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富集论文_李秋华,鞠伶伟,王宁,刘兆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富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重金属,籽实,在线,毛细管,磺胺,烤烟。

生物富集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华,鞠伶伟,王宁,刘兆喆[1](2019)在《通过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探析人参皂苷Rh1对乳腺癌SKBR3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前期筛查人参皂苷Rh1干预下乳腺癌SKBR3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剪接体、基底黏附、细胞凋亡、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富集显着。结论:人参皂苷Rh1可能通过调控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底黏附、泛素-蛋白酶体等通路抑制SKBR3细胞的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李芬,李梅[2](2019)在《茶树重金属汞生物富集特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茶园环境汞的来源、茶树汞吸收及迁移转化、汞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茶树及茶园土壤汞污染现状以及未来茶树重金属生物富集特征研究展望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强调进行茶园汞在土壤—茶树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茶叶重金属汞含量与影响茶叶品质物质的相关性研究对生产无毒无害的绿色茶叶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冯艳红,王国庆,张亚,郑丽萍,杜俊洋[3](2019)在《土壤-蔬菜系统中镉的生物富集效应及土壤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避免重金属Cd污染,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土壤-蔬菜样品224对,分析土壤和蔬菜中的Cd含量,研究不同种类蔬菜对Cd富集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种类蔬菜的土壤Cd阈值。结果表明:蔬菜对Cd的富集受土壤Cd含量影响,与其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同时与土壤pH和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各蔬菜可食用部分中Cd的富集系数为0. 001~4. 901,平均值为0. 16。不同种类蔬菜对Cd的富集不同,其富集大小顺序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利用log-logistic模型对研究数据进行拟合,并结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中规定的蔬菜中污染物标准限值得到叶菜类、根菜类、茎菜类和果菜类蔬菜对应的土壤阈值分别为0. 25、0. 31、0. 33和0. 50 mg/kg。(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9年05期)

钟晓宇,李方林,李杰,陈彪,柴龙飞[4](2019)在《南宁市典型耕地区水稻籽实微量元素生物富集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南宁典型耕地区557套水稻籽实及根系土相关元素含量,计算水稻籽实中As、B、Cd、Cr、Cu、Hg、Mo、Ni、Pb、Se、Zn等11项元素的生物富集系数显示:早稻及晚稻籽实之间,早晚稻根系土之间元素含量相差较小,各元素富集能力有一定差异,Mo、Cd、Zn、Se元素的生物富集能力最强,其中Mo元素BCF大于50%;As、Cr、Ni、Pb元素最小,BCF小于1%。金属元素超标率与BC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土壤中Mo、Zn含量与水稻籽实中As、Cu、Cr的BCF,土壤中Mo、P、Zn含量与水稻籽实中Mo、Zn的BCF之间均呈现一定的负关联性。(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领,悦飞雪,李继伟,李冬,王艳芳[5](2019)在《镉胁迫下生物炭与锌/钾叶面肥促进烟草生长降低镉富集的协同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生物炭和叶面肥在单独调控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及重金属离子吸收方面的应用价值已被一些研究证实,然而它们在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修复中的耦合效应及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烟草为镉易富集植物,研究生物炭和锌/钾叶面肥单施或联合施用对烟草生长和镉富集特性的影响,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及烟草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模拟轻度土壤镉污染胁迫试验,供试烟草品种为‘中烟100’。设置6个试验处理:对照(CK)、土施生物炭20 g/kg (B)、喷施0.5%ZnSO4叶面肥(Zn)、喷施0.5%KH2PO4叶面肥(K)、生物炭+喷施ZnSO4叶面肥(B+Zn)、生物炭+喷施KH2PO4叶面肥(B+K),每个处理重复8次。将烟草分割为根、茎、下部叶(从下到上1~5片)、中部叶(6~10片)、上部叶(11~15片) 5部分。测定株高、生物量、丙二醛含量(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烟株各部位的镉含量,计算了镉富集和转运系数,分析了土壤中镉形态的变化。【结果】1)单独施用叶面肥较单独施用生物炭更有利于增强镉胁迫下叶片的抗氧化性能,促进烟株生长。