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屏,包括底座、台屏架、台屏架支撑座、隔板,以及多个屏板、侧屏板和侧斜屏板;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台屏架支撑座,台屏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台屏架支撑座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屏板,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屏板,所述第一屏板、第一侧屏板以及与隔板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第三屏板,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第三侧屏板,所述第二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且第二屏板、第二侧屏板和第二侧斜屏板以及与隔板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所述第三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且第三屏板、第三侧屏板和第三侧斜屏板以及与隔板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更加合理,且还具备储藏功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台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台屏架(2)、台屏架支撑座(3)、隔板(4)、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第二侧斜屏板(63)、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台屏架支撑座(3),隔板(4)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两个台屏架支撑座(3)之间,所述台屏架(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台屏架支撑座(3)连接;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屏板(51),底座(1)的两端并位于隔板(4)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屏板(52),所述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以及与隔板(4)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5);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分开布置的第二屏板(61)和第三屏板(71),底座(1)的两端并位于隔板(4)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屏板(62)和第三侧屏板(72),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设在底座(1)上,且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和第二侧斜屏板(6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6),所述第三侧斜屏板(73)设在底座(1)上,且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7)。
设计方案
1.一种台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台屏架(2)、台屏架支撑座(3)、隔板(4)、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第二侧斜屏板(63)、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
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台屏架支撑座(3),隔板(4)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两个台屏架支撑座(3)之间,所述台屏架(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台屏架支撑座(3)连接;
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屏板(51),底座(1)的两端并位于隔板(4)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屏板(52),所述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以及与隔板(4)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5);
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分开布置的第二屏板(61)和第三屏板(71),底座(1)的两端并位于隔板(4)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屏板(62)和第三侧屏板(72),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设在底座(1)上,且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和第二侧斜屏板(6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6),所述第三侧斜屏板(73)设在底座(1)上,且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多个榫舌(11),所述隔板(4)、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第二侧斜屏板(63)、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分别与底座(1)上对应的榫舌(11)定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中部设有呈三角形状的豁口(12),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豁口(12)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三侧斜屏板(73)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豁口(12)另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的一侧设有斜面,第三侧斜屏板(73)的一侧设有斜面,且第二侧斜屏板(63)的一侧斜面与第三侧斜屏板(73)的一侧斜面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屏架支撑座(3)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导轨(31),台屏架(2)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导轨槽(21),所述定位导轨(31)与导轨槽(2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屏架(2)为框架式结构,且台屏架(2)的四周内壁上设有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藏雅间(5)内且第一屏板(51)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侧屏板(5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定位棱形柱(53),所述第二藏雅间(6)内且第二屏板(61)与第二侧屏板(6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定位棱形柱(64),所述第三藏雅间(7)内且第三屏板(71)与第三侧屏板(7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定位棱形柱(7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与第三侧斜屏板(7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台脚(8),所述底座(1)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台脚(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屏架支撑座(3)的外侧壁上设有装饰挂钩(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藏雅间(5)、第二藏雅间(6)和第三藏雅间(7)的外周壁上设有花纹、装饰图案或装饰文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台屏。
背景技术
台屏,形体较小、常置几案上,用作陈列、摆设的观赏性小型屏风,它一般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带边框的屏面。传统的台屏功能比较单一,一般只具备一定的观赏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结构更加合理,而且还具备储藏功能的台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屏,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台屏架、台屏架支撑座、隔板、第一屏板、第一侧屏板、第二屏板、第二侧屏板、第二侧斜屏板、第三屏板、第三侧屏板和第三侧斜屏板;
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台屏架支撑座,隔板设在底座上并位于两个台屏架支撑座之间,所述台屏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台屏架支撑座连接;
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屏板,底座的两端并位于隔板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屏板,所述第一屏板、第一侧屏板以及与隔板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
