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论文和设计-魏建刚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包括:多个速通门主机座、第一门轴、第二门轴、伺服电机、门扇组件、第一门翼和固设在第一门轴上夹设第一门翼的夹板,限制通行的第二门翼、固设在第二门轴上夹设第二门翼的夹板;其中,当第一门翼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门翼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门翼关闭时,第二门翼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控制行人进入速通门的人数,防止机器出现感应故障导致的卡壳,提高检票通行效率,此外也能够防止行人的逃票行为。

主设计要求

1.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速通门主机座,其均竖直设置,所述速通门主机座内同侧,沿人群通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均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门扇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速通门主机座旁,包括:限制人数的第一门翼和固设在第一门轴上夹设第一门翼的夹板,限制通行的第二门翼和固设在第二门轴上夹设第二门翼的夹板,所述第一门翼通过第一门轴带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门翼通过第二门轴带动实现转动;其中,当第一门翼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门翼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门翼关闭时,第二门翼处于打开状态。

设计方案

1.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速通门主机座,其均竖直设置,所述速通门主机座内同侧,沿人群通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均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门扇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速通门主机座旁,包括:限制人数的第一门翼和固设在第一门轴上夹设第一门翼的夹板,限制通行的第二门翼和固设在第二门轴上夹设第二门翼的夹板,所述第一门翼通过第一门轴带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门翼通过第二门轴带动实现转动;

其中,当第一门翼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门翼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门翼关闭时,第二门翼处于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之间还连有减速器和第二中心轴,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和第二中心轴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一端插在第二门轴上且能带动第二门轴转动,所述第二中心轴与一第一中心轴之间通过齿轮和齿轮条实现反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一端插在第一门轴上且能带动第一门轴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通门主机座内水平设有第一限位圈和第二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和所述第二限位圈为C型,第一限位圈与所述第一门轴同轴套设,所述第二限位圈与所述第二门轴同轴套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轴沿轴线方向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止挡条,所述第一止挡条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圈开口端内,第一门翼的打开转向与第一限位圈的端口之间;所述第二门轴沿轴线方向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止挡条,所述第二止挡条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圈开口端内,第二门翼的打开转向与第二限位圈的端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翼的边沿包设有橡胶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翼采用具有韧性的PET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速通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

背景技术

速通门闸机通常应用在车站、会场、景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实现有效阻挡的功能。现有的速通闸机门通常为转动式的单门结构,且只允许单人单次通过,容易在检票或者使用过程中因为人员堆挤使机器出现感应故障,降低通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控制行人进入速通门的人数,防止机器出现感应故障导致的卡壳,提高检票通行效率,此外也能够防止行人的逃票行为。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包括:

多个速通门主机座,其均竖直设置,所述速通门主机座内同侧,沿人群通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门轴和所述第二门均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门扇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速通门主机座旁,包括:限制人数的第一门翼和固设在第一门轴上夹设第一门翼的夹板,限制通行的第二门翼和固设在第二门轴上夹设第二门翼的夹板,所述第一门翼通过第一门轴带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门翼通过第二门轴带动实现转动;

其中,当第一门翼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门翼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一门翼关闭时,第二门翼处于打开状态。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之间还连有减速器和第二中心轴,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和第二中心轴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一端插在第二门轴上且能带动第二门轴转动,所述第二中心轴与一第一中心轴之间通过齿轮和齿轮条实现反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中心轴一端插在第一门轴上且能带动第一门轴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速通门主机座内水平设有第一限位圈和第二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和所述第二限位圈为C型,第一限位圈与所述第一门轴同轴套设,所述第二限位圈与所述第二门轴同轴套设。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门轴沿轴线方向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止挡条,所述第一止挡条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圈开口端内,第一门翼的打开转向与第一限位圈的端口之间;所述第二门轴沿轴线方向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止挡条,所述第二止挡条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圈开口端内,第二门翼的打开转向与第二限位圈的端口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门翼的边沿包设有橡胶套。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门翼采用具有韧性的PET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第一门翼和第二门翼两组门,第一门翼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门翼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行人穿过第一门翼,经过检测后,机器得到放行的指令,此时第一门翼关闭,防止后面的人靠近,第二门翼处于打开状态,处于第一门翼和第二门翼之间的行人可以通过,通过后第二门翼关闭,此时第一门翼打开,采用该方式,能有效的间隔检测的行人和下一位正在排队的行人,使两者保证一定的距离,防止机器因人员拥挤造成检测故障,影响通行效率;