与B处理相比,Zn和K处理的MDA含量分别降低12.8%和15.1%,POD活性分别增加32.2%和29.9%,CAT活性分别增加25.5%和18.2%(P <0.05),Zn和K两处理之间的抗氧化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 0.05)。单独施用生物炭较单独施用叶面肥更有利于降低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与Zn和K处理相比,B处理的土壤弱酸提取态镉含量分别降低19.0%和19.3%,可还原态镉含量分别降低22.3%和23.9%(P <0.05)。单独喷施叶面肥对土壤镉形态无显着影响(P> 0.05)。2)生物炭和叶面肥配施具有迭加效应,且B+Zn处理对促进镉胁迫下烟株生长和减少烟株镉吸收方面效果大于B+K处理。与CK、B、Zn处理相比,B+Zn处理的株高分别增加52.8%、25.9%和11.8%,地上干重分别增加146%、89.1%和45.3%,SOD活性分别增加29.8%、19.7%和11.0%,POD活性分别增加94.0%、64.1%和24.1%,CAT活性分别增加183.8%、90.9%和52.2%,烟株根镉含量分别减少53.9%、25.2%和31.6%,茎镉含量分别减少74.5%、53.9%和63.7%,上部叶镉含量分别减少63.1%、18.8%和40.1%,中部叶镉含量分别减少63.6%、27.7%和35.3%,下部叶镉含量分别减少63.8%、34.1%和46.9%,烟株镉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降低64.4%、31.0%和48.4%,镉生物转运系数分别降低33.3%、20.2%和28.5%,土壤中弱酸提取态镉含量分别降低19.5%、7.5%和19.0%,土壤中还原态镉含量分别降低22.9%、2.0%和20.8%,土壤中可氧化态镉含量分别增加62.5%、5.6%和54.6%,土壤中残渣态镉含量分别增加206.9%、10.7%和174.7%。与B+K处理相比,B+Zn处理的烟株地上干重增加18.3%,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镉含量分别减少8.4%、13.9%和16.9%,镉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降低20.8%和8.5%。【结论】在镉污染胁迫下,土施生物炭可以降低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减少烟草的吸收。叶面喷施锌、钾肥可以提高烟草植株的抗氧化性能,促进烟株生长。生物炭配合叶面肥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降低烟草中镉的运转系数和富集系数的效果显着高于锌/钾叶面肥单独施用。在本试验条件下,生物炭配合喷施硫酸锌的效果好于生物炭配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作为提高烟草生产安全及土壤镉污染修复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邓必祥[6](2019)在《淡水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生物富集与降解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雄激素是一类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它们能够干扰生物体内源性雄激素的发生、功能以及消除作用,从而对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在全世界的不同环境介质中都普遍检测到了环境雄激素的存在,生态环境健康面临着严重威胁。微藻作为水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广泛分布于各种水体中,能快速富集和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微藻作为食物网的入口,会显着影响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然而,目前关于微藻与环境雄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仍相对较少,环境雄激素在食物网中如何进行迁移转化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选取了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叁种淡水微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小环藻Cyclotella sp.、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受试藻种,分别研究了它们对4种不同环境雄激素(睾酮、雄烯二酮、群勃龙、甲基睾酮)单一作用下的耐受性。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了一种典型的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环境雄激素(睾酮和群勃龙),研究了叁种微藻对它们的富集和降解能力,并简要分析了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动力学过程,旨为研究环境雄激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奠定基础,为环境雄激素的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耐受性叁种微藻对四种环境雄激素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不同的微藻细胞对相同的环境雄激素的耐受性存在差异,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叁种微藻对睾酮的耐受性为:小环藻>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在对雄烯二酮和群勃龙的耐受性实验中,小环藻的耐受性显着高于其它两种微藻,普通小球藻与铜绿微囊藻对雄烯二酮和群勃龙的耐受性大小相近;叁种微藻对甲基睾酮的耐受性大小依次为:铜绿微囊藻>小环藻>普通小球藻。