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论文和设计-洪诗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储能操作机构和动触头装置,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第二储能件、传动齿轮和转盘装置,第一储能件和第二储能件分别与转盘装置相连,且第一储能件和第二储能件分别与传动齿轮驱动相连,传动齿轮与动触头装置驱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储能机构使自动转换开关能在双分状态和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之间、双分状态和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之间迅速转换,显著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分断能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能操作机构和动触头装置(1),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42)、第二储能件(41)、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转盘装置(6a)相连,且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驱动相连;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与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相反的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

设计方案

1.一种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储能操作机构和动触头装置(1),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42)、第二储能件(41)、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转盘装置(6a)相连,且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驱动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与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相反的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并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分断第一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并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分断第二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负载相连的负载端触头(2)、与第一电源相连的第一电源触头(2a)以及与第二电源相连的第二电源触头(2b);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装置(1)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一电源触头(2a)相连,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装置(1)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二电源触头(2b)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件(42)为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二储能件(41)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分别设置在转盘装置(6a)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仪表件(72)和第二仪表件(71),转盘装置(6a)包括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对称分布在转盘装置(6a)的旋转中心两侧,第一圆弧槽(63a)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和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第一仪表件(72)设置在第一圆弧槽(63a)内且一端与第一储能件(42)一端相连,第二圆弧槽(62a)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和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第二仪表件(71)设置在第二圆弧槽(62a)内且一端与第二储能件(41)一端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第一仪表件(72)在第一圆弧槽(63a)中滑动,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同时第一仪表件(72)移至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转动到第二仪表件(71)处;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第二仪表件(71)在第二圆弧槽(62a)中滑动,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转盘装置(6a)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同时第二仪表件(71)移至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转动到第一仪表件(72)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6)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和转盘装置(6a)之间,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同轴联动,传动齿轮(6)包括第三圆弧槽(62)和第四圆弧槽(61),第三圆弧槽(62)和第四圆弧槽(61)对称分布在传动齿轮(6)的旋转中心两侧,第三圆弧槽(62)与第一圆弧槽(63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圆弧槽(62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三圆弧槽(6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三圆弧槽下端(621)和第三圆弧槽上端(620),第四圆弧槽(6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四圆弧槽下端(611)和第四圆弧槽上端(610),第一仪表件(72)一端穿过第三圆弧槽(62)与第一储能件(42)一端相连,第二仪表件(71)一端穿过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储能件(41)一端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第一仪表件(72)在第一圆弧槽(63a)中滑动,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同时第一仪表件(72)移至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转动到第二仪表件(71)处;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第二仪表件(71)在第二圆弧槽(62a)中滑动,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转盘装置(6a)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同时第二仪表件(71)移至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转动到第一仪表件(72)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手动柄,手动柄包括传动齿条(5),传动齿条(5)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三圆弧槽下端(621)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71)从第四圆弧槽下端(611)滑动至第四圆弧槽上端(610),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操作手动柄,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四圆弧槽下端(611)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一仪表件(72)从第三圆弧槽下端(621)滑动至第三圆弧槽上端(620),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电机(8),电机(8)与转盘装置(6a)驱动相连,为转盘装置(6a)提供驱动其转动的外力。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6)与转盘装置(6a)同轴联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端触头(2)位于动触头装置(1)一侧,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均位于动触头装置(1)另一侧,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相对间隔设置,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和动触头(11),动触头(11)插装在触头支持(10)上且动触头(11)的两端分别突出在触头支持(10)两侧;

