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1978年于今,改革开放已有40余年时间。在这40年期间,我国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发展与变迁,旅游产业的发展换一个角度来看也展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代表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上升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国民已经开始迈入新的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当今改革发展的另一大奋斗目标。纵观全局,高品质的旅游以及休闲舒适的生活方式,是彰显我国国民“美好生活”的一大重要途径,中国的旅游产业大有可为。旅游资源可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能够为旅游目的地旅游政策以及方针的制定提供助益,还能够为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产业开发、规划与发展的建议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更能够保护好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科学的发展。加之旅游资源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提,旅游资源的丰度评价以及价值的评价有利于各省区清楚认识到自身旅游资源的赋存量、明确辨析各省区内旅游资源的现有价值。本文基于西北五省区现有的部分优质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资源丰度以及价值两方面的评价,深入分析西北五省区在旅游资源赋存丰度以及旅游资源价值资质两个方面,结合旅游资源丰度评价以及价值评价等级来测度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对西北五省区旅游产业的规划、开发、建设以及后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进行写作之前根据选题开始仔细研读国内外有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对所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仔细梳理、分类汇总以及作出相关的评述;其次,对西北五省区的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梳理与数据收集,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层级划分;再次,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的丰度并利用相关数学函数进行评价,依据丰度评价结果将各省区分为旅游资源丰度优级区、旅游资源丰度中级区以及旅游资源丰度差级区;然后,基于已选取的旅游资源评价因子进行等级细分,并依据西北五省区各省区所有旅游资源的具体等级进行赋值,通过分值结果对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价值进行排名;接着,基于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丰度以及价值两项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省区排名对比分析,得出两项评价结果的趋同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以及改善策略。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数量上来说,甘肃排名第一,新疆与陕西紧随其后,三省区之间差距较小;但相对于青海与宁夏来说,三省的旅游资源远远高于这两个省区,差距相差在三倍左右;以旅游资源数量最多的甘肃和旅游资源数量最少的宁夏来说,两省区的差距高达3.6倍之多;第二,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出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丰度优级区、中级区以及差级区,优级区分别为陕西、新疆和甘肃;中级区是青海;差级区为宁夏。旅游资源丰度评价为优级区的三个省区差距较小,由于青海与宁夏较前三省区在旅游资源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两省区旅游资源丰度评价等级较旅游资源评价优级区同样存在较大差异;第三,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高的省区依次是新疆、陕西和甘肃,3个省区的旅游资源价值得分占整个西北五省区的83.67%。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一般的省区是青海,旅游资源价值得分占整个西北五省区的8.94%。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低的省区是宁夏,旅游资源价值得分仅占整个西北五省区的7.39%。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旅游资源能够达到国家级的旅游资源数量越多,研究区内旅游资源价值就相对越高,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优级区域主要集中在省域面积大,经济发展较为强劲,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猛的省区。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通过结合西北五省区的实际情况提出:(1)充分整合旅游资源;(2)积极进行形象拉动;(3)努力提升旅游效率;(4)不断强化旅游服务几点建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林婷婷
导师: 严江平
关键词: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度,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评价,西北五省区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资源科学,旅游
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 F592.7
总页数: 51
文件大小: 2890K
下载量: 29
相关论文文献
- [1].贵州省气候舒适度及旅游潜力分析[J]. 贵州科学 2018(01)
- [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下的西部12省区旅游资源丰度发展差异研究[J]. 开发研究 2012(04)
- [3].四川省旅游发展与旅游公共服务匹配关系[J]. 山地学报 2019(06)
- [4].伊犁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5)
- [5].旅游资源丰度与旅游业发展——以新疆昌吉州为例的实证分析[J]. 科技促进发展 2016(03)
- [6].新疆各地州市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8)
- [7].云南省入境旅游规模时空分异特征及预测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04)
- [8].基于空间错位理论的黑龙江省旅游区域差异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7(09)
- [9].浅析河南省旅游产业潜力提升中政府职能的发挥[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4(09)
- [10].高质量发展下的六安市九十里山水画廊存在问题诊断及提升策略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1)
- [11].省域旅游业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求索 2015(04)
- [12].藏东南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0)
- [13].吉林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空间结构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7)
- [14].河北省市域旅游发展差异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06)
- [15].吉林省入境旅游地区差异及结构分析[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08)
- [16].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8(02)
- [17].山西省旅游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8].安徽省各地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 商业经济 2014(13)
- [19].陕西十地市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11)
- [20].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1].空间错位视角下我国东、西部旅游业发展差异研究[J]. 生态经济 2014(04)
- [22].出境台湾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关键因素之分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3].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市域差异[J]. 资源科学 2009(08)
- [24].中国边境入境旅游的客流演化态势及其动因分析——新疆内蒙云南三省区的比较研究[J]. 人文地理 2012(05)
- [25].资源-区位-贸易三大因素对日本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1(06)
- [26].清远“三连一阳民俗风情圈”的旅游开发应用探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4)
- [27].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 2010(08)
- [28].欠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 干旱区地理 2017(03)
- [29].三峡库区旅游资源非优区判识及其发展途径[J]. 经济地理 2014(03)
- [30].气候舒适度对热点城市入境游客时空变化的影响[J]. 旅游学刊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