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灰石裂变轨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磷灰石裂变轨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一、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冯磊[1](2021)在《辐照损伤对于裂变径迹退火行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物中的裂变径迹形成之后会受温度与时间影响而发生退火。温度一直被认为是引起裂变径迹退火的唯一来源。基于此基本原则建立的磷灰石多元动力学退火模型一直被广泛用于重建沉积盆地的热史演化、恢复造山带隆升剥露史以及进行盆地物源分析。然而有研究表明辐照损伤是引起裂变径迹退火的又一来源。有关辐照损伤是否能够影响裂变径迹退火一直处在争论之中。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裂变径迹定年方法的可靠性,因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27块花岗岩以及云南临沧的4块和天山的1块花岗岩共32块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前人在某一地区不同样品之间由热史所造成径迹退火以及年龄、长度与U含量没有一一对应而造成误差的影响。通过分析裂变径迹年龄、长度分布与U含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磷灰石中裂变径迹年龄、长度随U含量的增加都具有减小的趋势且这种趋势在同一样品不同颗粒之间相对于不同样品之间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说明不同样品之间,由于每个磷灰石颗粒中U含量存在差异导致样品U含量的平均值并不能准确地与统计的密度与长度分别一一对应,从而导致这些变量的误差较大,而且各样品的化学成分可能变化较大,从而使得辐照损伤的影响没有得到明显地展现。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磷灰石中辐照损伤会促进裂变径迹的退火。在上述实验结果与分析基础上,我们支持前人认为辐照损伤可能是引起裂变径迹退火的又一重要来源的观点。总结前人对于径迹微观结构的研究,我们支持了前人提出的辐照损伤对于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影响的可能微观机制:矿物中的U、Th等放射性元素在?衰变时产生?反冲核,这些?反冲核主要以核碰撞的形式与裂变径迹周围的原子相互作用从而破坏径迹内部结构,使其缩短乃至最后的消失。

刘方斌[2](2021)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东南缘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期间经历了显着的构造隆升、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和河流系统的重组,这些过程均伴随着岩石的快速剥露,是当今地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而,目前关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及驱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通过重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岩石冷却历史、研究其快速冷却的驱动机制对理解该地区的形成机制以及地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磷灰石和锆石(U-Th)/He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种低温热年代学定年手段,并结合二维(QTQt)和三维(Pecube)热历史模拟方法,研究了临沧花岗岩地区新生代期间的剥露过程。其次,结合构造资料以及古气候数据分析,探讨了临沧花岗岩岩体快速变冷的驱动机制。最后结合已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数学统计及数值模拟(Glide)的方法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期次以及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新生代期间,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花岗岩地区主要经历了三次快速冷却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始新世、渐新世以及中中新世。(2)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气候及地质数据,认为晚始新世的快速冷却事件可能是由于地壳缩短所致,而渐新世的快速冷却则是由于地壳缩短以及侧向挤出共同作用引起,该两次事件的发生与印度板块的斜向俯冲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我们把中中新世时期快速剥蚀归因为亚洲夏季风增强所导致的加速河流下切作用,河流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加速了该区域的地貌演化。(3)基于三维热-动力学数值模拟(Pecube)的方法分别采用稳定地形、高原-稳定地形以及高原-动态地形3种模型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缘临沧地区的地貌演化过程。反演结果揭示了在早新生代(晚始新世)时期,只有高原-稳定地形模拟的结果能够精确的约束研究区冷却剥露的时空演化历史,并论证了在该时期经历了快速的构造抬升事件,从而达到现今海拔高度。该模型结果意味着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新生代早期就开始快速隆升。(4)基于前人发表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KDE)统计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快速剥露事件及期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整个青藏高原东南缘在此期间至少发生了6次快速剥露事件,分别为~61-58 Ma,38-35 Ma,32-23 Ma,18-13 Ma,11-6 Ma以及4-3 Ma。(5)通过区域数值模拟方法(Glide)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速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剥露速率在时空上存在显着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由于区域构造和(或)气候变化作用所导致。