相同的微藻细胞对不同的环境雄激素的耐受性也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球藻对四种不同环境雄激素的总体耐受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环藻对四种环境雄激素的耐受性表现为雄激素浓度为1Omg/L时,对环境雄激素耐受性无显着差异,在20 mg/L和40 mg/L环境雄激素浓度组中,小环藻对群勃龙的耐受性显着高于其它叁种环境雄激素;铜绿微囊藻对雄激素的耐受性表现为雄激素浓度为10 mg/L和20 mg/L时无显着性差异,但为40mg/L时,铜绿微囊藻对甲基睾酮的耐受性显着高于其它叁种环境雄激素。2.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叁种微藻对环境雄激素均具有显着的富集和降解作用。雄激素浓度对微藻的富集和降解效应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总的趋势相同。不同种类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富集和降解能力不同,不同微藻对睾酮的富集能力表现为:铜绿微囊藻>小环藻>普通小球藻;对睾酮的降解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小环藻>普通小球藻>铜绿微囊藻。微藻对不同种类的雄激素的降解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发现小环藻对睾酮和群勃龙均具有显着的降解能力,相同条件下,小环藻对睾酮降解能力大于群勃龙。3.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动力学本研究简要分析了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动力学过程,通过运用不同的动力学方程对实验结果数据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过程主要受到细胞的种类、参与降解过程的藻细胞数目、不同阶段藻细胞增长速率r和藻细胞悬浮液环境雄激素浓度C的大小的影响。在藻细胞密度N增长的情况下,若藻-水体系中环境雄激素浓度较高,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速率主要受藻细胞数目N和生长速率r的影响,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dc/dt=KNr(K为常数);随着降解过程的进行,藻细胞数目N持续增长,藻-水体系中的环境雄激素浓度不断降低,此时降解速率受到藻细胞数目 N的影响逐渐减小,反应(相对于N和r)是混合阶段反应,近似为一级或零级动力学方程:dc/dt=Kr或dc/dt=K(K为常数)。当藻细胞密度N不变的情况下,即生长速率r≠0,且藻-水体系中环境雄激素浓度较低时,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过程主要受到参与降解的藻细胞数目的影响,此时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降解过程符合指数衰减模型,降解速率是相对于藻-水体系中环境雄激素浓度C的一级动力学方程dc/dt=γC(λ为常数)。(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6-05)

唐斌[7](2019)在《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机磷系阻燃剂在鱼体内的生物富集、食物链传递及生物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HOPs),如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和滴滴涕(DDTs),以及有机磷系阻燃剂(PFRs)都是目前重点关注的毒害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生物转化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目前关于HOPs的生物转化研究方法大多都是通过测定其代谢产物或母体化合物组成的变化。由于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复杂性,这些研究手段还无法全面真实反映污染物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是影响污染物生物富集及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去表征这一影响。对于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化合物(如o,p’-DDT和部分PCB单体等),手性异构体组成变化虽然能够直观反映生物体内的手性选择性代谢过程,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反应机理。生物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为利用单体稳定同位素技术(CSIA)和对映体稳定同位素技术(ESIA)示踪污染物的生物转化奠定了可能。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室内暴露实验研究了PCB和PBDE单体以及o,p’-DDT等HOPs在鲤鱼体内的生物富集以及在模拟水生食物链上(鱼食→四间鱼→地图鱼和鱼食→四间鱼→红尾鲶)的放大效应;应用CSIA和ESIA对o,p’-DDT,PCBs和PBDEs等HOPs在鱼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进行示踪,并研究了手性化合物在鱼内选择性生物转化的机制;同时尝试应用CSIA和ESIA定量评价生物转化对污染物生物放大的影响。此外,关于PFRs在水生生物体中的累积、分布和代谢等研究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仅有少量研究报道了鱼体中PFRs的二酯类代谢产物(DAPs),关于鱼体中PFRs的羟基化代谢产物(HO-PFRs)则鲜有报道。因此,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磷酸叁(2-氯乙基)酯(TCEP)、磷酸叁(2-氯丙基)酯(TCIPP)、磷酸叁(1,3-二氯异丙基)酯(TDCIPP)、磷酸叁(2-丁氧基乙基)酯(TBOEP)、磷酸叁正丁酯(TNBP)、磷酸叁苯酯(TPHP)和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EHDPHP)等7种不同结构的PFRs及其主要代谢产物(DAPs和HO-PFRs)在鱼体内的富集和组织分布的研究。