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论文和设计-邓辉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第一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壳体前端的外壁面设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设于第二壳体,第一套筒的外侧设有第一轴体,第一轴体设有若干个卡接块,第二壳体外侧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设有旋扣,旋扣与第二套筒转动连接,第二套筒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孔,旋扣设有把手,把手穿过滑槽孔伸出,旋扣与卡接块可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便捷、稳定的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所述第一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4),所述第一分隔板(4)垂直所述第一壳体(1)的尾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分隔板(4)分隔所述第一空腔形成第一线腔、第二线腔,所述第一壳体(1)的尾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线腔的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二线腔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壳体(1)前端的外壁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5)、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的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所述第二壳体(5)的前端面开设有分别正对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的第三开孔、第四开孔,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所述第二壳体(5)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套筒(8),所述第一套筒(8)包围所述第二壳体(5)设置,所述第一套筒(8)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5)靠近所述第三开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8)套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所述第一套筒(8)的外顶面设置有第一板(9),所述第一板(9)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所述第一板(9)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轴体(10),所述第一轴体(10)的侧面远离所述第一板(9)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11),所述第二壳体(5)的顶面设置有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板(9)平行,所述第二板(12)朝向所述第一板(9)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3)内设置有旋扣,所述旋扣与所述第二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3)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孔(14),所述旋扣的侧面设置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穿过所述滑槽孔(14)伸出,所述旋扣与所述卡接块(11)可扣合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所述第一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4),所述第一分隔板(4)垂直所述第一壳体(1)的尾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分隔板(4)分隔所述第一空腔形成第一线腔、第二线腔,所述第一壳体(1)的尾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线腔的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二线腔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壳体(1)前端的外壁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5)、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的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所述第二壳体(5)的前端面开设有分别正对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的第三开孔、第四开孔,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所述第二壳体(5)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套筒(8),所述第一套筒(8)包围所述第二壳体(5)设置,所述第一套筒(8)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5)靠近所述第三开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8)套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所述第一套筒(8)的外顶面设置有第一板(9),所述第一板(9)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所述第一板(9)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轴体(10),所述第一轴体(10)的侧面远离所述第一板(9)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11),所述第二壳体(5)的顶面设置有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板(9)平行,所述第二板(12)朝向所述第一板(9)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3)内设置有旋扣,所述旋扣与所述第二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3)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孔(14),所述旋扣的侧面设置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穿过所述滑槽孔(14)伸出,所述旋扣与所述卡接块(11)可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扣包括环体(16)、设置在所述环体(16)内侧壁的若干个卡块(20),所述环体(16)与所述第二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卡块(20)靠近所述环体(16)中心轴的侧面开设有卡接凹槽(17),每一个所述卡接凹槽(17)沿所述环体(16)的圆周方向延伸至所述卡块(20)的两侧面,所述卡接凹槽(17)与所述卡接块(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体(16)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把手(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8),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设置,所述第四开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9),所述第二倾斜面(19)朝向所述第二电极母头(7)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垂直所述第二壳体(5)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分隔板分隔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与所述第二电极母头(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外壁设置有第一凸起框(21)、第二凸起框(22),所述第一凸起框(21)包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二凸起框(22)包围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的侧面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均呈板状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与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均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的表面均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凸起(23),所述凸起(23)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前端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的两侧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内表面一侧设置有凸缘(24),所述凸缘(24)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框(21)、所述第二凸起框(22)均围成T字形,所述第一凸起框(21)形成第一水平槽、垂直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槽的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二凸起框(22)形成第二水平槽、垂直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槽的第二竖直槽,所述第一水平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竖直槽与所述第一竖直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槽内,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设置与所述第二水平槽内,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的凸起(23)、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的凸起(2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二竖直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10)内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二套筒(1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面设置有卡接环(25),所述卡接环(25)的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套筒(8)底面设置有卡扣(26),所述卡扣(26)配合连接所述卡接环(2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线领域,特别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LED灯线的灯线与灯线电频插头之间往往需要采用转接头进行转换,一般的灯线电频插头具有正负两个电极。