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明文阅读方法导引(论文文献综述)
周云凯[1](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材中完善的写作系统能够提高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效率。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依据全新的编写理念,将写作内容创新编排,给初中写作教学变革带来了契机。截止2020年6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全册已在一线使用了一轮,论文通过研究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师生问卷调查等一线教学情况,探索写作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使用教材提供建议。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从写作专题、写作知识、写作训练、编排体系四个方面深入探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教学资源,具体内容为:(1)写作专题独立呈现,写作训练点清晰明确,不仅有精心设计的写作导引,还设置了有层次的写作实践。(2)写作知识系统完整,重视知识类型的协调与呈现方式的多样,同时也能够重视思维训练。(3)写作练习随文编排,将写作练习有机融入其他版块,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4)读写结合相互促进,阅读与写作相互衔接,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第二章,分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情况。从整体感受与具体使用两个方面调查师生的实际使用状况,归纳、总结师生在写作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主要存在缺少利用教材学习写作的意识、对写作知识吸收程度偏低、缺少修改作文的意识三方面的问题。教师主要存在对写作系统熟悉程度偏低、对读写结合资源使用欠充分、对写作实践的使用欠合理三方面的问题。第三章,提出了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特点的使用策略。针对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以下策略:(1)悉心钻研教材,更新教学观念。需要教师结合课标,全面把握教材,并树立“一课一得”的写作教学观念,创新写作知识理念。(2)有效利用实践,细化过程指导。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实际需要,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构建交际语境,并加强修改与评价。(3)依托阅读单元,促进读写结合。需要教师把握住读写衔接点,用好教材选文,培养学生主动性。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叶晓莹[2](2021)在《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读写结合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综合性语文教学效果的理念。这一理念,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编写、教学设置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于读写结合理念的接受与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围绕初中作文教学,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读写结合理念的实践情况、存在问题、应对策略。绪论对本选题的研究目的、价值,学界现有研究情况,本论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基本论述。第一章对读写结合的理论内涵及其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价值意义进行总体梳理。首先,从理论基础层面,结合迁移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指出读写结合理念的核心,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看作两个相互影响的学习过程,要有意识地将在一个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巧运用到另一个学习过程中,进而使二者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这种理念与教育部新课标所规划的阅读渗透写作技巧,写作深化阅读感悟的学习目标,完全一致。之后,从课本资源层面,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围绕编写意图、练习设计,分析课本对读写结合理念的突出。“部编本”教材每个单元的阅读版块和写作版块,在内容设置上都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不是单独进行,而是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践学习活动中共同推进完成的。最后,从价值定位层面,论文指出“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是探索作文教学发展新方向的积极有效途径,既可使教师最大限度利用课本资源,改善写作教学的效果,也可使学生充分锻炼知识迁移能力,提升思维水平与写作能力。第二章以问卷形式,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读写结合”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章共设计了两组问卷,对110名初中学生和20名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调研访谈。针对学生的问卷,内容涵盖了学习目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对读写结合的建议与策略等几个方面。针对教师的问卷,包括对写作教学的看法、教学方式以及对自身教学情况的评价等内容。围绕问卷调查结果形成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品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第三章针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具体情况,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原因。从学生方面看,初中生对作文普遍存在兴趣不足,畏难情绪较重的情况。由于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较为薄弱,尚不能形成有意识的读写迁移的学习习惯,由此导致阅读广度、深度受限,写作取材困难、策略匮乏。从教师方面看,一些教师自身的读写能力有限,不能在读写结合层面给予学生充分指导。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念也存在一定偏差,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对于“部编本”课本中的读写结合教学资源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缺乏耐心细致的指导,忽略学生综合读写素质的培养。第四章针对如何积极有效的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融入读写结合理念,结合“部编本”初中语文课本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乐学”角度,充分贯彻“部编本”课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提升,增强写作兴趣。从“乐教”角度,增强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职业热情和作文教学责任心,促进教师提升理论素养、积累教学知识与专业储备,并通过切身实践把握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读写迁移、互动的理念,正是营造良好语文教学氛围的有效方式。通过“阅读内容”“阅读表达”“阅读思维”,学会“写作什么”“怎么写作”“为什么写”,以此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部编本教材的读写资源,优化整合课时内容,构建系统知识技能,培养多写多练的长效机制,在创新读写结合的方法过程中,推进作文教学的良性发展。
