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粉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粉病,黄瓜,霜霉病,抗病性,芽孢,宾川,麦草。
白粉病论文文献综述
孙光忠,方国斌,匡辉,石乐,王沫[1](2019)在《10亿/mL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090悬浮剂对枸杞白粉病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0亿/m L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090悬浮剂防治枸杞白粉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亿/m L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090悬浮剂200倍液、150倍液、100倍液叁个处理二次施药后7d防治效果分别为44.41%、60.52%和72.07%。从各种药剂处理看,10亿/m L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090悬浮剂100倍液的防效最佳,极显着的高于150倍液、200倍液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0%叁唑酮乳油1250倍液的防效无显着差异,建议在发病初期稀释100倍液均匀喷雾,视病情程度一般使用2次~3次,每次间隔15d左右。(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9年06期)
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2](2019)在《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和IT标记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或E~eE~eE~bE~bStSt)为异源六倍体,属于小麦的叁级基因库,蕴含丰富的抗病、耐逆等优良基因,又能与小麦杂交,因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室利用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回交,在杂种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性状优良、特点各异的小偃麦种质。本研究在抗白粉病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分子标记技术(IT标记),对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等四个小偃麦进行综合鉴定。[结果与分析] 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良好抗性。细胞学结果发现,其根尖细胞均含有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稳定出现21个二价体。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GISH)分析,均未检测到其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一步利用基于复合寡核苷酸探针套[AFA-3、AFA-4、pAs1-1、pAs1-3、pAs1-4、pAs1-6、pSc119.2-1、(GAA)10]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发现SN17003-2的5A、5D、6B、7B,SN17004-3的7B,SN17005-1的5A、6B,SN17062-5的5A、6A等染色体均与亲本烟农15存在明显的信号差异。通过IT标记分析,分别获得了4对、8对、11对、12对源于第2同源群的特异标记,可以在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特异带型。[结论]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均含有源于中间偃麦草第二同源群的遗传物质,为不同的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研究结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王璟,朱金籴,尚新江,高艳,焦书升[3](2019)在《不同药剂处理对西瓜蔓枯病、白粉病预防效果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新型药剂苯甲·嘧菌酯、春雷·噻唑锌和氟菌·戊唑醇开展设施西瓜栽培中蔓枯病、白粉病的药剂预防试验并对施药后西瓜产量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0 mL/亩、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0 mL/亩+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50 mL/亩、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50 mL/亩对西瓜蔓枯病、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用药后西瓜产量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而且3种药剂高效低毒,安全性好。(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刘刚[4](2019)在《大黄素甲醚可有效防治燕麦白粉病》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安全高效的燕麦白粉病生防药剂,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选取3种类型的7个生防药剂,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华家岭乡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7天,生防药剂防效普遍不及化学药剂叁唑酮和腈菌唑,仅有苦参碱和大黄素甲醚防效较好,分别为85.01%和83.93%;第2次施药后7天,各生防药剂的防效与第1次(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2期)
白雪冰,余建树,傅泽田,张领先,李鑫星[5](2019)在《可见光谱图像联合区间的黄瓜白粉病分割与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病害中爆发频率较高的一种,传播速度极快,常常导致产量降低,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病害爆发严重的年份,黄瓜减产量高达20%。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谱图像联合区间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判别模型(SI-PLSR),用于黄瓜白粉病无损检测。采用Canon EOS 800D和Ocean Optics USB2000+光纤光谱仪采集了200个黄瓜白粉病感病叶片的可见光谱图像和反射率曲线。首先,采用基于小波降噪和H分割的分水岭分割算法从实时采集的黄瓜白粉病感病叶片可见光谱图像中提取目标叶片;其次,通过高斯拟合优化的Otsu算法分割目标叶片的可见光谱图像,获取白粉病病斑;然后,对350~1 100 nm全波段光谱反射率曲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计算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_(CV),同时将全波段等分为20个子区间,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选取RMSE_(CV)小于全波段反射率曲线建模RMSE_(CV)的子区间组成联合区间;最后,将光谱联合区间与白粉病病斑分割结果融合建立SI-PLSR模型。从实验结果可知,感病目标叶片的提取成功率高达94.00%, 200幅感病叶片可见光谱图像中成功提取188幅,其中157幅目标叶片的完整性参数高于95%, 31幅目标叶片完整性参数在90%~95%之间。188幅目标叶片的病斑分割结果显示,平均错分率为5.81%,其中平均False negative为1.55%,平均False positive为4.26%。对20个子区间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发现,第5, 6, 7, 11, 12, 13和19子区间的RMSE_(CV)值小于全波段光谱反射率曲线建模的RMSE_(CV)值,说明这7个子区间的光谱信息对白粉病的判别有较大的贡献,这与呈现波峰的470~520, 530~580和700~780 nm波段相对应,因此选取这7个子区间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建立联合区间。对联合区间建立SI-PLSR模型,其主成分数为7,校正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差分别是0.975 2, 0.907 3和0.919 5, 1.091。与全波段PLSR模型相比, SI-PLSR的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且标准误差更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I-PLSR模型有效去除了可见光谱数据中冗余信息,加强了模型的稳定性,可以实现对黄瓜白粉病的快速无损准确识别,为黄瓜病害诊断提供了方法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张丽荣,陈杭,杜玉宁,康萍芝,张治科[6](2019)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安全有效药剂,分别选用5种生物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多抗霉素WP 2次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0.34%,0.3%丁子香酚SL 2次药后7、14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67.11%和77.38%,2种药剂的防效均分别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SE和100 g/L氰霜唑SE以及其他处理药剂。[结论]10%多抗霉素WP和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与其他保护性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9年11期)