在双分状态下,动触头(11)一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和第一电源触头(2a)之间,另一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和第二电源触头(2b)之间;在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11)两端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一电源触头(2a)相连;在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11)两端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二电源触头(2b)相连;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动触头(11)和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动触头(11)成X型交叉。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以及至少一组动触头(11),每组动触头(11)均插装在触头支持(10)上且两端分别突出在触头支持(10)两侧,每组动触头(11)包括两个动触头(11),两个动触头(11)并排设置且彼此平行,每组动触头(11)与一个负载端触头(2)、一个第一电源触头(2a)、一个第二电源触头(2b)配合使用;所述负载端触头(2)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负载端触刀(23),第一电源触头(2a)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电源触刀(21a),第二电源触头(2b)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电源触刀(21b);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负载端触刀(23)插入一组动触头(11)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第一电源触刀(21a)插入该组动触头(11)另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所述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负载端触刀(23)插入一组动触头(11)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第二电源触刀(21b)插入该组动触头(11)另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端触刀(23)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第一负载端触刀(230)和第二负载端触刀(231);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第一负载端触刀(230)、动触头(11) 和第一电源触刀(21a)依次相连,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第二负载端触刀(231)、动触头(11)和第二电源触刀(21b)依次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动触头(11)和弹簧片(12),触头支持(10)上设有至少一组动触头安装孔(13),每组动触头安装孔(13)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动触头安装孔(13),每个动触头安装孔(13)内设有一个动触头(11)和一个弹簧片(12),弹簧片(12)的两端分别与动触头(11)的两端相连,中部与动触头安装孔(13)的侧壁相连,将动触头(11)压紧在动触头安装孔(13)内,且动触头(11)的两端突出在动触头安装孔(13)两侧外侧;与同一组动触头安装孔(13)配合的两个动触头(11)以及两个弹簧片(12),两个动触头(11)位于两个弹簧片(12)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基座(1a)、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1),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1)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开关基座(1a)上,第一扭簧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32)固定在开关基座(1a)上,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二扭簧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31)固定在开关基座(1a)上,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重要场合都采用自动转换开关进行供电,自动转换开关是将负载电路从一路电源自动转换接至到另一电路的开关电器,因此对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要求,所以在紧急供电系统中产品的可靠性尤为重要。现有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大多数产品分闸与合闸速度完全取决于驱动电机的转换速度,此类产品的转换速度难以实现快速分合闸的目的,导致接通与分断能力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储能机构使自动转换开关能在双分状态和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之间、双分状态和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之间迅速转换,显著提高了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分断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储能操作机构和动触头装置1,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42、第二储能件41、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转盘装置6a相连,且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驱动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与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相反的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 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 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并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分断第一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并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分断第二电源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与负载相连的负载端触头2、与第一电源相连的第一电源触头2a以及与第二电源相连的第二电源触头2b;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装置1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一电源触头2a相连,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装置1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二电源触头2b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能件42为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二储能件41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分别设置在转盘装置6a的两侧。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仪表件72和第二仪表件71,转盘装置6a包括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对称分布在转盘装置6a的旋转中心两侧,第一圆弧槽63a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和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第一仪表件72设置在第一圆弧槽63a内且一端与第一储能件42一端相连,第二圆弧槽62a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和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第二仪表件71设置在第二圆弧槽62a内且一端与第二储能件41一端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第一仪表件72在第一圆弧槽63a中滑动,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同时第一仪表件72移至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 转动到第二仪表件71处;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第二仪表件71在第二圆弧槽62a中滑动,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转盘装置6a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同时第二仪表件71移至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转动到第一仪表件72处。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6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和转盘装置6a之间,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同轴联动,传动齿轮6包括第三圆弧槽62和第四圆弧槽61,第三圆弧槽62和第四圆弧槽61对称分布在传动齿轮6的旋转中心两侧,第三圆弧槽62与第一圆弧槽63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圆弧槽62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三圆弧槽6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三圆弧槽下端621和第三圆弧槽上端620,第四圆弧槽6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四圆弧槽下端611和第四圆弧槽上端 610,第一仪表件72一端穿过第三圆弧槽62与第一储能件42一端相连,第二仪表件71一端穿过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储能件41一端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第一仪表件72在第一圆弧槽63a中滑动,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同时第一仪表件72移至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转动到第二仪表件71处;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第二仪表件71在第二圆弧槽62a中滑动,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转盘装置6a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同时第二仪表件71移至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转动到第一仪表件72处。

优选的,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手动柄,手动柄包括传动齿条5,传动齿条5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三圆弧槽下端621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71从第四圆弧槽下端611滑动至第四圆弧槽上端610,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操作手动柄,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四圆弧槽下端611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一仪表件72从第三圆弧槽下端621滑动至第三圆弧槽上端620,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优选的,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电机8,电机8与转盘装置6a驱动相连,为转盘装置6a提供驱动其转动的外力。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6与转盘装置6a同轴联动。

