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重量论文_吴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节重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量,环节,人体,重心,半径,活体,测量。

环节重量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1](2017)在《手工宣纸“掌帘人”》一文中研究指出30年前,因为两次半途而废,周东红几乎被赶出家门。在母亲“不给饭吃”“不管你了”的威逼下,他被“打回”捞纸车间,从此潜心学习,把捞纸干成一辈子的事业。5月底,《工人日报》记者在安徽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见到周东红的时候,他仍戴着围裙忙碌在生产一线上(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7-06-15)

李世明,部义峰,熊安竹,韩静[2](2007)在《活体环节重量矩的实测及最优化解算的生物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对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测量研究一直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中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近百年来,先后曾出现过多种活体测量方法,促进了人体环节测量研究的不断进步。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人体环节参数模型数据多来源于对正常常年人的测量,不适合特殊群体,如运动员群体;而对于精度高的人体环节模型均采用带有放射性的射线法,属(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期刊2007-10-01)

缪伟舰,李洪亮[3](2007)在《人体环节重量及重心活体测定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已知人体环节回归方程计算出欲测人体环节重量及重心位置的近似值,再利用平台测试法计算出的被测环节的相对位置改变与固定测力点支反力之间关系的修正数,对其修正,以得到最佳值。这种新方法既简便又较准确,并结合手臂各参数的测定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来源于《山东体育科技》期刊2007年03期)

李世明,金季春[4](2006)在《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个体化测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人体运动环节的重量参数包括环节重量、环节重心半径及环节重量矩(环节重量与环节重心半径的乘积),是人体环节惯性参数中能够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质量分布特征的基本参量。该项研究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中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2)人体整体的重量参数测(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期刊2006-11-01)

李世明[5](2004)在《对人体运动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引入人体运动环节的概念和增补重量矩参数的基础上,利用二维平衡板推导了运动环节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提出了人体总重心圆原理。为了计算人体运动环节的重量矩,探讨了利用二维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圆半径的方法,并指出人体总重心圆原理的缺陷和实际测量时应注意运动环节移动幅度不宜太大等问题,以减少测量误差。(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世明,金季春[6](2004)在《一、二维平衡板不同人体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两种不同人体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比较,表明利用一维平衡板测量人体环节的重量矩存在着操作上的困难,而利用二维平衡板替代一维平衡板进行运动环节重量矩的测量,使测量易于控制,以提高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李世明[7](2004)在《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其统计模型进行评述,找出其不足方面,并提出了一种探索人体环节重量参数个体化测量的创新思路,即在引入人体环节(链)的概念和增补重量矩参数的基础上,利用互补平衡板测量系统实现受试者环节重量参数的个体化测量。(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李世明[8](2004)在《对人体两侧环节重量参数不平衡性的实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行研制的平衡板测量系统,对人体两侧环节重量参数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人体两侧上肢环节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建议进行动作技术影像解析时尽量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来计算环节的重量参数。(本文来源于《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李世明[9](2003)在《基于平衡板测量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环节惯性参数是建立人体模型、进行人体运动技术影像解析的基础数据,其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影像解析结果的精度,因而,对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测量研究一直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中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同时也是工效学、人类学及人体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背景。人体运动环节的重量参数是惯性参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环节重量、环节重心半径及本文增补的环节重量矩,是能够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质量分布特征的基本参量。 近一百多年来,从尸体解剖发展到活体测量,先后曾出现过多种活体测量方法,促进了人体环节测量研究的不断进步。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人体环节参数模型还多为对称型,且数据多来源于对正常成年人的测量,不适于特殊群体;另外,精度高的人体环节参数模型均采用了带有放射性的射线法(Zatsiorsky等采用γ射线扫描法,郑秀瑗等采用CT法),难以应用于对青少年的环节参数研究。 事实上,人体的形态结构和质量分布特征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尤其是特殊群体个性特征更加明显,譬如运动员群体,不同竞技项目的运动员形体差异很大。因而,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人体环节惯性参数进行影像解析都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抹杀受试者的个体特征。由此看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人体环节惯性参数是人体运动分析精化与细化的首要条件。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出发,以经典力学为基础、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1)对人体各环节重心与人体总重心的联动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首次提出了一种测量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创新理论—平衡板测量理论;2)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基于目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首次研制了一组测量仪器(R-Ⅱ型、R-Ⅰ型平衡板)以探索创新理论框架下基本人体模型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测量程序与方法;3)首次引入最优化原理与方法对细化人体模型细化环节的重量参数进行最优化计算。 概括起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概念(人体运动环节)、增补了一个参数(环节重量矩)、研制了一组仪器(两种相配套的平衡板)和探索了一种方法(平衡板测量法)。另外,本研究共开发了4个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计算,并利用Matlab编写最优化计算程序以实现本研究的原创性构想。 本研究结论如下: 1)本研究开拓了一个经济可行且保证一定精度的测量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方法,对今后开展特体和青少年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测量找到了一个安全可靠的途径。 2)人体运动环节(链)概念的引入,重量矩参数的增补是提出平衡板测量理论的必然要求,前者体现了人体参与运动的客观存在的环节质量;后者是平衡板测量的直接参量,在某些应用中可以减少合成误差的引入。 3)总重心圆原理高度概括了运动环节(链)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存在的严格联动关系,是测量环节(链)重量矩的理论基础;稳定平衡状态、有限稳定平衡状态和不稳定状态3个顺次发生的阶段真实体现了合成重心位置测定的物理过程,提供了环节(链)重心半径的测量思路。环节(链)重量矩测量与环节(链)重心半径测量相结合,首次解决了平衡板实际测量人体运动环节重量、重心半径这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为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平台。北京体育大学博l: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4)刀一11型平衡板的研制及《尸一11型平衡板测量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实现了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矩的测量,尸一I型平衡板的研制及《尸一I型平衡板测量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实现了环节(链)重心半径的测量;对两种仪器的精度范围、重复性、线性度3个指标的检验说明了仪器测量的可靠程度,对两种仪器的测量原理进行验证表明了环节(链)重量矩测量和环节(链)重心半径测量的可行性;R一11型、尸一I型平衡板为基本人体模型各运动环节(链)重量、重心半径的实测提供了实验基础,同时也为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 5)最优化原理与方法的引入为细化人体模型细化环节重量参数的计算提供了有效途径。以郑秀缓教授提供的3种中国人体数据模型为基础建立目标函数、以平衡板的实际测量为准则确定约束条件,首次解决了人体细化环节重量参数的最优化计算问题;蒯rLAB的优化工具箱为最优化算法的实现提供了计算基础,是环节参数最优化计算的有力工具。 6)测量仪器的误差是尸一11型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圆失真的根本原因,减少失真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大总重心圆的圆心角,二是增大总重心圆的半径,为此,可以在人体实验中进行有限制的增加运动环节在个11型平衡板上的移动幅度和为运动环节(链)配加重量以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总重心圆的失真;《尸一11型平衡板总重心圆失真分析》软件的编制作为总重心圆失真分析的手段为人体实验过程中各种措施的选择与采用提供了可靠的定量依据。 7)静态图像采集系统的设置及《静态图像人体重心分析软件》的编制实现了各种数据模型合成人体总重心的计算,为比较各种数据对受试者的适用程度提供了实用的手段。 8)在人体实验(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03-03-01)

