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修筑铁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铁路,中东,吴淞,电气化铁路,吉林省,人武部,同治。
修筑铁路论文文献综述
姚小波[1](2019)在《中东铁路修筑后域外教育对哈尔滨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1898-1936)》一文中研究指出随中东铁路的修筑,打破了哈尔滨封闭传统的以自然村落散居占主导地位的社区系统,铁路的开通致使西风东渐,洋人、洋学、洋艺纷纷涌入到哈尔滨社会。“旧学新知、中体西用”,使国人对域外科技的思想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在1903年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清廷废八股并颁布实施了全新的《癸卯学制》。意味着统治中国了几千年的封建科举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从而撼动了中国封建传统学务在我国教育史的历史地位,即改变了中国封建的官学、义学、私塾和书院等教育模式并立的格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体制为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历史上的哈尔滨区域,曾有相当大的外国侨民学校,特别是俄人创办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与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对哈尔滨区域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过去没有人提及过这个问题,根本原因是,沙俄政府对于哈尔滨区域的所做各种行为,对当时国人来说是屈辱与羞涩,基本上没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纵观哈尔滨区域社会发展的崛起,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文化的整合和社会制度的转变,域外教育的发展对哈尔滨社会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以哈尔滨社会的传统教务与中东铁路修筑后,铁路所带来的域外教育,以及在这种域外教育的影响下诞生的哈尔滨区域新式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种的“教育”模式不同变化的具体过程,来研究哈尔滨单一的社会结构如何转变为多元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流动变迁问题;文化变迁引起的社会变革问题。研究方法主要使用学者记载的哈尔滨史志为文献资料,以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哈尔滨社会发展的社会事实问题、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与整合问题、社会结构的分化引起的社会阶层的流动问题。希望通过中东铁路修筑所带来的域外教育对哈尔滨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社会学角度能够折射出哈尔滨区域社会结构单一到多元的特征,社会阶层的变迁与流动原因;并且通过近代哈尔滨多元化教育研究对当代教育发展事业有所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王丽娜[2](2018)在《吴淞铁路修筑始末》一文中研究指出吴淞铁路是近代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它的兴建与拆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吴淞铁路兴建的国内外环境为切入点,对吴淞铁路的修筑缘由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具体交代了吴淞铁路的修筑过程以及中英谈判细节,发掘其背后的中英双方的观念分歧以及清朝官员内部对铁路发展问题的认知分歧,力求清晰完整地阐述吴淞铁路的修建始末。(本文来源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罗桂生[3](2018)在《清同治朝官员拒绝修筑铁路思想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同治朝官员们在是否修建铁路问题讨论中提出四个拒绝修建铁路的主要理由:一是怀疑洋人"包藏祸心,觊觎商利";二是修铁路导致"险阻尽失,威胁主权";叁是修铁路"妨碍生计,引起内乱";四是修路"耗费巨赀"。这四个方面基本反映了当时修筑铁路对中国的不利事实。对同治朝所处内外形势分析判断是官员们拒绝修筑铁路的内在原因;而西方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心理阴影及其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不纯,是同治朝官员拒绝修筑铁路的外在因素;晚清国家职能滞后性是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起步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季[4](2018)在《多方角力:内外困境下清季广西铁路修筑筹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法国在广西逐渐扩大的铁路修筑专权是广西决定要自修铁路的直接诱因。从最初的商办铁路,到后来的官商合办与商办铁路筹备同时进行,法国殖民势力、清廷中央、广西地方、广西各府及周边省份士绅等多方力量参与其中、相互角力,使得铁路筹备过程变得一波叁折、异常艰难。清季广西铁路修筑一直停留在筹议阶段,最终随着清廷瓦解而不了了之。(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姚陈健[5](2018)在《中东铁路的修筑背景与所属权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俄为了强占和掠夺东北地区,修建了中东铁路。