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果实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特异性,果实,砧木,番茄,甜橙,基因,杆菌。
果实特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1](2017)在《番茄果实中特异性表达的SlSWEET1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SWEETs基因家族是新发现的膜转运蛋白,其可以参与蔗糖、果糖、葡萄糖等糖类的转运。前期研究表明番茄中SISWEET14为果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其参与转运糖类,但其具体作用方式尚不明确。在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中启动子起到关键调控作用,所以通过对基因启动子及其顺式作用元件的生物学功能的探究是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icro-Tom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PCR的方法克隆得到SlSWEET以基因启动子,进一步通过5'端缺失的方法,通过结合Gateway技术与pBGWFS7,0表达载体融合,驱动GUS基因的表达,运用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GUS荧光定量分析,明确启动子表达模式,从而为全面阐述SlSWEET14基因的功能奠定实验基础,并且也为SWEETs基因家族的研究和番茄优质品种育种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SlSWEET14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lSWEET14基因启动子除含有高等植物通用核心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TATA-BOX、CAAT-BOX,还含有与激素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响应水杨酸的顺式作用元件TCA-element、响应赤霉素的顺式作用元件TATC-box、响应生长素的顺式作用元件AuxRR-core、响应乙烯的顺式作用元件ERE;与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响应热胁迫的顺式作用元件HSE、与干旱诱导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MBS;与胚乳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Skn-1_motif;与光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GT1-motif、BoxI、Box4、AE-box等。2,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果实注射法分析了启动子的瞬时表达活性,运用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GUS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绿熟期果实注射后3天,随着启动子长度的逐渐变短,其驱动GUS基因的表达活性逐渐降低。3,通过对转基因拟南芥组织特异性GUS染色分析,发现叁个启动子截断片段均能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角果果柄处表达,但最短片段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根和花中也有大量的表达,即启动子最短片段失去了组织特异性,在SlSWEET14启动子上游-1466bp~-767bp处含有决定果实特异性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12)
吕品,李朋伟,马双武,赵文恩[2](2016)在《西瓜GGPS基因果实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S)基因转化西瓜。[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西瓜果实GGPS基因CDS区;构建由果实特异性启动子AGPL1调控GGPS基因、以nptⅡ为筛选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入农杆菌EHA105;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西瓜品种"红一号"进行遗传转化。[结果]经过卡那霉素筛选和PCR初步鉴定,获得4株转基因阳性植株。[结论]构建了GGPS基因果实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西瓜品种"红一号"中,转化效率为0.13%。(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任秀娟,崔百明[3](2016)在《番茄红素ε-环化酶果实特异性RNAi载体的构建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番茄LCYE基因对其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机制,培育高品质番茄品种,在Gen Bank中根据已知的LCYE(ID:544 129)扩增出337 bp的保守序列;根据KJ 561 284.1扩增出2 203 bp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E8;查找番茄LCYE的内含子,选择第叁个长112 bp的Intron片段;利用同尾酶构建出载体p Ri E8-LCYE,与p CAMBIA1301连接构建出果实特异性RNAi表达载体p CRi E8-LCYE,测序表明载体构建正确。农杆菌介导,叶盘法转化番茄,PCR检测表明得到了转基因番茄植株。与同样条件下番茄LCYB基因干扰载体的遗传转化过程相比,表明:对LCYE基因的干扰使番茄子叶开始褐化时间提前,且褐化率更高,说明筛选培养时子叶的褐化与所干扰的基因也有关系。(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6年09期)
成晓静[4](2016)在《不同果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下的IGF-1基因对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Solanaceae),番茄属的植物,是原产自南美亚热带地区,一年生植物,是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番茄上开展表达口服疫苗的研究,可大大提升番茄的应用价值。不同类型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在果实中的发育时期及调控机理不同,筛选理想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可为利用番茄作为载体来表达外源蛋白奠定前期基础。IGF-1是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免疫和机体代谢的关键因子,在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肌营养不良性侧索硬化病等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番茄为材料,构建了包含不同果实特异性的5个启动子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IGF-1基因导入番茄中,并进行了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番茄植株,为利用番茄特异表达外源蛋白提供技术和理论基础,也为利用番茄口服治疗糖尿病奠定材料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表达载体的构建:本研究构建了5个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pCAP-IGF-1、pCAPG-IGF-1、pCAGP-IGF-1、pCATP-IGF-1和pCAOC-IGF-1。并将5个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2)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试验采用AC++和1448两种番茄材料,分别进行再生体系的培养,结果表明:番茄材料AC++诱导分化的效果明显高于1448,进而确立了最佳再生体系培养的材料为番茄材料AC++。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的激素水平(IAA、ZT、AgNO3)对番茄再生体系的影响。