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必须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特别是主要景观生态河道的建设,随着当前经济不断进步,很多城市的生态河道出现严重的水污染,为了保护水资源,就要通过合理的手段来进行治理,给城市和景观生态一个好的环境,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保障。
关键词:生态城市;主要景观;生态河道;水污染研究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各个城市开始大力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水资源,而保护自然环境与治理水生态环境就必须考虑城市水体质量问题,为防止因发展城市建设而导致的生态河道水体污染,本文针对生态城市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景观生态河道水污染的原因,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方案来实现水资源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分析了生态河道建设的关键因素,分析水资源污染的真正原因,从而保证水资源的健康发展,实现生态城市的进步。
1针对生态城市的发展来说,城市生态河道的重要性
第一,生态建设的标准。随着当前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实现城市环境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共赢,推崇以生态为核心来带动经济进行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河道作为城市的功能性构成除了满足最基本的泄洪、排涝功能外,越来越多的河道开始承载城市绿色走廊及城市绿色经济生态带等功能,这就为河道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
第二,在河道建设上,我们要明确水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当前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城市景观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就要结合河道的生态建设,然而在河道建设中,它的重要性不再是为了提高城市防洪的安全性,更多的时候还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诉求,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的标准。
2一分二降三少的模式来分析生态河道污染的因素
2.1针对降水问题来分析污染的因素
据相关数据统计和每年的降水量比较,整个河道的水污染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在降水过程中污染物随降雨汇入水体,例如受现代城市环境的影响,很多城市的雾霾现象严重,导致空气的污染物也比较多,还有降落过程中地表水及其雨水携带的污染物及油污等,导致水质恶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整个河道河水富养化,同时周边土壤内的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进入河道被水体内的藻类及浮游生物吸收,河道内水质恶化溶解氧降低,水面颜色形成不自然的蓝色、棕色、白色等。
2.2生态河道多属于人工河,整个汇入的水源少
主要举例说明,四川地区属于平原地区,在整个平原地区河流比较多,但很多河流的水量来源主要是通过周边汇水面收集,在进行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时,汇入的水源比较少,河流的水量也难以控制同时在旱季也需要外来水进行补充,一旦有污染,整个河道的水质会非常迅速的全面恶化。
2.3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违规排放的污染物
生态建设也是最近几年开始不断提倡的,很多地区在建设上都还不够完善,为了实现生态河道的合理建设,四川某城市开始对水质进行排查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主要的污染源为生活废水、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部分河道水质较差,污染物较多,同时还有周边的工业污水不断排放,这些都是人为的污染因素,特别是很多工厂在进行污水排放时,不经过相关的环保处理,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道内,导致河道生态严重污染。
2.4农业及畜牧业也是导致污染的因素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变成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很多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长时间使用土壤内及植被中残留大量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着雨水冲刷直接汇入河道内,使得整个地表水及地下水形成污染。同时畜牧业的污染,也对河道有着很大的影响。
3优化当前生态河道建设的标准,实现治理水污染的措施处理
3.1坚持可持续发展,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
针对生态河道建设情况,需按照各个地区的特殊情况来进行分析,主要根据该地区的发展情况和地域情况来实施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可持续发展路线;其次,为了实现生态河道水污染的治理,就要将污染与经济挂钩,实现建设目标的同时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打分,以政府管控的方式把生态与经济相结合,通过多层面合理结合的方式对河道生态污染进行治理。在河道改造及新兴河道的建设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湿地廊道补水和海绵城市补水等河道补水措施,通过控制整河道的水量和水循环系统,以分段治理的方式对整个河道进行治理。最后,在建设景观生态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推动环保观念建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抛开传统的处理技术弊端,实现新技术的优越性,不仅把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到最优,同时还要把河道污染治理与当前该地区的绿色生态经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联系,使得整个河道建设和环境生态协调工作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河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周边生态经济的共同繁荣。
3.2通过生态建设来完善污染处理技术的不足
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标准,就要建立生态河道,这也不是准确的说法,但是有河道的地方自然会引起关注,成都市大力建设环城生态带就借用了大量河道形成绿色走廊,通过河道的生态建设推动整个成都市人与环境乃至城市与经济的共同繁荣,同时还要结合地块规划调整使得生态环保效益带动周边土地价值;在进行生态建设土地开发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在河道及周边区域污染物的处理方式上,除了推广现代技术,如高效的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站等配套设施,应大力把控中间环节避免技术和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3.3利用现代技术来完善水循环的使用
对于生态河道建设来说,不再是以前的水利排洪及供水工程,越来越多的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及土地经济价值,建设了许多人工河道及湿地,在建设初期首先要结合该地区的优势进行规划和研究,这样不仅防止水资源浪费,还能有效的促进建成后水环境的利用;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建立整个区域水循环利用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河道因供水不足产生二次水污染。在水循环处理技术上,通过现代技术的优越性来实现现代的生态标准,例如使用工业生产的用水、城市绿化的用水、居民生活的废水、海绵城市蓄水来进行再循环处理,并将处理的水再次利用到河道内,达到的标准既不浪费水资源,又可以防止水污染。因此,现代水循环技术的使用是生态河道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生态城市主要景观生态河道的水污染研究来进行分析,根据当前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性来展开阐述,抛开传统的生态观念,利用现代化治理和环保观念来完善河道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同时还要顺应当前建设的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核心,来实现城市发展的需求。生态城市建设是当前发展的核心,也是推动我国建设的需求,也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生活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彭海男,秋亮,闫旭云.生态城市主要景观生态河道的水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S2).
[2]李倩.半湿润地区水生态环境恢复研究[D].河海大学,2016.
[3]孟栋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水质综合改善方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刘佳佳.生态城市主要景观生态河道的水污染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
[5]颜海霞,周雪梅.生态性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