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语,文化,对外汉语,汉字,汉语教学,文化传播,安徽。
汉语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陆蔚,罗加详[1](2019)在《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宁夏医科大学《汉语》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对外汉语教师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具备什么能力的对外汉语教师才能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探讨了跨文化交际培养的策略,以期提升我校《汉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52期)
袁千雅,杨玉国[2](2019)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个极为丰富的概念,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紧密相连。各国言语的对外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用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相当重要的举措。在当前众所周知的这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想更好的与世界各国建立新型友好关系,就必须不断加强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一举措更是关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因此,汉语国际传播当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我们既要充满文化自信,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合理性,又要加强文化自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借力汉语国际传播使更多的人说好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51期)
王亚蕾,季丽春[3](2019)在《融入文化元素讲解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中级学习阶段,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笔画笔顺的基础,对于汉字的感知逐渐向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靠近。学生对于读写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积累识字量是他们迫切需要的。积累词汇,就要求学生建立有效的音形字叁者之间的关系,要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此时的汉字教学如果能对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元素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汉字的学习,将对汉字特点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从而能从整体上把握汉字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5期)
苗蕊[4](2019)在《浅谈对外汉语中中国文化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汉语的产生和发展更是脱离不开文化的印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习使用此语言的民族或国家历史轨迹和文化底蕴的过程。语言和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学中难以分割,因此,汉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会带来理解的障碍和语言习得的低效,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输入中国文化,以增进文化了解和互通,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跨文化冲突,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学习汉语并达到提升汉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2期)
邢亚南[5](2019)在《汉语的表意特征与汉民族“得意忘言”的文化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化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下,汉字的表意特征与汉语语法的"意合性"存在同为汉语部件的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可探究汉语古代典籍和现代用语中汉民族"得意忘言"的文化心理,揭示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深刻联系。(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许迎春[6](2019)在《安徽地域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地域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对促进来皖留学生汉语习得、推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提升安徽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师范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地域文化融入体现在课程设置、教材与教学内容选编、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而这些因素的根源在于师资力量。夯实汉语国际教育一线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其地域文化意识,促进其对安徽地域文化资源的研究并积极与教学实践结合,是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玫[7](2019)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和方法——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表意文字,汉字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汉字的影响无处不在,要学好汉字就必须了解中华文化。本文将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初级阶段汉字教学为实例,分析初级阶段汉字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参花(上)》期刊2019年12期)
张美[8](2019)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对外汉语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拓对外汉语相关事业的重要着力点,对外汉语出版是这个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在提振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创新对外汉语出版工作,使其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使对外汉语文化深刻蕴含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9年22期)
邢瀛文[9](2019)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交流与合作变得越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到各大学府进修,这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文化更是势在必行。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前实践教学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让学习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汉语知识,从而为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7期)
赵红玉[10](2019)在《沉浸式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认同培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在国家"文化自信"的政策引导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汉语本身,更是汉语学习者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基于建构主义的社会认同理论,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索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沉浸式教学法在培养文化认同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7期)
汉语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是个极为丰富的概念,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紧密相连。各国言语的对外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用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相当重要的举措。在当前众所周知的这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要想更好的与世界各国建立新型友好关系,就必须不断加强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一举措更是关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因此,汉语国际传播当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我们既要充满文化自信,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合理性,又要加强文化自省,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借力汉语国际传播使更多的人说好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陆蔚,罗加详.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宁夏医科大学《汉语》课为例[J].智库时代.2019
[2].袁千雅,杨玉国.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J].智库时代.2019
[3].王亚蕾,季丽春.融入文化元素讲解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设计[J].高教学刊.2019
[4].苗蕊.浅谈对外汉语中中国文化的教学[J].国际公关.2019
[5].邢亚南.汉语的表意特征与汉民族“得意忘言”的文化心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
[6].许迎春.安徽地域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7].王玫.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汉字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和方法——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参花(上).2019
[8].张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对外汉语出版[J].出版广角.2019
[9].邢瀛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分析[J].智库时代.2019
[10].赵红玉.沉浸式教学法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认同培养研究[J].智库时代.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