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联发行3.3亿股H股

天津天联发行3.3亿股H股

一、天津天联发行3.30亿股H股(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1](2020)在《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及成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金融全球化,金融控股公司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数量和资产规模也急剧增加。但部分金融控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野蛮生长”,利用不当内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更有甚者通过违法违规逃避监管,严重损害资本的配置效率。2018年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限制企业过度投资金融机构”,这一规定直接指向拥有多张金融牌照、涉足多个金融领域的民营金融控股公司。随着监管政策趋强趋严,金融控股公司逐步意识到需要调整之前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主动瘦身,回归到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主业,集中力量发展企业核心业务。那么,金融控股公司应如何进行归核化战略的决策权衡,及归核化战略该如何实施?基于此问题,本文选取金融控股公司归核化战略的案例渤海金控作为研究对象,核心研究是渤海金控的归核化战略实施及成效问题。围绕核心问题,本文分为四个具体研究问题:渤海金控从背景及动因上,为什么要实施归核化战略?公司在归核化战略制定及选择中,是如何进行决策权衡?公司归核化战略如何实施及保障?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后,是否对经营成效产生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渤海金控选择归核化战略是基于宏观环境、中观背景及企业自身情况的理性选择;(2)归核化战略实施时应识别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并针对不同业务制定不同的战略实施路径;(3)归核化战略实施中,渤海金控对非核心业务进行剥离或出售,对核心业务进行战略扩张;(4)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对于企业的财务绩效及运营能力都产生了正向影响,在定量及定性角度对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具有积极成效。本文的创新点及应用意义在于:(1)本案例选取渤海金控作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等角度出发,探讨金融控股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实质,对归核化的机理机制的解释进行了创新;(2)结合企业核心能力的差异,确定是否应选择归核,有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3)渤海金控作为金融控股企业归核化战略的典型案例,对其他同类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赵开琴[2](2013)在《H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香港市场H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在符合筛选条件的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上市的117家H股公司中,划分出58家引入了战略投资者的样本公司以及59家未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在对战略投资者发展的制度背景及本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样本公司的数据,研究战略投资者对公司IPO成本、首日抑价及市场回报、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战略投资者能够有效降低新股发行成本,但是对降低IPO首日抑价的作用不显着;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上市后,经过调整的累积超额回报在周收益、月收益与未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季收益、年收益显着高于未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最后,本文的样本并不能充分验证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财务业绩显着高于未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司。市场回报的结论与财务业绩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与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相关,由于战略投资者的持股锁定期平均为1.29年,因此,在上市一年内,有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取高额收益的动机。但从长远来看,战略投资者引入并不能对公司上市后财务业绩的提升产生显着影响。由此,本文认为H股上市公司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往往有“投机”的倾向,并不能为上市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内地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提供借鉴意义,并能为研究内地资本市场战略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

李晓丽[3](2012)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与A股及H股上市公司股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迈上快速升值轨道。与此同时,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之下,中国股票市场也先后经历了一番波动。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中国汇市和股市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二者间的关系已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迄今已产生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中国现有的的相关研究并不充分,因此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股票市场之间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此情况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汇率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股票市场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然后选取2005年7月22日至2011年12月31日之间的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A股市场指数、H股市场指数的日数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为研究期,选取月度数据,采用Jorion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A股和H股股票收益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两个市场上各行业以及A+H股交叉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股、H股指数均与人民币汇率呈正向关系,即与人民币升值相伴的是A股和H股指数的上涨。且无论从市场整体角度还是分行业角度来看,两个市场上研究对象的股票收益率均受到来自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即人民币升值将导致A股和H股股票收益率下降。此外,对于A+H股上市公司,总体看来A股股票收益率受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更大。总体来看,A股股票收益率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大于H股,但各行业的影响系数存在一定差别。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

孟丁[4](2010)在《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营上市公司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上市公司能否健康发展,既关系到民营企业能否通过资本市场完成二次创业,也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是以股权分散为假设前提的,因此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成为其关注的重点。但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来说,在众多的利益相关方之间无疑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代理成本。在我国转型经济的制度背景下,由于缺乏制度支持、治理环境不完善等原因,借鉴英美经济发达国家为解决终极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利益分歧所建立的信息披露、证券交易等治理机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①在此背景下,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终极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利益分歧角度,来研究终极股东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自利性多元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投资和破产政策的扭曲同时也损害了企业价值。本文从民营终极控股股东所受融资约束的角度并结合多元化经营来解释民营上市金字塔形成的原因以及债务融资代理成本的产生缘由,进而综合分析多元化经营,金字塔持股方式、资产负债率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以金字塔持股方式和实行多元化经营为标准来挑选样本,研究金字塔持股结构下的多元化侵占方式。本文首先综述了企业多元化价值等文献,回顾了多元化动因、金字塔持股结构形成的动因和价值、债务的代理成本以及相机治理效应、并购动因等相关理论,然后总结了我国民营企业发行上市的特定制度背景。接着结合具体的数据资料系统地对两类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财务价值、市场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终极控股股东的行为。在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企业价值等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类民营上市公司主要利益相关者——终极控股股东、债权人、经理人可能的代理行为,并就因此导致的代理成本提出了假说。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2006年—2009年民营上市公司的样本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金字塔持股结构的代理问题、债务代理问题以及以多元化投资中所体现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基本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和假设判断,即金字塔控制方式使得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能够采取有利于自身利益而牺牲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的“隧道挖掘”行为,他们通过多元化经营隐秘地对中小投资者利益实施剥夺,同时也对企业价值造成了实际侵害。本文分别使用了核心财务指标和市场价值指标为公司价值的代理变量,并分组进行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债务比率、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本文按照“终极控制人受到融资约束——构建金字塔持股结构——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的逻辑思路,分析民营终极控股股东受到的融资约束如何影响其构建两权分离的金字塔控制结构,以及这种控制结构如何通过多元化侵占方式增加了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实现其控制权私人利益最大化,损害中小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利益。

