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逼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真性,假定性,艺术,聊斋志异,影视,电影,作战。
逼真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利[1](2018)在《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冒险,这就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逼真性,更需要假定性,只有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现实,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虚实相映"表现出一个不同层次上超意义的真实世界。(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7期)
朱浩宇[2](2017)在《浅析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巴赞与克拉考尔的支持,以"逼真性"为主的现实主义流派经历不同时期的蓬勃发展。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可以将一切搬上银幕,再现实际生活。与"逼真性"相同,"假定性"是客观存在必不可少的美学特性。本文以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为主,从其起源发展、表现形式及"假定性"关系出发简单介绍了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7年14期)
洪小丽,朱伟华[3](2016)在《从逼真性看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以《2012》电影特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特效的逼真性是灾难类型电影后期制作的关键,高度逼真性也是影视艺术审美特性在电影中的核心体现。本文通过对电影《2012》特效制作的分析,全方位展现影片场景制作的逼真性,以此来解读逼真性在影视艺术审美特性中的重要位置。(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6期)
柯宏发,张军奇,祝冀鲁,葛轩[4](2016)在《电子装备作战试验电磁环境的逼真性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子装备作战试验中近实战电磁环境的构建问题,提出了电磁环境逼真性的矩阵型灰色关联评估模型。分析了与电磁环境相关的电子装备性能参数和效能指标以及电磁环境信号对电子装备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电磁环境逼真性评估的电磁功率密度谱和电磁信号密度二维指标空间,给出了电磁环境的矩阵表现形式。引入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矩阵型灰色关联分析的电磁环境逼真性评估模型。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崔璐[5](2013)在《报告文学是真实性与逼真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文体,报告文学直面现实、最能体现对现实的拷问。一路走来,报告文学历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高峰,诞生了大批揭秘历史、关注现实、直指世道人心的传世之作,培养了一批优秀作家,但同时在时代的变迁中,伴随着文学的式微,也(本文来源于《济宁日报》期刊2013-11-01)
施鹏程,曾小艳[6](2013)在《逼真性判断在现当代绘画中的失灵与惯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绘画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探寻真实进程之一部分,只是关于"真实"的认知界定不断拓宽,不再仅停留于具象的客观世界层面,其触角已延伸至人类所不能及的未知领域。鉴赏主体习惯于对现当代绘画作逼真性判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逼真性判断遭遇现当代绘画时的失灵,给我们以重新审视艺术本体的机会,最终归因于创作与鉴赏主体对于真实的理解层面的差别。(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容向红[7](2012)在《《少年Pi》(life of Pi)与《金陵十叁钗》的距离——论电影“逼真性”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逼真性"是电影的卖点,而意象层次的逼真性更是电影的灵魂。一般电影理论都有触及"逼真性"这个关键词,但仍未能进入意象层次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分析两部电影的差距为例,追本溯源,从追求"逼真性"的观影心理出发,对"逼真性"的内涵重新考察,论证结合生理快感与精神愉悦(审美愉悦)的深层次逼真性(意象层次逼真性)以及在生命的本真处言说的电影之美,期望有助认清当代中国电影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2年S2期)
张燕蓉[8](2012)在《谈《聊斋志异.婴宁》的形式干预与叙述逼真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正是借助于叙述者而介入了小说,通过对小说的结构、人物、视角等进行形式干预,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表达了出来,不但加强了叙事主体的意识,而且用艺术的方式完成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再造,所以,我们所感觉到的真实的可亲可敬和强烈的逼真性,而这种逼真与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的形式干预问题又密不可分。(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下半月)》期刊2012年03期)
容向红[9](2011)在《电影的“逼真性”及其所呈现的“生活世界”——以《让子弹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让子弹飞》触发广泛的讨论,引起观众的想象和共鸣,不但因为它积极调动电影的技术元素,引起观影者的逼真感,更是由于影片触及"生活的真",呈现审美的真实感。"内在本质的真实"即艺术的真实,其深层的表现是审美意象所呈现的充满情趣和意味的"生活世界"。这"生活世界"是存在的本来面貌,涉及审美意象的生成以及在审美意象的涵咏中领悟到的人生境界。审美意象所照亮的"生活世界",是文化艺术的魅力之魂,也应是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出路。(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1年S1期)
戴蕊[10](2011)在《电影美术创作中的假定性和逼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美术是通过对电影场景画面的设计,营造真实的画面效果,呈献给观众的第一视觉形象。而美术师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个载体建造完美,让观众充分感知影片。任何一部电影,在它最初构思的时候,导演就会将视听元素全部考虑其中,并使这些视听元素成为构成影片的骨肉之躯。《入殓(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11-10-20)
逼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巴赞与克拉考尔的支持,以"逼真性"为主的现实主义流派经历不同时期的蓬勃发展。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可以将一切搬上银幕,再现实际生活。与"逼真性"相同,"假定性"是客观存在必不可少的美学特性。本文以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为主,从其起源发展、表现形式及"假定性"关系出发简单介绍了电影艺术的"逼真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逼真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慧利.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J].戏剧之家.2018
[2].朱浩宇.浅析电影艺术的逼真性[J].戏剧之家.2017
[3].洪小丽,朱伟华.从逼真性看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以《2012》电影特效为例[J].艺术品鉴.2016
[4].柯宏发,张军奇,祝冀鲁,葛轩.电子装备作战试验电磁环境的逼真性评估[J].兵工学报.2016
[5].崔璐.报告文学是真实性与逼真性的统一[N].济宁日报.2013
[6].施鹏程,曾小艳.逼真性判断在现当代绘画中的失灵与惯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7].容向红.《少年Pi》(lifeofPi)与《金陵十叁钗》的距离——论电影“逼真性”的内涵[J].艺术百家.2012
[8].张燕蓉.谈《聊斋志异.婴宁》的形式干预与叙述逼真性问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
[9].容向红.电影的“逼真性”及其所呈现的“生活世界”——以《让子弹飞》为例[J].艺术百家.2011
[10].戴蕊.电影美术创作中的假定性和逼真性[N].甘肃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