确定了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ZT 2.0mg/L+IAA0.5mg/L+AgNO3 3.0mg/l;诱导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 MS+IAA 0.3mg/L。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各参数(浸染液、乙酰丁香酮、浸染时间、共培养天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宜的转化参数:以浸染液为MS的液体培养基,不添加乙酰丁香酮、浸染时间10 min、共培养天数2d为最佳转化条件。(3)抗性植株的PCR鉴定:经转化体系的培养,最终获得抗性苗共41株,其中AGPL1启动子获得抗性植株15株,黄瓜素启动子获得抗性植株12株,甜瓜ACO启动子获得抗性植株6株,PG启动子获得抗性植株6株,AP启动子获得2株抗性植株。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共21株阳性植株,阳性率达51.21%。证明外源基因IGF-1已成功整合进入番茄基因组中。其中AGPL1启动子最终获得阳性植株8株,黄瓜素启动子获得阳性植株6株,甜瓜ACO启动子获得阳性植株3株,PG启动子获得阳性植株3株,AP启动子获得1株阳性植株。(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曾绍梅,焦必宁,刘广洋,王珊珊,赵风年[5](2016)在《类特异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马尿泡果实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樟柳碱(ASD)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叁羟甲基丙烷叁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对4种托烷类生物碱(樟柳碱、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阿托品)具有类特异性识别能力的聚合物。通过紫外光谱预测法筛选了最佳功能单体与配比。采用振荡平衡吸附实验对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4种生物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53,10.90,24.27,11.04μg/mg,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3.58,1.49,1.62,2.25。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柱填料,采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藏药马尿泡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的高效富集和快速分离。该方法在2~250μg/m 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为0.26~0.39μg/m L,在10,50,100μg/g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0%~96.3%,相对标准偏差(RSD)≤5.7%。该固相萃取柱重复使用率高,分离效果良好,有效去除了样品中杂质的干扰,大大提高了马尿泡果实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的萃取效率。(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曾凡凡[6](2015)在《柑橘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在植物转基因表达载体所选择的启动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组成型启动子,如Ca MV 35S。然而组成型启动子会导致目的基因产物在整个植株大量积累,可能会影响植株的其他组织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可能导致死亡。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如根、茎、花、果特异表达启动子)可以将目的基因特异的表达于目标器官或组织,一方面避免基因的组成型表达对其他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进行基因功能验证,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具有目的性的在某个特定组织器官特异性高效表达,进行高效地转基因育种。本研究基于柑橘基因组RNA-seq数据,用各个不同组织器官材料进行实时荧光定量验证,筛选出几个柑橘果实特异性启动子,并开展了转基因验证工作。本实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结果:1)根据全基因组RNA-seq数据的分析,筛选得到果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七个基因。通过实时定量PCR对七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筛选到了一个在果实中表达水平远高于(高低110倍)叶片和花的基因。2)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克隆得到p Cit PDILP启动子,该启动子长1913bp;利用PMV2-DR5载体构建p Cit PDILP启动子的GUS融合表达载体和一个阳性对照35S启动子的GUS融合表达载体;PMV2-DR5同时拥有GUS和YFP两种报告基因;3)瞬时表达验证启动子的果实特异性。用农杆菌渗入瞬时转化的方法,将带有p Cit PDILP启动子的载体和带有35S启动子的载体分别转入了番茄;载体的可用性以及目标启动子的果实特异性通过GUS染色得到初步鉴定;4)农杆菌介导的早实枳转化。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带有p Cit PDILP启动子的GUS融合表达载体转入早实枳,为该启动子在柑橘的表达特性鉴定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总之,本实验旨在筛选并鉴定柑橘中高效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为柑橘果实品质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和转基因进行果实品质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王巧丽,梁燕,张振才,李翠,李云洲[7](2014)在《番茄果实特异性LYC-B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在不同颜色果实中的表达特异性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番茄LYC-B干扰对类胡萝卜素合成主要酶和主要代谢产物的影响,构建了果实特异性的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B干扰载体,并验证了其在不同颜色番茄果实中的有效性。依据X13437.1扩增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E8,构建了果实特异性载体E8-pBI121,其在粉色、红色、绿色和紫色的番茄果实中均能表达。依据X86452.1扩增番茄LYC-B从61~861bp间长度为801bp的片段LYC-B1和从480~781bp间长度为302bp的片段LYC-B2,构建了以CaMV35S为启动子的LYC-B干扰表达载体pBI121-B1B2,以E8替换CaMV35S,构建了果实特异性干扰载体E8-pBI121-B1B2。采用农杆菌注射法分别侵染番茄叶片和果实,GUS染色显示,pBI121-B1B2在叶片、果实和种子中均表达,E8-pBI121-B1B2只在果实和种子中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4年05期)