廖涵平[5](2009)在《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来自中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监管效果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近年来,关于公司跨境上市行为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现了若干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跨境上市这一资本市场行为的成果。有些学者试图以约束假说作为这类研究的理论基础,但另一些学者则发现境外证券市场对跨境上市公司的监管并非更加有效,因而认为公司选择跨境上市意在规避注册地证券市场的监管。约束与规避假说相互竞争的关键在于公司跨境上市能否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鉴于盈余管理的普遍存在,而投资者保护程度与盈余管理行为密切相关,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境外证券市场对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试图为约束与规避这两个相互竞争假说之分歧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内地公司跨境上市的制度背景和香港证券市场的监管现状,采用实证研究为主、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具体约束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AH股公司的操纵性应计显着低于纯A股公司,但是AH股公司线下项目和关联销售比例与纯A股公司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这说明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是并非全面有效。第二,AH股公司的线下项目和关联销售比例与纯H股公司相比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即使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的约束并非全面有效,但是其约束力至少与内地证券市场对其上市公司的约束力相当,规避假说不成立。第三,AH股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高于纯A股公司,这主要体现在AH股公司董事会更加独立、董事更加勤勉、更多地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以及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更低。这说明内地公司跨境上市存在治理效应。第四,董事会的独立性(尤其是真正的独立性)和董事的勤勉能够显着降低操纵性应计,即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董事勤勉程度的差异能够有助于解释操纵性应计的差异。结论一、三、四说明内地跨境上市公司面临的治理合约约束是香港证券市场实现有效约束的具体机制之一,且治理合约约束主要通过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的勤勉来体现。第五,H股报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对减少A股报表的操纵性应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稳健性检验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总的来说,会计准则合约约束的效果有限。

宋祖辉[6](2008)在《整体上市的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制约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制度问题,在政策制订的脉络中:“股权分置改革”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先决条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离不开央企的“整体上市”,央企的“整体上市”成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最佳途径。A股市场牛市趋势的确立以及高增长预期下的高估值使资本价值得以大幅提升,财富效应促进了整体上市及资产注入浪潮的到来,市场化定价的思路给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价值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企业价值评估作为资产评估业务中综合性最强,技术难度最高的业务之一,它是金融学、现代公司理财学及一些管理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国内资产评估实务方面,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是价值评估的三个主要方法体系,面对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资本意识的觉醒,以及市场化定价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估不同表现形态的企业价值,这给评估界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资本市场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财富体现与增值模式:资产的资本化一旦完成,财富就不再以资产的历史成本为基础体现,而以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为基础体现;财富的增值将不再通过资产积累为基础实现,而是通过改变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为基础实现。相应地,企业价值不再表现为各单项资产的简单相加,而是未来收入的现金流折现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是对经济实体未来收入的现值判断及评价。以市价计量股权价值使得资产交易行为有了确定的定价基准,股票(份)原来是重要的融资工具,现在作为支付手段而登上经济舞台,有雄心的企业在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途中必然走上扩张的道路,而并购无疑是可以迅速实现规模扩张的一个有力手段。因而全流通时代也是一个并购的时代,换股合并、要约收购、代理表决权争夺、私有化、回购、分立、资产注入、借壳上市及其过程中的资产置换与重组等各种并购重组手段预计将层出不穷。企业整体上市的动因在于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获取更长期更稳定的竞争优势,完成整体上市的企业无论在宏观的资源配置效率、品牌形象、经营风险等方面,还是在微观的业务渠道、经营能力、管理成本、融资能力等方面均产生优势资源的长期整合效果。在全流通时代,我国企业的并购重组必然以整体上市为开端,央企的整体上市是并购重组的主力军。整体上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表现为二个方面,业绩的增厚效应与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前者是价值的转移,后者是价值的创造。整体上市的方式主要有换股合并与定向增发,换股合并不涉及大量的现金交易,但换股比例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与难点。整体上市应考虑企业未来的成长及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选用收益法、市场法或二者兼用,但不适用成本法。葛洲坝换股吸收合并控股公司作为央企整体上市第一个案例,学员有幸参与其中,从最初的整体上市方案制定到企业价值的评定估算,以及二级市场公司股价的跟踪观察,对企业价值的认识不断丰富与深入,但在本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又发现许多理解不透甚至不明白的地方,通过再次对各项知识进行梳理与回炉,学员初步完成这篇论文,既是前期工作的总结,又是新起点的开端。本论文通过第2章至第5章的论述,从企业价值理论到并购理论在整体上市中的应用逐渐深入,从第6章开始,结合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控股公司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案例,综合运用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及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演示了整体上市企业价值评估的全过程。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收益法的具体计算过程,而在于评估方法对于整体上市企业价值的揭示,整体上市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以及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评估依据。本论文尝试用市场法思路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抛砖引玉,恭请商榷。

