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候学,降水,气温,联合EOF
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论文文献综述
郑金新,黎洛丝,郑嘉雯,郑菲菲[1](2019)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气温的联合EOF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JEOF等方法分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协同变化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时间系数为正时,第1典型场降水型态从北向南(下同)呈"++-"分布,气温表现为冷异常,500 hPa回归场在中纬度地区呈显着低压异常,SST回归场表现为太平洋海域呈西北-东南的分布;第2典型场降水呈"+-"分布,气温则呈"-+"分布;第3典型场降水分布呈中间型,气温场呈"-+"分布。(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邢子毅,陈继全[2](2019)在《中国夏季降水同前期冬季气温地温间的线性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3—2013年我国598个站点的降水、气温、地温逐月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夏季降水同前期冬季气温、地温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963—2013年我国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主要特征为:在1999年之前我国华北、内蒙古中东部以及河套等地区降水增多,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区降水减少,夏季降水所对应的雨型为北方型;在1999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等地的夏季降水增多,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夏季降水所对应的雨型为南方型;前期冬季气温和地温上升有利于东部北部、新疆、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夏季降水增多。(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李丽平,马晨誉,倪语蔓,袁爱军,王盘兴[3](2018)在《中国冬夏季气温和降水异常耦合关系的SVD与MEOF分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揭示中国冬、夏季气温、降水之间的同期耦合时空特征为例,比较了SVD与MEOF分析所得主要正交模的相关关系及均衡性,论证了SVD方法在揭示两个要素场序列互相关关系上的优越性。结果表明:1) SVD的分解对象仅包含反映两种要素场相关关系的信息,而MEOF还包含了两个要素场各自的自相关信息,前者分解对象更纯粹。2) MEOF和SVD揭示的气温和降水空间耦合模态正负异常分布大致相似,但相较SVD所揭示的耦合模态,MEOF分析的冬、夏季气温、降水主要正交模存在不均衡现象,即一个主要MEOF正交模往往侧重描述两种异常要素场中的一种,这种差异在冬季尤为突出。SVD方法揭示了中国冬、夏季同期气温、降水间局域高温少降水或低温多降水是二者主要异常配置,且相关性夏强冬弱。3)比较SVD、MEOF方法同序正交模的相关系数和均衡度发现,SVD多数正交模的相关系数较MEOF的更大、更稳定,且均通过显着性检验,MEOF的冬季部分正交模相关系数未通过显着性检验; SVD主要正交模的均衡性冬季优于MEOF分析、夏季优于(第一模态)或者接近于(第二、叁模态) MEOF分析。故SVD方法是揭示两要素之间耦合关系的更好方法。(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金明,陆桂华,吴志勇,顾世祥,何海[4](2016)在《1960—2009年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与气温的变化及其环流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1960—2009年中国61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研究了近50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与极端降水事件频数的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两者变化相应的大气环流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的西北和长江以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频数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而东北—西南走向一带为负相关关系。夏季气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均在1992年左右发生突变。突变前850hPa风场存在一个中心位于内蒙古的异常大陆气旋环流,而突变后变为异常大陆反气旋环流,这个异常气旋(反气旋)会增强(削弱)冷空气南侵入我国,从而导致我国气温突变后高于突变前。突变前,西部和长江以南地区分别为异常西风水汽输送和异常西南水汽输送,水汽均为异常辐散,极端降水事件偏少;东北—西南一带为异常西南水汽输送,水汽异常辐合,极端降水事件偏多;突变后,反之。(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6年03期)
沈丹,王磊[5](2015)在《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对中国夏季降水与气温影响的敏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为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敏感区域。利用WRF3.5.1中尺度模式,选取青藏高原为关键区域,设计干、湿土壤湿度两组敏感试验,以探讨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异常对中国夏季短期区域气候产生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短期区域气候对土壤湿度十分敏感,湿土壤导致东北、内蒙古东北部以及华东地区降水增多,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且各地区表现较一致;干土壤导致西北、华北、华中以及西南除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降水减小,全国气温除华中地区以外,普遍升高。湿土壤对降水主要表现为正反馈作用,对气温表现为负反馈作用。干土壤则反之。(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王明,曾新民,易翔,汪彪[6](2015)在《中国夏季模拟气温和降水对陆面方案敏感性的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陆面过程是影响气候变化的基本物理过程之一。陆地下垫面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陆地表面的能量和水分平衡,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局地、区域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基本特征。