郑永强,刘艳梅,何绍兰,易时来,邓烈[8](2012)在《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的FTIR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分子光谱技术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着差异的11年生的3种砧木哈姆林甜橙植株,研究柑橘果实油斑病敏感期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及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和果实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图谱变化。【结果】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显着不同。其中,哈姆林/枸头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DO)最高;哈姆林/李齐16-6枳果实油斑病发生率(RO)最高;而哈姆林/印度酸橘有较高的RO值,最低的DO值。FTIR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3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叶片在3420、2927、1625和1069 cm-1处波峰分别代表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叶片细胞壁中的组织成分变化、蛋白质稳定程度和叶片内膜质过氧化平衡破坏程度,以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吸收峰强度最高受影响较小,以印度酸橘为砧的次之,以李齐16-6枳为砧哈姆林甜橙叶片受影响程度最大。相反,果皮红外光谱以印度酸橘和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受高温胁迫影响显着高于以李齐16-6枳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同时,3种砧木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分别与其果皮和叶片红外光谱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率高低可能跟叶片高温逆境响应机制有关,而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高低直接与果皮代谢相关,通过分析夏季高温期叶片和果皮FTIR分别预测本年度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是可行的。同时,叶片和果皮FTIR分析有利于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分子生理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9期)
姜娜娜,赵传志,赵光敬,李长生,夏晗[9](2012)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遗传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外源基因在番茄果实中的高效和特异表达,克隆了番茄果实特异基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oly-galacturonase,PG)的启动子。以中蔬四号番茄为材料,建立并优化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番茄高效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以GUS为报告基因,构建PG GUS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番茄。结果表明,在1.0 mg/L ZT的MS分化培养中,番茄子叶的发芽率最高,芽的诱导率高达91%,且发生畸态芽和褐化的外植体最少;通过抗生素浓度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试验发现,当头孢霉素的浓度为200 mg/L时,抑制农杆菌的效果最好;成功克隆了番茄PG启动子,将PG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转入番茄,对转基因后代果实的GUS染色表明,PG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在果实中特异表达。(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2年01期)
郑永强,邓烈,何绍兰,周志钦,易时来[10](2010)在《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主要农艺相关因子,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对哈姆林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着影响的主要农艺因子,并用模糊系统聚类分析(fuzzy cluster analysis,FC)对哈姆林甜橙砧穗组合植株果实油斑病抗性进行分类鉴定及成因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砧木通过调控果实成熟度调控因子和油斑病敏感度因子(穗砧比和叶片Ca含量)调控油斑病发生率,通过调控繁茂决定因子(植物学性状)、油斑病程度营养调控因子(叶片N、Mg和Cu含量)调控油斑病发生程度,而且油斑病植株营养生理决定因子(叶片P、Zn和S含量)参与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调控。利用果实油斑病各因子度量值进行模糊聚类,可将11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植株果实油斑病抗性划分为4类,其中以兰普莱檬、玻美、路比和沃尔卡姆为砧木的哈姆林甜橙植株综合指标值最低,果实油斑病抗性最强,但抗性获得的成因不同。【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模糊聚类的方法较好地揭示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调控因子(果实成熟度和油斑病敏感度)和发生程度调控因子(繁茂决定因子和油斑病营养调控因子),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抗性的调控机制,为柑橘果实生长期间油斑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23期)
果实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将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S)基因转化西瓜。[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西瓜果实GGPS基因CDS区;构建由果实特异性启动子AGPL1调控GGPS基因、以nptⅡ为筛选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入农杆菌EHA105;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西瓜品种"红一号"进行遗传转化。[结果]经过卡那霉素筛选和PCR初步鉴定,获得4株转基因阳性植株。[结论]构建了GGPS基因果实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西瓜品种"红一号"中,转化效率为0.13%。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果实特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番茄果实中特异性表达的SlSWEET14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
[2].吕品,李朋伟,马双武,赵文恩.西瓜GGPS基因果实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J].生物技术.2016
[3].任秀娟,崔百明.番茄红素ε-环化酶果实特异性RNAi载体的构建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J].分子植物育种.2016
[4].成晓静.不同果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下的IGF-1基因对番茄遗传转化的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6
[5].曾绍梅,焦必宁,刘广洋,王珊珊,赵风年.类特异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马尿泡果实中4种托烷类生物碱[J].分析测试学报.2016
[6].曾凡凡.柑橘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5
[7].王巧丽,梁燕,张振才,李翠,李云洲.番茄果实特异性LYC-B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在不同颜色果实中的表达特异性验证[J].中国蔬菜.2014
[8].郑永强,刘艳梅,何绍兰,易时来,邓烈.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的FTIR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
[9].姜娜娜,赵传志,赵光敬,李长生,夏晗.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遗传转化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2
[10].郑永强,邓烈,何绍兰,周志钦,易时来.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