黄皓[7](2008)在《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收益与成本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竞争,不仅局限于企业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目标市场的表现,还体现在企业的资金成本、治理结构、商誉品牌和企业文化等方面。谋求在这些特征上具有优势和特色成为了我国企业迈向成功跨国企业、参与并赢取激烈国际竞争的唯一一条路径。这也成为了我国宏观经济在未来持续高速增长所必不可少的微观基础。受制于我国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的时间还比较有限的实际国情,我国企业的发展尽管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原有的劣势还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弥补。所以,寻求一条尽可能快的走向国际化的捷径成为了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课题。随着境外上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企业自90年代以来的具体实践,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认识到境外上市可以成为这样的一条捷径。大量的境外资本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面临的资本瓶颈问题;更为成熟的市场化监管使企业的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境外资本市场的成功会为企业赢得声誉,更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境外股东和管理人员的加入给企业文化带来了国际化因素等等。这些诸多的收益使得大量的我国企业寻求境外上市。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内外在环境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企业感受到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在不同阶段也是各有侧重和不同的。本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在当前内外部现实环境下,来较全面地探讨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时需要考虑的主要收益和成本,力求通过统计数据和实证,让“数字说话”的原则来考量文中涉及到各个因素,以供正准备通过境外上市走向国际化的我国企业参考和借鉴,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贡献。全文共分为五章,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为论文的导论,包括了论文研究的来源和意义、国内外对企业境外上市的研究概况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中,对国外研究的介绍主要引用了四个基于财务动机的理论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假说、投资者认知假说和投资者保护假说。对国内研究的介绍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是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经济安全等宏观角度来介绍一些学者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认识和观点;一个是从企业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学者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问题上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属于后者,对宏观层面的影响并未研究。第二章概述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首先界定了本文研究的境外上市的定义和范围,然后对我国企业目前境外上市的四种主要方式、历史回顾以及现状做了分析和归纳。其中,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现状的分析引用了能公开查到的较新数据,对上市地分布、企业行业类别、融资情况都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实环境,主要从笔者认为的四个比较重要的环境因素来谈的。首先是通过数据来说明目前全球范围内境外上市的现状和趋势,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变化的内在因素,然后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和现状、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以及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政策层面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现实环境变化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带来的影响。第四、五章为本文的主要部分,着重讨论了笔者认为的在当前情况下我国企业在境外上市时应该考虑的收益和成本问题。收益主要体现为资本成本的降低、融资规模的扩大和上市时间的缩短,成本主要体现在股权折价、上市费用高昂和严格监管支付的成本上。资本成本的论述主要是用工商银行A+H模式下的数据对国外理论假说做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满足笔者假定条件下,工商银行通过境外上市比单纯在A股上市在股权资本成本上具有优势。融资规模的论述主要是探讨了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影响融资功能发挥的几个因素,用数据对比了我国资本市场与成熟资本市场存在的差距,从而说明企业大规模的融资离不开境外市场。上市时间的论述主要从证券发行制度的差异和不同市场对企业约束条件不同入手,说明境外上市因为制度差异和选择多样化可以节约企业的上市时间。股权折价主要体现在股票的发行折价和股票上市之后的股权折价两个方面,文中主要通过对不同市场平均市盈率水平的对比以及H股和A股的价差统计来表明股权折价或者说股权低估是目前现实存在的,并分析了其中原因。严格监管支付的成本主要解读了以《萨班斯法案》为代表的境外监管条例对我国企业境外上市造成的成本以及从实例和数据中说明企业境外上市后为满足境外监管环境需要支付大额成本。上市费用的论述主要通过A股与其他市场在IPO时所付费用的对比来说明境外市场收取的上市费用较A股市场高。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问题涉及面很广,研究角度很多。本文只是基于企业角度的考量,笼统的对收益和成本做了一次探讨,未能针对企业属性做细致分析,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新的因素可能又会被加入考虑,又或是这些收益和成本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相互转换,这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尚显肤浅,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管新强[8](2007)在《精益管理在迅捷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实践与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益管理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丰田公司,它掀起了制造行业的一场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精益管理在制造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但是服务行业对精益管理的应用却相对滞后,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更少。随着服务行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和消费者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成为众多服务业企业追求的目标,精益管理是它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迅捷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北京一家从事汽车销售和维修服务的小型企业,2004年成为一汽丰田的特许经销商。迅捷公司自成立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经济效益不佳,波动较大,服务质量不高,管理基础薄弱。随着中国汽车服务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竞争越来越激烈,迅捷公司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面临的经营形势非常严峻。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对精益管理和服务运营管理理论的研究,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特点,针对迅捷公司的实际情况,探讨在迅捷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想通过精益管理促使迅捷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扭转严峻的经营局面,最终形成精益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也希望通过对迅捷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的实践和探讨,为服务行业推广应用精益管理思想和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简要对精益管理和服务运营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进行了介绍,对迅捷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对迅捷公司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估,对迅捷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本文特别对迅捷公司推行精益管理的举措进行了介绍,迅捷公司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推行精益管理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领导组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这是迅捷公司通过实践和摸索得出的经验,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值得同类企业借鉴。本文重点对精益管理具体方法在迅捷公司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设想,在业务流程优化、控制浪费环节、提升员工素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理化建议、精益管理工具应用和完善精益绩效体系方面制定了具体举措。通过比较分析,部分体现了迅捷公司推行精益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的效果。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参考了有关精益管理和服务运营管理方面的书籍,主要依据迅捷公司提供的真实资料,结合作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写作而成。本文作者带着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迅捷公司定能走出一条践行精益管理的成功之路。

李健[9](2007)在《中国企业在深圳、香港和美国三地创业板IPO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对深圳中小企业板、香港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三地创业板资本市场上中国企业IPO历史概况与特点作出详细阐述和比较分析。论文主要分两大部分四个层次逐渐展开对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IPO的市场环境情况、企业融资特点的全面分析与探讨。首先,第一大部分概述了创业板的概念及作用、三地创业板的设立背景及发展概况;继而又比较性地介绍了包括与主板的关系、上市条件、运行模式、上市程序、交易制度、监管要求、退市制度及费用安排等内容。其次,第二大部分又从三地创业板市场上现有的中国企业IPO的历史概况及有关财务数据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各板块的融资情况、发行市盈率情况并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各板块关注中国企业特点的不同点,以及中国企业的哪些优势特点适合在哪个创业板块上市融资的论点。最后,对中国企业未来在该三地创业板IPO融资发展的情况结合本文论点发表了展望性的观点。