因此研究陆面过程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陆气相互作用十分重要。大多研究集中在短期高温或暴雨过程,对夏季气候的模拟较少,同时气温和降水分开研究,但气温和降水同是气候最为重要的特征量,因水热平衡等方面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变化。因此本文选用模式Advanced Research WRF(ARW)V3,采用WSM 5-class微物理方案、RRTM长波辐射方案、Dudhia短波辐射方案、Monin-Obukhov近地面层方案、YSU边界层方案和BMJ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陆面方案分别采用四种陆面方案(SLAB陆面方案、NOAH陆面方案、RUC陆面方案、PLEX陆面方案),四个陆面方案各自从水平衡及能量平衡规律出发,计算出了陆面与大气之间交换的动量、感热、潜热、辐射等通量。研究区域中心为(37°N,103°E),区域格点数为144×116,水平格距为40Km,垂直分辨率为不等距28层,模式顶层气压为50h Pa。模式的初始场及边界条件均采用NCEP1°×1°再分析资料数据。积分时段从2003年5月1日00时(UTC)到2003年9月1日00时(UTC),即连续四个月的积分,时间积分步长为180s,取第一个月为spin-up模式调整时间,利用6、7、8月份的模拟结果进行季尺度的分析。气温观测资料选用美国特拉华大学地理系气候研究中心分析的地面气温场,降水资料的选用中国160个站点的实测降水资料。为对比不同陆面方案对中国夏季气温和降水模拟的影响,本文分析中国区域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并着重分析干旱半干旱气候的西北地区(北方)以及湿润气候的华东地区(南方),结果表明:(1)四种陆面方案均能较好的模拟出总区域的气温和降水,但不同陆面方案间存在一些差异。NOAH方案模拟的气温场和降水场都最为接近实际观测场,同时能模拟出气温的暖中心和降水中心的范围和强度;SLAB方案模拟气温场其暖中心较实际观测场偏低,整体为冷偏差,同时模拟的降水场在降水多的东南部偏少;RUC方案模拟气温和降水都较实际观测偏大,主要表现在暖中心和降水中心带的强度和范围;PLEX方案模拟的气温场为冷偏差,同时模拟的降水场同RUC方案较为一致。(2)对子区域而言,气温和降水同样对陆面方案较为敏感。如西北地区RUC方案和SLAB方案模拟气温相差可达6℃,华东地区RUC方案和SLAB方案模拟降水场可达4mm/d。(3)同时受不同气候特征的影响,不同陆面方案模拟气温和降水在各子区域中存在一些差异。对气温而言,四种陆面方案模拟的气温偏差在西北地区较华东地区偏暖,如RUC方案模拟的气温偏差在西北地区较华东地区偏大1.4℃;对降水而言,除SLAB方案表现为"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主雨带偏北"特点外,其他叁个方案均模拟出降水偏多,且华东地区偏差较西北地区大,如RUC方案模拟的降水偏差在华东地区较西北地区偏大1.3mm/d。(本文来源于《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期刊2015-10-14)
徐康,何金海,祝从文[7](2011)在《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贝加尔湖地表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陆地增温幅度大于海洋,主要的增温中心位于亚洲北部、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因此,全球变暖有可能通过改变大尺度季风环流而影响中国气候变化。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研究中心(GISS)的逐月地表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604个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重点讨论了1951—2007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同期的北半球大陆地表气温年代际尺度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要表现为"南旱北涝"与"南涝北旱"两者年代际异常之间的转换,但在1996年之后,伴随北方干旱区向南发展,呈现出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同时减少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同期的环贝加尔湖地表气温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贝加尔湖地区地表气温增暖可能导致蒙古高原对流层出现异常的暖性反气旋,使得位于蒙古高原的气旋频数减少和强度减弱。由于华北降水与蒙古气旋的活动直接相关,从而导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持续性减少。自1996年开始贝加尔湖地区的地表气温进一步升高,导致中国北方干旱化加剧。由于环贝加尔湖地区是过去50年全球变暖的最显着地区之一,因此,全球变暖可能是通过关键区域的温度变化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江丽俐,管兆勇[8](2009)在《东亚夏季风位涡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变化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位涡构造了一个新的夏季风位涡指数(I_(PV)),讨论了它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及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该指数能较好反映夏季风的异常变化特征和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异常变化。强指数年,雨带偏北,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明显干旱,华南、华北降水偏多。弱指数年,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降水明显偏多,华南、华北降水偏少。特别是该指数与长江中下游降水量的呈明显负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年份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同时I_(PV)的异常变化对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大气环流型也具有较强的识别力。(本文来源于《第六届长叁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09-09-19)
孙林海,刘一鸣[9](2008)在《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评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NCC)对1983—2002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并对2003—2007年夏季进行实时预报。从模式20年回报的平均状况来看,模式基本上能够反映出中国夏季气候的平均状况。使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的业务预报评分(P)和距平相关系数(ACC)等五个评估参数对模式的回报和预报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对我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跨季度预报能力,部分地区有较好的预报效果。区域气候模式20年夏季平均气温的回报与实况在分布形态上较为相似,回报夏季降水量的分布形态与实况有一定的差异。近25年区域气候模式夏季平均气温预报P评分为67.9分,降水为67.6分。(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08年11期)
