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基核糖体论文_周成艳,马君,徐前明,朱兴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亚基核糖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核糖体,大亚,因子,基因,蛔虫,转录,多孔。

大亚基核糖体论文文献综述

周成艳,马君,徐前明,朱兴全[1](2018)在《蛇蛔虫(Ophidascaris sp.)核糖体大亚基、小亚基的扩增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扩增蛇蛔虫(Ophidascaris sp.)的核糖体大亚基(28S r DNA)、小亚基(18S r DNA)并进行序列分析,探索蛇蛔虫的种系发育关系。方法对采自我国安徽省合肥市大王蛇的蛇蛔虫(Ophidascaris sp.)进行研究,用保守引物扩增蛇蛔虫的28S r DNA、18S r DNA基因,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纯化后与PMD18-T连接,通过菌液PCR鉴定重组质粒后,送阳性克隆菌进行DNA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对所得序列与Gen Bank上其他蛔科线虫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以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为外群,采用贝叶斯法(BI)绘制Ophidascaris sp.及其他蛔虫的28S r DNA、18S r DNA系统进化树。结果 28S1F/R引物扩增出大小为787 bp的28S基因片段;18S2F/R引物扩增出1842 bp的18S基因片段。Blast分析显示,扩增出的28S基因片段与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的同源性最高(89%);1842 bp的18S基因片段与猫弓首蛔虫(Toxocara cati)的同源性最高(99%)。基于28S r RNA的系统发育树将Ophidascaris sp.与狮弓蛔虫和人蛔虫聚集;基于18S r RNA的系统发育树显示Ophidascaris sp.与猫弓首蛔虫距离较近,位于同一分支。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Ophidascaris sp.的18S r DNA及28S r DNA部分序列。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8S r DNA、18S r DNA序列因种间差异太小,不适合作为蛔科线虫的分子标记,只适合作为更高阶元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10)