为了方便的更换不同的灯线电频插头,因而传统的转接头一般包括两个端子,两个端子上均具有正负两级,其中一个端子连接LED灯线,另一个端子连接电频插头,两个端子内部设置能够相互配对连接的铜件,进而可实现两个端子之间的电连接,两个端子的外壳一般采用卡扣配合连接,该卡扣一般采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构件,但是长时间采用该卡扣式配合连接的话,在经历多次的更换不同的灯线电频插头后,该卡扣有可能会弹性不足甚至断裂,导致不能实现扣合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便捷、稳定的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所述第一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垂直所述第一壳体的尾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分隔板分隔所述第一空腔形成第一线腔、第二线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尾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线腔的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二线腔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壳体前端的外壁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所述第二电极公头,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分别正对所述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的第三开孔、第四开孔,所述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包围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三开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套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所述第一套筒的外顶面设置有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所述第一板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的侧面远离所述第一板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板平行,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旋扣,所述旋扣与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孔,所述旋扣的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穿过所述滑槽孔伸出,所述旋扣与所述卡接块可扣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扣包括环体、设置在所述环体内侧壁的若干个卡块,所述环体与所述第二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卡块靠近所述环体中心轴的侧面开设有卡接凹槽,每一个所述卡接凹槽沿所述环体的圆周方向延伸至所述卡块的两侧面,所述卡接凹槽与所述卡接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开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母头设置,所述第四开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朝向所述第二电极母头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垂直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分隔板分隔所述第一电极母头与所述第二电极母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外壁设置有第一凸起框、第二凸起框,所述第一凸起框包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二凸起框包围所述第二电极公头的侧面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极公头、所述第二电极公头均呈板状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与所述第二电极公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均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所述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的表面均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抵接所述第一壳体前端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公头、所述第二电极公头的两侧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内表面一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抵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面内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框、所述第二凸起框均围成T字形,所述第一凸起框形成第一水平槽、垂直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槽的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二凸起框形成第二水平槽、垂直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槽的第二竖直槽,所述第一水平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竖直槽与所述第一竖直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槽内,所述第二电极公头设置与所述第二水平槽内,所述第一电极公头的凸起、所述第二电极公头的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二竖直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体内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二套筒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的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套筒底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配合连接所述卡接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的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可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连接,通过该空腔、第一分隔板、第一线腔、第二线腔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电极公头所连接的导线与第二电极公头所连接的导线发生短接的情况,能够有效的对电路进行保护,通过该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第四开孔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向第一电极公头、第二电极公头、第一电极母头、第二电极母头接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套筒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定位连接,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该第一轴体、卡接块、旋扣、把手、第一板、第二板、滑槽孔的设置,能够便捷的实现通过手动转动该把手,进而使该把手在该滑槽孔内旋转,从而带动该旋扣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实现旋扣与卡接块之间的可扣合连接,通过手动转动该把手对其旋扣与卡接块扣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体与第二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壳体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后视示意图。

图中:第一壳体1,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第一分隔板4,第二壳体5,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第一套筒8,第一板9,第一轴体10,卡接块11,第二板12,第二套筒13,滑槽孔14,把手15,环体16,卡接凹槽17,第一倾斜面18,第二倾斜面19,卡块20,第一凸起框21,第二凸起框22,凸起23,凸缘24,卡接环25,卡扣2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5,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所述第一壳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分隔板4,所述第一分隔板4垂直所述第一壳体1的尾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分隔板4分隔所述第一空腔形成第一线腔、第二线腔,所述第一壳体1的尾端的端面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线腔的第一开孔、连通所述第二线腔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壳体1前端的外壁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5、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的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所述第二壳体5的前端面开设有分别正对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的第三开孔、第四开孔,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所述第二壳体5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套筒8,所述第一套筒8包围所述第二壳体5 