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状溞论文_卢岚,顾冰冰,陶诗涵

导读:本文包含了蚤状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纳米,毒性,铜绿,作用,形态学,氧化锌,泥鳅。

蚤状溞论文文献综述

卢岚,顾冰冰,陶诗涵[1](2019)在《纳米塑料对蚤状溞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蚤状溞为实验动物,在室内模拟75 nm聚苯乙烯塑料污染,采用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探究纳米塑料对蚤状溞的急性毒性作用,以及解读相关基因对慢性毒性的响应过程。通过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发现随着纳米塑料浓度的增加,GST Mu和GST kappa基因的表达量相比对照组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且表达量总体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学生在分子层面理解纳米塑料对生物体的危害。(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04期)

禹果,孔德刚,李柏林,李晔,王英才[2](2019)在《蚤状溞在4种毒物胁迫下的运动行为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蚤状溞在4种毒物(Cu~(2+)、Cd~(2+)、叁唑磷、莠去津)胁迫下游泳速度、高度、间距以及轨迹等行为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蚤状溞在受到毒害后,其运动行为会发生显着变化:具体表现为蚤状溞的游泳速度在1 h内增加到一个峰值后逐渐下降;除莠去津之外,蚤状溞在其他3种毒物胁迫下的运动高度均受到了抑制;在毒物的胁迫下,蚤状溞均出现了聚集现象;游泳轨迹在高浓度毒物胁迫下波动幅度加大,呈现紊乱状态。在同一毒物不同浓度胁迫下,运动行为响应时间不同,但行为的变化趋势相似。实验表明,与传统溞类生物毒性测试相比,用运动行为变化来监测水质能缩短预警时间50%以上,明显提高预警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吴乐乐,叶功照,童巧琼,王丹丽[3](2019)在《蚤状溞caspase-3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蚤状溞(Daphnia pulex)为研究对象,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蚤状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随着不同培养温度、种群密度和食物种类变化;用Caspase-3的特异性底物Ac-DEVD-AMC测定了Caspase-3酶活在不同培养温度、种群密度和食物种类条件下的变化,并通过整体原位杂交检测了caspase-3基因在蚤状溞不同生殖状态下的定位表达。研究结果:蚤状溞caspase-3 mRNA表达量随着温度和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Banta培养液培养的蚤状溞caspase-3 mRNA表达量与小球藻培养的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 0. 05);且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与Caspase-3酶活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aspase-3基因在蚤状溞活体细胞几乎都有表达,在两性溞中表达量较高,孤雌成溞中表达量较低。caspase-3基因的表达与环境有关,而蚤状溞的衰老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Caspase-3的酶活有关,但环境因子如何影响caspase-3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枝角类生殖转换还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马亚男[4](2018)在《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蚤状溞对产毒蓝藻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枝角类的生殖方式都为周期性孤雌生殖,环境良好时进行孤雌生殖,当不利条件出现时,枝角类转向有性生殖并产生休眠卵度过不良环境。所以枝角类的生殖方式在适应不良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蓝藻水华发生期间常见的大型枝角类蚤状溞(Daphnia pulex)为研究对象研究生殖方式在蚤状溞对产毒蓝藻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不同生殖方式进行传代培养,将其后代暴露于两种不同的食物条件下评估其适合度,最后运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每代群体的克隆多样性。从表型特征和遗传结构两个角度研究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蚤状溞对蓝藻适应与抗性进化中的作用,详细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有性生殖在蚤状溞对产毒铜绿微囊藻适应与抗性进化中的作用。我们研究了125个蚤状溞克隆的生活史反应,它们是从7代有性生殖收集的不同的休眠卵孵化而来的。分别是F0代有性生殖的1个克隆,F1代有性生殖的8个克隆,F2代有性繁殖的16个克隆,F3代有性生殖的20个克隆,F4代有性生殖的20个克隆,F5代有性生殖的20个克隆,F6代有性生殖的20个克隆,F7代有性生殖的20个克隆。首先进行生命表实验将克隆暴露于两种食物,一种仅含有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另一种是包含蛋白核小球藻和产毒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混合物,探究有性生殖在蚤状溞对产毒铜绿微囊藻抗性进化中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与好食物小球藻相比产毒铜绿微囊藻能够显着降低内禀增长率r值。有性生殖第0代抗性R为0.41±0.02,有性生殖F1代抗性R在0.37±0.09与0.95±0.10之间,有性生殖F2代抗性R在0.57±0.17与1.03±0.08之间,有性生殖F3代抗性R在0.41±0.06与0.87±0.10之间,有性生殖F4代抗性R在0.34±0.05与0.80±0.06之间,有性生殖F5代抗性R在0.48±0.04与0.84±0.06之间,有性生殖F6代抗性R在0.38±0.06与0.69±0.06之间,有性生殖F7代抗性R在0.51±0.03与0.79±0.03之间。每代的平均寿命、世代周期、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抗性和产休眠卵数都具有克隆差异。然后使用10对引物对每个克隆进行微卫星标记,结果发现7代有性生殖总共出现了16个不同的克隆。实验结果暗示产毒铜绿微囊藻对蚤状溞的生长和繁殖具有负面影响。几乎所有克隆在差食物条件下产休眠卵数多于好食物条件下产休眠卵数,说明蓝藻能够促进蚤状溞休眠卵形成。单个基因型的蚤状溞不断进行有性生殖产生不同抗性的克隆,可能会为其对蓝藻的抗性进化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抗性R呈现“升高-降低-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前两代并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而后面五代产生明显的隔代适应的现象。其次,研究了孤雌生殖在蚤状溞对产毒铜绿微囊藻适应与抗性进化中的作用。本实验以休眠卵孵化的一只蚤状溞通过孤雌生殖方式不断进行传代培养,每隔四代进行抗性测试和微卫星标记,实验结果发现F40代的抗性最高为0.91±0.01,F24代的抗性最低为0.32±0.05,随着孤雌生殖的进行,蚤状溞的抗性并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无论差食物还是好食物条件下的内禀增长率都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好食物条件下的净生殖率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差食物条件下的净生殖率呈现“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蚤状溞的平均寿命、世代周期、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产休眠卵数和抗性在不同代数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经历了60代孤雌生殖总共出现了9个不同的克隆。