赵庆兰[3](2021)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统编型教材,特别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写作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新课标作为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在概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背景和编写过程的基础上,总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以教材的体例结构为切入点,着重分析部编本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并以苏教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为主要参照,采用统计分析、列图表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将部编本写作系统与三个版本教材写作系统进行比较,对部编本写作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全面总结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特点。根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与写作系统的编写特征,对部编本教材的写作系统进行评价,指出它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教与学的角度,以及教材的修订等方面,提出相关的使用策略和教材的修订建议。
刘云,李晋霞[4](2020)在《从篇章语法看“说明语篇”复句运用的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篇章语法出发,探讨说明语篇的篇章结构与语篇类型对复句使用的影响。说明语篇在结构上可分为五部分:导引、点题、主体、总结、延伸。篇章结构对复句使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复句的"数量分布"和"类型分布"两个方面。说明语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根据说明顺序的不同,前者又可分为三类:1)主要按空间顺序说明;2)主要按时间顺序说明;3)主要按某种特定顺序说明。语篇类型对复句使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语篇类型不同,优势复句的类型也不同;2)语篇类型不同,复句使用的差异化表现也不同。当然,同为说明语篇,具体类型的不同并不能掩盖它们在复句使用上的共性。这种共性仍具有明显的语篇动因。
徐爱玲[5](2020)在《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日益密切。通过说明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达。但是在实际课堂中,仍存在说明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内容偏颇,教学过程忽视语言学习等现象。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为使说明文教学更加凸显语文本色,达到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说明文教学现状,并针对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通过对真实课堂记录的分析发现,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能充分结合学情进行授课并能做到适时安排说明文阅读训练,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的意识,但是受文体特征、师生双主体态度以及考试内容的影响,说明文教学也慢慢出现偏离语文教学本位的现象,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文字被置于学习目标边缘。课堂上教学活动陈旧,语言品析环节公式化;教学内容偏颇,师生对语言运用关注不足。教师把握不好教语文还是教科普、教课程还是课文、教知识获取还是语言表达,学生也很难产生对说明文的新认识,更不用说培养建构语言、理解语言、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升,教师在说明文教学领域也得不到突破。本论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主要载体,结合理论与课堂实践,提出针对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把握原则教学、立足文本语言特质教学、精细品读语言、实践运用语言等说明文教学策略,以此凸显语言学习的重要价值,体现说明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当前说明文教学现状以及自身思考,尝试对今后说明文教学路径以及课型做出进一步探索。在关注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视角下进行说明文教学,对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赵耀[6](2020)在《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2015-2019年锦州地区语文中考模考情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就语文学习而言,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更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同时,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并贯穿到各个学段的目标之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强调培养语感,注重积累;也就是说,我们要时刻关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并注重对其指导,从而形成有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其阅读感受。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及锦州地区五年来模考试题状况表明,学生阅读时不善于思考,教师教授阅读课文时启发性、引申性不到位,那种靠简单的应试思维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现有材料去深入分析学生阅读能力问题,探讨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及初中生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最终总结提炼出一套操作性强、推广度高的阅读能力培养方法,从而构建相对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教学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阅读鉴赏和分析的能力。