优选的,所述负载端触头2位于动触头装置1一侧,第一电源触头2a 和第二电源触头2b均位于动触头装置1另一侧,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相对间隔设置,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和动触头11,动触头11插装在触头支持10上且动触头11的两端分别突出在触头支持10 两侧;

在双分状态下,动触头11一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和第一电源触头2a 之间,另一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和第二电源触头2b之间;在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11两端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一电源触头2a相连;在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动触头11两端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二电源触头2b 相连;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动触头11和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动触头11 成X型交叉。

优选的,所述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以及至少一组动触头11,每组动触头11均插装在触头支持10上且两端分别突出在触头支持10两侧,每组动触头11包括两个动触头11,两个动触头11并排设置且彼此平行,每组动触头11与一个负载端触头2、一个第一电源触头2a、一个第二电源触头2b配合使用;所述负载端触头2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负载端触刀23,第一电源触头2a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电源触刀21a,第二电源触头2b 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电源触刀21b;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负载端触刀23插入一组动触头11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第一电源触刀21a插入该组动触头11另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所述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负载端触刀23插入一组动触头11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第二电源触刀21b插入该组动触头11另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

优选的,所述负载端触刀23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第一负载端触刀230 和第二负载端触刀231;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第一负载端触刀230、动触头11和第一电源触刀21a依次相连,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第二负载端触刀231、动触头11和第二电源触刀21b依次相连。

优选的,所述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动触头11和弹簧片12,触头支持10上设有至少一组动触头安装孔13,每组动触头安装孔13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动触头安装孔13,每个动触头安装孔13内设有一个动触头11和一个弹簧片12,弹簧片12的两端分别与动触头11的两端相连,中部与动触头安装孔13的侧壁相连,将动触头11压紧在动触头安装孔13 内,且动触头11的两端突出在动触头安装孔13两侧外侧;与同一组动触头安装孔13配合的两个动触头11以及两个弹簧片12,两个动触头11位于两个弹簧片12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开关基座1a、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1,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1分别可拆卸的设置在开关基座1a上,第一扭簧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32固定在开关基座1a上,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二扭簧一端通过第二固定件31固定在开关基座1a上,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其包括储能机构,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第二储能件和转盘装置,通过第一储能件的储能和释能,可驱动传动齿轮加速转动,从而驱动动触头装置加速转动以导通\/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通过第二储能件的储能和释能,可驱动传动齿轮加速转动,从而驱动动触头装置加速转动以导通\/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快速导通\/分断,显著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导通\/分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处于双分状态的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转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仪表件和第二仪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处于双分状态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的接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动触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储能机构和动触头装置1,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42、第二储能件41、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转盘装置6a相连,且第一储能件42 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驱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 驱动相连;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与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相反的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装置41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储能机构,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42、第二储能件41、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通过第一储能件42的储能和释能,可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从而驱动动触头装置1 加速转动以导通\/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通过第二储能件41的储能和释能,可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从而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以导通\/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快速导通\/ 分断,显著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分断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双分状态”指的是动触头装置1既没有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也没有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的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 转动,经过上述动作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指的是,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 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指的是,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 41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开关基座1a 以及设置在开关基座1a内的动触头装置1、负载端触头2、第一电源触头 2a、第二电源触头2b和储能机构,储能机构包括第一储能件42、第二储能件41、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转盘装置6a相连,且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驱动相连,动触头装置1分别与负载端触头2、第一电源触头2a、第二电源触头2b配合。具体的如图1所示方向,以图1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为开关基座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所述动触头装置1设置在开关基座1a左侧中部,负载端触头2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上侧,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均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下侧,储能机构设置在开关基座1a右侧中部,其转盘装置6a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的右侧,传动齿轮6设置在转盘装置6a和动触头装置1 之间,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位于转盘装置6a上侧和下侧。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设置在动触头装置1上侧,将负载端触头2设置在动触头下侧,将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分别设置在转盘装置的下侧和上侧。