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分开布置的第二屏板和第三屏板,底座的两端并位于隔板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屏板和第三侧屏板,所述第二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且第二屏板、第二侧屏板和第二侧斜屏板以及与隔板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所述第三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且第三屏板、第三侧屏板和第三侧斜屏板以及与隔板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设有多个榫舌,所述隔板、第一屏板、第一侧屏板、第二屏板、第二侧屏板、第二侧斜屏板、第三屏板、第三侧屏板和第三侧斜屏板分别与底座上对应的榫舌定位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中部设有呈三角形状的豁口,所述第二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并位于豁口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三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并位于豁口另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二侧斜屏板的一侧设有斜面,第三侧斜屏板的一侧设有斜面,且第二侧斜屏板的一侧斜面与第三侧斜屏板的一侧斜面对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台屏架支撑座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导轨,台屏架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导轨槽,所述定位导轨与导轨槽滑动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台屏架为框架式结构,且台屏架的四周内壁上设有插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藏雅间内且第一屏板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侧屏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定位棱形柱,所述第二藏雅间内且第二屏板与第二侧屏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定位棱形柱,所述第三藏雅间内且第三屏板与第三侧屏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定位棱形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斜屏板与第三侧斜屏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6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支撑台脚,所述底座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台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台屏架支撑座的外侧壁上设有装饰挂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藏雅间、第二藏雅间和第三藏雅间的外周壁上设有花纹、装饰图案或装饰文字。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台屏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台屏架、台屏架支撑座、隔板、第一屏板、第一侧屏板、第二屏板、第二侧屏板、第二侧斜屏板、第三屏板、第三侧屏板和第三侧斜屏板;
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台屏架支撑座,隔板设在底座上并位于两个台屏架支撑座之间,所述台屏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台屏架支撑座连接;
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屏板,底座的两端并位于隔板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屏板,所述第一屏板、第一侧屏板以及与隔板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
所述底座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分开布置的第二屏板和第三屏板,底座的两端并位于隔板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屏板和第三侧屏板,所述第二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且第二屏板、第二侧屏板和第二侧斜屏板以及与隔板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所述第三侧斜屏板设在底座上,且第三屏板、第三侧屏板和第三侧斜屏板以及与隔板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多个藏雅间,使其结构更加合理,而且还具备储藏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不包括台屏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台屏,包括底座1、台屏架2、台屏架支撑座3、隔板4、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第二侧斜屏板63、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
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台屏架支撑座3,隔板4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两个台屏架支撑座3之间,所述台屏架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台屏架支撑座3连接;
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屏板51,底座1的两端并位于隔板4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屏板52,所述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以及与隔板4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5;
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分开布置的第二屏板61和第三屏板71,底座1的两端并位于隔板4的另一侧分别设有第二侧屏板62和第三侧屏板72,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设在底座1上,且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和第二侧斜屏板6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6,所述第三侧斜屏板73设在底座1上,且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7。
如图3、4所示,为了方便将隔板、屏板、侧屏板以及侧斜屏板在底座定位,所述底座1设有多个榫舌11,所述隔板4、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第二侧斜屏板63、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分别与底座1上对应的榫舌11定位连接。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牢固性,可在装配过程中,在榫舌的外周涂覆粘接剂。所述隔板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压条,且隔板4底部的压条与底座1对应的榫舌11定位连接,隔板顶部也通过榫舌与压条连接。
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美观性,所述底座1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中部设有呈三角形状的豁口12,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豁口12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三侧斜屏板73设在底座1上并位于豁口12另一侧的边缘处,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的一侧设有斜面,第三侧斜屏板73的一侧设有斜面,且第二侧斜屏板63的一侧斜面与第三侧斜屏板73的一侧斜面对接。所述第二侧斜屏板63与第三侧斜屏板7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60°。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台屏架与台屏架支撑座定位连接,所述台屏架支撑座3的内侧壁上设有定位导轨31,台屏架2两端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导轨槽21,所述定位导轨31与导轨槽21滑动配合。所述台屏架2上可以安装丝绸画、镜子、竹帘等作为屏面,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观赏性。
如图1、6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屏面,所述台屏架2为框架式结构,且台屏架2的四周内壁上设有插槽,使用时,还可以在屏面的两侧设置透光有机玻璃,且有机玻璃的周边卡装在台屏架2对应的插槽内。
如图2、5所示,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一方面,为了对屏板和侧屏板进行定位,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不同屏板与侧屏板之间的牢固性,所述第一藏雅间5内且第一屏板51的两端与对应的第一侧屏板5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定位棱形柱53,所述第二藏雅间6内且第二屏板61与第二侧屏板6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定位棱形柱64,所述第三藏雅间7内且第三屏板71与第三侧屏板73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定位棱形柱74。
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取放,以及确保底座悬空,进一步提高立体性,还包括支撑台脚8,所述底座1两端的底部分别设有支撑台脚8。
如图6所示,为了挂装装饰挂件,所述台屏架支撑座3的外侧壁上设有装饰挂钩32。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以及提高装饰性,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藏雅间5、第二藏雅间6和第三藏雅间7的外周壁上设有花纹、装饰图案或装饰文字。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屏板51、第一侧屏板52以及与隔板4的一侧围成第一藏雅间5;所述第二屏板61、第二侧屏板62和第二侧斜屏板6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二藏雅间6,所述第三屏板71、第三侧屏板72和第三侧斜屏板73以及与隔板4的另一侧围成第三藏雅间7,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多个藏雅间,藏雅间内可储藏物件,这样,不仅结构更加合理,而且还具备储藏功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499.9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47645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A47G 5/00
专利分类号:A47G5/00
范畴分类:15D;
申请人:卢海东
第一申请人:卢海东
申请人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东渚镇镇湖石帆村(6)西石帆63号
发明人:卢海东;卢俊超
第一发明人:卢海东
当前权利人:卢海东
代理人:黄晶晶
代理机构:32280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