中东铁路的修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中东铁路的路权也不停地在变更。一条中东铁路,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中国只有自强才能以自己的力量来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壮大世界的和平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朝华,刘枭,刘朝翔[6](2017)在《六十载巨龙越天险 川陕间铁路迎巨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铁路史上,近60年前通车运营的宝成铁路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地位,它是沟通中国西北、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今天,西成高铁开通标志着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建成,使秦蜀两地的人们再次真实地感受到了险途(本文来源于《人民铁道》期刊2017-12-08)
杨宗祥[7](2017)在《历史的丰碑》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被调到新店学校任教,刚搬到校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一家与几个同事在学校操场里聊天,忽然看到氵舞阳河对岸沙水坪方向来了一支长长的队伍,有男的也有女的,每人都背着背包还有各种工具。我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也不知是从何处来的。第二天,又不断地来(本文来源于《贵州政协报》期刊2017-09-01)
谭瑞杰[8](2017)在《清末英国修筑滇缅铁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英国商人为进入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呼吁、敦促英国政府探寻、修筑自缅甸进入中国云南的铁路线,这种呼吁引起英属印度部的关注,由此,进行了最初的探路尝试。但因英国政府的消极态度,英法之间的激烈争夺,以及中缅两国的联合抵制,英国打通滇缅铁路线的目标始终迟迟未能实现。一鸦片战争后,英国从东南海上打开中国大门,但英国商人随即发现他们不得不与后来的法、美、德等同伴们分享在中国的利益。这是他们极不情愿的。随着"西方列强在华贸(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11期)
问昕,闫素华[9](2017)在《从“中东铁路”的修筑看沙俄对华外交谈判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东铁路是中、日、俄叁国政治军事斗争的产物,对中国来说,修路的本意是联合俄国抵制日本的侵略。然而,这条铁路不但没有起到抵御日本侵略的作用,反而给俄国侵华提供了便利。在中东铁路的谈判过程中,俄国政府为了迫使清政府上钩,使尽了狡猾奸诈之手段。对清政府来说,中东铁路的修筑是"联俄"政策的重大失误。李鸿章等高层决策者没有认清俄国人的邪恶本质,导致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应该对此负有直接责任。(本文来源于《石家庄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佟银霞[10](2017)在《1928年吉林人民反对日本修筑吉会铁路的斗争》一文中研究指出吉会铁路是日本计划和修建的连接中国吉林与朝鲜会宁的跨国铁路。1928年10月报纸传出日本与中方将于双十节签定正式条款。这一消息传出后,在中国东北地区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日本修建吉会铁路的斗争,与该路联系密切的长春、吉林及延边地区民众的反应最为激烈。(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修筑铁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吴淞铁路是近代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它的兴建与拆除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吴淞铁路兴建的国内外环境为切入点,对吴淞铁路的修筑缘由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具体交代了吴淞铁路的修筑过程以及中英谈判细节,发掘其背后的中英双方的观念分歧以及清朝官员内部对铁路发展问题的认知分歧,力求清晰完整地阐述吴淞铁路的修建始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修筑铁路论文参考文献
[1].姚小波.中东铁路修筑后域外教育对哈尔滨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1898-1936)[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9
[2].王丽娜.吴淞铁路修筑始末[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
[3].罗桂生.清同治朝官员拒绝修筑铁路思想刍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张季.多方角力:内外困境下清季广西铁路修筑筹议[J].广西社会科学.2018
[5].姚陈健.中东铁路的修筑背景与所属权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6].黄朝华,刘枭,刘朝翔.六十载巨龙越天险川陕间铁路迎巨变[N].人民铁道.2017
[7].杨宗祥.历史的丰碑[N].贵州政协报.2017
[8].谭瑞杰.清末英国修筑滇缅铁路初探[J].知识文库.2017
[9].问昕,闫素华.从“中东铁路”的修筑看沙俄对华外交谈判的策略[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
[10].佟银霞.1928年吉林人民反对日本修筑吉会铁路的斗争[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