王代春[3](2021)在《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认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其主体由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以及各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构成。这些块体间相互挤压、剪切以及块体内部的一系列构造作用导致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并使地壳缩短加厚,伴随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发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研究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两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大洋闭合的标志,也是板块之间碰撞造山的标志。伦坡拉盆地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是研究拉萨-羌塘块体拼接过程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位置。本文通过对伦坡拉盆地新近系丁青湖组碎屑沉积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研究,揭示碎屑源区发生的冷却剥露事件,结合前人对此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及构造事件的研究,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得到的11个样品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心年龄的范围在50-151 Ma,其中主要集中在50-94 Ma左右。样品单颗粒年龄分解后的拟合组分年龄集中在50-110 Ma,占样品颗粒数70%以上。拟合组分年龄P3(120-75 Ma)、P2(60-50 Ma)可视为“静态峰”。(2)“静态峰”年龄P3(120-75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晚白垩世发生了显着的岩石剥露,代表晚白垩世班怒洋闭合、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导致的变形剥露信号。(3)“静态峰”年龄P2(60-50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早新生代发生了快速岩石剥露,代表新生代早期青藏高原中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变形响应。

武利民,闵康,高剑峰,彭头平[4](2021)在《裂变径迹LA-ICP-MS/FT法原理、实验流程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裂变径迹是一种重要的低温热年代学测年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岩体冷却年龄测试及各种构造演化热历史等的研究.该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外探测器法和近年来新开发的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FT).由于传统的外探测器法一直受限于国内反应堆中子热化不充分、辐照周期长以及辐照带来的环境安全等问题,无法有效、快速地获得数据.相反,LA-ICPMS/FT法的建立和应用不仅避免了因中子热化不充分、热中子分布不均带入的误差而提高了测年精度,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解决科学问题的时间.通过对近年来新建立的裂变径迹LA-ICP-MS/FT法的测年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步骤、常用年龄值和裂变径迹退火等的详细介绍,综述了该方法在相关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与传统的外探测器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最后综述了LA-ICP-MS/FT法在造山带冷却隆升历史、沉积盆地分析、盆-山耦合系统分析、断裂活动、成矿时代和矿体保存等多方面的应用.

程璐瑶,唐晓音,李毅[5](2021)在《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是一个繁杂的化学动力学过程,清楚地了解其退火的影响因素对于该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文章概述了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史,并结合以往对其退火影响因素的研究,将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影响因素分为自身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自身影响因素包括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径迹长度与半径、径迹与结晶轴的方位关系,其中化学成分对退火起到主导作用;外部环境影响中,温度是主导因素,压力和蚀刻条件的改变也会影响退火。研究成果有利于完善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室退火模型,提高其作为热历史记录器的精度。

李冰[6](2020)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文中认为祁连造山带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在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经历了早古生代的俯冲和碰撞的多阶段造山过程,并于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变形在后期的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新生代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过程中被相当程度的活化或改造。为了更好地约束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综合地质填图,岩浆岩和碎屑沉积岩的锆石U-Pb测年,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来试图剖析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造山作用和新生代陆内变形与扩展过程,以及早期构造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控制与制约。综合本文及前人在祁连造山带内开展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获得了祁连造山带内新元古界至白垩系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5个峰值年龄区间:2550-2350 Ma,1850-1750 Ma,1050-950 Ma,500-435 Ma和320-240 Ma,以及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3次主要的影响沉积过程的物源转变与古水系变迁。基于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概况、岩浆侵入序列和前人的地球物理资料所显示的深部结构,本文提出了祁连造山带前新生代的综合演化模型,其中包括1)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裂谷作用导致祁连洋沿着塔里木洋闭合的古缝合带开启;2)寒武纪—奥陶纪的俯冲引发了祁连洋在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洋壳背向双重俯冲作用,并导致了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早期岩浆作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3)祁连洋的最终封闭和大陆碰撞发生在440 Ma左右,并开启了由地壳熔融导致的同碰撞和后碰撞的岩浆活动和陆陆碰撞导致的志留纪复理石沉积的中低温度(400-500°C)韧性变形过程并千枚岩化,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和造山带内部古水系的重构;4)泥盆纪中晚期的伸展坍塌,形成了典型的磨拉石沉积,重构了造山带内部古水系并导致沉积物源的从早古生代沉积物转变为元古代的基底;5)中生代伸展导致了侏罗—白垩纪陆内伸展盆地的广泛发育。