实验结果暗示蚤状溞连续孤雌生殖也能为其对蓝藻的适应与抗性进化提供原材料,但是与有性生殖相比贡献较小,不过一次有性生殖耗时也比较长,一次有性生殖的时间大约为75 d-90 d,一代孤雌生殖的时间约为4 d-6 d。总之,有性生殖能为蚤状溞对蓝藻的抗性进化提供进化基础,且进行一次有性生殖即可带来非常多的遗传变异。孤雌生殖也能为蚤状溞对蓝藻的抗性进化提供进化基础,不过速度较有性生殖慢。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可以添加选择压力选择出对蓝藻具有高耐受性基因型的蚤状溞,这种蚤状溞与蓝藻共存,对控制蓝藻水华的爆发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明海[5](2018)在《蚤状溞衰老生物学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义的衰老是生物体从受精卵到老年的个体发育史,是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一种结构和机能衰退的自发性必然过程。常伴随着细胞分裂分化能力降低、组织和器官氧化损伤加剧、抗氧化能力减弱、繁殖能力下降等特征的出现。蚤状溞(Daphnia pulex)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分布的淡水枝角类浮游动物,在淡水水产养殖中,常被作为鱼虾等经济种类的重要活体饵料而被广泛培养。蚤状溞生命周期中具有两种生殖方式,即无性生殖(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当环境条件适合其生长时,通常进行孤雌生殖,在短期内扩大种群的数量;反之,则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的受精卵(休眠卵)能度过不良环境条件,以确保种群的延续。生长快、繁殖周期短等优点使其成为研究衰老生物学的一种实验动物。本文以蚤状溞为研究对象,从蛋白质组学、形态学、酶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探讨蚤状溞衰老引起相关的宏观与微观变化,以期能找到蚤状溞衰老的标志性变化,为蚤状溞衰老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佐证。1蚤状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蚤状溞卵孵出的幼体在生长的20天内,随着时间的延长,个体体长不断增加,20天后停止生长;25天后,部分个体出现萎缩现象。个体单次繁殖量在前20天,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20天后又逐渐减少,且个体逐渐死亡;25天后,个体死亡速度明显加快。本文借助扫描电镜观察蚤状溞生长不同时期的外部形态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雄溞外部形态无明显变化,而雌性在28天时,背部出现明显的“塌陷”现象,其原因可能是生殖量减小导致的体壁萎缩现象,也是导致个体体长变短的原因之一。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蚤状溞不同时期性腺发育状况,个体衰老导致性腺内脂质数量减少,并出现空泡化现象,21天蚤状溞孤雌溞性腺内线粒体体积变大,且结构不完整,嵴结构发生明显断裂现象,且过氧化物酶体数目也显着变多。以上结果表明21天后的性腺较7天和14天,其性腺内部具有明显的衰老特征;其繁殖量的下降,极有可能是由于自身性腺老化所导致,且性腺的衰老时间明显早于个体外部形态的老化现象。2蚤状溞衰老相关酶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通过相关酶活性的测定,发现随着蚤状溞个体衰老,酶活性总体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这表明衰老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导致机体中的活性氧(ROS)的大量积累,损伤细胞结构。在转录水平上,研究热休克蛋白家族基因(HSP70和HSP90)、多种抗氧化酶基因以及两性转化基因(Dsx)基因,结果显示衰老导致热休克蛋白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减少,而蚤状溞Dsx基因则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15天时到达最大值,表明15天后,个体发生生殖模式转化的可能性在增大。根据转录组结果,本文克隆了蚤状溞几丁质酶基因(DpChit),全长共1723bp,开放阅读框(ORF)为1371bp,编码456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的结果表明,甲壳动物与昆虫之间的亲缘最为接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不同天数下DpChit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天数的增加,DpChit基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衰老导致蜕壳能力减弱。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天数的增加,蚤状溞体内过氧化物不断积累,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细胞分裂能力减弱,20天后,蚤状溞蜕壳生长能力逐渐下降。3蚤状溞衰老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组学是在蛋白水平上,对基因的调节进行描述,对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对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进行解释的一种生物信息学手段。蚤状溞衰老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在生长过程中,15天组主要表达蛋白质是有丝分裂相关蛋白,表明此时细胞分裂旺盛;20天与25天组则主要表现为过氧化反应,表明这时机体受到过氧化反应较重;从细胞定位角度分析,15天组主要是一些细胞质基质中的相关蛋白质表达,20和25天组则主要是脂质代谢表达相关蛋白;从分子功能角度分析,15天组表现为核糖体结构组分相关蛋白合成旺盛,20天之后个体主要体现为抗氧化与氧化还原酶的分子功能。以上结果表明,15天组相对于20天和25天两组,表现出生长旺盛,代谢速度快等特点;20天和25天组则表现为较明显的抗氧化过程,且脂质代谢有可能与个体衰老有较大关联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童巧琼,林重远,朱晓静,周伟,徐善良[6](2018)在《RNA干扰蚤状溞(Daphnia pulex)doublesex1基因的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doublesex1(dsx1)基因是否在蚤状溞的生殖转换过程中发挥作用,利用蚤状溞滤食摄食的特点将体外合成的dsx1双链RNA(ds RNA)通过浸泡得方法分别摄入不同生殖状态的溞体中,实现dsx1基因的表达沉默。随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 PCR)以及整体原位杂交分别检测不同生殖状态下蚤状溞在RNAi前后体内dsx1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而研究dsx1在蚤状溞生殖转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雄性溞、两性溞、孤雌溞在RNAi后均出现了dsx1 m RNA表达水平的显着下调,且下调量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在孤雌溞中下调68%,在叁种生殖状态中最为显着,其次是雄性溞(56%)和两性溞(20%)。同时发现,干扰前能够在溞的第一触角、第一胸肢和复眼上检测到明显的信号位点,而在RNAi后,仅在溞体的第一触角上发现少量dsx1基因表达位点,且第一胸肢及复眼上未检测到相关信号。结合未干扰前dsx1在不同生殖状态溞的表达定量以及定位结果,我们推测dsx1可能在蚤状溞的生殖转化基因调控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且在维持雄性蚤状溞性别特征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1期)