本研究的结果对更加全面的了解相关化合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与转化过程、评价生物转化过程对生物富集与放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BDE和PCB单体暴露喂养鲤鱼的实验结果表明,BDE 85、BDE 99和BDE 153在鲤鱼体内发生了显着地脱溴代谢反应,鱼体中检测到了5种PBDEs脱溴代谢产物;而BDE 100和BDE 154则在鱼体中不存在脱溴代谢。鱼体血清中检测到了PBDEs的羟基代谢产物(HO-PBDEs),但所有组织中均未有PCBs的羟基或甲磺基代谢产物(HO-PCBs和MeSO_2-PCBs)检出。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稳δ~(13)C值分析发现,PCB 8、PCB 18和PCB 45以及BDE 153在鱼体中存在显着的碳稳定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富集因子(ε_C)分别为-1.99‰,-1.84‰,-1.70‰和-0.86‰。BDE 85和BDE 99因在鲤鱼体内代谢速率较快,导致其在鱼体中的量不足以测定其δ~(13)C值;而鲤鱼体内大部分PCB单体以及BDE 100和BDE 154的δ~(13)C值均未发生显着变化。鲤鱼体内PCB 45、PCB 91和PCB 95的生物转化存在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其对映异构体的δ~(13)C值变化结果表明:鱼体内PCB 45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均存在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且同位素富集因子相近(E_1-和E_2-PCB 45的ε_C值分别为–1.63‰和–1.74‰),表明其两个异构体均参与了生物转化过程,并且生物转化机制也相同;可能是在底物与酶结合的过程中存在手性选择性,从而使得两个异构体参与反应的速度存在差别。而鲤鱼体内PCB 91和PCB95的两个对映异构体中只有一个异构体参与了生物转化过程。通过模拟水生食物链的实验结果表明,四间鱼体内BDE 85、BDE 99和BDE153存在脱溴代谢过程;同时o,p’-DDT在四间鱼体内代谢生成o,p’-DDD和o,p’-DDE。PCBs在红尾鲶体内的同化效率、清除速率均高于地图鱼,而其BMF值在两条食物链间却不存在显着差异。PBDE在地图鱼体内发生脱溴代谢,而在红尾鲶体内不存在脱溴代谢过程,因此PBDEs的脱溴产物(BDE 28、BDE 47、BDE66/42、BDE 49和BDE 101)在地图鱼体内的同化效率和BMF值均高于红尾鲶,而PBDEs脱溴反应物(BDE 85、BDE 99和BDE 153)的结果则相反。在地图鱼体内,仅o,p'-DDD存在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吸收,而在红尾鲶体内除o,p'-DDD以外的所有手性化合物均存在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吸收;这一结果表明,在红尾鲶体内发生的对映体选择性吸收(富集)与在地图鱼中完全不同。两种鱼体内均存在手性选择性代谢过程,但是红尾鲶中o,p'-DDD和o,p'-DDT以及地图鱼中PCB 95和PCB 149均不存在手性选择性代谢,表明手性选择性清除也存在物种差异性。是手性选择性代谢而不是手性选择性吸收最终决定了鱼体内手性化合物的EF值。HO-PBDEs和MeSO_2-PCBs分别在红尾鲶与地图鱼的血清和肝脏样品中均有检出,这为PCBs和PBDEs的生物转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但有限的依据。通过对各目标化合物的δ~(13)C值进行分析发现,PCB 28、PCB 52、PCB 101和PCB 138在两种鱼体中均未发生同位素分馏;而对于其他PCB单体,除地图鱼体内的PCB149外,均在两种鱼体内发生同位素分馏。PBDEs中只有BDE 153由于脱溴代谢在地图鱼中显示出同位素分馏(BDE 85和BDE 99因基本脱溴完全,难以测定其δ~(13)C值)。PCB 8、PCB 20和o,p'-DDT的ε_C值在两种鱼体内基本相同,表明其可能存在相同的代谢机制。而其他PCB单体在红尾鲶体内的ε_C值是地图鱼的两倍,表明其代谢机制可能不同。鱼体内发生同位素分馏的化合物或手性对映异构体,其同位素分馏程度与其清除速率k_d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其BMF值呈线性负相关;鱼体内生物转化所导致的BMF的变化(ΔBMF)以及生物转化的速率(Δk_d)也均与其分馏程度呈线性正相关。表明HOPs在鱼体内的生物转化的速率及生物转化造成生物放大系数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其同位素分馏效应进行量化表征。PFRs半静态水体暴露的实验结果表明,PFRs在鲤鱼组织中的生物富集潜力相对较低。鲤鱼血清中PFRs的相对丰度与暴露水体中的组成相近,且与PFRs的log K_(OW)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在其他组织中,PFRs的相对丰度与暴露水体中显着不同,且与其log K_(OW)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此外,在除血清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中,PFRs的生物浓缩因子(BCF_(ww))也均与其log K_(OW)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表明化合物的疏水性对PFRs在鱼体内的富集具有重要作用。PFRs在鲤鱼血清中的生物富集潜力显着不同于其他组织,可能与血清特殊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有关。DAPs和HO-PFRs等PFRs的主要代谢产物在鱼体组织中广泛检出,且在肝脏和肠道中的浓度显着高于其他组织。肝脏中较高的代谢产物与母体比值(MPR)表明,PFRs在鱼体内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生物转化过程,并进而导致PFRs在鱼体内富集潜力锐减。生物转化过程对鱼体中PFRs生物富集潜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尤星怡[8](2019)在《面向磷酸盐去除与富集的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快速培养方法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矿物资源。城市生活污水中磷浓度低但水量大,是磷回收利用的重要来源。