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座,至少两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座,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首尾相接组成方形框架,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气压系统,所述气压系统向下产生压力,是一种测试范围广,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的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座,至少两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座,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首尾相接组成方形框架,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气压系统,所述气压系统向下产生压力。
设计方案
1.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座,至少两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座,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首尾相接组成方形框架,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气压系统,所述气压系统向下产生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相连的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设有支撑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角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还包括半工形支撑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系统包括气缸,柔性压头、控制装置、第一过滤装置以及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气缸的驱动所述柔性压头上下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与所述柔性压头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数量为2个。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片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在40厘米-100厘米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工形支撑块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在50厘米-110厘米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强度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
背景技术
玻璃钢板抗压强度检测作为工程项目中最为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在实际检测中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玻璃钢板抗压强度检测只能对特定尺寸的钢板进行检测,若换取不同尺寸的玻璃钢板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时,需要将其取下,重新调整测试装置后再进行测试。
另外,现有的测试装置大多仅仅能够用来测试平板玻璃钢板,而对于工形的玻璃钢板,就无法测试其耐压强度。另外,现有的测试设备大多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也不便于进行扩展,致使检测过程缺乏可控性,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管理、监控问题,而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玻璃钢板试块强度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以解决现有的玻璃钢板承重机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座,至少两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所述支撑底板,支撑座,支撑框架以及支撑横梁首尾相接组成方形框架,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气压系统,所述气压系统向下产生压力。
优选地,相连的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设有支撑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角片。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还包括半工形支撑块。
优选地,所述气压系统包括气缸,柔性压头、控制装置、第一过滤装置以及第二过滤装置,所述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气缸的驱动所述柔性压头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气缸与所述柔性压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的数量为2个。
优选地,所述支撑角片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在40厘米-100厘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半工形支撑块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在50厘米-110厘米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实验人员可以将不同尺寸的支撑角片和半工形支撑块放置在支撑底板上,可以实现对多种玻璃钢板的承重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气缸驱动柔性压头来测试玻璃钢板的承重性能,不仅能够获得较大的压力,而且压力平稳,气源充足,通过操纵控制装置就可以实现柔性压头的平稳上升和下降,十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板由C型钢焊接而成,原料易得且低廉,另外由于C型钢的横向直径较小,这样就可以在支撑底板上铺设异形状结构的玻璃钢,能扩展产品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三种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玻璃钢板承重试验机,包括支撑底板103,支撑座101,至少两支撑框架102以及支撑横梁108,所述支撑底板103,支撑座101,支撑框架102以及支撑横梁108首尾相接组成方形框架,于所述支撑横梁108上设置有气压系统,所述气压系统向下产生压力。其中,支撑底板103为C型钢,开口朝下,支撑框架102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框架102在本实用新型中均朝外开设,支撑框架102也为C型钢制造,支撑框架102的长度依据气压系统中气动行程的长度来确定,支撑框架102的长度略大于气压系统中气动行程的长度,这样,支撑底板103,一支撑框架102,支撑座101和一支撑框架102依次首尾相接,组成长方形结构,当然,可将支撑框架102换成条形钢。
请再次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框架102之间设有支撑块,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所需要加工的部件,所需要加工的部件整体放置在支撑底板103,需要添加支撑块的原因在于支撑底板103上表面平整,无法做承力试验,需要在支撑底板103两端垫支撑块,本实用新型未限定支撑块的大小和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支撑块设计成两层结构,请参见图1-图4,其中,第一层支撑块为支撑角片104,第二层为半工形支撑块105,其中半工形支撑块105靠近支撑框架102,支撑角片104远离支撑框架102,支撑角片104与半工形支撑块105组合在一起,形成阶梯状结构,当然,还可以依次叠加组成多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压系统包括气缸106,柔性压头107、控制装置109、第一过滤装置110以及第二过滤装置111,所述所述控制装置109控制所述气缸106的驱动所述柔性压头107上下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中气压系统还可以按照各个子系统分为气源装置,气源装置将原动机提供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压缩空气,它主要由空气压缩机构成,还配有储气罐、气源净化装置等附属设备。执行元件,执行元件起能量转换的作用,把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成工作装置的机械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气缸输出直线往复式运动来实现,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用来对压缩空气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凋节和控制,使系统执行机构按功能要求的程序和性能工作。辅助元件,辅助元件是用于元件内部润滑、排气噪声、元件间的连接以及信号转换、显示、放大、检测等所需的各种气动元件,如油雾器、消声器、管件及管接头、转换器、显示器、传感器等。
请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所述气缸106与所述柔性压头107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即将柔性压头107套设在气缸106上。
本实用新型还对各个部件的尺寸进行了限定,所述支撑角片104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在40厘米-100厘米之间,优选为60厘米,所述半工形支撑块105最远端之间的距离在50厘米-110厘米之间,优选为70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实验人员可以将不同尺寸的支撑角片104和半工形支撑块105放置在支撑底板103上,可以实现对多种玻璃钢板的承重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气缸106驱动柔性压头107来测试玻璃钢板的承重性能,不仅能够获得较大的压力,而且压力平稳,气源充足,通过操纵控制装置109就可以实现柔性压头107的平稳上升和下降,十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底板103由C型钢焊接而成,原料易得且低廉,另外由于C型钢的横向直径较小,这样就可以在支撑底板103上铺设异形状结构的玻璃钢,能扩展产品的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109.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70980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G01N 3/12
专利分类号:G01N3/1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北京希格诺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希格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二街8号院7号楼5层501、502
发明人:张海京;韩健强
第一发明人:张海京
当前权利人:北京希格诺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