2、采用该装置隔开正在检测的人员和后续排队的人员的同时,也能防止尾随逃票的情况出现,此外,第一门翼采用具有韧性的PET材料制成,第二门翼的边沿包设有橡胶套均能够有效的防撞,一方面防止行人被门翼刮伤,另一方面也保证机器不易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门轴与第二门轴的转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主机座内控制门翼转动的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包括:

多个速通门主机座1,其均竖直设置,所述速通门主机座1内同侧,沿人群通行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门轴7和第二门轴2,所述第一门轴7和所述第二门均通过伺服电机15驱动,此处电机不限于伺服电机15,相邻的两主机座1之间的第一门轴7和第二门轴2相对设置;

门扇组件,其设置在所述速通门主机座1旁,包括:限制人数的第一门翼9和固设在第一门轴7上夹设第一门翼9的夹板8,限制通行的第二门翼6和固设在第二门轴2上夹设第二门翼6的夹板3,所述第一门翼9通过第一门轴7带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门翼6通过第二门轴2带动实现转动;

其中,相邻两速通门主机座1上的第一门翼9和第二门翼6均相对设置,以限制人通行,起到阻拦的效果,第一门翼9起到隔开前后相邻的两行人之间的距离的作用,第二门翼6起到限制行人通行的作用;

当第一门翼9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门翼6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行人穿过第一门翼9,进行通行资格的验证,验证通过后,第二门翼6打开,同时第一门翼9关闭,行人穿过第二门翼6,行人穿过第二门翼6后,第二门翼6关闭,同时第一门翼9打开,进行下一次循环;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具体的使用过程为,速通门主机座1通电,此时第一门翼9处于打开状态,第二门翼6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行人穿过第一门翼9,进行通行资格的验证,验证通过后,伺服电机转动,第二门翼6打开,同时第一门翼9关闭,行人穿过第二门翼6,行人穿过第二门翼6后,第二门翼6关闭,同时第一门翼9打开,进行下一次循环;采用该技术方案,能有效的间隔检测的行人和下一位正在排队的行人,使两者保证一定的距离,防止机器因人员拥挤造成检测故障,影响通行效率;还能够隔开正在检测的人员和后续排队的人员,也能防止尾随逃票的情况出现。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门轴2与所述伺服电机15之间还连有减速器14和第二中心轴10,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14连接,所述减速器14和第二中心轴10之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10一端插在第二门轴2上且能带动第二门轴2转动,所述第二中心轴10与一第一中心轴11之间通过涡轮12和带有两个螺纹相反方向的蜗杆13实现反向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轴10上同轴套设有一第一涡轮,第二中心轴上套设有预设所述第一中心轴上的涡轮方向相反的第二涡轮,所述蜗杆13上的转动螺纹与其对应的涡轮的方向相匹配,当蜗杆13转动时,所述第一中心轴一端插在第一门轴7上且能带动第一门轴7转动,采用该技术方案,采用一台电机即可实现对第一门翼9和第二门翼6转动的控制,提高第一门翼9与第二门翼6转动的同步程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速通门主机座1内水平设有第一限位圈和第二限位圈4,所述第一限位圈和所述第二限位圈4为C型,第一限位圈与所述第一门轴7同轴套设,所述第二限位圈4与所述第二门轴2同轴套设,采用该技术方案,防止门翼转动角度过大,而装到速通门主机座1上,减少了速通门被撞坏的现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门轴7沿轴线方向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止挡条,所述第一止挡条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圈开口端内,第一门翼9的打开转向与第一限位圈的端口之间;所述第二门轴2沿轴线方向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止挡条5,所述第二止挡条5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圈4开口端内,第二门翼6的打开转向与第二限位圈4的端口之间,采用该技术方案,一方面能有效防止夹持第一门翼9或第二门翼6的夹板撞击限位圈造成门翼夹板损伤,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弹性止挡条也能够使门翼的转动具有一定的缓冲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门翼6的边沿包设有橡胶套,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通行的人因行动不及时,门回转时被门翼打到造成损伤,也使门翼能有一定的防撞功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门翼9采用具有韧性的PET材料制成,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门回转时,行人被门翼打到造成损伤,也使门翼能有一定的防撞功能。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设计图

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288337.1

申请日:2019-08-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99742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E06B3/36

专利分类号:E06B3/36;E05F15/614;E05F15/73;E05F17/00;E06B3/70;E06B3/30

范畴分类:36F;

申请人:北京中成科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中成科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兴谷经济开发区6区305-92号

发明人:魏建刚;焦岩

第一发明人:魏建刚

当前权利人:北京中成科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代理人:史霞

代理机构:113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伺服控制系统速通门论文和设计-魏建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