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西安三桥地区采灌系统为例,在查明研究区地热地质、水文地质的前提下,利用FEFLOW软件对研究区建立三维数值模型,根据研究区地热井实测水位和温度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拟合验证,确定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之上,分别研究了采灌系统在存在水力联系且不会发生热突破的前提下的最佳井间距;针对地下热水水位持续下降问题,研究了四种不同采灌方案下抽水井多年的水位下降量,提出了最佳采灌方案;同时研究了采灌系统运行参数(热储埋深、抽灌量、尾水回灌温度)、水力参数(渗透系数、单位贮水系数)、热参数(纵向热弥散度、导热系数、体积比热、孔隙度)在采灌系统运行中对热储层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程度及其主次关系;在采暖季利用硫氰酸氨作为示踪剂,对采灌井进行了连通性示踪试验,确定了采灌井的连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示踪试验的110天监测期内,HS1抽水井水样中示踪剂浓度在89天时出现准峰值,尽管峰值由于人为干扰过大,不甚理想,但仍能代表现场采灌过程的人工流场干扰下的流场的实际流速,其流速为0.12m/h。(2)模拟示踪试验结果显示,示踪剂在110天时到达抽水井,与现场结果相互验证,证明了抽灌井之间的连通性。在影响示踪试验结果的因素中,抽灌量对示踪试验是否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3)三桥地区在供暖期内,抽灌量为2400m~3/d,100%回灌率,其余时间为间歇期的运行模式下,既存在水力联系,又不会发生热突破的合理井间距为200~650m。(4)四种不同采灌方案下,群抽不灌方案中抽水井水位下降最多,单抽单灌方案中水位下降最少。无论在单抽方案还是群抽方案中,随着回灌百分比的增大,地下水位均有所回升。在各类不同采灌方案中,尽管每年采灌间歇期地下水水位总会恢复,但随着数十年的持续开采,区域地下热水水位仍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5)各参数对含水层温度场及其最佳井间距的灵敏度强弱依次为:抽灌量>体积比热>尾水回灌温度>热储埋深>渗透系数>单位贮水系数>导热系数>纵向热弥散度>孔隙度。在众多参数中,抽灌量、渗透系数、纵向热弥散度、导热系数与温度场影响范围和最佳井间距呈正比,热储埋深、尾水回灌温度、单位贮水系数、体积比热和孔隙度与其成反比。(6)各参数对含水层流场的灵敏度强弱依次为:抽灌量>渗透系数>热储埋深>尾水回灌温度>单位贮水系数>导热系数=纵向热弥散度=体积比热=孔隙度。其中抽灌量和单位贮水系数与水力坡度呈正比,热储埋深、尾水回灌温度、渗透系数与水力坡度呈反比,热参数对水力坡度无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翟美静
导师: 马致远
关键词: 软件,最佳井间距,采灌优化方案,灵敏度分析,示踪试验
来源: 长安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球物理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长安大学
基金: 西安地区地热回灌试验和动态观测续作项目专题研究(编号0617—1711FZ16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沉积盆地深层孔隙型地下热水回灌堵塞机理研究》(编号41472221)
分类号: P314;TU83
总页数: 98
文件大小: 6519K
下载量: 115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元示踪试验在地浸采铀矿山的应用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5(10)
- [2].岳城水库坝基渗漏多元示踪试验研究[J]. 工程勘察 2008(10)
- [3].核电厂野外示踪试验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10)
- [4].多元连通示踪试验研究地下水流场的一个工程实例[J]. 贵州水力发电 2009(04)
- [5].示踪试验在水库大坝渗漏检测中的应用[J]. 治淮 2018(01)
- [6].基于分形的土壤中非均匀流动的染色示踪试验与图像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04)
- [7].不同补给条件下裂隙-管道介质间水流交换的示踪试验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3)
- [8].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三贵口矿区水文示踪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S1)
- [9].利用示踪试验分析基坑降水对周边建筑物影响[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9(08)
- [10].高放核废液渗流场中示踪试验的应用探讨[J]. 新疆有色金属 2020(03)
- [11].基于示踪试验及动态数据的北京小汤山地区地热资源量评价[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0(05)
- [12].地下岩溶管道展布及示踪试验解析——以贵州福泉岩溶地区为例[J]. 西部资源 2018(02)
- [13].新建矿山排泥库地下水多元示踪试验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5)
- [14].示踪试验在岩溶大泉修复中的应用——以丽江黑龙潭为例[J]. 中国岩溶 2019(04)
- [15].基于示踪试验的多重裂隙网分级与渗透参数确定[J]. 人民长江 2018(14)
- [16].岩溶地下河浊度来源及对示踪试验影响的定量分析[J]. 地球学报 2016(02)
- [17].基于钻孔抽水试验和示踪试验的岩溶地区含水层结构研究[J]. 中国岩溶 2017(05)
- [18].不同角度丁坝附近可溶性危险化学品扩散示踪试验[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08)
- [19].示踪试验在煤层顶底板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探查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 2019(05)
- [20].地下水示踪技术在水库渗漏勘察中的应用[J]. 现代地质 2009(01)
- [21].河流水团示踪试验数据分析的双站直线解析法[J]. 水利学报 2008(05)
- [22].示踪试验在隧道涌水与断层水力联系调查中的应用——以江西萍乡钟家山为例[J]. 环境影响评价 2015(02)
- [23].钾离子示踪试验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3(13)
- [24].陕西泾河河流溶质弥散系数示踪试验研究[J]. 人民长江 2012(07)
- [25].西藏羊易地热田采灌井连通性示踪试验[J]. 中国煤炭地质 2018(S1)
- [26].化学示踪连通试验在矿井充水条件探查中的应用[J]. 煤炭学报 2014(01)
- [27].在线监测仪在岩溶地下水示踪实验中的应用——广西临桂县罗锦地下水示踪试验[J]. 水资源保护 2009(02)
- [28].基于示踪试验求解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04)
- [29].黄土中水分入渗过程电阻率与染色示踪试验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1)
- [30].荧光示踪剂的干扰实验研究[J]. 中国岩溶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