设置,所述第一套筒8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5靠近所述第三开孔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8套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所述第一套筒8的外顶面设置有第一板9,所述第一板9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设置,所述第一板9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轴体10,所述第一轴体10的侧面远离所述第一板9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11,所述第二壳体5的顶面设置有第二板12,所述第二板12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板9平行,所述第二板12朝向所述第一板9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3内设置有旋扣,所述旋扣与所述第二套筒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3的侧面开设有滑槽孔14,所述旋扣的侧面设置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穿过所述滑槽孔14伸出,所述旋扣与所述卡接块11可扣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该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的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分别插入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可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连接,通过该空腔、第一分隔板4、第一线腔、第二线腔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第一电极公头2所连接的导线与第二电极公头3所连接的导线发生短接的情况,能够有效的对电路进行保护,通过该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第四开孔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向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接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套筒8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第一套筒8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定位连接,第一套筒8与所述第一壳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该第一轴体10、卡接块11、旋扣、把手15、第一板9、第二板12、滑槽孔14的设置,能够便捷的实现通过手动转动该把手15,进而使该把手15在该滑槽孔14内旋转,从而带动该旋扣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实现旋扣与卡接块11之间的可扣合连接,通过手动转动该把手15对其旋扣与卡接块11扣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扣包括环体16、设置在所述环体16内侧壁的若干个卡块20,所述环体16与所述第二套筒13 转动连接,所述卡块20靠近所述环体16中心轴的侧面开设有卡接凹槽17,每一个所述卡接凹槽17沿所述环体16的圆周方向延伸至所述卡块20的两侧面,所述卡接凹槽17与所述卡接块1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环体16的外侧壁连接所述把手15;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该环体16与该第二套筒13转动连接,从而通过手动调节该把手15,能够调节该环体16的转动角度,从而环体16转动时,卡块20随环体16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该卡接凹槽17转动,进而可通过该卡接凹槽17与卡接块11扣合。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开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8,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设置,所述第四开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9,所述第二倾斜面19朝向所述第二电极母头7设置;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第一电极母头6与第一电极公头2的连接,在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分别向第一电极母头6、第二电极母头7的方向运动时,该斜面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垂直所述第二壳体5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分隔板分隔所述第一电极母头6与所述第二电极母头7;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连接到第一电极母头 6的导线与连接到第二电极母头7到导线发生短接的现象,能够有效的对连接线进行保护。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外壁设置有第一凸起框21、第二凸起框22,所述第一凸起框21包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二凸起框22包围所述第二电极公头 3的侧面底部;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对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进行定位固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均呈板状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与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 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均穿过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的表面均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外表面一侧设置有凸起23,所述凸起23 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前端面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的两侧在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内表面一侧设置有凸缘24,所述凸缘24抵接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内表面;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的把该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固定在该第一壳体1的前端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框21、所述第二凸起框22均围成T字形,所述第一凸起框21形成第一水平槽、垂直连通所述第一水平槽的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二凸起框22形成第二水平槽、垂直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槽的第二竖直槽,所述第一水平槽与所述第二水平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竖直槽与所述第一竖直槽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槽内,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 设置与所述第二水平槽内,所述第一电极公头2的凸起23、所述第二电极公头3的凸起2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槽、所述第二竖直槽内;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第一凸起框21、第二凸起框 22的设置,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对第一电极公头2、第二电极公头3 的定位固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轴体10内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二套筒13的底部设置有金属片;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磁铁、金属片的设置,便捷的实现第一轴体10与该第二筒体底部的金属片磁性连接,使得第一轴体10与第二套筒13的连接更加便捷、稳定。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1的底面设置有卡接环25,所述卡接环25的开孔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套筒8底面设置有卡扣26,所述卡扣26配合连接所述卡接环25;该结构简单、设置方便,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便捷的实现卡接环25 与卡扣26的配合连接,从而第一壳体1与该第一套筒8的连接更加稳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046.7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44675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H01R 13/40

专利分类号:H01R13/40;H01R13/502;H01R13/625;H01R13/02;H01R24/0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佛山市郴通线束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郴通线束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佛罗路中段1号第C座五楼501号

发明人:邓辉华;邓和群;邓叶;邓伟文

第一发明人:邓辉华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郴通线束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谢泳祥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用于汽车灯线的连接端子论文和设计-邓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