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党体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政党,体制,领导,法兰西,参政党,多党制,自由党。
政党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廷[1](2019)在《政党体制的制度化水平与民主转型——梅因沃林的政党体制学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体制的类型划分及其相关研究是政党理论的核心之一。有关政党体制类型的现有研究中出现了从重视政党数量到重视制度化水平的发展趋向,民主转型巩固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政党体制的制度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主巩固的质量。梅因沃林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衡量政党体制制度化水平的四个维度,即政党间选举竞争模式的稳定性、政党渗入社会的强度、政党与选举的合法性、政党的组织结构,并从比较的角度评估了不同体制制度化水平的高低之于民主巩固的意义。尽管梅因沃林有关政党体制制度化水平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后发展国家政党体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前沿》期刊2019年06期)
张烨[2](2018)在《中产阶级结构变化对日本政党体制转型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后,日本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从“五五体制”到“1993年体制”再到联合执政体制的转型过程。导致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原因何在?有的学者将其归于社会成因(社会结构的变化),有的学者将其归于经济的因素,也有的学者将其归于政治因素(日本的官僚政治),还有学者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或从执政党与在野党的自身特点出发来研究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成因。本文主要从中产阶级结构变化因素出发去分析其对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影响,研究日本中产阶级变化和日本政党体制转型之间的联系与特点。全文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等。第二章,核心概念界定及中产阶级理论概述。第叁章,主要分析战后日本“五五体制”产生和解体的原因,并对1993年后日本政党体制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与分析。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中产阶级的数量、内部结构、政治倾向,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中产阶级是如何影响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第五章,从职业、政治主张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传统中产阶级与新生代中产阶级的差异性,然后探讨了新生代中产阶级崛起对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影响。本文认为,日本的政党体制转型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日本的中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的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分化,使得日本中产阶级队伍得到壮大,他们通过选举、投票等政治参与方式影响着政党的决策和政治意向,促进了执政党的交替。当然,由于日本中产阶级在政治特质方面具有两面性,因此在不同时期,其政治倾向也是有所变化的。在战后初期,日本中产阶级总体上倾向于政治革新,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则倾向于政治保守,这种变化对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迈入21世纪后,日本新生代中产阶级虽然在政治上偏向于保守、冷漠,但是他们的政治意识倾向并不那么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持以右翼自民党主导的政党体制。这样更有利于日本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日关系的缓和。(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曾庆捷[3](2018)在《霸权型政党体制的起源模式及其政治后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波全球性的民主化浪潮席卷了80余个威权国家,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深刻的政治变革。然而人们很快认识到,威权政体崩溃之后,取而代之的并不总是稳定的、运转良好的民主体制。第叁波民主化浪潮所及的大多数国家驶入了一个"政治灰色地带",其中既存在着定期举行的多党选举竞争,也充斥着各种非民主的政治实践。学者提出了"选举型威权体制(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的概念,以指涉那些最高领导人由多(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8年03期)
甄玉平[4](2018)在《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下参政党“话语体系”的解构和重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实行的是非竞争性政党体制,这为建构中国参政党的话语体系,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中国参政党的话语体系,必须首先对其进行解构,分析参政党话语体系出现的若干"异化"现象,了解其对参政党造成的危害。其次,必须采用生态学的建构机制去实现参政党话语体系科学和全面的"重构"。这种"重构",包括形式上的生态学逻辑和内容上的生态学逻辑,形式上的生态学逻辑表现在多维元素的逻辑关系,而内容上的生态学逻辑则表现在元素内部的纵横关系。(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曾庆捷[5](2018)在《霸权型政党体制的起源模式及其政治后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霸权型政党体制是多党选举体制和一党执政的结合,已成为当代最常见的威权体制之一。已有文献对威权国家中执政党和选举的功能有颇多论述,但对于霸权型政党体制的起源却很少谈及。本文通过对当代21个相关案例的梳理,对该体制的起源模式进行了一个分类学的研究。根据之前存在的政体类型以及导致第一次多党选举召开的政治形势,霸权型政党体制的起源可被分为封闭式一党制的自由化改革、民族独立运动引入的多党选举、军人政府推行的政治改革和内战终结后的政治安排四大类。通过结构化的案例比较,本文进一步指出,从封闭式一党制演变而来的霸权型政党体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在封闭式一党制时期执政党对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国家资源的控制,会在引入多党竞争之后持续巩固霸权型政党体制的存续。未来的研究必须充分考察该体制的历史起源模式如何影响着之后的政治发展轨迹。(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文明真[6](2017)在《台湾政党体制转型:从非竞争性霸权党制到竞争性两党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体制是关于政党如何开展政治竞争的制度性规范或长期延续下来的惯例,政党体制转型是一种形态的政党体制转变到另一种形态的过程。学界关于政党体制转型的理论可谓汗牛充栋,具体到本文,主要引入了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对台湾政党体制进行研究探微,从历时性的视角考察其延续自威权时期的非竞争性的霸权党制向竞争性两党制演进的历史脉络,这也是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台湾发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政党体制转型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从学术研究推进的维度来看,台湾竞争性政党体制的建立及有效运行是威权体制向西式民主体制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对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的剖析能够探寻到威权体制下的政治实体向民主体制转型的一些具有普适性价值的规律,可以丰富学界对政党体制转型与政治体制转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从政治实践的维度来看,转型后的台湾政党体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制度化程度,并成为巩固民主制度的有力支撑,可以为世界其他地区建立更加符合民主价值规范的政党体制提供参考。概括来讲,本文大致分为叁部分。导论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进行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梳理,并对文中涉及到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最后,简要阐明了本文的分析框架;此外,在第二章对台湾非竞争性霸权党制建立的背景、过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这一政党体制的建立进行了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客观评价。