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论文和设计-李明芳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采集桶、设置在采集桶顶部外侧表面的一号外螺纹、活动连接在采集桶顶部的桶盖、设置在桶盖内侧表面且与一号外螺纹相匹配的一号内螺纹、设置在采集桶内侧表面的卡棱、设置在采集桶内的可替换过滤桶、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顶部边沿处且位于卡棱上方的卡板、设置在卡板顶部相对侧表面的一组提手、等角度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内的多个隔板、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内且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多个隔室、分别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底部且分别位于隔室底部的过滤板、顶部与过滤板底部固定连接的锥形集水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采集桶(2)、设置在采集桶(2)顶部外侧表面的一号外螺纹(3)、活动连接在采集桶(2)顶部的桶盖(4)、设置在桶盖(4)内侧表面且与一号外螺纹(3)相匹配的一号内螺纹(5)、设置在采集桶(2)内侧表面的卡棱(6)、设置在采集桶(2)内的可替换过滤桶(7)、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顶部边沿处且位于卡棱(6)上方的卡板(8)、设置在卡板(8)顶部相对侧表面的一组提手(9)、等角度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内的多个隔板(10)、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内且通过隔板(10)分隔成的多个隔室(11)、分别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底部且分别位于隔室(11)底部的过滤板(12)、顶部与过滤板(12)底部固定连接的锥形集水槽(13)、设置在锥形集水槽(13)底部的连接管(14)、设置在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且分别与隔室(11)相对应的多个排液孔(15)、一端与连接管(14)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排液孔(15)的排液管(16)、分别设置在排液管(16)上的阀门(17)、分别设置在采集桶(2)外侧表面顶部且位于卡棱(6)上方的进液孔(18)、分别设置在采集桶(2)外侧表面且分别位于进液孔(18)下方的抽吸泵(19)、一端与抽吸泵(19)输出端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进液孔(18)伸入相对应隔室(11)内的进液管(20)、设置在抽吸泵(19)输入端的抽吸管(21)。

设计方案

1.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

所述过滤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采集桶(2)、设置在采集桶(2)顶部外侧表面的一号外螺纹(3)、活动连接在采集桶(2)顶部的桶盖(4)、设置在桶盖(4)内侧表面且与一号外螺纹(3)相匹配的一号内螺纹(5)、设置在采集桶(2)内侧表面的卡棱(6)、设置在采集桶(2)内的可替换过滤桶(7)、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顶部边沿处且位于卡棱(6)上方的卡板(8)、设置在卡板(8)顶部相对侧表面的一组提手(9)、等角度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内的多个隔板(10)、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内且通过隔板(10)分隔成的多个隔室(11)、分别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底部且分别位于隔室(11)底部的过滤板(12)、顶部与过滤板(12)底部固定连接的锥形集水槽(13)、设置在锥形集水槽(13)底部的连接管(14)、设置在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且分别与隔室(11)相对应的多个排液孔(15)、一端与连接管(14)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排液孔(15)的排液管(16)、分别设置在排液管(16)上的阀门(17)、分别设置在采集桶(2)外侧表面顶部且位于卡棱(6)上方的进液孔(18)、分别设置在采集桶(2)外侧表面且分别位于进液孔(18)下方的抽吸泵(19)、一端与抽吸泵(19)输出端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进液孔(18)伸入相对应隔室(11)内的进液管(20)、设置在抽吸泵(19)输入端的抽吸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下表面象限点处的支腿(22)、设置在支腿(22)底部外侧表面的二号外螺纹(23)、套装在支腿(22)底部的空心支撑台(24)、设置在空心支撑台(24)内侧顶部且与二号外螺纹(23)相匹配的二号内螺纹(25)、设置在支腿(22)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24)内的万向轮(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4)顶部设有一号把手(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相对两端设有开口(28),所述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且位于开口(28)顶部边沿处活动连接有挡门(29),所述挡门(29)底部安装有二号把手(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8)外径大于卡棱(6)内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样采集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随之产生,水体污染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水体的检测和调研成了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在环保领域中,对水样的采集是基础组成部分,通过对采集的水样进行系统分析进而判断某一区域内环境的大致水平,可以有助于接下来针对性地开展环保勘察工作,防止宝贵资源的浪费。