金季春[10](1998)在《利用平衡板测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和重心位置方法的理论推导》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和重心位置是运动生物力学定量计算与分析的基础材料,如何简便、迅速地计算出受试运动员的环节惯性参数一直是本学科中从未攻克过的难题。运用平衡板测人体重心的基本原理,通过让受试者在二维平衡板上移动四肢而改变环节重心位置,同时在不动环节上附加重量的方法推算出了人体总重心与各运动环节重心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了各运动环节的重量与重心位置。这项研究是对人体环节重量与重心位置测量的突破性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环节重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对人体环节惯性参数的测量研究一直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中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近百年来,先后曾出现过多种活体测量方法,促进了人体环节测量研究的不断进步。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人体环节参数模型数据多来源于对正常常年人的测量,不适合特殊群体,如运动员群体;而对于精度高的人体环节模型均采用带有放射性的射线法,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节重量论文参考文献

[1].吴凡.手工宣纸“掌帘人”[N].工人日报.2017

[2].李世明,部义峰,熊安竹,韩静.活体环节重量矩的实测及最优化解算的生物力学研究[C].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7

[3].缪伟舰,李洪亮.人体环节重量及重心活体测定的新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2007

[4].李世明,金季春.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个体化测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2006

[5].李世明.对人体运动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

[6].李世明,金季春.一、二维平衡板不同人体环节重量矩测量方法的对比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

[7].李世明.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8].李世明.对人体两侧环节重量参数不平衡性的实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李世明.基于平衡板测量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

[10].金季春.利用平衡板测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和重心位置方法的理论推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

论文知识图

一ZR一H型平衡板测量环节〔链)重量矩人...例如:现欲求某人左臂之上臂、前臂、手叁...运动环节瞬时转动中心位置变化示意当...运动环节与人体总重心的联动关系物流经济物流量概念探析(5)运动环节(链)与人体总重心的联运关...

标签:;  ;  ;  ;  ;  ;  ;  

环节重量论文_吴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