优选的,如图1-4、8所示,所述第一储能件42为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二储能件41为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与转盘装置6a相连,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分别设置在转盘装置6a的两侧。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互为镜像结构。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扭簧包括第一扭簧内臂421、第一扭簧外臂422、第一扭簧内臂折弯423和第一扭簧外臂折弯424,第一扭簧内臂折弯423与第一扭簧内臂421直角相连,第一扭簧外臂折弯424与第一扭簧外臂422直角相连,且第一扭簧内臂折弯423与第一扭簧外臂折弯424向相反的方向折弯;所述第二扭簧包括第二扭簧内臂411、第二扭簧外臂412、第二扭簧内臂折弯414和第二扭簧外臂折弯413,第二扭簧内臂折弯414与第二扭簧内臂411直角相连,第二扭簧外臂折弯 413与第二扭簧外臂412直角相连,且第二扭簧内臂折弯414与第二扭簧外臂折弯413向相反的方向折弯。

如图1-4、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还包括第一仪表件72和第二仪表件71,转盘装置6a包括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 62a,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对称分布在转盘装置6a的旋转中心两侧,第一圆弧槽63a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和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第一仪表件72设置在第一圆弧槽63a内一端与储能件42一端相连,第二圆弧槽62a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二圆弧槽下端 621a和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第二仪表件71设置在第二圆弧槽62a内且一端与第二储能件41一端相连。具体的,如图2-4、6、8所示,所述第一储能件42的第一扭簧内臂折弯423与第一仪表件72相连,第一扭簧外臂折弯424通过第一固定件32固定在开关基座1a上,第一扭簧外臂折弯424与第一固定件32转动相连,第二扭簧内臂折弯414与第二仪表件71相连,第二扭簧外臂折弯413通过第二固定件31固定在开关基座1a上,第二扭簧外臂折弯413与第二固定件31转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件32和第二固定件31为金属件,耐磨性好,有利于延长本实用新型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使用寿命。而且第一固定件 32和第二固定件31均可拆卸,便于更换,而且可通过调整第一固定件32 和第一固定件31的装配位置,使第一储能件42和第二储能件41与转盘装置6a实现最佳配合。

如图2、3、9和10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闸状态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一圆弧槽下端 631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压缩第一储能件42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驱动第一仪表件 72在第一圆弧槽63a中滑动,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一仪表件72 移至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处,由于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转动到第二仪表件71处,即第二仪表件71从位于第二圆弧槽62a 的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一端变为位于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一端,第二仪表件71基本不动。当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与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相反的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时,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具体的,如图2、6和9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仪表件72位于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处,第二仪表件 71位于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处,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1上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和第二电源触头2b之间,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下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和第一电源触头2a之间;所述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为逆时针方向;如图3和10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第一仪表件72位于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 处,第二仪表件71位于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 11上端与负载端触头2相连,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1下端与第一电源触头2a相连;所述“第一临界点”指的是第一储能件42由储能状态转换至释能状态的分界点。

需要指出的,所述“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指的是,自动转换开关由双分状态转换至第一电源合闸状态后,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 驱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同时第一仪表件72移动至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 处,且第二仪表件71由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滑动至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

如图2、4、9和11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驱动第二仪表件71在第二圆弧槽62a中滑动,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驱动动触头装置 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加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71移至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且转盘装置6a的转动使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转动到第一仪表件72处,即第一仪表件72从位于第一圆弧槽63a的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变为位于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一端,第一仪表件72基本不同,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 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具体的如图2和9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第一仪表件72位于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处,第二仪表件71位于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处,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1上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 和第二电源触头2b之间,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下端位于负载端触头2 和第一电源触头2a之间;所述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为逆时针方向;如图4和11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第一仪表件72位于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处,第二仪表件71位于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处,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1上端与负载端触头2相连,动触头装置1的动触头11下端与第二电源触头2b 相连;所述“第二临界点”指的是第二储能件41由储能状态转换至释能状态的分界点。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 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指的是,自动转换开关由双分状态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后,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71移至第二圆弧槽下端 621a处,且由于转盘装置6a的转动,第一仪表件72由与第一圆弧槽上端 630a配合变为与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配合。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电机8,电机8与转盘装置 6a驱动相连,为转盘装置6a提供驱动其转动的外力。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转盘装置6a包括第一转盘60a和第二转盘 61a,第一转盘60a和第一转盘61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一转盘60a 和第二转盘61a均包括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1a,第一圆弧槽63a 和第二圆弧槽62a对称分布在转盘装置6a的旋转中心两侧。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转盘60a和第二转盘61a中心位置均设有用于与电机8 相连的转盘连接孔64a,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对称分布在转盘连接孔64a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槽63a、第二圆弧槽62a、第一转盘60a、第二转盘61a同圆心。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圆盘 60a和第二圆盘61a通过转盘固定杆65a彼此相连。