夏雨果,李捷,李跃飞,朱书礼,黄艳飞[2](2017)在《利用小亚基核糖体DNA(18S rDNA)分析珠江下游广东鲂性腺成熟过程中的食性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重要的土着经济种和优势种。本实验采用18S r DNA测序分析了广东鲂4个不同发育期(II,III,IV,V)的肠道内含物。本研究是一种新的分析鱼类食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矶沙蚕目,颤蚓目,海绵动物(淡水),昆虫纲,双壳类,轮虫类单巢目是广东鲂食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还表明,广东鲂性腺发育从Ⅲ期到Ⅳ期的过程中,体长达到225±19.3 mm时存在食性转变。食性转变过程中,海绵动物和轮虫消耗减少,底栖环节动物(大部分是沙蚕)和颤蚓类消耗增加。Ⅲ期是食性转变的过渡期,表现为既有幼鱼期的食性喜好,也有成鱼期的食性喜好。研究还发现,在鱼体前肠中出现的食物在后肠中同样能检测到,表明粪便18S rD NA扩增也能用于野生鱼类的食性分析。(本文来源于《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吴晨[3](2017)在《酵母核糖体大亚基的早期组装路线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一个由小亚基和大亚基组成的大型RNA-蛋白质复合物。在酿酒酵母中,小亚基由18S前体RNA(rRNA)和33个核糖体蛋白组成,大亚基由25S,5.8S,5SrRNA和46个核糖体蛋白组成。核糖体的生物发生是细胞运转的基础,其发生过程相当复杂。核糖体的生物发生开始于35S前体rRNA(35Spre-rRNA)在核仁中的转录。35Spre-rRNA包括5'外部转录间隔区(5'ETS),18SrRNA,内部转录间隔区1(ITS1),5.8SrRNA,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25SrRNA和3'外部转录间隔区(3'ETS)。35Spre-rRNA的5'端部分结合了许多核糖体蛋白、小核仁RNA(smalInucleolarRNA,snoRNA)和大量的非核糖体蛋白,形成了 90S核糖体前体颗粒。前体rRNA经过一系列的折迭和加工,90S前体颗粒被加工成40S小亚基前体颗粒(pre-40S)并最终成熟为40S小亚基。35S pre-rRNA的3'端部分(pre-27S)组装形成60S大亚基前体颗粒(pre-60S),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成熟过程,pre-60S颗粒最终成熟为60S大亚基。酿酒酵母的核糖体组装是一个共转录组装过程,伴随着pre-rRNA的转录,与转录相关的各种组分与pre-rRNA结合,组装并加工成各种核糖体前体颗粒。90S颗粒和pre-40S颗粒的共转录组装过程已有很多相关研究,由于早期pre-60S颗粒的共转录组装过程较为迅速,共转录组装状态的pre-60S颗粒难以被纯化和分析,因此pre-60S颗粒的共转录组装过程仍不清楚。从rRNA的二级结构来看,成熟的25SrRNA分为六个独立且紧凑的二级结构域,pre-60S颗粒中蛋白因子的组装时期可能与这六个结构域的转录时期有关。为了研究60S前体的共转录组装过程,本论文构建了一系列GAL启动子调控的质粒,在酿酒酵母中表达了长度终止在25S rRNA不同结构域的外源RNA来模拟不同转录时期的27Spre-rRNA,并用pre-rRNA在ITS2区域上融合的MS2标签以及诱饵蛋白Nop7上融合的TAP标签从酿酒酵母中亲和纯化了不同共转录组装时期的早期pre-60S颗粒。进而本论文采用质谱的方法鉴定了这些不同共转录组装时期的早期pre-60S颗粒中的蛋白组分,并用半定量分析手段分析了颗粒中各蛋白组分的相对含量。同时本论文采用了大RNA Northern杂交的方法检测了纯化产物中pre-rRNA的加工状态以及5S rRNA的组装情况。本论文揭示并总结了核糖体大亚基共转录组装过程中34个核糖体组装因子,30个核糖体蛋白和5SrRNA伴随着27Spre-rRNA的转录逐步组装的组装路线图,明确了早期pre-60S颗粒的组装是一个共转录组装过程,而不是一个转录后再组装的过程。本论文的组装路线图确定了这些蛋白因子在组装过程中的大致结合位点和结合顺序,其中27S pre-rRNA的5'端部分主要募集了与ITS1区域剪切有关的A3因子,3'端部分主要募集了与ITS2区域剪切有关的B因子。本论文还发现,ITS1、ITS2区域的剪切加工需要完整的25S rRNA序列,5S rRNA也在完整的25S rRNA序列转录完成后才能组装进入pre-60S中。3'ETS区域的序列对募集组装因子基本没有贡献,但可以提高pre-rRNA的剪切加工效率,促进核糖体前体颗粒的成熟。在以往有关pre-60S颗粒的研究中,用Ssf1做诱饵蛋白亲和纯化到的颗粒被认为是最早期的pre-60S颗粒。本论文中使用质粒表达的pre-27SrRNA纯化到的pre-60S颗粒中pre-rRNA的ITS2区域没有被加工,蛋白组分也更加简单,说明这种颗粒处于比Ssf1颗粒更早期的状态。总而言之,本论文为揭示核糖体大亚基共转录组装过程这一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马成英[4](2017)在《酵母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生成的重要场所,在快速生长的细胞中,每分钟需要组装数以千计的核糖体。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核糖体蛋白(r-蛋白)构成的两个亚基组成。核糖体的组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细胞质中,pre-60S上结合的eIF6的释放需要SBDS(Sdo1)与GTP酶Efl1的共同作用来完成。人类的SDBS除了参与核糖体pre-60S的成熟,其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SDS)。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我们发现酵母细胞的Sdo1能够与成熟的60S发生作用,并且通过其domain I-II的介导与60S形成2:2的结合模式。通过对60S-Sdo1复合物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Sdo1结合在P位点附近并靠近H69和H38。通过对Sdo1结合位点的分析,我们推测Sdo1在60S组装末期可能通过识别P位点的状态来进行核糖体的质量监控。在核糖体生成的过程中,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就是preribosome从细胞核的输出。Nmd3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蛋白,是pre-60S转运过程中重要的接头蛋白,负责核糖体前体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转运穿梭。Nmd3的C端存在一段核出口信号序列(NES),其主要功能是负责招募Crm1并将pre-60S运输到细胞质中。通过TAP纯化的方法,我们从酵母体内纯化出pre-60S·Nmd3的复合物,并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的方法解析出了分辨率为3.07?的电子密度图,并搭建了该复合物的原子模型。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pre-60S·Nmd3的复合物与成熟的60S比较相似,但是缺少部分核糖体蛋白(uL16(Rpl10)、uL10、uL11、e L40、eL41),在rRNA的构象上也存在一些区别,主要表现在L1 stalk、H69和H38上。除了核糖体蛋白和rRNA之外,该复合物中还有Nmd3、Lsg1、Tif6、Reh1四个核糖体组装因子。其中,Nmd3结合在PTC的附近,并与核糖体蛋白u L1和e L42发生作用。Lsg1主要结合在H69的上方,并与Nmd3和Tif6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Reh1的C端结合在肽链通道中并与Nmd3共同作用,并将整个肽链生成的通道覆盖起来。通过对结构的分析,我们推测了pre-60S在核糖体组装末期的分子机制。Nmd3可能是PTC组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检测点,当Nmd3识别Rpl10组装完成后,会在GTP酶Lsg1的作用下从pre-60S上释放下来。(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1-01)