王冰清[7](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9月由温儒敏教授主编,众多语文专家合作编写的“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到了2019年秋季,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到九年级全部投入使用。本论文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为研究对象,探索该版本教材写作板块的编排体例、呈现方式、写作内容、总体特点,并对该教材写作板块的使用提出了建议。本论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进行概述,指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现实意义。第二章,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理论指导和评价依据,探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排理念、呈现方式以及编排特点。第三章,通过对写作目标设置、写作知识分布、写作实践构成等内容的详细解读,分析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写作内容。第四章,在对具体个案做出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整体特点:一是写作板块自成体系、文体构成循序渐进;二是写作知识双线分布、凸显语文核心素养;三是写作实践贴近学生生活,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四是呈现方式灵活,重视过程性写作。第五章,在肯定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创新点的同时,结合现有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使用建议:一是加强写作板块中的修改与评价环节;二是整合阅读文本,挖掘写作资源;三是创建真实交际语境,增强读者意识。第六章为结论,结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创新点以及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以及可以继续探讨的议题。本文旨在丰富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研究,不仅从整体上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排特点进行了探究,还对其中两大创新点写作板块中的“写作提示”以及八年级至九年级新增加的“活动·探究”单元中的写作元素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写作提示,发挥其指导作用,探寻写作教学新范式。
邹颖[8](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活动,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的开展需以教材作为依托,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教育部主持编写的全国统一使用的语文教材,它是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的背景下编写的,又在2013人教版教材基础上进行修订,其在编写理念、内容形式与结构的呈现上都做出了较大改变。为探寻在新课标下写作教学的开展,该教材中写作板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就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板块的编写与使用展开研究,希望帮助初中教师了解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特点,为教师更好的使用教材提供建议,同时对教材写作板块的编写提出改进建议。本论文从以下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展开概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其编写的主要依据,而阅读写作迁移理论为其提供了心理学理论依据,同时根据教材编写的传承性对各个时期人教版教材写作部分的特点进行评述,梳理各版教材对统编本编写的影响。第二章是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特点的论述,从编写理念、结构、内容三个方面展开。从编写理念来看具有重视交际语境写作、强调“一课一得”、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特点。从编写结构上看具有写作专题双线交织、写作导引读写一体、写作训练能力分层等特点。从内容上看具有程序性知识为主、语言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等特点。充分展示了统编本教材写作板块在编写上的创新与改进。第三章旨在对写作板块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首先是写作板块本身在编写上存在的缺失。其次是基于一线教师的课例分析,发现教师在使用教材教学中存在未能凸显交际语境、未能落实训练分层、过程指导茫然等问题。第四章针对统编本写作板块的编写特点以及使用的难点,对教材编写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师使用教材提出针对性建议,并附上写作教学设计案例,以帮助教师使用好教材,使写作教学更好的开展。
古晓君[9](2020)在《“读写结合”法运用于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论文以“读写结合”在语文说明文中的教学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佛山市三所性质不同的中学语文说明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存在说明文“读”与“写”目的手段混淆不清;说明文“以读促写”,“读”能促写什么,目标和路径不清晰;说明文“以读促写”所选择的“促写点”不典型;“读写结合”在说明文教学中缺乏系统训练等问题。然后根据数据调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教学模式陈旧,阅读写作“一刀切”;教育体制死板,师生“淡然置之”;教学要求繁杂,教师“独木难支”;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力不能及”等阻碍“读写结合”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顺利实施的不利情况,接着笔者参考语文教育家郑桂华教授的观点,从“以读促写”(包括:识别对象辨类型、细观事物抓特征、深透文本学构思、精读课文学技法、品读语言明表达、专题训练促写作共六种技法)和“以写促读”(包括:立足课堂“以写促读”,质疑问难以疑促读,拓展阅读以趣促读共三种技法)两个大方面提出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法运用于语文说明文的教学策略,意在帮助学生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最后补充了两个说明文教学课例分析作为实践指导,力图能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本论文是立足于久经不衰的语文教学“读”与“写”两个方面的研究,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读写结合”以及说明文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语文教育者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帮助。
周心瑜[10](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编写研究》文中认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加重了写作的分量,意图使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写作知识与能力得到落实。从编写理念来看,“部编本”教材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明确写作目标、指导写作方法来提高教材的可操作性,在贴近学生语文生活的同时激发写作动机及兴趣,力图提高写作教学效果。从写作知识内容的分布来看,“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知识主要分布在写作板块和阅读板块的课后习题部分,在综合性学习以及名着导读中也略有涉及。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及对比研究法对“部编本”教材的写作知识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新版教材的写作知识具有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追求知识编排的科学性、强调知识呈现的灵活创新性等特点。其中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体现在重视写作知识的复现、建构写作知识群、力求写作知识的系统化;知识编排的科学性体现于写作知识占比合理增加、写作专题设置体现知识主题、写作知识讲解与阅读选文紧密结合;知识呈现的灵活创新则表现在图示凸显写作知识重点、灵活渗透写作习惯知识、利用名人话语强化写作知识要点。针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内容要求较少涉及思维训练、专题设置顺序需进一步优化、写作示例的示范性较弱等问题,面向一线教师提出了结合单元选文,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关注写作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优化组合写作知识,多渠道挖掘写作教学资源等建议。