赵明勋[10](2006)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内地企业开始选择到海外证券市场直接挂牌上市融资。由于国内股票市场起步较晚,而且存在股权分置、法制建设落后等等根本性缺陷,国内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与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的功能严重不足。通过海外上市可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并且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约束有利于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内地企业接连不断的海外上市浪潮为实证研究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绩效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本文对内地企业在海外上市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最终在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市场价值方面实际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除导论和结论外,本文可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二章)为文献篇。国外理论界虽然对海外上市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期,但是开始对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却是近十余年的事。本章对国外关于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绑定理论及其经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然后,分析了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对公司治理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三章)为现状篇。本章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在世界主要交易所上市情况(企业数量、集资额、市值)进行了评述和分析,认为,如果大量企业到海外上市的势头继续恶化下去,而国内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融资功能不能得到加强,中国资本市场有“拉美化”的危险。文中还专门论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遭遇的诉讼风险等,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从筹资成本、市场承受能力、商业收益以及企业选择自我绑定还是逃避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1)从直接融资成本(印刷费、佣金、上市费用等等)来看,内地上市要低于海外上市:如果考虑到上市的间接成本(机会成本、隐性成本等),则在内地上市比海外要大得多。(2)由于内地证券市场规模不大,而且制度不健全,内地证券市场比海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对大量集资的承受能力较弱,这是促使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原因:(3)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有利于国有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建立更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手动与海外市场的规则实施“绑定”,有利于健全公司治理,这也是内地氽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海外L市的重要动因之一。。 筇三部分理论篇,包括第四章和第.it章。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原因在于证券市场埘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第四章争门就证券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进行论述。证券市场通过一系列的机制约束j-市公刊行为,促进L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这些机制主要订证芬市场列}-市公司治理的姚lJ!lJ约束、证券订了场对上市公词治理的监督作用、融资机制、价侪fJ啡0、摔制权市场、饥构投资哲和债权人参与治胖机制、甚至包括作为证券市场(环境)组成部分的经理人市场、媒体报道等等一系列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 第五章以证券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为基础,讨论因证券市场环境差异,使得海外上市企业受到上市地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的作用。证券市场的差异表现为证券市场各种治理机制所起作用大小的不同(这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模式),以及因证券市场所处的法制环境不同而对投资者保护的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通过融资机制、股票价格波动机制、控制权机制、机构投资者参与机制以及经理人市场竞争机制等等对海外上市公司治理产生不同的促进作用;投资者保护的差异通过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指引)来使企业为满足上市要求而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优化,还通过上市地法律体制和执行机制“绑定”上市公司,使之遵循上市地公司治理的各种法律要求和习惯。 第四部分实证篇,又分为两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是对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检验。首先对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情况进行较详细的介绍,然后对内地与香港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进行比较,来探寻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所受到的外部制度约束。在此基础上,直接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与仅在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行比较,来检验香港上市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从而衡量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文中用了12项公司治理指标,分别归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两类上市公司治理指标的比较发现,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含H股A股上市公司)在外部治理指标上要优于内地上市;而在内部治理指标中,比内地上市公司还要差一点。前者可能是由于海外上市所致,后者可能在于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即国有大股东在公司内部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第七章作为对第六章结论的进一步延伸,在对海外上市所产生的治理效应与公司经营业绩、公司价值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类对两类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公司经营业绩的回归,检验海外上市对公司治理的绩效的影响。从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来看,虽然公司治理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但由于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很低,导致其公司治理水平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不紧密。在含H股A股公司中,内部治理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公司价值,但严格的外部约束(如海外上市导致的绑定结果)使得公司信息披露更为健全,公司股票受投资者炒作的空间较小,公司价值与公司基本面更为一致。因此,海外上市有使公司价值向公司实际价值回归的趋势。 从公司治理水平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回归来看,含H股A股公司内部治理的改善和外部治理(市场声誉)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但是,内地上市公司无论外部治理还是内部治理,对于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影响均为负。因此,内地上市公司治理未能通过提高公司决策水平或通过维护所有股东权益改善公司经营业绩。但如果到海外上市,迫于外部市场的压力,公司治理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作用。这说明海外上市通过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最后,第八章结论篇,对本文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二、天津天联发行3.30亿股H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天联发行3.30亿股H股(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及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本文创新
    1.4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多元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2.1.2 归核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2.1.3 归核化实施路径的相关研究
        2.1.4 文献回顾简要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核心能力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3 渤海金控概况及研究方法
    3.1 渤海金控基本情况
        3.1.1 公司历史沿革
        3.1.2 组织结构
        3.1.3 发展数据
    3.2 渤海金控经营问题
        3.2.1 企业绩效呈下降趋势