李宁宁[5](2015)在《枯草芽孢杆菌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糖体是细胞体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是由一到两条长链rRNA和一系列核糖体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核糖体的组装是细胞体内所有代谢活动的基础,其组装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严格的细胞调控。核糖体组装由很多不同的组装事件组成,包括rRNA的折迭和核糖体蛋白质结合。在体内,这个过程有很多组装因子的参与。这些组装因子的敲除或缺失会严重影响核糖体的成熟过程,导致细胞体内组装中间体的积累。组装因子YlqF是一种GTPase,参与枯草芽孢杆菌大亚基的组装过程。YlqF的缺失会导致50S大亚基前体45S的积累。本文中,我们利用定量质谱和冷冻电镜叁维重构的方法对45S组装中间体的蛋白质组成和23S rRNA的构象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定量质谱分析,我们发现45S中核糖体蛋白L28、L16、L33、L36和L35有非常严重的缺失。这种蛋白质缺失模式与其他一些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50S大亚基前体的蛋白质缺失模式非常类似,说明在50S亚基组装后期有一个非常保守的限速步骤。冷冻电镜结构分析发现45S核糖体包含有两种构象状态的组装中间体,State I和State II。这两种构象状态蛋白质缺失情况比较类似,且与定量质谱结果一致。两种构象状态的一些重要的功能区域都没有正确组装,如肽基转移酶活性中心以及与小亚基的接触面,因此都无法与tRNA以及小亚基结合。两者的差别主要在CP和H38的成熟情况。State II中,CP高度不稳定,H38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偏转,与L7/L12 stalk形成了非自然状态的相互作用;State I中,CP与H38已经相互稳定下来,H38的构象类似于成熟状态。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我们构建了50S大亚基体内组装后期的一条组装通路:这条通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State II到State I的转变以及State I到成熟50S的转变。State II到State I主要是23S rRNA构象的成熟,H38的重定向是一个关键的限速步骤;而State I到成熟50S的转变主要是缺失的核糖体蛋白质的结合。本文中我们还对YlqF与大亚基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分别用体内和体外装配的方式获得YlqF与成熟50S或45S的复合物,进行冷冻电镜结构解析。结构信息表明,YlqF的作用位点都位于23S rRNA上,尤其是H38/CP区域。因此YlqF很可能是作为一个rRNA分子伴侣,促进H38和CP的正确折迭。(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5-04-01)