现有水样采集系统大部分结构复杂,不方便清理,而且只能单独对水样进行过滤,当将多个不同水样进行对比检测时,需要单独对水样进行过滤较浪费时间,而且过滤装置清洁不彻底的话会对其他水样造成污染,不仅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降低所采水样的保真度,操作麻烦,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提供过滤机构和移动装置,该装置通过抽吸泵可以直接将水抽取至可替换过滤桶内,通过可替换过滤桶可以将水样进行过滤,而且可替换过滤桶内有多个隔室,当需要多种水样进行检测比对时,可同时对多个水样进行过滤,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过滤后的水样流至锥形集水槽内,并通过排液管将过滤后的水样输出,当可替换过滤桶内的杂质较多时,将可替换过滤桶取出即可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清理方便,通过万向轮可以轻松移动装置整体,可以通过空心支撑台对装置整体平衡与高度进行微调,增强装置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采集桶、设置在采集桶顶部外侧表面的一号外螺纹、活动连接在采集桶顶部的桶盖、设置在桶盖内侧表面且与一号外螺纹相匹配的一号内螺纹、设置在采集桶内侧表面的卡棱、设置在采集桶内的可替换过滤桶、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顶部边沿处且位于卡棱上方的卡板、设置在卡板顶部相对侧表面的一组提手、等角度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内的多个隔板、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内且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多个隔室、分别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底部且分别位于隔室底部的过滤板、顶部与过滤板底部固定连接的锥形集水槽、设置在锥形集水槽底部的连接管、设置在采集桶底部外侧表面且分别与隔室相对应的多个排液孔、一端与连接管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排液孔的排液管、分别设置在排液管上的阀门、分别设置在采集桶外侧表面顶部且位于卡棱上方的进液孔、分别设置在采集桶外侧表面且分别位于进液孔下方的抽吸泵、一端与抽吸泵输出端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进液孔伸入相对应隔室内的进液管、设置在抽吸泵输入端的抽吸管。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下表面象限点处的支腿、设置在支腿底部外侧表面的二号外螺纹、套装在支腿底部的空心支撑台、设置在空心支撑台内侧顶部且与二号外螺纹相匹配的二号内螺纹、设置在支腿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内的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桶盖顶部设有一号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桶底部外侧表面相对两端设有开口,所述采集桶底部外侧表面且位于开口顶部边沿处活动连接有挡门,所述挡门底部安装有二号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卡板外径大于卡棱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该装置通过抽吸泵可以直接将水抽取至可替换过滤桶内,通过可替换过滤桶可以将水样进行过滤,而且可替换过滤桶内有多个隔室,当需要多种水样进行检测比对时,可同时对多个水样进行过滤,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过滤后的水样流至锥形集水槽内,并通过排液管将过滤后的水样输出,当可替换过滤桶内的杂质较多时,将可替换过滤桶取出即可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清理方便,通过万向轮可以轻松移动装置整体,可以通过空心支撑台对装置整体平衡与高度进行微调,增强装置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移动装置放大状态示意图。

1-底座;2-采集桶;3-一号外螺纹;4-桶盖;5-一号内螺纹;6-卡棱;7-可替换过滤桶;8-卡板;9-提手;10-隔板;11-隔室;12-过滤板;13-锥形集水槽;14-连接管;15-排液孔;16-排液管;17-阀门;18-进液孔;19-抽吸泵;20-进液管;21-抽吸管;22-支腿;23-二号外螺纹;24-空心支撑台;25-二号内螺纹;26-万向轮;27-一号把手;28-开口;29-挡门;30-二号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过滤机构,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过滤机构,其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采集桶2、设置在采集桶2顶部外侧表面的一号外螺纹3、活动连接在采集桶2顶部的桶盖4、设置在桶盖4内侧表面且与一号外螺纹3相匹配的一号内螺纹5、设置在采集桶2内侧表面的卡棱6、设置在采集桶2内的可替换过滤桶7、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顶部边沿处且位于卡棱6上方的卡板8、设置在卡板8顶部相对侧表面的一组提手9、等角度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内的多个隔板10、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内且通过隔板10分隔成的多个隔室11、分别设置在可替换过滤桶7底部且分别位于隔室11底部的过滤板12、顶部与过滤板12底部固定连接的锥形集水槽13、设置在锥形集水槽13底部的连接管14、设置在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且分别与隔室11相对应的多个排液孔15、一端与连接管14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排液孔15的排液管16、分别设置在排液管16上的阀门17、分别设置在采集桶2外侧表面顶部且位于卡棱6上方的进液孔18、分别设置在采集桶2外侧表面且分别位于进液孔18下方的抽吸泵19、一端与抽吸泵19输出端相连接且另一端贯穿进液孔18伸入相对应隔室11内的进液管20、设置在抽吸泵19输入端的抽吸管21。

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下表面象限点处的支腿22、设置在支腿22底部外侧表面的二号外螺纹23、套装在支腿22底部的空心支撑台24、设置在空心支撑台24内侧顶部且与二号外螺纹23相匹配的二号内螺纹25、设置在支腿22底部且位于空心支撑台24内的万向轮26;所述桶盖4顶部设有一号把手27;所述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相对两端设有开口28,所述采集桶2底部外侧表面且位于开口28顶部边沿处活动连接有挡门29,所述挡门29底部安装有二号把手30;所述卡板(8)外径大于卡棱(6)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为:使用该装置前推动装置整体,通过万向轮26轻松移动到所需位置,移动到所需位置后,转动空心支撑台24,调整装置整体平衡,调整好后,将抽吸管21另一端放置在待检测水样中,启动抽吸泵19抽取水样,将待检测水抽吸至可替换过滤桶7内,水流至可替换过滤桶7底部,并通过过滤板12流至锥形集水槽13内,杂质留在过滤板12上,过滤后的水样通过连接管14输送至排液管16内,打开阀门17,即可取出过滤后的水样,当需要对多种水样同时过滤时,可同步操作多个抽吸泵19,即可同时过滤多个水样,当使用结束后,打开桶盖4,通过提手9取出可替换过滤桶7,即可对其进行清洗,该装置通过抽吸泵19可以直接将水抽取至可替换过滤桶7内,通过可替换过滤桶7可以将水样进行过滤,而且可替换过滤桶7内有多个隔室11,当需要多种水样进行检测比对时,可同时对多个水样进行过滤,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过滤后的水样流至锥形集水槽13内,并通过排液管16将过滤后的水样输出,当可替换过滤桶7内的杂质较多时,将可替换过滤桶7取出即可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清理方便,通过万向轮26可以轻松移动装置整体,可以通过空心支撑台24对装置整体平衡与高度进行微调,增强装置稳定性,防止使用过程中装置移动,影响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0946.1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32531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G01N 1/14

专利分类号:G01N1/14;G01N1/28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李明芳

第一申请人:李明芳

申请人地址:276002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23号

发明人:李明芳

第一发明人:李明芳

当前权利人:李明芳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水样采集过滤装置论文和设计-李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