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元认知可以帮助个体调适心理状态,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出发点在阐述元认知和心理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元认知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两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影响,并结合相关研究说明元认知在治疗心理疾病、促进社会适应上的潜在应用价值。最后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且提出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元认知的概念,以及从个体差异角度探讨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元认知;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是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上符合个体年龄特征的一种持续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是组成健康的一个重要要素。心理健康要求个体适应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保持充沛精力,并且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潜能。元认知在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从各个方面调控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元认知作为一种自我意识它具有导向、调适和激励的作用。元认知的导向作用体现在:事前,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并作出计划;事中,个体能够感受到行动的效果;事后,个体能够回忆之前过程并对不恰当的计划进行调节。这种整体的元认知使得个体的行为更具有定位性和目的性。元认知的调控作用体现在个体在现实情境中能够意识到社会适应的必要性,并根据需要保持动态的调节状态,成为主动者,它的核心是反思与调适;元认知的激励作用具体体现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帮助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保持一个热情的状态,能够增加个体认知加工的进程和效率。同时,这也能增强个体的监控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在这个快节奏、瞬息万变的社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而跟上社会发展的进程,这种能力是个体所必需的。
以往与元认知有关的研究大多涉及元认知理论、监控等方面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关系,本文从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出发,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元认知的概念
认知是一种发生在大脑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个体为了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对正在进行的认知进行监控的一组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等。思维是认知的核心,个体认知的能力与其认识的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认知发生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产生。[1]Flavell在一篇开创性的综述中正式定义了“元认知”,提出了元认知是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而组成。[2]学者董奇曾经在1989年提出元认知实际上是以自身为主体对象而进行的意识活动,是对意识的积极反馈和调整。[3]A Brown 认为元认知一方面是实际的知识,即一些相关的能力、要素,等等;另一方面是调控,即在认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活动进行计划检测和评价调控。[4]元认知活动中实际包含一系列的过程,包括计划、选择、执行、评估和编码等。[5]
尽管上述学者对于元认知概念的表述不一,但是都把元认知看成是一种活动过程,对情感(对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和调节,以及对情感的发展、因果进行归因和进行意义的接受[6]。总的来说,元认知本质上是对思维和认知过程的一种评价。
2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标准
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个体维持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角度看,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心理健康是个体维持着一个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思想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且心理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个体会训练自己养成健全的人格,促使自身主动去感受外界变化,以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去适应外部环境。往往心理健康的人都会有较愉悦的心情并且更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与他人心理能够协调的基础上,个体身体与情感等方面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力的一种自然状态。杰哈塔(Jahoda M)认为心理健康包括认识自我的方式及态度,实现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能力、内外协调能力、自控力以及对现实的感知控制力。
陶氏全球压敏工业业务主管、大中华区市场经理霍肖捷表示:“作为压敏行业的领先企业,我们提供创新的有机硅压敏胶和离型剂解决方案,满足本地客户特有诉求和本地市场需求。陶氏卓越的产品助客户赢得宝贵的竞争优势,从而在竞争激烈并不断变化的电子显示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2.2 心理健康的标准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一种能力。人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所处的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比如,在秋天快要来临时准备好换季的衣服,为了保持健康而努力锻炼,等等。
在人们决策的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元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控制着人们对外部所发生的情境的理解和反应,有助于人们的自我调节以及情绪的控制,进而使人作出适当的反应。另外,情绪ABC理论认为由于主体对所发生事件的想法和信念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信念是主要的,引发事件的真实原因是由于信念的不同,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都会影响到个体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接下来的行为。例如,研究发现,通过元认知监控过程可以改善情绪状态,从而改变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情境的认知。[7]因此,元认知会对个体的思考过程有影响,而反过来,个体思考的过程也会直接影响所产生的情绪和结果。
3元认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任何领域,准确的元认知都可以用来促进个体学习。人们可以适当地分配注意力和时间在需要的事情上。关于元认知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元认知因素对个体适应状况存在广泛的影响,当个人能够解释并且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时,他们将对这种方法有一个更全面和透彻的理解,也更容易实现其良好的适应。另外,没有元认知能力的个体无法适应环境中不断发生的变化,也就没有办法进行感知和行动。社会适应行为是主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对应的行为模式,往往采取积极的方式能够帮助个体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元认知与文化智力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元认知成熟度是影响文化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文化智力无疑是实现社会适应的重要能力,尤其是在适应新环境方面。
3.1 元认知与情绪、情感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在个人方面,要有完整的人格、稳定积极的情绪、充分认识自我的能力等;在人际关系方面,能够建立正常的关系并进行交往;在生活计划方面,能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努力追求。