海原断层中段增压弯曲构造部位,中祁连地块和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和柴达木盆地东段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表明,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冷却历史,主要包括:1)受构造事件远程效应影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晚期的早期冷却过程;2)沿祁连山逆冲断裂西段和柴北缘逆冲断裂带发生的始新世—渐新世与逆冲断层活动相关的冷却过程,以及祁连山逆冲断裂带东段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的长期构造静止状态;3)中新世中晚期准同期的构造活动与快速冷却使岩石样品最终隆升至地表,并导致早期逆冲断层的活化和海原断裂在15-10 Ma间走滑活动的启动。基于本文的构造物理模拟和前人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祁连山逆冲断裂带自新生代早期以来就成为了整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北部边界,并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久后始新世便开始以无序变形的方法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伴随着山脉的隆起和盆地的沉积。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过程是受到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残存构造的影响,其作为低摩擦系数的脱离层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中对上地壳变形的模式,应变分布和变形时序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郭晓强[7](2020)在《山西中南部太岳山隆起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文中指出华北克拉通自中生代以来受板缘多向汇聚作用影响,构造体制发生了的重大转变,尤其是晚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得克拉通的东部失去了稳定性,广泛发生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基本维持稳定,中部过渡区则被影响改造。山西地区处于被改造的中部过渡区内,区内中新生代地质情况较复杂,是研究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中部构造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论文以山西中南部沁水盆地西缘太岳山隆起区及其邻区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搜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路线观察、系统地质填图、剖面测量和裂变径迹分析,对该区的中新生代地层分布、构造变形特征、太岳山隆升冷却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下列认识:(1)研究区中生代印支期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整体抬升兼局部轻微褶皱,燕山期为褶皱隆升和逆冲断层,部分叠加在早期印支期构造之上,新生代表现为断层活化和地壳间歇性、差异性的垂直升降,部分断层切断了燕山期构造。(2)太岳山大规模隆升主要发生在新生代,且在抬升时并非整体均匀抬升,而是伴随着大规模挤压褶皱缩短变形,隆升之后沁水盆地构造反转造成了正断层的掀斜翘倾,二者共同导致了裂变径迹年龄与高程的解耦。样品裂变径迹年龄所反映的地质内涵与地质事实一致。(3)热史反演结果与地质演化史较一致。从热史反演结果来看,太岳山区的隆升冷却过程具有单向性和时空不均一性,在空间上具有西部早和东部晚,在时间上具有非匀速和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为中侏罗世末期—晚白垩世中期的缓慢隆升;第二阶段大致为晚白垩世中期—始新世中期的快速隆升;第三阶段大致为始新世晚期—中新世早中期的缓慢隆升;第四阶段为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剧烈隆升。从大范围来看,中国北方中东部的山脉在晚白垩世—始新世中期间发生了一次同步的隆升运动。(4)研究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克拉通稳定沉积阶段;2)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中期南北板缘块体拼合阶段;3)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板内造山阶段;4)新生代伸展裂解阶段。上述认识对于华北中部乃至整个华北克拉通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和沁水盆地油气勘探生产实践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田自强[8](2020)在《长江中下游九连山复背斜周边地区成矿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文中认为矿床的保存及演化是成矿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形成后也会受到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最初的形态和组分,影响到矿床的最终赋存状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基于成矿岩体的精确低温年代学研究明显较少。本次工作为了获得成矿岩体形成后的隆升剥蚀历史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对九连山复背斜周边铜陵-宣城地区12个晚中生代时期侵入的岩体进行了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同时对姚村岩体及其中发育的岩脉开展了锆石LA-ICP MS锆石定年。姚村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侵位时间为140.2±1.4Ma左右,该岩体中发育的斑状花岗岩岩脉侵位时间为125.7±1.3Ma左右。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结果显示,铜陵-宣城地区成矿岩体的定年结果与其侵位时间呈正相关性。根据12个成矿岩体侵位时间的差别,可以将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分为两部分:早期岩体的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111.0~153.7Ma和89.4~123.1Ma,晚期岩体的年龄主要为71.3~119.9Ma和66.9~96.7Ma。结合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模拟了这些岩体的低温热历史,揭示了铜陵-宣城地区在晚中生代经历了三个快速冷却阶段:早白垩世初(约140-132 Ma),早白垩世中期(约120 Ma左右)和早白垩世末(约100 Ma左右)。早白垩世初,下扬子地区经历了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早白垩世中期的冷却作用发生在以大规模断陷盆地和侵入体的发育为特征的区域伸展构造机制中。早白垩世末期的快速冷却与太平洋板块再次低角度向NNW俯冲有关,导致了中国东部大规模的下、上白垩统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和盆地反转。