建立以资源回收为目标的污水处理工艺,利用生物膜法从碳回收后的低碳低磷污水中去除并富集磷酸盐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生物膜去除/富集磷酸盐的工程应用中存在的悬浮填料挂膜速度慢、短期内挂膜效果差和聚磷微生物富集需时长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小试规模的实验研究,在不同接种泥源、有机负荷、厌氧/好氧交替周期、填料混合方式等多种条件下进行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培养,采用统一的评价方法对比不同培养条件下所获得悬浮填料生物膜的COD和氨氮去除效果、吸磷量和释磷量、EPS含量及其组成分布、生物膜平均厚度,在此基础上探讨适合聚磷微生物在悬浮填料载体上附着生长的培养方式,考察影响悬浮填料快速挂膜的关键因素。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悬浮填料聚磷生物膜在主流磷回收工艺中的磷酸盐去除与富集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接种泥源、有机负荷、厌氧/好氧交替周期、填料的混合方式等条件会对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培养产生影响。其中,接种污泥泥源对悬浮填料生物膜培养的影响较小;适宜的厌氧/好氧交替周期能提高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吸释磷性能和挂膜效果;较高的有机负荷和轻微碰撞的填料混合方式能够缩短悬浮填料生物膜的挂膜时间并提高挂膜效果。(2)本研究中采用40%的悬浮填料体积填充率并使之在承托层处于轻微碰撞的状态,在厌氧4小时/好氧4小时的交替周期中,0.25kg(COD)/[kg(MLSS)·d]的有机负荷下,每隔48小时换水,排水体积比为25%时,能够有效缩短挂膜时间为20天,提高挂膜效果,生物膜厚度为440.8μm,且具有较好的吸释磷性能,磷酸盐去除率为53.2%,释磷量为7.50 g/m~3填料。此时,EPS总量为160.1 mg·g~(-1)SS,其中T-EPS含量占53.4%,有利于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3)悬浮填料聚磷生物膜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使磷酸盐去除与富集工艺中的好氧出水磷酸盐浓度小于0.5 mg/L,并能在厌氧段得到最高63 mg/L的磷酸盐富集溶液,且生物膜中的聚磷微生物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富集培养。(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康[9](2019)在《生物炭对龙葵生长和富集Cd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生物炭作为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有机材料,已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和修复。随着植物修复技术的广泛应用,镉超积累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镉污染土壤中,生物炭改良剂对龙葵积累镉的能力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在四种镉浓度(0、25、50和100 mg/kg)污染土壤中,添加3种生物炭剂量(0、1%和5%),开展了60天龙葵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对土壤主要理化特性、龙葵生长、龙葵富集能力、可获得性重金属、不同重金属组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将对Cd污染土壤的生物炭与植物修复提供重要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依据。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炭使用和龙葵生长对矿物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没有显着改变。在相同的重金属浓度背景下,5%生物炭的显着提高了土壤导电率(EC),生物炭的应用使土壤有机碳在50 mg/kg镉浓度的污染土壤中显着提高。施加生物炭后,通过ETPA提取获得的有效态镉的含量显着降低。生物炭的应用使酸易提取态镉和碳酸盐结合态镉的含量降低,而有机物结合态的镉的含量增加。(2)生物炭的应用促进了龙葵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1%的生物炭剂量显着增加了高镉浓度(50和100 mg/kg)下的龙葵叶片干重。生物炭的施加并没有对龙葵的富集系数(BCF)造成显着影响。虽然在生物炭存在的情况下,50和100 mg/kg的Cd浓度的土壤中龙葵的富集系数升高,但增加并不显着。与富集系数不同,生物炭的应用降低了龙葵的转移系数(TF)。特别是在土壤镉浓度为100 mg/kg时,转移系数(TF)随生物炭施加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在50 mg/kg的镉浓度的土壤中生物炭的添加提高了龙葵地上部中镉含量。(3)对于不同的酶,生物炭施加对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在镉浓度为50 mg/kg污染土壤中,与1%生物炭添加剂量相比,5%生物炭的剂量显着增加了41.18%的脲酶的活性。在所有镉污染土壤中,1%的生物炭剂量均能抑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龙葵根的干重与酸性磷酸酶的活性、BCF呈显着负相关,表明在高镉浓度(50和100 mg/kg)的土壤中,高比例的生物炭应用虽然增加了磷酸酶的活性,土壤中可获得性镉虽然被生物炭固定,但龙葵受到镉的影响,其生长还是受到抑制。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例随着生物炭的应用而增加。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随着生物炭的加入而减少。酸杆菌门与土壤酸碱度呈负相关。生物炭的添加并未降低超富集植物龙葵的富集能力,并改善了土壤的部分理化特征。本研究为生物炭在超富集植物龙葵修复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帆[10](2019)在《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在药物及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分离模式多等优势。