        3.2.2 企业绩效整体较低
        3.2.3 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3.3 渤海金控业务情况
        3.3.1 业务基本情况
        3.3.2 业务关联性较弱
        3.3.3 业务协同性较低
    3.4 案例研究方法
4 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的动因分析
    4.1 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4.1.1 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4.1.2 金融监管进入“严硬紧”时代
    4.2 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4.2.1 金融业务板块间的排他性
        4.2.2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诸多经营乱象
    4.3 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4.3.1 流动性及利息保障能力趋差
        4.3.2 短期负债偿付压力大
        4.3.3 长期负债规模庞大
    4.4 集团层面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制定分析
    5.1 渤海金控“核心”能力定位分析
        5.1.1 核心能力情况
        5.1.2 基于VRIO模型的核心能力评价
    5.2 渤海金控“核心”业务定位分析
        5.2.1 公司业务收入构成分析
        5.2.2 各版块业务价值贡献分析
        5.2.3 基于战略业务“核”的定位
    5.3 归核化战略目标制定分析
        5.3.1 归核化整体目标
        5.3.2 公司业务发展目标
        5.3.3 公司业务产业链布局
    5.4 归核化战略路径选择分析
        5.4.1 非核心业务收缩路径选择
        5.4.2 核心业务扩张路径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路径分析
    6.1 核心业务归核化扩张的路径分析
        6.1.1 核心业务归核化扩张实施的原则
        6.1.2 核心业务归核化扩张的实施路径
    6.2 非核心业务战略收缩的路径分析
        6.2.1 非核心业务战略收缩的组织原则
        6.2.2 非核心业务战略剥离的实施路径
    6.3 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3.1 组织保障措施
        6.3.2 品牌保障措施
        6.3.3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6.3.4 信息保障措施
    6.4 本章小结
7 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成效分析
    7.1 归核化战略对资本配置的积极成效分析
        7.1.1 融资结构持续优化
        7.1.2 信用评级提升融资成本下降
    7.2 归核化战略对资产配置的积极成效分析
        7.2.1 公司层面资产配置的影响
        7.2.2 子公司层面资产配置的影响
    7.3 归核化战略实施的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7.3.1 公司估值变化分析
        7.3.2 公司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7.3.3 实施路径的不足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 案例研究结论
    8.2 案例讨论
        8.2.1 归核化战略的机理提炼
        8.2.2 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转型
    8.3 本文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2)H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我国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制度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一、制度背景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比较
        一、战略投资者定义
        二、相关概念比较
        三、战略投资者特征及范围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战略投资者与IPO首日抑价、发行成本
    第二节 战略投资者与上市后市场回报
    第三节 战略投资者与上市后财务绩效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认证和监督理论
    第二节 有效市场假说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
第四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样本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一、发行成本与IPO首日抑价
        二、市场回报
        三、财务绩效
    第三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描述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四节 相关性分析
        一、发行成本的相关性分析
        二、市场回报的相关性分析
        三、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回归分析
        一、发行成本与IPO首日抑价
        二、市场回报
        三、财务绩效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完善战略投资者的准入制度
        二、加强合理的退出限制
        三、企业应慎重选择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3)人民币汇率波动与A股及H股上市公司股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汇率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理论研究
        1.2.2 汇率与股票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1.2.3 汇率变动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汇率与股票关系的理论基础
    2.1 汇率与股票价格的理论关系
        2.1.1 流量导向模型理论
        2.1.2 股票导向模型理论
    2.2 汇率对股票价格影响的途径
        2.2.1 贸易传导机制
        2.2.2 利率传导机制
        2.2.3 货币供应传导机制
        2.2.4 心理预期传导机制
    2.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2.3.1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和原因
        2.3.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2.3.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价格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 A 股及 H 股价格关系研究
    3.1 数据选择与描述统计
        3.1.1 数据选择
        3.1.2 数据的描述统计
    3.2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 A 股及 H 股价格关系实证研究
        3.2.1 平稳性检验
        3.2.2 协整检验
        3.2.3 误差修正模型
        3.2.4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3.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3.3.1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 A 股及 H 股市场指数关系分析
        3.3.2 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与 A 股及 H 股市场指数的动态调整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 A 股与 H 股收益率影响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变量和数据的选择
        4.1.2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4.1.3 汇率与股票收益率关系模型
    4.2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 A 股与 H 股整体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4.2.1 平稳性检验
        4.2.2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选择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 A 股与 H 股行业股票收益率影响研究
        4.3.1 A 股与 H 股市场各行业股票收益率的描述统计分析
        4.3.2 平稳性检验
        4.3.3 各行业研究结果分析
    4.4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 A+H 股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影响研究
        4.4.1 数据和样本选择
        4.4.2 研究结果分析
    4.5 管理建议
        4.5.1 对政府部门的政策建议
        4.5.2 对中国企业的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所选样本企业列表)
致谢

(4)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
        1.3.2 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经营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1.5.1 本文贡献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回顾
    2.1 多元化的经营动机
        2.1.1 多元化界定及相关问题
        2.1.2 企业多元化的动因理论
        2.1.3 金字塔持股结构下多元化经营中的“隧道挖掘”行为分析
    2.2 金字塔持股结构及其经济后果
        2.2.1 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研究脉络
        2.2.2 金字塔型持股结构
        2.2.3 终极控制人选择金字塔式持股结构的动因
        2.2.4 金字塔式持股结构的经济后果
        2.2.5 金字塔企业的代理问题的表现形态
        2.2.6 国内学者关于金字塔持股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结论
    2.3 债务治理效应