梁瑞贤[6](2013)在《动物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内含子的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核糖体蛋白是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是研究内含子进化的有效工具。本研究通过对人、小鼠、黑腹果蝇、冈比亚按蚊、蜜蜂和秀丽隐杆线虫的核糖体蛋白基因大亚基的44个同源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哺乳动物、昆虫及线虫的共同祖先所拥有的内含子的个数为53个,在分化过程中哺乳动物获得了72个内含子,昆虫丢失了7个内含子仅获得5个内含子,线虫丢失与获得的内含子分别是32和37。这些结果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发生了大量的内含子获得,在线虫中获得了少量内含子,而昆虫中则丢失了少量内含子。(本文来源于《企业导报》期刊2013年16期)

张丹丹[7](2011)在《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1的环状区loop62在调控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蛋白质翻译的过程中,能量产生于GTP水解成GDP并释放无机Pi的过程。核糖体上存在一个GTPase-associated center( GAC)区域。GAC主要负责激活参与蛋白质翻译的GTP酶(translational GTPase,trGTPase)的GTP水解活性。GAC由叁个重要的组件组成:23S rRNA上的sarcin-ricin loop (SRL),L10和L7/L12蛋白组成的stalk,23S rRNA的helix 43/44(H43/H44)及其结合的L11蛋白。L7/L12和L11的蛋白序列在原核生物中是高度保守的。L7/L12 stalk位于核糖体大亚基上,它由L10,L11和多拷贝的L7/L12组成。L7/L12在大肠杆菌中是4个拷贝数,它的N端结构域(NTD)锚定在23S rRNA上,并结合着L10。它的CTD伸展在核糖体的外面,招募trGTPase。L11蛋白由NTD和CTD组成,它的CTD结合在23S rRNA的H43/H44上,C端结构域(CTD)与NTD之间是一段柔性环状结构,它的NTD结构比较松散,可以在核糖体上来回摆动。trGTPase结合到核糖体上引起L11构象的改变,使得L11-NTD与GAC上L7/L12蛋白相互接触。L7/L12可以激活翻译因子的GTP酶活性,L11通过构象的改变像分子开关一样控制与L7/L12的相互作用,从而调节trGTPase的功能。本文主要研究L11-NTD loop62对GTP水解的影响以及在核糖体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L11-NTD的loop62位是一段非常短而且具有柔性的loop,它的功能非常重要,在空间位置上和L12-CTD靠的很近,它是L11与L12相互作用的部位。Loop62位包括4个氨基酸:Y(酪氨酸)、A(丙氨酸)、D(天冬氨酸)和R(精氨酸)。这几个氨基酸高度保守,尤其是天冬氨酸。我们对loop62位做了点突变,把酪氨酸、天冬氨酸和精氨酸分别突变成丙氨酸,把氨基酸的侧链突变掉,发现突变体重构的核糖体降低了GTP酶的GTP水解活性,同时体外翻译实验表明核糖体的体外翻译能力也下降了。Loop62一个氨基酸的微小变化影响了核糖体的功能,说明loop62在核糖体依赖性的GTP水解和蛋白质的翻译中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1-10-10)

赵志祥,芦晓飞,陈国华,茆振川,杨宇红[8](2011)在《利用小亚基核糖体RNA技术分析温室黄瓜近根土壤古菌和真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古菌和真菌在温室生态系统是仅次于细菌的微生物,具有类似于细菌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构建古菌16S rRNA和真菌18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温室黄瓜近根土壤古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为开发利用温室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以及理解微生物与植物间的互作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研磨-冻融-溶菌酶-蛋白酶K-SDS热处理以及CTAB处理等理化方法,提取和纯化微生物总DNA,构建古菌16S rRNA和真菌18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利用DOTUR软件将古菌和真菌序列按照相似性97%的标准分成若干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土壤古菌克隆文库主要包括泉古菌门和未分类的古菌两大类,并有少部分广域古菌类群,所有泉古菌均属于热变形菌纲,共45个OTUs;真菌克隆文库包括真菌门的大多数亚门真菌,共24个OTUs,未发现担子菌亚门真菌。古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且发现少量的广域古菌(甲烷菌),这一情况可能与温室长期高温高湿,高有机质含量,土壤处于缺氧环境有关;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为子囊菌,占到土壤真菌的80%以上,这可能与绝大多数植物真菌性病害属于土传病害,通过菌丝体、菌核或子囊壳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冬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余知和,吴声华,王冬梅,陈成桃[9](2007)在《分析核糖体大亚基核酸序列进行广义薄孔菌属的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评估薄孔菌属(Antrodia)属的同源性,以及这属中曾被处理为其他属者的属级地位。本研究所分析的属为同担子菌纲(Homobasidiomycetes)中的‘多孔菌支序群'(polyporoid clade)。选(本文来源于《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8-01)