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论文研究主题的起点,并为论文内容的展开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第叁章与第四章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的过程与原因。其中,第叁章主要阐述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第一阶段——霸权党制瓦解的过程及引发这一制度断裂的具体原因;第四章主要从台湾政党体制转型的后半部分一—2000年以来在政党体制领域的变化着手进行分析,首先记录了在霸权党制瓦解后台湾短暂的多党竞争的发展时期以及在随后建立两党制的历史过程,并对这一新的政党体制建立的缘由从选举机制、党派博弈以及意识形态等叁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地探讨。第叁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主要是对台湾政党体制变迁的评述,探究其转型的主要特点与基本逻辑。在“第叁波”民主化浪潮的大背景下,台湾地区的政党体制转型不仅具有同时代其他政治实体转型的一些共同特点,还打上了鲜明的主体烙印,是一次成功的转型运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陈建林[7](2017)在《法国战后政党及政党体制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政党诞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自法国大革命起就出现的政治派别一直在法国政治中扮演着类似于政党的角色,起着政党的作用,是法国现代政党诞生的基础。而其按照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所划分的左、中、右的政治光谱至今仍被世界各国所效仿。法国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在法国的历史上,政党林立现象极为突出,其国内政党的数量就被幽默地比喻为法国奶酪的种类。法国历史上出现的叁次"左右共治"不仅是法国政治史上的一大特色,在世界政治(本文来源于《比较政治学前沿》期刊2017年01期)
任海燕[8](2017)在《加拿大政党及政治发展变迁:体制、选举与组织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自1867年建立联邦以来,自由党和保守党主导了联邦政治,形成了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处于保守党和自由党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下,不过,自1993年魁北克集团在众议院大选中一举夺得54席后,这一次普选把加拿大政治中的离心势力释放了出来,标志着加拿大政党传统历史格局的转变,新民主党和进步保守党这两个长期以来的左派政党和右派(本文来源于《比较政治学前沿》期刊2017年01期)
王子帅[9](2017)在《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与发展:1955—2014》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1955—2014年日本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进行述评,述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1955年以来的日本政党演变史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对日本各主要政党参加选举的情况进行介绍。第叁部分对日本主要政党的组织化概况进行回顾。第四部分对日本主要政党的意识形态进行(本文来源于《比较政治学前沿》期刊2017年01期)
何增科[10](2016)在《从党治国家到政党政府——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梳理了领导体制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我国传统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优势与弊端,论述了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变革,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弊端和挑战,探讨了下一步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努力方向和可行的措施。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总的方向是从党的全面领导和直接领导,走向政治领导和"总的领导",强化党对社会的政治代表和政治录用功能以及党对国家的政治控制功能,建立现代政党政府,加快形成一核多元、各司其职、良性互动的新型领导体制。(本文来源于《复旦政治学评论》期刊2016年02期)
政党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战后,日本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从“五五体制”到“1993年体制”再到联合执政体制的转型过程。导致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原因何在?有的学者将其归于社会成因(社会结构的变化),有的学者将其归于经济的因素,也有的学者将其归于政治因素(日本的官僚政治),还有学者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或从执政党与在野党的自身特点出发来研究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成因。本文主要从中产阶级结构变化因素出发去分析其对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影响,研究日本中产阶级变化和日本政党体制转型之间的联系与特点。全文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等。第二章,核心概念界定及中产阶级理论概述。第叁章,主要分析战后日本“五五体制”产生和解体的原因,并对1993年后日本政党体制变化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与分析。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中产阶级的数量、内部结构、政治倾向,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中产阶级是如何影响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第五章,从职业、政治主张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传统中产阶级与新生代中产阶级的差异性,然后探讨了新生代中产阶级崛起对日本政党体制转型的影响。本文认为,日本的政党体制转型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日本的中产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产业的升级和社会结构的分化,使得日本中产阶级队伍得到壮大,他们通过选举、投票等政治参与方式影响着政党的决策和政治意向,促进了执政党的交替。当然,由于日本中产阶级在政治特质方面具有两面性,因此在不同时期,其政治倾向也是有所变化的。在战后初期,日本中产阶级总体上倾向于政治革新,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则倾向于政治保守,这种变化对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迈入21世纪后,日本新生代中产阶级虽然在政治上偏向于保守、冷漠,但是他们的政治意识倾向并不那么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持以右翼自民党主导的政党体制。这样更有利于日本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中日关系的缓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党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廷.政党体制的制度化水平与民主转型——梅因沃林的政党体制学评析[J].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
[2].张烨.中产阶级结构变化对日本政党体制转型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曾庆捷.霸权型政党体制的起源模式及其政治后果[J].社会科学文摘.2018
[4].甄玉平.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下参政党“话语体系”的解构和重构研究[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5].曾庆捷.霸权型政党体制的起源模式及其政治后果[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文明真.台湾政党体制转型:从非竞争性霸权党制到竞争性两党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7].陈建林.法国战后政党及政党体制的演进[J].比较政治学前沿.2017
[8].任海燕.加拿大政党及政治发展变迁:体制、选举与组织化建设[J].比较政治学前沿.2017
[9].王子帅.日本政党体制的转型与发展:1955—2014[J].比较政治学前沿.2017
[10].何增科.从党治国家到政党政府——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问题研究[J].复旦政治学评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