优选的,如图6所示方向,所述第一圆弧槽63a和第二圆弧槽62a均设置在第一转盘60a或第二转盘61a的下半部分。

优选的,所述第一仪表件72和第二仪表件71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一仪表件72和第二仪表件71均包括依次相连的仪表件第一端702、仪表件主体701和仪表件第二端703。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仪表件第一端702的外径=仪表件第二端703的外径<仪表件主体701的外径,仪表件主体701的外径>第一圆弧槽63a的宽度,仪表件第一端702的外径与第一圆弧槽63a的宽度匹配配合,仪表件主体701用于设置在第一转盘60a和第二转盘61a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槽 63a的宽度略大于仪表件第一端702的宽度,以仪表件第一端702可以在第一圆弧槽63a内自如滑动为目的。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仪表件第一端702的自由端中部设有储能件连接孔704,用于与第一储能件42的第一扭簧内臂折弯423或第二储能件41的第二扭簧内臂折弯414相连。

如图2-4所示,所述第一仪表件72,其仪表件第一端702和仪表件第二端703分别设置在第一转盘60a的第一圆弧槽63a内和第二转盘61a的第一圆弧槽63a内,且仪表件第一端702与第一储能件42的第一扭簧内臂折弯423相连,其仪表件主体701限位在第一转盘60a和第二转盘61a之间;所述第二仪表件71,其仪表件第一端702和仪表件第二端703分别设置在第一转盘60a的第二圆弧槽63a内和第二转盘61a的第二圆弧槽63a 内,且仪表件第一端702与第二储能件41的第二扭簧内臂折弯414相连,其仪表件主体701限位在第一转盘60a和第二转盘61a之间。

优选的,如图1-5所示,所述传动齿轮6与动触头装置1同轴联动,传动齿轮6包括第三圆弧槽62和第四圆弧槽61,第三圆弧槽62和第四圆弧槽61对称分布在传动齿轮6的旋转中心两侧,第三圆弧槽62与转盘装置6a的第一圆弧槽63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圆弧槽62a结构相同且平行对称设置,第三圆弧槽62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三圆弧槽下端621和第三圆弧槽上端620,第四圆弧槽6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第四圆弧槽下端611和第四圆弧槽上端610,第一仪表件 72一端穿过第三圆弧槽62与第一储能件42一端相连,第二仪表件71一端穿过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储能件41相连。具体的,如图2-4所示,所述第一仪表件72的仪表件第一端702穿过第三圆弧槽62与第一储能件42相连,第二仪表件71的仪表件第一端702穿过第四圆弧槽61与第二储能件 41相连,第三圆弧槽62的第三圆弧槽下端621、第三圆弧槽上端620分别与第一圆弧槽63a的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对应设置,第四圆弧槽61的第四圆弧槽下端611、第四圆弧槽上端610分别与第二圆弧槽62a的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6和动触头装置1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传动齿轮6中部设置齿轮轴孔63,齿轮轴孔63与第一传动轴配合。

如图2、3、9和10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转盘装置6a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71从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滑动至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如图2、4、9和11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转盘装置6a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使传动齿轮6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一仪表件72从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滑动至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外力驱动转盘装置6a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储能机构还包括手动柄,手动柄包括传动齿条5,传动齿条5与传动齿轮6驱动相连,用于驱动传动齿轮6转动。

如图2、3、9、10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三圆弧槽下端621驱动第一仪表件72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和第一圆弧槽上端630a,使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 71从第四圆弧槽下端611滑动至第四圆弧槽上端610,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 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指的是,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由双分状态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后,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三圆弧槽上端620驱动第一仪表件71转动,使第一储能件42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一临界点后,第一储能件42释能,通过第一仪表件72推动第三圆弧槽下端621和第一圆弧槽下端631a,使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同时第二仪表件71从第四圆弧槽上端610滑动至第四圆弧槽下端611。

