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片上下料装置论文和设计-梁敬姣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片上下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与所述驱动组件(1)输出端相连接的料仓板(2)、与所述料仓板(2)可拆卸连接的料仓(3)以及光电传感器(4);所述料仓板(2)上设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4)相配合的限位齿条(21);所述料仓(3)中设有多个玻片。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可以大大提升玻片上下料工作效率,提升自动化水平,适用于玻片的批量化作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与所述驱动组件(1)输出端相连接的料仓板(2)、与所述料仓板(2)可拆卸连接的料仓(3)以及光电传感器(4);所述料仓板(2)上设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4)相配合的限位齿条(21);所述料仓(3)中设有多个玻片。

设计方案

1.一种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组件(1)、与所述驱动组件(1)输出端相连接的料仓板(2)、与所述料仓板(2)可拆卸连接的料仓(3)以及光电传感器(4);

所述料仓板(2)上设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4)相配合的限位齿条(21);

所述料仓(3)中设有多个玻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板(2)上还设有第一扣合结构(22),所述料仓(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2)相配合的第二扣合结构(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22)包括第一定位柱(221)和第一定位孔(222);

所述第二扣合结构(31)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柱(22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11)和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2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221)和所述第二定位柱(312)均由磁性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22)的截面形状为水滴形、圆形或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板(2)一侧还垂直连接有防护板(5);

所述防护板(5)设置在所述限位齿条(21)相对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5)上设有光纤传感器(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板(2)上还设有微动开关(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3)设有上料导向斜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3)上还设有把手(3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病理玻片的上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片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多为单次单个的上下料玻片,待测试完成后需要重新装载新的玻片进行测试。

这种单次单个上下料玻片的装置势必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不适用于大批量的玻片上料、检测和下料。此外,在每个玻片测试完成后都需要重新装载新的玻片,操作十分的繁琐,同时玻片的定位精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片上下料装置,解决玻片上下料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片上下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相连接的料仓板、与所述料仓板可拆卸连接的料仓以及光电传感器;

所述料仓板上设有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配合的限位齿条;

所述料仓中设有多个玻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料仓板上还设有第一扣合结构,所述料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扣合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扣合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扣合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和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由磁性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截面形状为水滴形、圆形或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料仓板一侧还垂直连接有防护板;

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限位齿条相对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防护板上设有光纤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料仓板上还设有微动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料仓设有上料导向斜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料仓上还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由于设置料仓板,并在料仓板上可拆卸地设置料仓,料仓中分层设有多个玻片,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可以单次放置多个玻片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以一次可以装载50片玻片的料仓为例,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的上下料效率是普通机台的2-3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由于在料仓板上设有限位齿条,并且设有与限位齿条相互配合使用的光电传感器,可以在驱动组件驱动料仓带动料仓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光电传感器与限位齿条的感应,确保料仓每次都能停在正确的位置上,即保证料仓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后续玻片的位置精度和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第一扣合接口包括第一定位柱和第一定位孔,第二扣合结构包括与第一定位柱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和与第一定位孔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通过孔轴式的配合方式,可以确定料仓与料仓板的配合精度,保证料仓中的玻片的位置精度。并且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均由磁性材料制成,通过磁性吸附力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方便操作,同时可以增加料仓与料仓板之间的配合牢靠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将第一定位孔设置为水滴形定位孔,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料仓与料仓板配合的难度,同时可以保证配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由于防护板的设置,可以在将料仓固定到料仓板上之后,对于料仓中的玻片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或检测过程中,料仓中的玻片出现掉落的风险,保证玻片、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料仓板上还设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设置可以检测料仓是否已经顺利的固定安装在料仓板上,只有检测到料仓顺利地安装在料仓板上之后,驱动组件才会驱动料仓板运动,从而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的侧面示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未装有料仓状态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料仓的立体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料仓的背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包括驱动组件1、料仓板2、料仓3和光电传感器4。

