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声告白》中的精神创伤与恢复

浅析《无声告白》中的精神创伤与恢复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二代华裔移民作家伍绮诗的处女座《无声告白》描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一个看似幸福平静的华裔家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反应了该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所经历的精神创伤以及最后如何相互和解达到创伤恢复的曲折过程。

关键词:《无声告白》;精神创伤;恢复

《无声告白》的作者伍绮诗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香港移民二代华裔作家,该书在2014年美国出版后销量可观,获得2014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并且一举摘得其余数十项奖项。2015年由孙露翻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一经发表就在国内掀起一股阅读狂潮,不仅由于此书所描写的是我们所熟知的身边故事,更多的是它的聚焦点在一个国内读者所熟知的华裔家庭。这本小说以平缓却有力的语言描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看似幸福平静的华裔家庭所发生的故事,反应了该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所经历的精神创伤以及最后如何相互和解达到创伤恢复的曲折过程。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创伤”或“精神创伤”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它是创伤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指某一事件或灾难给受害者的心灵留下的难以愈合的伤害,受害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因此“心理创伤”主要两种形式:个人心理创伤和集体心理创伤。(薛玉凤4-5)有些比较轻微的心理创伤,经过一段些心理创伤的影响会延续较长的时间,甚至会影响终身。在心理学和精神科的分类中,把这种较为严重的精神创伤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DST是“一种(短暂或长期的)具有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发生的延迟或延长性反应。这类事件或情境几乎能任何人产生弥漫的痛苦”(施嘉琪11)在这本书中,这个华裔家庭里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尽管创伤应激源来自不同的方面,但痛苦却在每个人内心中滋长。

一、詹姆斯的族裔精神创伤

在海尔伍德任教的詹姆斯·李是一个美籍华人,其父亲是顶替邻居儿子的名字来到美国旧金山,也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证书儿子”,是美国历史上华人被排斥、被拒绝的历史写照,是美国歧视、限制对华移民历史的恶果之一。(薛玉凤118)华人移民史从一开始就是一部苦难史,从最初以旷工,铁路修建者身份进入美国,华裔在美国一直是收到排斥与否认的状态,所以詹姆斯的父母在美国不可能做到落地生根。后来由詹姆斯父亲名义上“兄弟”的介绍才得以在爱荷华州的一所小学谋到一份修房子的工作,詹姆斯可以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虽然现在看上去功成名就,但自小到大的各种经历却使他他觉得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纠缠半生不被他人认同的孤独感令其将“与他人一样”的合群与认同感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胡林117)小时候艰难的求学经历,被同学戏谑的他在体育课换衣服时穿了上衣却找不到裤子,在哈佛求学七年本以为可以留校最后却被告知名额给了“更合适”那个职位的美国人。他喜欢人们听到他说自己是美国历史教授时脸上那难以置信的表情,内心里一直有“我是美国人”的精神渴望,而这些所谓的“异质”或“他者”的苦难经历与内心渴望,也正是詹姆斯一直以来所受到的精神创伤的表现,后来遇到玛丽琳对他敞开的怀抱时才有一种“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怀抱”(伍绮诗37)的恍惚错觉。

二、玛丽琳的家庭精神创伤

玛丽琳是成长于一个单亲家庭的美国女孩,她的母亲是家政课老师,一生追求成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主妇,并把这个愿望强加于玛丽琳身上。在这样环境成长下的玛丽琳从小就具有叛逆思想,在高中时期所有的女孩子都被要求上家政课时她却想和男生们一起上手工课,大学时它拒绝男生的帮助自己动手得到最精确的实验结果,准备最完备的实验报告,并且在每次的测验中取得第一名,她一直都喜欢用这种方式让人刮目相看(伍绮诗28)。玛丽琳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成为一名职业女性,并且在这条路上一直努力着,直到遇到华裔教师詹姆斯,她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他,她觉得和和所谓的“异类”华裔男子詹姆斯在一起就是“与众不同”。贝尔曼·诺埃尔认为无论是在身体状态,还是记忆与语言表达,或者是在内心状况和社会行为方面,创伤都影响着个体,影响着人类的命运,尽管母亲在詹姆斯和玛丽琳的婚礼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样不对,玛丽琳,这样不对”、“你会改变想法的”、“过一阵子你会后悔的”,玛丽琳选择了与母亲永远决绝,创伤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玛丽琳的人生选择,每做一件事一个决定,似乎都是对母亲无声地反抗。但母亲从小到大对她灌输的理念却时时影响着她以后的家庭生活,在玛丽琳完全成为母亲的翻版每天围绕丈夫孩子,烹饪各种食物时,她还是会思考这真的是她想要的生活吗?