二、说明文阅读方法导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说明文阅读方法导引(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点 |
第一节 独立呈现的写作专题 |
一、写作训练点清晰有序 |
二、写作导引精心设计 |
三、写作实践合理有效 |
第二节 精心安排的写作知识 |
一、分布合理,呈现方式多样 |
二、知识类型协调,以程序性知识为主 |
三、符合学生思维特征,注重启发 |
第三节 随文编排的写作训练 |
一、阅读单元中的写作训练 |
二、综合性学习中的写作训练 |
三、名着导读中的写作训练 |
第四节 读写结合的编排体系 |
一、“显性”的读写衔接 |
二、“隐性”的读写衔接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学生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教师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师生在写作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
二、教师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悉心钻研教材,更新教学观念 |
一、结合课标,全面把握教材 |
二、树立“一课一得”的写作教学观念 |
三、创新知识理念,优化写作知识形态 |
第二节 有效利用实践,细化过程指导 |
一、重视个体差异,分层进行训练 |
二、构建交际语境,促进真实表达 |
三、聚焦写作需求,加强修改评价 |
第三节 依托阅读单元,促进读写结合 |
一、抓住读写衔接点,形成单元概念 |
二、用好教材选文,丰富写作资源 |
三、课内牵引课外,培养学生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2)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读写结合”理念相关概况 |
第一节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理念的理论基础 |
一、迁移理论与读写结合 |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读写结合 |
三、新课标中的学习目标与读写结合 |
第二节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理念的课本资源分析——以“部编本”教材为例 |
一、编写思路贯穿“读写结合” |
二、练习设计落实“读写结合” |
第三节 初中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理念的价值定位 |
一、“读”与“写”的有效结合是作文教学的积极探索 |
二、整合课程资源,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理念 |
三、锻炼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
第二章 “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和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和分析 |
一、学生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学生存在问题分析 |
一、学生写作缺乏动力 |
二、读写结合学习自主性差 |
三、写作能力不足 |
第二节 教师存在问题分析 |
一、教师有待提高自身读写素养 |
二、语文教学观存在偏差 |
三、读写结合教学存在问题 |
第四章 “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读写结合教学观念 |
一、“乐学”与“乐教” |
二、重视“读写结合”教学理论 |
第二节 实施良好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
一、发挥阅读教学效能,促进作文教学发展 |
二、依托教材读写资源,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
三、沿循教材编排思路,构建系统的读写知识体系 |
四、以教材为中心,扩展构建持久的读写训练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写结合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概述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概述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意义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概述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编写的必要性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写理念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结构特征 |
一、写作系统的编排方式 |
二、写作系统的组合方式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特征 |
一、写作目标分析 |
二、写作知识分析 |
三、写作指导分析 |
四、写作训练分析 |
第三章 部编本与其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部编本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
第二节 部编本与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一、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
第三节 部编本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比较研究 |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特征 |
二、两版教材的异同点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评价及修订建议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评价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优点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及修订建议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师生使用建议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修订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从篇章语法看“说明语篇”复句运用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说明语篇的篇章结构 |
二、说明语篇的篇章结构与复句的使用 |
(一)篇章结构与复句的数量分布 |
(二)篇章结构与复句的类型分布 |
1.“导引与点题”中的复句类型 |
2.“主体”中的复句类型 |
三、说明语篇的语篇类型与复句的使用 |
结语 |
(5)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价值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价值 |
一、文本自身具备语言价值 |
二、凸显文体的实用性 |