        2.3.1 负债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整体分析框架
        2.3.2 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的模型分析
        2.3.3 股东—债权人冲突与企业投资行为
        2.3.4 控股股东—债权人冲突与企业投资行为
        2.3.5 负债融资对管理者—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的相机治理作用
        2.3.6 负债融资对大股东—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相机治理作用
    2.4 公司并购的动因理论
        2.4.1 并购动因理论回顾
        2.4.2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购并中的两类代理问题
3 制度背景分析
    3.1 我国证券发行上市制度
        3.1.1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
        3.1.2 民营企业买壳上市
    3.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问题
        3.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特点分析
        3.2.2 股权分置条件下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
    3.3 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
4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特征分析
    4.1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市场绩效分析
        4.1.1 民营上市公司的含义
        4.1.2 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
        4.1.3 民营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4.2 直接上市与间接上市民营公司控股股东行为分析
        4.2.1 股权控制方式
        4.2.2 不同上市方式导致的控股股东行为差异
        4.2.3 债权人行为
    4.3 民营上市公司上市方式特征分析
        4.3.1 境内上市
        4.3.2 上市方式的选择
5 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
    5.1 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价值分析
        5.1.1 理论依据
        5.1.2 研究假设
        5.1.3 研究设计
        5.1.4 实证检验
        5.1.5 结果分析
        5.1.6 建议
    5.2 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的股权治理效应研究
        5.2.1 理论依据
        5.2.2 研究假设
        5.2.3 研究设计
        5.2.4 实证检验
        5.2.5 结果分析
        5.2.6 建议
    5.3 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的负债治理效应研究
        5.3.1 理论依据
        5.3.2 研究假设
        5.3.3 研究设计
        5.3.4 实证检验
        5.3.5 结果分析
        5.3.6 建议
    5.4 关于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4.1 股权制衡与多元化经营
        5.4.2 债务融资与多元化经营
        5.4.3 研究设计
        5.4.4 实证检验
        5.4.5 结果分析
        5.4.6 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5)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来自中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监管效果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第二节 主要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四节 主要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互竞争的假说与经验证据
        一、约束假说(Bonding Hypothesis)
        二、规避假说(Avoiding Hypothesis)
    第二节 盈余管理及其经验证据
        一、盈余管理动机
        二、盈余管理方式
    第三节 减少盈余管理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司跨境上市制度背景与香港证券市场的监管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公司跨境上市的法律和政策背景
        一、内地与香港的证券监管合作制度
        二、内地对赴港上市公司的政策
    第二节 公司跨境上市的动机分析
    第三节 跨境上市公司的特征分析
        一、上市时间与行业分布
        二、境外发行规模
        三、财务状况
    第四节 香港公司治理现状
    第五节 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监管合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港证券市场对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
    第一节 纯A股公司与AH股公司盈余管理差异的实证检验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二节 AH股公司与纯H股公司盈余管理差异的实证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样本自选择问题的克服
        二、配对样本检验
        三、其他稳健性测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港证券市场有效约束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的机制分析——来自合约约束的经验证据
    第一节 公司跨境上市与治理合约约束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二节 公司跨境上市与会计准则合约约束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和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一:AH股公司概况
附录二:纯H股公司概况
参考文献
后记

(6)整体上市的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论文背景
    1.1 股权分置改革奠定了中国资本意识苏醒的基础
    1.2 资本意识的苏醒促进了整体上市浪潮的到来
    1.3 整体上市浪潮促进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变革与发展
    1.4 论文写作目的与方法
第二章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
    2.1 资产、资本与资产资本化
    2.2 企业、企业价值与企业价值评估
    2.3 企业价值理论
    2.4 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三个层次
第三章 企业价值评估的三个途径
    3.1 收益途径(Income Approach)
    3.2 市场途径(Market Approach)
    3.3 成本途径(Cost Approachor Assets-based Approach)
    3.4 多途径评估企业价值
第四章 并购重组理论与整体上市
    4.1 并购重组理论
    4.2 整体上市的特征与意义
    4.3 全流通时代的并购必然以整体上市为开端
    4.4 央企是整体上市的主力军
    4.5 整体上市途径选择
第五章 整体上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5.1 整体上市影响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二种机制
    5.2 整体上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第六章 案例分析――葛洲坝整体上市
    6.1 案例概述
    6.2 整体上市方案
        6.2.1 合并各方简介
        6.2.2 合并动因
        6.2.3 合并方案
    6.3 行业分析
        6.3.1 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6.3.2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基本情况
        6.3.3 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3.4 行业中长期发展趋势
    6.4 合并对象企业分析
        6.4.1 企业概况
        6.4.2 企业竞争与发展能力分析
        6.4.3 企业SWOT 分析
    6.5 企业财务分析
        6.5.1 企业资产负债状况
        6.5.2 企业损益状况
        6.5.3 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6.5.4 可持续增长分析
    6.6 收益法企业价值评估
        6.6.1 评估模型与参数确定
        6.6.2 现金流量预测
        6.6.3 股东权益价值计算
    6.7 市场法企业价值评估
        6.7.1 市场比较法的步骤和计算公式
        6.7.2 市场比较法评估有关说明
        6.7.3 评定估算
        6.7.4 市场比较法的估值结果
    6.8 评估结论与分析
        6.8.1 评估结论
        6.8.2 评估结果分析
        6.8.3 整体上市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分析
第七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7)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收益与成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基于财务动机的经典假说及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者的研究及文献综述
    1.3 思路和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2.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概述
    2.1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方式
    2.2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回顾
    2.3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
3.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实环境