三、畸形的爱——孩子们的儿童精神创伤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其成长和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幼儿的创伤体验比我们想象的要频繁的多(薛玉凤3),而小说中玛丽琳的出走对孩子们造成的创伤绝对是不可逆转的一直存在。母亲的去世使玛丽琳突然意识到绝不能活的像母亲那样永远是一个家庭主妇,内心里一直存在的来自母亲的应激创伤与反叛意识再次被唤醒,她选择离家出走,继续追逐学业上的进步,成为一名医生,但最后却因为怀孕而放弃。但这次出走却给内斯尤其是莉迪亚带来的无法弥补的精神创伤。莉迪亚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眼中的一朵娇花、掌上明珠、心肝宝贝,母亲心中永恒的唯一(伍绮诗111),父母把融入人群,成为医生等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全部都寄托在她的身上,而莉迪亚却认为只要自己听话妈妈就不会再次离开,她从来都没有反抗过父母的要求,甚至在自己没有达到他们的期待时去伪装来博得他们的欢心,莉迪亚活的太累了,累到她认为这个世界上哥哥是她唯一的精神依靠,直到哥哥收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将要远离她而去,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失去,莉迪的精神支柱亚轰然倒塌,她选择结束了自己年仅16岁的生命。哥哥内斯和小妹汉娜一直是家里忽视的对象,父母的爱都给了莉迪亚,而内斯与父亲之间的某种纽带早在玛丽琳离家出走期间被詹姆斯一巴掌打破裂了,内斯只想赶快长大,离开这个令他窒息的家庭。汉娜更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爱在家里总是被忽略而喜欢躲到桌子底下悄悄观察每一个人,成了所谓的“角落人”(朱小兰1)在莉迪亚死后,只有她早就洞察了一切事实,但依然选择躲在桌子底下默不作声,汉娜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却在被父母忽视的环境中有着和她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四、家庭的和解,创伤的恢复

要治疗任何精神创伤,都必须首先追寻那个很可能发生于多年之前的根源性创伤。(薛玉凤4)在这个创伤存在于每一个人心里的家庭里,莉迪亚的突然死亡激化了一系列的矛盾,但这也给每一个人一个人情彼此抚平伤痕的机会。詹姆斯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经受的不能融入美国社会的精神创伤和把融入社会的希望寄托在莉迪亚身上的不可取做法。同样,玛丽琳把来自母亲灌输的成为完美家庭主妇的反叛精神创伤也施加于莉迪亚身上,希望女儿能帮自己实现没有实现的理想。在莉迪亚溺水死亡后,夫妻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在双方选择彼此时想“和他人一样”与“与众不同”这一误解上得到和解,明白彼此早就融为一体不可分开,在以后的生活里他们会谈论一些从未说开的话题。而詹姆斯与儿子内斯之间紧张的关系似乎也得到了缓和,詹姆斯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和儿子说话时,语气里不再有火药味,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也不再和他针锋相对(伍绮诗279),创伤得以解脱的最佳指标是创伤者恢复能力,可以使自己享受生活的乐趣,彻底投入人际关系的建立中(朱迪斯202)无论何时,家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永远是维系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而这种方法也是有效缓解与治愈他们之间精神创伤的方法,如果沟通来的早些,或许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

五、结论

看似和睦幸福的跨族裔婚姻的家庭里,个人精神创伤却存在于每个家庭成员身上。华裔“他者”身份的不被认可,不完整家庭环境下母亲对子女的过分期待所造成的叛逆式的精神创伤。华裔与美国本土人的结合,在以融入美国社会被接受为目标的父亲,以“与众不同”为母亲的极端畸形环境下生活的三个孩子,父母的过分期待,孩子们所感受到的令人窒息的爱以及无声地忽视,精神创伤无处不在。无声的告白,亦是一种无声的对自己所遭遇的精神创伤的无声告白与无力的反抗。最后,随着莉迪亚的死亡,所有的潜在矛盾被激化,在每个人无声告白的背后,是矛盾的和解,创伤的恢复,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正真的自己,摆脱来自自我或他人的精神束缚,才是治疗精神束缚与创伤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贝尔曼·诺埃尔著,李书红译《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胡林,让我告白———评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名作欣赏》2016年15期,117-118

[3]施琪嘉,《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4]伍绮诗著,孙露译《无声告白》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5]薛玉凤《美国文学的精神创伤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6]朱小兰,伍绮诗《无声告白》:第一百九十三个汉娜·李文艺报/2015年/11月/20日/第004版世界文坛1-2

[7]朱迪斯·赫尔曼著;施宏达,陈文琪译《创伤与复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卢慧芳(1992-),女,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15级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美国华裔文学。

标签:;  ;  ;  

浅析《无声告白》中的精神创伤与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