三、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研究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现有成绩 |
一、适时进行说明文阅读训练 |
二、结合学情授课,培养学生能力 |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活动陈旧,语言品析环节公式化 |
二、教学内容偏颇,教师对语言运用关注不足 |
第三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问题成因 |
一、文体特征的影响 |
二、教师轻视,缺乏专业素养 |
三、学生漠视,读写兴趣不高 |
四、考试内容固化单一 |
第三章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把握教学原则,凸显语文本色 |
一、以教语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 |
三、重心由了解知识转向学习语言 |
第二节 立足文本语言特质,因文而异定教 |
一、深入挖掘文本,遴选教学内容 |
二、主要问题引领,确定教学重点 |
三、围绕说明语言,创建合作学习单 |
第三节 深入精细品读,彰显说明文的语言活力 |
一、品读赏析,感知语言组成的独特性 |
二、揣摩辨析,剖析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
三、对比阅读,体悟语言建构的形象性 |
第四节 强化实践运用,增添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
一、实物练习,口头表达 |
二、课堂衔接,读写结合 |
三、作业布置,合理有效 |
四、调查发现,准确训练 |
第四章 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探索 |
第一节 初中说明文教学路径探索 |
一、合理进行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主目标的文本解读 |
二、准确把握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指引的教学定位 |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课型探索 |
一、创设以语言建构为中心的语言实践课 |
二、构建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写作训练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统编语文教材中说明文目录 |
附录二 :关于“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的访谈方案 |
附录三 :关于“初中说明文教学现状”的部分访谈实录 |
附录四 :访谈教师基本资料及课堂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6)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2015-2019年锦州地区语文中考模考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状况 |
2.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四)研究方法 |
1.访谈调查法 |
2.问卷调查法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锦州市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 |
(一)锦州市中考模考现代文阅读选文分析 |
1.对记叙性文本的选取 |
2.对说明性文本的选取 |
3.对议论性文本的选取 |
(二)锦州市中考模考现代文阅读考点分析 |
1.记叙性文本阅读考点分析 |
2.说明性文本阅读考点分析 |
3.议论性文本阅读考点分析 |
(三)锦州市中考模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命题规律分析 |
二、锦州市初中生现代文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现代文阅读失分情况调查分析 |
1.教研员访谈 |
2.教师访谈 |
(二)学生现代文阅读存在原因剖析 |
1.学生试卷问题剖析 |
2.学生阅读现状剖析 |
3.教师阅读教学剖析 |
三、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
(一)借助新教材“三位一体”设计,扩大阅读量 |
1.多读书,以“量”增量 |
2.爱读书,靠“趣”增量 |
3.会读书,用“法”增量 |
(二)结合新教材“单元教学”目标,内化阅读方法 |
1.立足单元训练点“习得方法” |
2.整合教材关联点“梳理方法” |
3.勾连课外同考点“运用方法” |
(三)利用新教材“教读与自读”区别,培养阅读能力 |
1.厘清“教读”“自读”体例的不同,扩大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
2.抓住“教读”“自读”功能的不同,搭建学生自主阅读的桥梁 |
3.根据“教读”“自读”课型的不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 |
1.3.2 其他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的编排体例 |
2.1 编排依据 |
2.2 编排的呈现方式 |
2.3 编排体例的特点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的内容 |
3.1 写作目标 |
3.1.1 写作单元的写作主题与目标 |
3.1.2 阅读单元中的写作主题与目标 |
3.1.3 名着导读中的写作主题与目标 |
3.2 写作知识 |
3.2.1 文体分布 |
3.2.2 写作引导 |
3.3 写作练习 |
3.3.1 写作练习的内容 |
3.3.2 写作练习的特点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 |
4.1 写作板块自成体系,文体构成循序渐进 |
4.2 写作知识双线分布,凸显语文核心素养 |
4.3 写作实践贴近生活,贯彻“以生为本”理念 |
4.4 呈现方式灵活,重视过程性写作 |
第五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的使用建议 |
5.1 加强写作板块中的修改与评价环节 |
5.2 整合阅读文本,挖掘写作资源 |
5.3 创建真实交际语境,增强读者意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概述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概念界定 |
一、语文教材 |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 |
三、写作板块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依据 |
一、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
二、阅读——写作迁移理论 |
第三节 统编本教材写作板块的传承 |
一、1987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重视写作 |
二、1992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读写结合 |
三、2001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强调交际 |
四、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奠定基础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特点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 |
一、重视交际语境写作 |
二、强调“一课一得” |
三、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编写体例 |
一、写作主题——双线交织 |
二、写作导引——读写一体 |
三、写作实践——能力分层 |
第三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内容编写特点 |
一、程序性知识为主 |
二、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
三、内容呈现图文并茂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在编写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教材编写存在的缺失 |