王波,米铁柱,吕颂辉,孙军,李荣秀[10](2007)在《几株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基因的部分克隆及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7株赤潮原甲藻28S rDNA 5′端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eBank上获取14个原甲藻28S rDNA序列,用NJ法和ME法构建了原甲藻属的系统树,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株原甲藻28S rDNA扩增序列长度为950~958 bp,通过NJ法和ME法构建的系统树完全一致.大部分分离自不同海域的同种原甲藻的序列高度保守,而不同种间在序列高变区却有较大的差异.但来自南海海域的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与分离自其他海域的株系序列差异较大,甚至超出了有些种间的差异.由28S rDNA高变区获得的序列,有望成为浮游植物特异性分子探针设计的良好靶区域.(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7年01期)

大亚基核糖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是珠江中下游重要的土着经济种和优势种。本实验采用18S r DNA测序分析了广东鲂4个不同发育期(II,III,IV,V)的肠道内含物。本研究是一种新的分析鱼类食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矶沙蚕目,颤蚓目,海绵动物(淡水),昆虫纲,双壳类,轮虫类单巢目是广东鲂食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还表明,广东鲂性腺发育从Ⅲ期到Ⅳ期的过程中,体长达到225±19.3 mm时存在食性转变。食性转变过程中,海绵动物和轮虫消耗减少,底栖环节动物(大部分是沙蚕)和颤蚓类消耗增加。Ⅲ期是食性转变的过渡期,表现为既有幼鱼期的食性喜好,也有成鱼期的食性喜好。研究还发现,在鱼体前肠中出现的食物在后肠中同样能检测到,表明粪便18S rD NA扩增也能用于野生鱼类的食性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亚基核糖体论文参考文献

[1].周成艳,马君,徐前明,朱兴全.蛇蛔虫(Ophidascarissp.)核糖体大亚基、小亚基的扩增及序列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2].夏雨果,李捷,李跃飞,朱书礼,黄艳飞.利用小亚基核糖体DNA(18SrDNA)分析珠江下游广东鲂性腺成熟过程中的食性转变[C].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7

[3].吴晨.酵母核糖体大亚基的早期组装路线图[D].中国农业大学.2017

[4].马成英.酵母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7

[5].李宁宁.枯草芽孢杆菌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

[6].梁瑞贤.动物核糖体大亚基基因内含子的进化分析[J].企业导报.2013

[7].张丹丹.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1的环状区loop62在调控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8].赵志祥,芦晓飞,陈国华,茆振川,杨宇红.利用小亚基核糖体RNA技术分析温室黄瓜近根土壤古菌和真菌多样性[J].生物工程学报.2011

[9].余知和,吴声华,王冬梅,陈成桃.分析核糖体大亚基核酸序列进行广义薄孔菌属的系统学研究[C].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10].王波,米铁柱,吕颂辉,孙军,李荣秀.几株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基因的部分克隆及序列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

论文知识图

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补充分析数据集1...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补充分析数据集2...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基因补充分析数据集3...和Sathrophilusplan...九种钩刺亚纲纤毛虫的活体线条图和染色...5 大亚基核糖体 RNA 催化的肽基转...

标签:;  ;  ;  ;  ;  ;  ;  

大亚基核糖体论文_周成艳,马君,徐前明,朱兴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