陈硕[9](2020)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记录的藏南乌郁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文中提出新生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喜马拉雅造山带以北近2000千米的区域变形隆升,形成了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对亚洲构造区地貌格局以及气候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青藏高原成为研究大陆碰撞过程、岩石圈和大陆地壳变形规律的天然实验室,但目前的研究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及动力学机制核心问题还不明确,需要在青藏高原关键地区通过多种科学研究技术手段获得更多的构造隆升时空演化证据。青藏高原南部乌郁盆地位于冈底斯构造带南缘与雅江缝合带接壤处,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冈底斯山隆升形成的典型代表性盆地之一,该盆地保存着较完整的渐新世-早更新世沉积记录,这些陆源碎屑沉积物不仅记录了盆地的沉积演化信息,也记录着藏南地区变形隆升演化过程。由于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具有较低的封闭温度,对地壳浅层构造剥露事件敏感,记录了不同载体岩石在地壳浅层发生的冷却剥露历史,因此,本文选择藏南乌郁盆地新生代沉积物作为研究对象,在建立盆地地层序列和恢复沉积演化基础上,重点通过乌郁盆地同造山沉积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该区新生代构造变形事件与构造-沉积演化过程,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形成过程,特别是高原南部新生代构造活动的时间、过程及机制提供证据。本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通过对乌郁盆地新生代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获得未退火的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拟合年龄组分存在65.4-51.5、47.5-36.7和31.3-22.9 Ma的“静态峰”。其中65.4-51.5 Ma“静态峰”为林子宗火山岩的冷却信号,是印度与欧亚板块初始碰撞事件的岩浆响应产物;47.5-36.7 Ma“静态峰”记录冈底斯构造带快速隆升冷却剥露事件,代表高原从全面碰撞向陆内隆升造山阶段过渡;31.3-22.9 Ma“静态峰”代表渐新世高原南缘一次强烈快速隆升冷却剥露事件,导致乌郁盆地凹陷开始新生代沉积。(2)乌郁盆地渐新世以来构造-沉积演化过程:渐新世初高原南部强烈构造活动导致乌郁盆地开始凹陷接受日贡拉组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山间盆地沉积,渐新世末-中新世初构造活动使乌郁盆地断陷形成芒乡组三角洲-湖泊-沼泽沉积,中中新世(15 Ma左右)构造抬升和火山活动使盆地结束河湖相沉积转为来庆组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沉积,8 Ma左右区域强烈构造活动使乌郁盆地再次凹陷成湖,形成乌郁组扇三角洲-河流-湖泊-沼泽沉积,2.5 Ma左右区域快速构造隆升使盆地结束湖相沉积转为达孜组辫状河相粗碎屑沉积。(3)结合乌郁盆地新生代地层接触关系、沉积特征、沉积演化过程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综合分析,揭示青藏高原南部乌郁盆地一带新生代以来经历了65-52、48-37、31-23、15、8和2.5 Ma六次重大构造变形隆升事件。

周波[10](2019)在《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不仅经历了前新生代与特提斯洋盆演化相关的长期复杂造山过程,而且记录了新生代以来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强烈构造变形及隆升剥露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隆升剥露的起始时间,中生代早期昆仑洋盆闭合及中生代中晚期陆内演化过程对造山带隆升的影响,以及中新生代以来是否经历了差异隆升剥露过程等系列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热年代学体系可以记录岩石在剥露至地表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深度信息,是研究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的基岩以及碎屑岩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40Ar/39Ar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综合东昆仑及其邻区沉积、构造变形等其他地质证据,对东昆仑中新生代长期的热演化史、隆升剥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成果与认识:(1)祁曼塔格、开木其以及香日德地区基岩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东昆北、东昆中构造带均经历了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快速冷却过程;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锆石U-Pb及白云母40Ar/39Ar双重定年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为北侧的东昆仑造山带。加之东昆仑南部松潘甘孜巨厚三叠纪沉积已有的大量物源研究均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其重要的物源区,因此认为东昆北构造带以及东昆中构造带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经历了快速隆升剥露,使基底岩系及花岗岩类剥露至地表。东昆南构造带在早-中三叠世仍在接受海相沉积,构造带内智玉岩体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与埋藏相关的升温过程,其显着的隆升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以来。上述中生代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与东昆仑洋盆的持续俯冲及最终关闭有关。(2)祁曼塔格、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均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长期的缓慢冷却剥露过程,并长期停留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内;本次论文以及前人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基岩样品记录了一系列十分离散的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锆石(U-Th)/He年龄;塔妥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基于碎屑锆石U-Pb及碎屑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物源分析表明,其为北侧东昆仑造山带近源沉积的产物。