徐明智,母华伟,王文雯,栾天罡,林里[7](2016)在《纳米氧化锌对蚤状溞毒性机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氧化锌(nZnO)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纤维材料、传感器、橡胶等多个领域,大量的生产、运输和使用不可避免地会使其进入到环境当中,引发了人们对纳米氧化锌毒性特别是生态毒性的担忧。目前纳米氧化锌的毒性机理尚未完全明确,纳米氧化锌的毒性是由本身的纳米特性还是其溶解出的锌离子引起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进行了纳米氧化锌对蚤状溞(Daphnia pulex)毒性机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组、纳米氧化锌处理组、普通氧化锌处理组以及七水硫酸锌处理组,最终共鉴定出2406种蛋白质,其中在叁个生物重复中均可检出的可定量蛋白质有1371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纳米氧化锌处理组、普通氧化锌处理组、七水硫酸锌处理组分别有262、331、360种蛋白质差异表达,其中包括224种在叁个处理组中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图1)。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叁种处理均破坏了蚤状溞的内环境稳态,包括引起蚤状溞几丁质酶的表达下调,影响其生长发育;破坏了细胞钙离子的平衡,增强了糖酵解、叁羧酸循环及ATP的生成,并使活性氧簇(ROS)的生成增多,细胞受到损伤;使细胞产生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扰乱其正常功能,抑制了细胞的分泌性功能,使得糖类及蛋白质消化酶的减少,影响了蚤状溞的消化功能。而组蛋白H3及部分核糖体蛋白仅在纳米氧化锌处理组差异表达则表明纳米氧化锌本身纳米尺度的性质也会对细胞功能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毒性主要由其溶解出的锌离子引起,但纳米氧化锌本身的纳米尺度性质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为纳米氧化锌毒性机理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04-08)