    3.1 全球范围内境外上市现状及发展趋势
    3.2 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
    3.3 我国境外上市企业的变化
    3.4 我国境外上市监管政策的变化
4.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收益
    4.1 资本成本的降低
    4.2 融资规模的扩大
    4.3 上市时间的缩短
    4.4 境外上市的其他收益
5.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成本
    5.1 股权折价
    5.2 严格监管支付的成本
    5.3 上市费用高昂
    5.4 境外上市的其他成本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精益管理在迅捷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实践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篇 精益管理在迅捷公司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实践与探讨
    1.1 引言
    1.2 精益理论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2.1 丰田生产方式介绍
        1.2.2 精益管理理论
        1.2.3 精益理论在服务业的应用
    1.3 服务运营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介绍
        1.3.1 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1.3.2 服务运营管理的理论介绍
    1.4 迅捷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背景分析
        1.4.1 迅捷公司的基本情况
        1.4.2 迅捷公司应用精益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5 迅捷公司实施精益管理的举措
        1.5.1 总体目标
        1.5.2 基本原则
        1.5.3 领导组织
        1.5.4 实施步骤
        1.5.5 保障措施
    1.6 迅捷公司对精益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
        1.6.1 优化改善业务流程
        1.6.2 控制主要浪费环节
        1.6.3 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
        1.6.4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1.6.5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1.6.6 推广精益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应用
        1.6.7 迅捷公司精益绩效考核体系
    1.7 结论
第2篇 结合城建构件厂实例分析商品混凝土的成本
    2.1 公司及产品介绍
        2.1.1 公司介绍
        2.1.2 产品介绍
    2.2 成本数据及标准化处理
        2.2.1 构件厂搅拌站2004 年1~10 月份的成本数据收集
        2.2.2 成本数据标准化处理
    2.3 成本分析
        2.3.1 成本比例分析
        2.3.2 成本构成分析
        1. 对个别费用的拆分
        2. 固定及可变成本分析
        2.3.3 单方成本分析
        1. 单方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曲线
        2. 单方总成本的回归分析
        2.3.4 原材料成本分析
    2.4 讨论
        2.4.1 变动和固定成本的合理性
        2.4.2 添置设备之后的成本变化
    2.5 结论
第3篇 某股份制银行天津分行零售业务营销规划
    3.1 区域经济及金融概览
        3.1.1 天津市经济状况
        3.1.2 天津市金融市场情况
        3.1.3 金融同业市场现状
    3.2 当地居民货币收支与个人用卡环境
        3.2.1 当地居民货币收支情况
        3.2.2 银行卡及自助银行市场情况
    3.3 零售业务目标客户的确定
        3.3.1 九类人组成天津高收入人群
        3.3.2 七个行业从业人员属较富裕的人群
        3.3.3 月均收入3000 元以上的人群
    3.4 零售业务营销与产品策划
        3.4.1 零售负债业务营销策略与产品策略
        3.4.2 资产业务营销策略与产品策略
    3.5 组织架构与团队建设
        3.5.1 组织架构
        3.5.2 团队建设
    3.6 激励政策与业绩考核
        3.6.1 激励政策
        3.6.2 业绩考核
第4篇 电力行业财务管理活动研究
    4.1 电力行业及公司简介
        4.1.1 电力行业简介
        4.1.2 电力公司简介
    4.2 投资决策分析
        4.2.1 背景介绍
        4.2.2 投资的总体分析
        4.2.3 投资效果分析
        4.2.4 投资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4.2.5 投资的原因分析
        4.2.6 典型案例分析
    4.3 公司融资分析
        4.3.1 主要融资方式
        4.3.2 电力公司的融资策略
        4.3.3 融资的长短期结构
        4.3.4 典型案例介绍
    4.4 公司资本结构分析与比较
        4.4.1 资本结构介绍
        4.4.2 电力行业资产负债率情况
        4.4.3 典型案例
        4.4.4 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4.4.5 资本结构合理程度研究
    4.5 公司成长评价
        4.5.1 公司业绩成长情况
        4.5.2 公司成长策略
        4.5.3 可持续增长率
        4.5.4 典型案例-华能国际成长性分析
    4.6 公司流动资本管理分析
        4.6.1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
        4.6.2 电力行业的流动比率
        4.6.3 典型案例分析
    4.7 公司并购
        4.7.1 内蒙华电总体收购战略
        4.7.2 G 广控一体化合作建设战略
        4.7.3 华能国际的扩张战略
        4.7.4 大唐收购并重组华银电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中国企业在深圳、香港和美国三地创业板IPO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文章结构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2章 创业板市场概述
    2.1 何谓创业板市场
    2.2 创业板的作用
    2.3 创业板市场的独立性特点
    2.4 三地创业板市场的形成背景与基本概况
        2.4.1 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
        2.4.2 香港创业板市场
        2.4.3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第3章 三地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比较
    3.1 创业板与其对应主板市场的比较
        3.1.1 深圳中小企业板与深圳证券交易所
        3.1.2 香港创业板与香港主板
        3.1.3 美国纳斯达克与美国证券市场
    3.2 上市条件的比较
    3.3 运行模式的比较
    3.4 发行上市程序的比较
        3.4.1 深圳中小企业板的上市程序
        3.4.2 香港创业板的上市程序
        3.4.3 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程序
    3.5 上市交易制度的比较
    3.6 上市企业监管制度的比较
        3.6.1 深圳中小企业板的监管
        3.6.2 香港创业板的监管
        3.6.3 美国纳斯达克的监管
    3.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的比较
        3.7.1 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3.7.2 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3.7.3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3.8 退市制度的比较
        3.8.1 深圳中小企业板的退市制度
        3.8.2 香港创业板的退市制度
        3.8.3 美国纳斯达克的退市制度
    3.9 发行上市的成本比较
        3.9.1 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成本
        3.9.2 香港创业板上市成本
        3.9.3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本
        3.9.4 小结
第4章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历史情况比较
    4.1 本文中“中国企业”的定义
    4.2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的数量比较
    4.3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的行业分布比较
        4.3.1 中国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行业分布特点
        4.3.2 中国企业在香港创业板的行业分布特点
        4.3.3 中国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的行业分布特点
        4.3.4 三地创业板行业特点综合比较
    4.4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的融资额及融资费用比较
        4.4.1 深圳中小企业板融资总额及融资费用情况分析
        4.4.2 香港创业板融资总额及融资费用情况分析
        4.4.3 美国纳斯达克融资总额及融资费用情况分析
        4.4.4 三地创业板融资额及融资费用综合比较
    4.5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比较
        4.5.1 深圳中小企业板IP0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
        4.5.2 香港创业板IPO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
        4.5.3 美国纳斯达克IPO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
第5章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的特点比较
    5.1 因子分析法基本原理
    5.2 财务指标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5.3 三地创业板上市企业实证研究
        5.3.1 实证研究思路
        5.3.2 实证研究过程