一、训练序列存疑 |
二、修改指导缺位 |
三、写作知识纷杂 |
第二节 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课例分析 |
一、交际语境未能凸显 |
二、写作训练难以分层 |
三、写作过程指导茫然 |
第四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改进及使用建议 |
第一节 教材改进建议 |
一、内容组织程序化 |
二、修改指导常态化 |
三、写作知识系统化 |
第二节 教师使用建议 |
一、研读课标,更新教学思想 |
二、构建情境,促进真实表达 |
三、循序渐进,落实分层训练 |
四、巧设环节,细化过程指导 |
第三节 统编本写作板块教学设计案例 |
一、《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
二、教学设计评价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内容梳理表 |
附录2:课例 |
致谢 |
(9)“读写结合”法运用于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读写结合”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依据和教学价值 |
(一)“读写结合”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依据 |
1.学习迁移理论是“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 |
2.语文课程标准是“读写结合”的理论支持 |
3.“读写结合”在“统编本”说明文教材的资源分析 |
(二)“读写结合”在“统编本”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价值 |
1.弥补写作教材缺失,提升说明文写作水平 |
2.深化阅读理解,从理论走向实践 |
二 “读写结合”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
(一)“读写结合”在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
1.调查范围 |
2.调查内容 |
3.重点调查内容和调查数据汇总 |
(二)“读写结合”在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读”与“写”目的手段混淆不清 |
2.“读”能促写什么,目标和路径不清晰 |
3.选择的“促写点”不典型 |
4.缺乏系统训练,运用水平不高 |
(三)“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学模式陈旧,阅读写作“一刀切” |
2.教育体制死板,师生“淡然置之” |
3.教学要求繁杂,教师“独木难支” |
4.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力不能及” |
三 “读写结合”运用于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 |
(一)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
1.识别对象辩类型 |
2.细观事物抓特征 |
3.深透文本学构思 |
4.精读课文学技法 |
5.品读语言明表达 |
6.专题训练促写作 |
(二)“以写促读”教学策略 |
1.立足课堂“以写促读” |
2.质疑问难以疑促读 |
3.拓展阅读以趣促读 |
(三)“读写结合”教学建议 |
1.多阅读多观察生活 |
2.构建语言模型 |
3.培养学生各种写作能力 |
抽丝剥茧——《蝉》“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
顺藤摸瓜——《神奇的极光》“读写结合”教学案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编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编写概述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相关概念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概念 |
二、写作知识的概念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概念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编写理念 |
一、突出综合能力,注重写作方法引导 |
二、尊重写作规律,激发写作动机和兴趣 |
三、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
四、明确写作目标,强调可操作性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呈现情况 |
一、写作知识的呈现板块 |
二、写作知识呈现的具体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编写特点 |
第一节 注重写作知识内容的系统性 |
一、以过程写作知识为主,重视写作知识的复现 |
二、以文体训练为核心,建构写作知识群 |
三、以学生实际为参照,力求写作知识系统化 |
第二节 追求写作知识编排的科学性 |
一、写作知识占比合理增加 |
二、专题设置体现知识主题 |
三、知识讲解与阅读选文紧密结合 |
第三节 强调写作知识呈现的灵活创新性 |
一、改善图示形式,凸显写作知识重点 |
二、渗透写作习惯知识,加强修改意识 |
三、增添名人“补白”,强化写作要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编写的局限与使用建议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编写的局限 |
一、写作知识的内容要求较少涉及思维品质训练 |
二、专题设置顺序需进一步优化 |
三、写作示例的示范性较弱,不利于专题目标的达成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的使用建议 |
一、结合单元选文,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二、关注知识内在联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
三、优化组合写作知识分布板块,多渠道挖掘写作教学资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说明文阅读方法导引(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及教学研究[D]. 周云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读写结合理念下“部编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D]. 叶晓莹. 喀什大学, 2021(07)
- [3]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研究[D]. 赵庆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从篇章语法看“说明语篇”复句运用的特点[J]. 刘云,李晋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5]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初中说明文教学研究[D]. 徐爱玲. 青岛大学, 2020(02)
- [6]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2015-2019年锦州地区语文中考模考情况分析[D]. 赵耀.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7]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研究[D]. 王冰清. 济南大学, 2020(01)
- [8]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使用研究[D]. 邹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读写结合”法运用于语文说明文教学策略研究[D]. 古晓君.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10]“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知识编写研究[D]. 周心瑜.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