情感的注意效应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思考情感与元认知之间的联系。情感的刺激会引起感官处理和注意力的变化,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担忧,这通常与注意力控制的减少和注意力焦点的失调有关。同样,研究表明似乎元认知理论可能与理解感知压力和消极情绪之间的联系有关;[8]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元认知是感知压力与消极情绪关系的调节因子。这些发现与S-REF理论[9; 10]的研究一致,都表明了元认知和心理障碍之间存在关联。
图3为武汉某地铁盾构隧道整体道床横向裂缝照片。由图3可知,大部分道床板变形缝附近均产生一条横向裂缝,且道床板两变形缝中间部分基本不产生横向裂缝,部分道床横向裂缝有冒浆冒泥现象,部分道床横向裂缝保持干燥。
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从表现上看,元认知不同,个体对事件的情绪、情感也会不同,它会左右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反应;从行为上看,元认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也会影响到情绪和情感。也就是说,元认知影响着日常生活个体对事件的看法及情绪状态,并且它可以帮助做正确的情绪反应。例如,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一时感觉到沮丧是很正常的,但是事后如果个体能够调整过来,吸取挫折中的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那他必定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好的状态应对接下来的学习。
3.2 元认知与社会适应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由于国家文化、个体差异、现实环境等的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包括:安全感充足,清楚地对自身能力进行认知,具有切实、可行的生活要求及目标,融合社会的能力,人格统一,经验中学习,人际交往能力,调适情绪能力,不违反集体要求下保持个性,不违反社会规则下协调个人需求。
实际上,使用积累平均背景相消法在理论上是准确度最高的背景均值估计算法,但是按照式(3)分析,该算法只能事后处理,不具有在线实时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对雷达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该算法具有实时处理能力,同时减小其对存储容量的要求,改写式(2),使得兼顾实时性的同时解决存储数据大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内在系统保持稳定的一种状态,而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许多不同的因素影响。
元认知人际治疗(MIT)的目的在于提高元认知理解心理状态的能力和调节有问题的人际表征,同时建立新的适应性的人际表征。在一项元认知干预治疗中发现,使用元认知人际关系疗法在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和强迫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其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其适应能力。[11]
4元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应用
Wells是第一个提出元认知信念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及反应的人。元认知模型[12]强调有偏见的元认知知识(如关于思维的信念)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一个关键因素。与元认知模型一致,关于思想的不可控制性和相应危险的消极元认知信念被证明是跨心理障碍的诊断因素。[13]研究发现,个性化元认知训练(MCT+)是一种新颖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妄想信念,帮助其改善症状。[14]有初步证据表明,元认知疗法(MCT+)对于焦虑和抑郁的治疗可能比CBT更有效。[15]元认知可以对个体一些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进行修正,进而重建个体积极的元认知信念。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元认知训练可以治疗改变患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偏差,以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16]
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眯着他的小眼睛对我说说,关之林,你不仅聪明,而且深沉,你比我提那些所谓的非分要求还要可怕。
4.1 元认知技术对个体健康方面的影响
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使用专门针对元认知的技术,可能对一些疾病治疗是有价值的。元认知对包括精神病在内的复杂心理健康状况的反应和康复具有潜在作用。研究表明,较高的元认知水平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主观康复意识的改善有关,[17]而提供针对元认知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而康复的定义就包括,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并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健康护理,同时可以参与对他们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元认知疗法被认为是对病态赌徒的一种正确的治疗方法,元认知治疗可以通过减少并发的心理障碍而减少病态赌博。[18]另外,积极元认知和元情感是自然灾害幸存者PTSD和创伤后成长的预测因子。此外,Gill等人的研究表明,焦虑、消极元认知信念和关于控制思想的需要的信念都能独立地预测出更高的PTSS。研究还发现,在PTSD患者中,较差的元认知掌握程度与更大的痛苦有关。这些研究都表明了使用元认知技术可以帮助治疗患者,能达到让他们缓解症状和获得健康的目的。[19]
4.2 元认知技术对个体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从帮助个体社会适应角度看,通过工作可以帮助人们心理疾病的康复,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20]进一步研究发现,元认知信念,如认知控制的需要,可能对工作状态很重要,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促使公司达到让员工重返工作岗位和预防长期病假的目标。[21]一些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与睡眠有关的不恰当的元认知活动可能是造成睡眠困难和失眠的因素之一,有失眠症状的年轻人频繁使用思维控制策略与较差的睡眠质量感知相关。[22]另外,研究发现元认知信念对老年人睡眠困难也有很大的影响,睡前频繁使用思维控制策略来对抗侵入性思维,与对睡眠困难有更强的元认知信念有关。这些发现表明,对睡眠困难有较强元认知信念的老年人倾向于使用元认知策略来管理他们的侵入性思维。[23]
3.想象诱导。对文章中比较抽象简略的内容,让学生结合经验加以发挥,或设身处地的进行具体描绘,或补充事实化虚为实。用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从而使沉睡在学生大脑皮层中的经验得以调动或“激活”。《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扑向小羊”,狼扑向小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可让学生展开想象去叙述一些惊险的情节。
5结语
通过对元认知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介绍与梳理,我们加深了对于元认知和心理健康的了解,认识到这两者的具体关系。正如文中所述,正确的元认知对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有积极的影响;准确的元认知能够帮助个体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元认知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个体形成更好的信念,帮助人们改善生活。不难看出,将元认知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元认知理论的完善、元认知技术的应用均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拥有正确的元认知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科学、正确的认知模式,有助于帮助个体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监视、调控自己的行为,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目前,关于元认知的研究众多,但研究大多都是从元认知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对元认知进行解释,关于元认知的概念还缺少一个基础性理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整体认知过程、个体自我认知及调控适应等方面对元认知概念有一个更完整的补充。另外,近年来认知领域最新的研究开始从个体差异角度切入,那么元认知作为个体差异的一部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存在?这些都是认知领域将来可以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朱智贤. 现代认知心理学评述[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1): 1-6.