综合上述证据以及前人对东昆仑邻区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地层大量的物源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遭受了长期缓慢的剥蚀去顶过程,并为青藏高原中北部不同地区提供物源,反映了这一时期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此外,本次论文及已发表40Ar/39Ar年代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昆仑断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拉萨地块拼贴、碰撞有关的韧性剪切活动规模或温度有限,其主要影响范围限于造山带南缘地区。(3)祁曼塔格、开木其和香日德地区基岩均记录了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约3020 Ma)以来的快速冷却剥露过程;花条山地区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揭示了东昆仑中新世-上新世期间持续的快速剥露过程。结合库木库里、柴达木及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学及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与认识,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渐新世前尚未发生整体隆升,前期持续的剥蚀去顶使得东昆仑在新生代早期已不具有明显的正地形,甚至夷平,大规模的整体隆升始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导致了上述新生代盆地沉积范围、沉积中心、古流向、重矿物特征及组合、盆地演化等方面显着的变化。造山带内基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特征及相应热历史的差异,以及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样品热年代学年龄空间变化规律,均表明存在南北向的差异隆升剥露,并明显地受控于区域内的逆冲断裂活动。时间上,东昆仑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剥露与区域内逆冲断裂系(如祁曼塔格、东昆北、东昆南及柴东逆冲断裂带)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认为东昆仑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的背景下,区域内大规模的逆冲断裂活动致使地壳缩短增厚的结果。

二、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辐照损伤对于裂变径迹退火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第二章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
    2.1 裂变径迹的形成
    2.2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
        2.2.1 裂变径迹退火
        2.2.2 影响退火速率的因素
    2.3 裂变径迹定年实验方法
        2.3.1 岩石预处理
        2.3.2 磷灰石蚀刻方法及分析流程
        2.3.3 锆石蚀刻方法及分析流程
        2.3.4 裂变径迹年龄的计算
    2.4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法
    2.5 裂变径迹年代学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
        2.5.1 盆地热史模拟
        2.5.2 恢复造山带隆升剥露史
        2.5.3 沉积物源分析
第三章 天然辐照损伤对于裂变径迹退火影响的研究
    3.1 样品收集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3.4 辐照损伤影响裂变径迹退火行为微观机制的探索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3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现状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工作量
    1.7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2.1 青藏高原东南缘
        2.1.1 构造学特征
        2.1.2 地貌学特征
        2.1.3 运动学特征
    2.2 临沧花岗岩带
第三章 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简介
    3.1 (U-Th)/He测年
        3.1.1 基本原理
        3.1.2 ~4He扩散行为
        3.1.3 封闭温度与部分保存带
        3.1.4 α离子射出效应
        3.1.5 F_T校正
        3.1.6 辐射损伤
    3.2 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测年
        3.2.1 基本原理
        3.2.2 AFT年龄计算
        3.2.3 AFT退火特性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流程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流程
        4.2.1 样品预处理
        4.2.2 (U-Th)/He测试
        4.2.3 AFT测试
第五章 临沧花岗岩带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5.1 低温热年代学实验结果
        5.1.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结果
        5.1.2 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5.1.3 锆石(U-Th)/He离散性分析
    5.2 低温热年代学年龄-海拔关系
        5.2.1 磷灰石和锆石(U-Th)/He年龄-海拔关系
        5.2.2 磷灰石AFT年龄-海拔关系
        5.2.3 伪海拔(Pseudo-elevation)-年龄关系
    5.3 QTQt热历史反演模型
    5.4 讨论
        5.4.1 晚始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4.2 渐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4.3 中中新世快速剥露与驱动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三维数值模拟检验
    6.1 基本原理
    6.2 参数设置
    6.3 模拟结果
        6.3.1 晚始新世阶段
        6.3.2 中中新世阶段
    6.4 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探究
    7.1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快速剥露事件时间及期次
    7.2 新生代期间剥露速率时空演化特征
        7.2.1 方法及参数选择
        7.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7.2.2.1 古新世(64-56 Ma)