王琪,宁俊佳,张清科,张萌萌,周伟[8](2015)在《蚤状溞doublesex的克隆及在不同生殖状态时的表达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ACE技术从蚤状溞(Daphnia pluex)中克隆到doublesex(dpdsx),dpdsx c DNA全长为163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1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含有1个DM结构域和1个Dimersation domain。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蚤状溞dpdsx与大型溞(Daphnia magna)同源性最高为77%,其次盔形溞(Daphnia galeata)为61%,模糊网纹溞(Ceriodaphnia dubia)为54%;进化分析发现蚤状溞dpdsx与盔形溞、大型溞、模糊网纹溞等溞科的亲缘关系最近;Real time-PCR实验结果表明,dpdsx在雄溞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孤雌溞(带夏卵)和两性溞(带冬卵),雌溞与雄溞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doublesex有可能在蚤状溞生殖转化和性别分化调控上起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张丽娟,张晖,甄世祺,白晓敏,何颖[9](2016)在《西维因与胡椒基丁醚对蚤状溞协同毒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农药混合物联合毒性的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蚤状溞作为受试生物,测定西维因和胡椒基丁醚对蚤状溞的单一毒性及其联合毒性,基于单一化合物的浓度-反应曲线,引入交互作用系数,运用浓度相加(CA)与独立作用(IA)模型对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预测,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混合物毒性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维因、胡椒基丁醚及2者混合物对蚤状溞的急性毒性数据均可通过Weibull方程拟合,R2分别为0.890 05、0.928 34、0.944 41,由拟合方程得到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71 4、5.714 7、2.968 0μmol/L;西维因与胡椒基丁醚对蚤状溞急性毒性呈协同作用;西维因与胡椒基丁醚混合物毒性引入交互作用系数K后,IA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数据拟合曲线更接近。结论农药混合物毒性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化合物的交互作用可通过K函数修饰。(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16年05期)