结合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1采用Z轴升降电机,Z轴升降电机可以固定设置在一固定板上。料仓板2为板状结构,料仓板2固定连接在Z轴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上,Z轴升降电机可以驱动料仓板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料仓3为整体呈长方体状的箱体结构,料仓3中可以分层放置多个玻片。料仓3可拆卸地固定在料仓板2上。本实用新型的料仓板2上设有限位齿条21,固定板上还设有与限位齿条21相配合使用的光电传感器4。

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由于设置料仓板2,并在料仓板2上可拆卸地设置料仓3,料仓3中分层设有多个玻片,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可以单次放置多个玻片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以一次可以装载50片玻片的料仓3为例,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的上下料效率是普通机台的2-3倍。

此外,由于在料仓板2上设有限位齿条21,并且设有与限位齿条21相互配合使用的光电传感器4,可以在驱动组件1驱动料仓2带动料仓3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光电传感器4与限位齿条21的感应,确保料仓3每次都能停在正确的位置上,即保证料仓3的运动精度和定位精度,从而保证后续玻片的位置精度和检测精度。

结合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料仓板2上设有第一扣合结构22,料仓3上设有第二扣合结构31,第一扣合结构22和第二扣合结构31相互配合,实现料仓3与料仓板2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扣合结构22包括第一定位柱221和第一定位孔222,第二扣合结构31包括与第一定位柱22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11和与第一定位孔22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柱312。通过孔轴式的配合方式,可以确定料仓3与料仓板2的配合精度,保证料仓3中的玻片的位置精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柱221和第二定位柱312均由磁性材料制成,例如钕磁铁。当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将料仓3或者料仓板2其中一个设置为磁铁材料,另一个设置为能够被吸附的材料。如此在料仓3与料仓板2上料配合时,通过磁性吸附力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方便操作,同时可以增加料仓3与料仓板2之间的配合牢靠程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第一定位孔222可以设置在圆形孔、矩形孔、三角形孔、水滴形孔或者梯形孔等,均可以实现料仓3与料仓板2的配合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定位孔222设置为水滴形定位孔,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料仓3与料仓板2配合的难度,同时可以保证配合精度。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还设有防护板5,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护板5设置在于限位齿条21相对一侧,即图1中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由于防护板5的设置,可以在将料仓3固定到料仓板2上之后,对于料仓3中的玻片起到防护作用,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或检测过程中,料仓3中的玻片出现掉落的风险,保证玻片、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护板5背面设有光纤传感器51。光纤传感器51可以检测防护板5是否对玻片造成干扰,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5防止玻片掉落的同时,不会影响玻片的检测。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料仓板2上还设有微动开关23,如图3所示,微动开关23设置在料仓板2的下侧部分。微动开关的设置可以检测料仓3是否已经顺利的固定安装在料仓板2上,只有检测到料仓3顺利地安装在料仓板2上之后,驱动组件1才会驱动料仓板2运动,从而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料仓3的上料口处设有导向斜角,从而可以确保玻片可以顺利的进入料仓中,有利于保证玻片的位置精度,避免因玻片位置发生改变导致工作停止的问题,有利于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料仓3上还设有把手32,从而可以方便料仓3的固定和拆卸。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玻片上下料装置对玻片的测试流程如下:

首先料仓板2初始状态位于Z轴升降电机最下端,当载有玻片的料仓3放置完毕后,Z轴升降电机带动料仓3沿Z轴正方向移动。光电传感器4会根据检测到的限位尺条上的间隙,精准保证料仓3每次上移间隔距离后并暂停。此时,料仓3内玻片会被推出料仓,待玻片扫描完成后被推回。随后,料仓3继续上移,直至料仓3内所有玻片全部扫描检测完成。测试完毕后,料仓3自动下降到初始位置,检测完成。之后可以更换料仓3,进行下一轮病理玻片的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玻片上下料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0848.2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492947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B65G 1/04

专利分类号:B65G1/04

范畴分类:34C;

申请人: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舜宇路66-68号

发明人:梁敬姣;施旭东;吕云鹏;杨鹏;钱文龙

第一发明人:梁敬姣

当前权利人:宁波舜宇仪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陆鑫;延慧

代理机构:1153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玻片上下料装置论文和设计-梁敬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