        7.2.2.2 早始新世(56-44 Ma)
        7.2.2.3 中始新世-早渐新世(44-32 Ma)
        7.2.2.4 渐新世(32-24 Ma)
        7.2.2.5 中新世(24-8 Ma)
        7.2.2.6 上新世-至今(8-0 Ma)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晚始新世三维数值模拟
附录二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期间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集
附录三 青藏高原东南缘低温热年代学剖面剥露速率一览表
附录四 基于Glide模拟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
附录五 图索引
附录六 表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南羌塘地块
    2.3 拉萨地块
    2.4 伦坡拉盆地地质概况
        2.4.1 盆地地层特征
        2.4.2 新生代地层年代
        2.4.3 丁青湖组研究剖面
第三章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
    3.1 裂变径迹原理
        3.1.1 裂变径迹形成
        3.1.2 径迹的观测
        3.1.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3.1.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模型及数据解释
    3.2 裂变径迹退火
        3.2.1 退火行为及封闭温度
        3.2.2 退火的影响因素
    3.3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方法
    3.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地质应用
第四章 伦坡拉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方法及具体流程
    4.3 碎屑磷灰石热年代学测年结果
第五章 伦坡拉盆地及周缘山体的变形演化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退火分析及沉积物源
        5.1.1 退火分析
        5.1.2 丁青湖组沉积物源
    5.2 AFT年龄意义及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5.2.1 AFT年龄意义
        5.2.2 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裂变径迹LA-ICP-MS/FT法原理、实验流程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裂变径迹LA-ICP-MS/FT法
    1.1 方法原理
    1.2 实验流程
        1.2.1 制靶
        1.2.2 抛光
        1.2.3 蚀刻
        1.2.4 裂变径迹参数测定
        1.2.5 LA-ICP-MS测定磷灰石238U/43Ca值
        1.2.6 LA-ICP-MS裂变径迹年龄获得和热史模拟
2 LA-ICP-MS/LA法和外探测器法的对比
3 裂变径迹年代学应用研究
    3.1 造山带隆升历史
        3.1.1 矿物对法
        3.1.2年龄-高程法
        3.1.3 年龄-封闭温度法
    3.2 沉积盆地分析
    3.3 盆-山耦合关系分析
    3.4 断裂的构造热演化历史和时间限定
    3.5 矿床学研究
    3.6 其他方面应用
4 问题讨论
    4.1 裂变径迹的退火作用
    4.2 LA-ICP-MS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5)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退火动力学模型
2 退火影响因素
    2.1 自身影响因素
        2.1.1 化学成分
        2.1.2 晶体结构
        2.1.3 径迹长度与半径
        2.1.4 径迹与结晶轴的方位关系
    2.2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2.2.1 温度与时间
        2.2.2 压力
        2.2.3 蚀刻条件
3 结论

(6)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大地构造
        2.1.2 区域地层
        2.1.3 断裂构造的几何图像和基本格架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对断裂分布的反映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2.2 区域磁异常特征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造山过程及其构造演化
    3.1 工作方法与实验流程
        3.1.1 锆石U-Pb年代学
        3.1.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3.2 岩浆岩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试结果
        3.2.1 岩浆岩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2.2 岩浆岩样品锆石U-Pb测试结果
    3.3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3.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
        3.3.2 碎屑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
        3.3.3 碎屑锆石年龄解释
        3.3.4 沉积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
    3.4 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4.1 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结果
        3.4.2 石英动态重结晶的地质意义
    3.5 祁连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四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低温热年代学
    4.1 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流程
        4.1.1 基本原理
        4.1.2 实验方法
        4.1.3 热历史模拟原理及方法
    4.2 新生代主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4.2.1 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
        4.2.2 新生代中晚期构造变形
    4.3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4.3.1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
        4.3.2 中-北祁连造山带中段