如图2、4、9、11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双分状态时,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第四圆弧槽下端611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和第二圆弧槽上端620a,使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 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经过上述动作过程的逆过程,使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指的是,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由双分状态转换至第二电源导通状态后,再次操作手动柄,使传动齿条5驱动传动齿轮6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第四圆弧槽上端610驱动第二仪表件71转动,使第二储能件41储能,当传动齿轮6转过第二临界点后,第二储能件41释能,通过第二仪表件71推动第四圆弧槽下端611和第二圆弧槽下端621a,使传动齿轮6和转盘装置6a加速转动,传动齿轮6带动动触头装置1加速转动,使动触头装置1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双分状态,同时第一仪表件72由第三圆弧槽上端620滑动至第三圆弧槽下端621。

如图10所示,所述负载端触头2位于动触头装置1一侧,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均位于动触头装置1的另一侧,第一电源触头2a 和第二电源触头2b相对间隔设置。具体的,如图9所示方向,所述负载端触头2位于动触头装置1左侧,第一电源触头2a和第二电源触头2b均位于动触头装置1右侧,第二电源触头2b位于第一电源触头2a上方且二者相对设置。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负载端触头2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负载端触刀23,第一电源触头2a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一电源触刀21a,第二电源触头2b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电源触刀21b。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所述负载端触刀23包括对称间隔设置的第一负载端触刀230和第二负载端触刀231。具体的,如图9所示,所述负载端静触头2包括负载端接线板20、与负载端接线板20直角相连的负载端连接板21以及设置在负载端连接板21右侧的负载端触刀23,负载端触刀23包括第一负载端触刀230和第二负载端触刀231,第一负载端触刀230设置在第二负载端触刀231上方,且二者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电源触头2a包括第一电源接线板20a和第一电源触刀21a,第一电源触刀21a设置在第一电源接线板20a左端上侧且与其直角相连;所述第二电源触头2b包括第二电源接线板20b和第二电源触刀 21b,第二电源触刀21b设置在第二电源接线板20b左端下侧。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以及至少一组动触头11,每组动触头11均插装在触头支持10上,且两端分别突出在触头支持10两侧每组动触头11包括两个动触头11,两个动触头11并排设置且彼此平行,每组动触头11均与一个负载端触头2、一个第一电源触头 2a、一个第二电源触头2b配合使用。如图10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时,第一负载端触刀230插入同一组的动触头11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第一电源触刀21a 插入该组的动触头11另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 11相连。如图11所示,所述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第二负载端触刀231插入同一组的动触头11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的一端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第二电源触刀21b插入该组动触头11另一端的两个动触头11之间且分别与这两个动触头11相连。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自动转换开关由双分状态转换至第一电源导通状态或第二电源导通状态时:动触头11和负载端触刀23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动触头11与第一电源触刀21a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或动触头11与第二电源触刀21b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使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具有自清洁作用,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的接通\/分断能力。

优选的,如图10和11所示,第一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动触头11和第二电源导通状态下的动触头成X型交叉。

优选的,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动触头装置1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动触头装置1包括触头支持10、动触头11和弹簧片12,触头支持10上设有至少一组动触头安装孔13,每组动触头安装孔13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动触头安装孔13,每个动触头安装孔13内设有一个动触头 11和一个弹簧片12,弹簧片12的两端分别与动触头11的两端相连,中部与动触头安装孔13的侧壁相连,将动触头11压紧在动触头安装孔13内,且动触头11的两端突出在动触头安装孔13两侧外侧;与同一组动触头安装孔13配合的两个动触头11和两个弹簧片12,两个动触头11位于两个弹簧片12之间。

优选的,所述动触头安装孔13的侧壁上设有弹簧片固定柱,弹簧片12 中部设有弹簧片固定孔,弹簧片固定柱插入弹簧片固定孔内。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动触头装配孔13偏置在触头支持10的旋转中心一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082.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44196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H01H 9/26

专利分类号:H01H9/26;H01H3/30;H01H3/32;H01H3/38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603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正泰工业园区正泰路1号

发明人:洪诗长;郭德鑫;黄文体;黎佳财;陆庆华

第一发明人:洪诗长

当前权利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茀智;龚清媛

代理机构:1136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三段位自动转换开关论文和设计-洪诗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