刘颖[10](2008)在《春季地气温差分布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春季地气温差与春季感热通量有很高的正相关性,地气温差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是影响陆地热状况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基于海陆热力差异这一重要的夏季风爆发原因,利用站点资料和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EOF分析(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以及SVD分析(singular valuedecomposition)等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和探讨了1957~2006年中国春季地气温差的分布异常特征。进一步分析了海拔高度对地气温差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春季地气温差对中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青藏地区的春季地气温差与夏季整层水汽输送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春季地气温差的分布形势与中国地势的分布基本吻合,都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点,并且在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值区。相关分析表明,中国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春季地气温差对江淮流域的夏季降水有明显的影响。春季,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地气温差越大(小),江淮流域的夏季降水就越多(少)。本文对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地气温差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大于1000米、2000米和3000米地区区域平均的地气温差都呈单峰分布,春末夏初(5月或6月份)达到最高值,12月份为最低值;1~12月地气温差与海拔高度的相关系数呈双峰分布,双峰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在夏季和冬季相关系数较小。相关分析、EOF分析和SVD分析表明,春季,青藏高原的地气温差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长江中下游旱年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值区有向东部移动的特征;春季青藏高原的地气温差偏强(弱)时,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少)。春季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区温差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较强的“前兆性信号”作用。中国区域春季地气温差距平EOF分析第一特征向量“南负北正”的分布形势有利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东亚夏季风由强变弱。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地气温差大、黄淮流域春季地气温差小的这种分布特征则有利于夏季整层水汽输送通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合。(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08-04-01)
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63—2013年我国598个站点的降水、气温、地温逐月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夏季降水同前期冬季气温、地温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963—2013年我国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主要特征为:在1999年之前我国华北、内蒙古中东部以及河套等地区降水增多,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区降水减少,夏季降水所对应的雨型为北方型;在1999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等地的夏季降水增多,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夏季降水所对应的雨型为南方型;前期冬季气温和地温上升有利于东部北部、新疆、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论文参考文献
[1].郑金新,黎洛丝,郑嘉雯,郑菲菲.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气温的联合EOF分析[J].广东气象.2019
[2].邢子毅,陈继全.中国夏季降水同前期冬季气温地温间的线性关系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3].李丽平,马晨誉,倪语蔓,袁爱军,王盘兴.中国冬夏季气温和降水异常耦合关系的SVD与MEOF分析对比[J].大气科学学报.2018
[4].陈金明,陆桂华,吴志勇,顾世祥,何海.1960—2009年中国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与气温的变化及其环流特征[J].高原气象.2016
[5].沈丹,王磊.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对中国夏季降水与气温影响的敏感试验[J].气象科技.2015
[6].王明,曾新民,易翔,汪彪.中国夏季模拟气温和降水对陆面方案敏感性的评估[C].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干旱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2015
[7].徐康,何金海,祝从文.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贝加尔湖地表气温年代际变化的关系[J].气象学报.2011
[8].江丽俐,管兆勇.东亚夏季风位涡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和气温变化的联系[C].第六届长叁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2009
[9].孙林海,刘一鸣.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评估分析[J].气象.2008
[10].刘颖.春季地气温差分布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