        4.3.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
    4.4 裂变径迹数据分析与地质意义
        4.4.1 祁连逆冲断裂带的隆升过程
        4.4.2 海原断裂中段走滑活动起始时间
        4.4.3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裂带多期活动
    4.5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样式与扩展方式
第五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构造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基本原理与实验装备
        5.1.1 基本原理
        5.1.2 实验装备与材料
    5.2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
        5.2.1 构造模型建立
        5.2.2 边界条件分析
        5.2.3 实验参数设置
    5.3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5.4 祁连造山带早期先存构造与新生代变形与扩展的制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7)山西中南部太岳山隆起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华北克拉通破坏
        1.2.2 沁水盆地及周缘邻区中新生代构造特征
        1.2.3 低温热年代学与山脉隆升
        1.2.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2.1 下古生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3 岩浆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3.1 中生代印支期构造变形特征
    3.2 中生代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
        3.2.1 褶皱构造
        3.2.2 断层构造
    3.3 新生代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形特征
        3.3.1 普洞—上庄北东东向构造带
        3.3.2 晋中盆地南东边界断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岳山板隆区中新生代隆升过程
    4.1 裂变径迹测年原理
    4.2 样品采集与测试
    4.3 结果分析
        4.3.1 卡方检验P(χ2)
        4.3.2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动力学分类
        4.3.3 径迹长度分析
        4.3.4 年龄结果分析
    4.4 隆升冷却历史模拟
        4.4.1 模拟原理
        4.4.2 模拟结果与隆升冷却过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5.1 中生代构造发展演化过程
        5.1.1 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克拉通稳定沉积阶段
        5.1.2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中期南北板缘块体拼合阶段
        5.1.3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板内造山阶段
    5.2 新生代构造发展演化过程
        5.2.1 新生代伸展裂解阶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长江中下游九连山复背斜周边地区成矿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选题来源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工作完成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九连山复背斜及周边地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
    2.2 区域岩浆岩特征
    2.3 区域矿产资源
第三章 九连山及其周边地区野外地质特征
    3.1 研究区构造野外特征
    3.2 研究区岩浆岩野外特征
第四章 同位素热年代学技术
    4.1 锆石U-Pb年代学
    4.2 锆石(U-Pb)/He年代学
        4.2.1 锆石(U-Pb)/He年代学原理
        4.2.2 实验流程与测试结果
    4.3 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
        4.3.1 磷灰石裂变径迹原理
        4.3.2 实验流程与测试结果
第五章 九连山及其周边地区岩体样品数据分析
    5.1 锆石U-Pb定年数据分析
    5.2 锆石(U-Pb)/He定年数据分析
    5.3 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
    5.4 热历史模拟
第六章 讨论
    6.1 早白垩世早期的挤压活动
    6.2 早白垩世中期的伸展活动
    6.3 早白垩世末期的挤压活动
    6.4 矿床的抬升与剥蚀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记录的藏南乌郁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1.1.1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1.1.2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青藏高原南缘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新生代地层概况
第三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3.1 裂变径迹的形成与观测
    3.2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原理
    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
        3.3.1 封闭温度与部分退火带
        3.3.2 退火的影响因素及退火模型
第四章 乌郁盆地地层序列与沉积演化
    4.1 地层序列
    4.2 地层年代
    4.3 沉积相分析与沉积演化
第五章 乌郁盆地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5.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实验流程
        5.1.3 年龄数据处理方法
    5.2 乌郁盆地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第六章 青藏高原南部新生代构造变形讨论
    6.1 乌郁盆地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的变形事件
    6.2 乌郁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6.3 青藏高原南部新生代重大构造变形事件序列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东昆仑热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东昆仑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概况