[2] 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developmental inqui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 34(10): 906-911.
[3]董奇. 论元认知[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 68-74.
[4]BROWN A. Metacognition, executive control, self-regulation and other more mysterious mechanisms[J].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1987.
[5]AZEVEDO R, GUTHRIE J T, SEIBERT D. The rol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fostering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systems with hypermedia[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2004, 30(1-2): 87-111.
[6]BONFILS K A, LUTHER L, GEORGE S, et al. The Role of Metacognitive Self-Reflectivity in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Subjective Indices of Recovery in Schizophrenia[J]. Journal of Nervous & Mental Disease, 2016, 204(12): 903.
[7]NELSON T O, STUART R B, HOWARD C, et al. Metacognition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1999, 6(2): 73-79.
[8]SPADA M M,A V, MONETA G B, et al. Metacognition, perceived stress, and negative emotion[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8, 44(5): 1 172-1 181.
[9]WELLS A, Matthews G. Modelling cognition in emotional disorder: the S-REF model[J].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 1996, 34(11-12): 881.
[10]WELLS A, MATTHEWS G. Attention and Emotion: A Clinical Perspective[J]. Lawrence Erlbaum, 1994, 35(3).
[11]FIORE D, DIMAGGIO G,G, et al. Metacognitive interpersonal therapy in a case of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s[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8, 64(2): 168-180.
[12]WELLS A. Metacognitive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2008.
[13]SUN X, ZHU C, SO H W. Dysfunctional metacognition across psychopathologies: A meta-analytic review[J]. European Psychiatry, 2017(45):139-153.
[14]BALZAN R P, MATTISKE J K, DELFABBRO P, et al. Individualized Metacognitive Training (MCT+) Reduces Delusional Symptoms in Psychos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18, 45(1): 27-36.
[15]NICOLINE N, EMMERIK A a P, Van, NEXHMEDIN M. The efficacy of metacognitive therapy for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J]. Depression & Anxiety, 2014, 31(5): 402-411.
[16]JELINEK L, MORITZ S, HAUSCHILDT M. Patients’ Perspectives on Treatment with Metacognitive Training for Depression (D-MCT): Results on Acceptability[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7(221):17.
[17]KUKLA M, LYSAKER P H, SALYERS M P. Do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who have better metacognitive capacity also have a stronger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recovery?[J]. Psychiatry Research, 2013, 209(3): 381-385.
[18]MANSUETO G, PENNELLI M, PALO V D, et al. The Role of Metacognition in Pathological Gambling: A Mediation Model[J].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2016, 32(1): 93-106.
[19]GILL I J, MULLIN S, SIMPSON J. Are metacognitive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 severity following acquired brain injury?[J]. Disability & Rehabilitation, 2015, 37(8): 692-700.
[20]MODINI M, JOYCE S, MYKLETUN A, et al. The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employment: Results of a systematic meta-review[J]. Australasian Psychiatry, 2016, 24(4): 331-336.
[21]NORDAHL H, WELLS A. In or out of work: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mental health, trait anxiety and metacognitive beliefs as predictors of work status[J]. Clinical Psychologist, 2018(6).
[22]VAND H D A, GHARRAEE B, FARID A a A, et al. Prediction of Insomnia Severity Based on Cognitive, Metacognitive, and Emotional Variables in College Students[J]. Explor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 Healing, 2014, 10(4): 233-240.
[23]SELLA E, CELLINI N, MIOLA L,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etacognitive Beliefs on Sleeping Difficulties in Older Adults[J].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2019,11(11):20-41.
ExplorationoftheRelationshipbetweenMetacognitionandMentalHealth
WEN Li-pi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117,China)
Abstract:Metacognition can be an important method to regulate mental health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individuals’mental health. 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concepts of meta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of metacognition in emotions and social adapt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are further analyzed in this study. Finally combining with relevant researches to illustrate the metacogni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illness and promo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s in social adaptation. In the end, summarize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that future studies can further improve metacognition, and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cognition and mental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Keywords:Mental Health; Metacognition; Social Adaption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9)06-0112-04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9.06.035
收稿日期:2019-09-25
作者简介:温丽萍(1995—),女,福建龙岩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与学习。
责任编辑:富春凯
标签:元认知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个体论文; 认知论文; 自己的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心理学论文;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