        5.3.3 实证研究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中国企业在三地创业板 IPO情况回顾
    6.2 深圳中小企业板──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
    6.3 香港创业板──中国企业摸索海外上市的跳板
    6.4 美国纳斯达克──中国企业辉煌崛起的助推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1 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 IPO融资概况
附录 A-2 香港创业板中国企业 IPO融资概况
附录 A-3 美国纳斯达克中国企业 IPO融资概况
附录 B-1 深圳中小企业板企业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
附录 B-2 香港创业板中国企业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
附录 B-3 美国纳斯达克中国企业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
附录 C-1 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财务数据
附录 C-2 香港创业板中国上市企业财务数据
附录 C-3 美国纳斯达克中国上市企业财务数据
附录 D-1 fl因子得分前50名排序表
附录 D-2 f2因子得分前50名排序表
附录 D-3 f3因子得分前50名排序表
附录 D-4 f4因子得分前50名排序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己发表论文:

(10)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简要回顾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之处
    1.8 本文不足与有待研究之处
2 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2.1 公司治理概述
        2.1.1 公司治理渊源
        2.1.2 公司治理概念
        2.1.3 公司治理内涵
        2.1.4 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公司价值
    2.2 跨国上市理论研究脉络
        2.2.1 跨国上市的财务收益
        2.2.2 跨国上市的商业收益
        2.2.3 跨国上市的治理效应
    2.3 绑定理论的发展及其经验研究
        2.3.1 绑定假说的提出与绑定理论的发展
        2.3.2 绑定理论的经验证据
    2.4 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简要评论
        2.4.1 西方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总体评价
        2.4.2 西方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其它贡献
        2.4.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拓展研究的范畴
    2.5 中国开展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意义
        2.5.1 海外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2.5.2 跨国上市与公司治理研究在中国具有的实践价值
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情况
    3.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和发展态势
        3.1.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历程
        3.1.3 大量企业海外上市与中国资本市场拉美化趋势
    3.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
        3.2.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地区分布
        3.2.2 双重上市或多重上市公司
        3.2.3 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遭遇的问题
    3.3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动因分析
        3.3.1 筹资成本说
        3.3.2 承受能力说
        3.3.3 商业效应说
        3.3.4 绑定说与逃避说
    3.4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作用初步分析与研究设计
        3.4.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作用初步分析
        3.4.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作用的研究设计
4 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分析
    4.1 证券市场效率与公司治理
        4.1.1 证券市场有效性
        4.1.2 证券市场有效性与公司治理
    4.2 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
        4.2.1 证券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规则约束机制
        4.2.2 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
        4.2.3 证券市场融资机制对上市公司治理的激励作用
        4.2.4 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波动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4.2.5 证券市场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4.2.6 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4.2.7 债权银行对上市公司治理监督作用
        4.2.8 经理人激励约束促进公司治理的机制
        4.2.9 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5 证券市场差异对海外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5.1 公司治理模式差异与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
        5.1.1 由融资决定的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5.1.2 转型期中国企业融资与公司治理模式演变
        5.1.3 海外融资、治理模式差异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5.2 投资者保护与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5.2.1 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关系
        5.2.2 投资者保护与中国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
6 海外上市对中国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现状
        6.1.1 中国内地企业香港上市历年情况
        6.1.2 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6.1.3 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
    6.2 香港和内地上市公司治理的制度环境比较
        6.2.1 两地法律渊源比较
        6.2.2 香港和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之比较
    6.3 含H股A股公司与内地A股公司治理水平实证比较
        6.3.1 公司治理水平的衡量方法
        6.3.2 海外上市影响中国公司治理的衡量
        6.3.3 含H股A股公司与A股公司治理水平实证比较
7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7.1 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绩效分析
        7.1.1 海外上市公司治理效应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考察
        7.1.2 海外上市公司治理效应与公司价值关系考察
    7.2 海外上市促进公司治理的绩效实证研究
        7.2.1 变量选择
        7.2.2 公司治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7.2.3 主成分回归模型构建
        7.2.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7.2.5 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公司经营业绩关系实证研究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8.1主要研究结论
    8.2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天津天联发行3.30亿股H股(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金控归核化战略实施及成效研究[D]. 刘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H股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绩效研究[D]. 赵开琴. 浙江工商大学, 2013(09)
  • [3]人民币汇率波动与A股及H股上市公司股票关系研究[D]. 李晓丽. 湖南大学, 2012(03)
  • [4]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 孟丁. 武汉大学, 2010(08)
  • [5]香港证券市场对我国内地跨境上市公司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来自中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监管效果的经验证据[D]. 廖涵平. 厦门大学, 2009(11)
  • [6]整体上市的企业价值评估问题研究[D]. 宋祖辉. 天津大学, 2008(09)
  • [7]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收益与成本问题研究[D]. 黄皓. 西南财经大学, 2008(S2)
  • [8]精益管理在迅捷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实践与探讨[D]. 管新强. 清华大学, 2007(08)
  • [9]中国企业在深圳、香港和美国三地创业板IPO的国际比较研究[D]. 李健. 同济大学, 2007(06)
  • [10]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 赵明勋.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天津天联发行3.3亿股H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