        2.1.1 东昆仑蛇绿混杂岩带
        2.1.2 东昆北构造带
        2.1.3 东昆中构造带
        2.1.4 东昆南构造带
        2.1.5 松潘甘孜地块
    2.2 东昆仑地区及其邻区新生代盆地
        2.2.1 东昆仑新生代盆地
        2.2.2 柴达木盆地
        2.2.3 可可西里盆地
    2.3 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
        2.3.1 昆仑断裂
        2.3.2 阿尔金断裂
        2.3.3 鄂拉山断裂
第三章 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3.1 热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1.1 基本概念及原理
        3.1.2 热年代方法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2.1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3.2.2 ~(40)Ar/~(39)Ar年代学实验测试方法
        3.2.3 空气氩同位素及标样FCs和 YBCs的测试结果
    3.3 裂变径迹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3.1 裂变径迹定年基本原理
        3.3.2 裂变径迹定年测试方法
        3.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及热史模拟
第四章 东昆仑西段热年代学研究
    4.1 祁曼塔格地区基岩的冷却剥露过程研究
        4.1.1 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4.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4.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4.1.4 年龄解释及热演化史恢复
    4.2 库木库里盆地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4.2.1 样品的野外特征
        4.2.2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4.2.3 物源分析及源区剥蚀速率估算
    4.3 小结
第五章 东昆仑中段热年代学研究
    5.1 开木其陡里格地区基岩热年代学研究
        5.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5.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5.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5.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5.2 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5.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5.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5.2.3 物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东昆仑东段热年代学研究
    6.1 香日德-智玉路线剖面热年代学研究
        6.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6.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6.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6.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6.2 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下侏罗统羊曲组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6.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6.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6.2.3 物源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古生代造山作用晚期热松弛过程
    7.2 中生代早期的快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3 中生代中晚期至始新世的剥蚀去顶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7.4.1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7.4.2 南北差异隆升剥露
        7.4.3 动力学机制
    7.5 东昆仑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
第八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四、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辐照损伤对于裂变径迹退火行为的影响[D]. 冯磊. 兰州大学, 2021(11)
  • [2]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约束 ——以临沧花岗岩地区为例[D]. 刘方斌. 兰州大学, 2021
  • [3]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D]. 王代春. 兰州大学, 2021
  • [4]裂变径迹LA-ICP-MS/FT法原理、实验流程和应用[J]. 武利民,闵康,高剑峰,彭头平. 地质与资源, 2021(01)
  • [5]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程璐瑶,唐晓音,李毅. 地质力学学报, 2021(01)
  • [6]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D]. 李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7]山西中南部太岳山隆起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D]. 郭晓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长江中下游九连山复背斜周边地区成矿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D]. 田自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9]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记录的藏南乌郁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D]. 陈硕. 兰州大学, 2020
  • [10]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D]. 周波. 西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磷灰石裂变轨迹退火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