董旭峰,宋祥甫,周文宗,陈桂发[10](2014)在《角突网纹溞和蚤状溞作为泥鳅开口饵料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温(25±1)℃的条件下,以熟蛋黄为对照,研究了角突网纹溞(Ceriodaphnia cornuta)和蚤状溞(Daphnia pulex)作为泥鳅(Missgurnus arguillicaudatus)开口饵料的可行性。试验泥鳅为3日龄仔鱼,全长为(4.23±0.05)mm,体重为(1.21±0.01)mg,试验周期为20 d。结果显示:角突网纹溞组、蚤状溞组及蛋黄组泥鳅仔鱼的成活率分别为59.00%、38.67%和27.00%,叁组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角突网纹溞组、蚤状溞组和对照组的泥鳅仔鱼全长分别为(26.43±1.96)mm、(28.30±7.64)mm和(12.74±0.15)mm,体重分别为(148.98±25.50)mg、(158.02±101.41)mg和(19.36±0.83)mg,两试验组间的全长和体重差异不显着,但均与对照组有极显着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枝角类(尤其是角突网纹溞)作为泥鳅仔鱼的开口饵料,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泥鳅仔鱼的成活率,且可获得较大规格的鳅苗,在鳅苗的规模化人工繁育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淡水渔业》期刊2014年05期)

蚤状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研究了蚤状溞在4种毒物(Cu~(2+)、Cd~(2+)、叁唑磷、莠去津)胁迫下游泳速度、高度、间距以及轨迹等行为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蚤状溞在受到毒害后,其运动行为会发生显着变化:具体表现为蚤状溞的游泳速度在1 h内增加到一个峰值后逐渐下降;除莠去津之外,蚤状溞在其他3种毒物胁迫下的运动高度均受到了抑制;在毒物的胁迫下,蚤状溞均出现了聚集现象;游泳轨迹在高浓度毒物胁迫下波动幅度加大,呈现紊乱状态。在同一毒物不同浓度胁迫下,运动行为响应时间不同,但行为的变化趋势相似。实验表明,与传统溞类生物毒性测试相比,用运动行为变化来监测水质能缩短预警时间50%以上,明显提高预警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蚤状溞论文参考文献

[1].卢岚,顾冰冰,陶诗涵.纳米塑料对蚤状溞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2].禹果,孔德刚,李柏林,李晔,王英才.蚤状溞在4种毒物胁迫下的运动行为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3].吴乐乐,叶功照,童巧琼,王丹丽.蚤状溞caspase-3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达分析[J].生物学杂志.2019

[4].马亚男.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蚤状溞对产毒蓝藻适应过程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8

[5].陈明海.蚤状溞衰老生物学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6].童巧琼,林重远,朱晓静,周伟,徐善良.RNA干扰蚤状溞(Daphniapulex)doublesex1基因的表达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8

[7].徐明智,母华伟,王文雯,栾天罡,林里.纳米氧化锌对蚤状溞毒性机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C].全国环境纳米技术及生物效应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8].王琪,宁俊佳,张清科,张萌萌,周伟.蚤状溞doublesex的克隆及在不同生殖状态时的表达特征[J].生物学杂志.2015

[9].张丽娟,张晖,甄世祺,白晓敏,何颖.西维因与胡椒基丁醚对蚤状溞协同毒性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6

[10].董旭峰,宋祥甫,周文宗,陈桂发.角突网纹溞和蚤状溞作为泥鳅开口饵料的可行性研究[J].淡水渔业.2014

论文知识图

1:箭头示蚤状溞复眼的位置蚤状溞caspase-3mRNA在不同食物...蚤状溞垂直分布的季节及昼夜变...蚤状溞Caspase-3的酶活性在不同密...蚤状溞Caspase-3的酶活性在不同食...乐清湾浮游动物丰度分布(个/m3)

标签:;  ;  ;  ;  ;  ;  ;  

蚤状溞论文_卢岚,顾冰冰,陶诗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