析了致密油岩心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和渗流机理,并从孔隙结构特征、流体性质和液固界面作用等3个方面分析了对渗流特征的影响;最后从理论计算、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叁个角度阐述了致密油孔隙介质流动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可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4期)
渗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槽孔管排渗体系对降低尾矿坝浸润线具有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多基于一维试验单独测定土工布的渗透系数,对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整体系统渗透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设计研发了一套针对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排渗体系的径向流试验设备,进而开展不同水头差及不同土工布层数下槽孔管排渗体系的渗流试验,研究土工布层数和水头差对排渗体系渗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水头差增加,槽孔管排渗体系渗透系数具有逐渐增加的规律;随外包土工布由一层增加到二层,渗透系数明显减小,但随着土工布层数继续增加,渗透系数又出现轻微增加的情况。本文试验结果可为槽孔管外包土工布整体结构在尾矿坝排渗降渗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流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东乾,张长飞.洪水位下土石坝渗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
[2].杨春波,王树和,王媛,李庆文,黄景琦.尾矿库槽孔管外包土工布径向渗流试验模型及其渗透特性分析[J].中国矿业.2019
[3].刘嘉夫,齐昕.裂隙岩体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9
[4].张成,牟猷.某面板堆石坝蓄水期坝基渗流特性分析[J].水电与新能源.2019
[5].王瑜,刘志成.地下水渗流对地源热泵竖直双U地埋管群传热特性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6].张培森,孙亚楠,颜伟,闫奋前,吴俊达.饱和破碎砂岩承压变形及渗流特性试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7].王刚,刘志远,王鹏飞,汪文瑞,樊程.考虑瓦斯吸附作用的真叁轴煤体剪切渗流特性试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8].张仓.不同类型降雨条件下的基坑边坡渗流特性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刘文龙.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在局部损伤开裂情况下的渗流特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
[10].张雪龄,邝颂雅,师渝滔,朱维耀,王燕令.致密油纳微米孔隙介质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海上油气.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