为解决其检测灵敏度较低的缺陷,在线样品富集技术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方法。该类富集技术因具有无需对实验仪器进行改造,简单方便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论文着重研究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以磺胺类药物和生物胺类神经递质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pH调制碱堆积法和场放大进样-胶束溶剂堆积-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拓宽了CE的应用范围。具体内容如下:1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概况,毛细管电泳样品富集技术,综述了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物胺类神经递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并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2 pH调制碱堆积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含量本部分使用柱上预浓缩技术,pH调制的碱堆积,以提高CE-UV的灵敏度。该方法环保无毒,克服了因为毛细管中的光程长度短,灵敏度低的限制,取得了较可靠满意的分析结果。在优化条件下,SMZ的检出限(S/N=3)为3.4×10~(-6) mol/L,TMP的检出限(S/N=3)为2.6×10~(-6) mol/L。3场放大进样-胶束溶剂堆积-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生物胺类神经递质该部分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生物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将场放大进样(FASI)和胶束溶剂堆积(MSS)两种在线富集技术进行联用,并结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进行分离分析检测。电泳缓冲液由含有30 mmol/L硼砂的15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Na_2HPO _4-NaH_2PO _4)-25%ACN组成,在pH为4.9条件下,四种生物胺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得到较好的分离和富集。四者的检出限(S/N=3)分别为2.4×10~(-8) mol/L、4.5×10~(-8) mol/L、3.2×10~(-8)mol/L、2.5×10~(-8) mol/L。(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生物富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茶园环境汞的来源、茶树汞吸收及迁移转化、汞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茶树及茶园土壤汞污染现状以及未来茶树重金属生物富集特征研究展望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强调进行茶园汞在土壤—茶树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茶叶重金属汞含量与影响茶叶品质物质的相关性研究对生产无毒无害的绿色茶叶的重要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富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秋华,鞠伶伟,王宁,刘兆喆.通过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探析人参皂苷Rh1对乳腺癌SKBR3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

[2].李芬,李梅.茶树重金属汞生物富集特征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冯艳红,王国庆,张亚,郑丽萍,杜俊洋.土壤-蔬菜系统中镉的生物富集效应及土壤阈值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9

[4].钟晓宇,李方林,李杰,陈彪,柴龙飞.南宁市典型耕地区水稻籽实微量元素生物富集差异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

[5].刘领,悦飞雪,李继伟,李冬,王艳芳.镉胁迫下生物炭与锌/钾叶面肥促进烟草生长降低镉富集的协同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6].邓必祥.淡水微藻对环境雄激素的生物富集与降解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7].唐斌.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有机磷系阻燃剂在鱼体内的生物富集、食物链传递及生物转化[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8].尤星怡.面向磷酸盐去除与富集的悬浮填料生物膜的快速培养方法及其性能[D].苏州科技大学.2019

[9].李康.生物炭对龙葵生长和富集Cd能力的影响研究[D].济南大学.2019

[10].张帆.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在药物及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非易扰基因生物功能的GO富集图易扰基因生物功能的GO富集图重要地质界线附近的δ13C极小值(引...在四种初始浓度下蛆好从水相富集菲的...反相微乳液法制备MP@5102一QD@1502荧...两种方法得到的蛆妇的水相生物富集

标签:;  ;  ;  ;  ;  ;  ;  

生物富集论文_李秋华,鞠伶伟,王宁,刘兆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