白锐琴,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朱砚姝[7](2019)在《辣椒白粉病抗性QTL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辣椒(Capsicum annuum)白粉病抗、感病亲本H3和83-60构建的包含142个重组自交系的RIL(H3×83-60)F8群体为试验材料,基于亲本重测序数据设计KASPar引物,构建了包含16个连锁群的辣椒遗传连锁图谱,总图距1 356.5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4.69 cM。基于2016年和2017年重组自交系群体白粉病发病表型数据,获得了PMR6.1、PMR9.1、PMR11.1、PMR11.2和PMR5.1等5个白粉病抗性QTL位点,其中PMR6.1、PMR9.1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表型贡献率在10.8%~21.4%之间。通过辣椒白粉病抗性QTL定位,开发与白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对于辣椒抗病辅助育种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蔬菜》期刊2019年11期)
朱玉涛,张丽丽[8](2019)在《15种绣线菊白粉病抗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绣线菊属(Spiraea)植物在生长发育期间会不同程度的发生白粉病。白粉病的发生不仅阻碍了其正常的生长,而且严重影响了其观赏价值。因此,本研究以15种绣线菊为试材,采用涂抹法、喷雾法和灌根法叁种方法及1.5×1~05个孢子/ml,2×10~5个孢子/ml以及106个孢子/ml叁个浓度研究了其对白粉病的抗感程度。通过试验鉴定结果表明:涂抹法、浓度为2×10~5效果最佳,此种方法见效快,发病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对白粉病抗性最强的是金焰绣线菊,病质为4.4,对白粉病抗性最弱的是毛果绣线菊,病质达88.9,这一结果与自然条件下的发病趋势与状况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杜玉宁,陈杭,白小军,张治科,邢敏[9](2019)在《宁夏黄瓜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接种试验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10个黄瓜新品种和2个黄瓜主栽品种(‘博美626‘’德尔88’)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旨在明确不同黄瓜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水平,为黄瓜抗病品种的筛选和农业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除‘德尔100’易感白粉病外,其他11个品种均对白粉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津早3号‘’粤青1号‘’德尔80‘’德尔11‘’德尔12’达到高抗,而宁夏主栽品种‘博美626‘’德尔88’只达到中抗;从不同黄瓜品种生长指标和产量测定结果来看‘,德尔11‘’德尔80‘’津早3号’均表现出了优势,其产量均高于主栽品种,而‘德尔12‘’粤青1号’长势相对较差,产量低于主栽品种。总体来讲,新品种‘德尔11‘’德尔80‘’津早3号’在宁夏具有推广价值,可进一步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本文来源于《中国瓜菜》期刊2019年11期)
刘丽瑄[10](2019)在《葡萄白粉病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宾川以及周边地区种植葡萄近1.33万hm~2,近年来白粉病普遍发生,果穗因感染白粉病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减产甚至灭产。随着单幅连棚逐步推广,白粉病就成了第一大病害,必须进行化学保护与防治。所以白粉病的防治技术成为了葡萄栽培的关键环节,根据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特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提出清园为基础,关键时期用药,注重天气变化,提高用药水平,对症用药等对策措施,旨在为减少宾川地区白粉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期刊2019年11期)
白粉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或E~eE~eE~bE~bStSt)为异源六倍体,属于小麦的叁级基因库,蕴含丰富的抗病、耐逆等优良基因,又能与小麦杂交,因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室利用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回交,在杂种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性状优良、特点各异的小偃麦种质。本研究在抗白粉病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分子标记技术(IT标记),对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等四个小偃麦进行综合鉴定。[结果与分析] 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良好抗性。细胞学结果发现,其根尖细胞均含有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稳定出现21个二价体。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GISH)分析,均未检测到其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一步利用基于复合寡核苷酸探针套[AFA-3、AFA-4、pAs1-1、pAs1-3、pAs1-4、pAs1-6、pSc119.2-1、(GAA)10]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发现SN17003-2的5A、5D、6B、7B,SN17004-3的7B,SN17005-1的5A、6B,SN17062-5的5A、6A等染色体均与亲本烟农15存在明显的信号差异。通过IT标记分析,分别获得了4对、8对、11对、12对源于第2同源群的特异标记,可以在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特异带型。[结论]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均含有源于中间偃麦草第二同源群的遗传物质,为不同的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研究结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粉病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光忠,方国斌,匡辉,石乐,王沫.10亿/mL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090悬浮剂对枸杞白粉病防治效果[J].湖北植保.2019
[2].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和IT标记鉴定[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王璟,朱金籴,尚新江,高艳,焦书升.不同药剂处理对西瓜蔓枯病、白粉病预防效果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9
[4].刘刚.大黄素甲醚可有效防治燕麦白粉病[J].农药市场信息.2019
[5].白雪冰,余建树,傅泽田,张领先,李鑫星.可见光谱图像联合区间的黄瓜白粉病分割与检测[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6].张丽荣,陈杭,杜玉宁,康萍芝,张治科.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J].农药.2019
[7].白锐琴,张正海,曹亚从,于海龙,朱砚姝.辣椒白粉病抗性QTL定位分析[J].中国蔬菜.2019
[8].朱玉涛,张丽丽.15种绣线菊白粉病抗性鉴定[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
[9].杜玉宁,陈杭,白小军,张治科,邢敏.宁夏黄瓜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J].中国瓜菜.2019
[10].刘丽瑄.葡萄白粉病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