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v6服务质量控制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董升华[1](2021)在《基于NS3的确定性网络中时延稳定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时延的稳定有着严格的要求,互联网“尽力而为”的传输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确定性网络应运而生。确定性网络是IETF提出的一种新的网络架构,拥有资源预留、服务保障和显式路由三大技术,可以提供极低的丢包率和严格的时延抖动的通信服务。但是由于确定性网络是一种新出现的网络技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缺乏符合确定性网络特点的路由算法的问题,本文研究了Bhandari算法,并指出此算法在资源预留后的简化网络中不能保证计算出冗余路径的问题,提出了能够满足确定性网络资源充足冗余路径要求的非严格Bhandari算法,为确定性网络提供起到时延稳定作用的路由机制。针对缺少开源仿真器支持对确定性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RFC8964的能力定义,在NS3中添加了基于MPLS的确定性网络仿真模块,并在其中验证了结合资源预留的非严格Bhandari路由算法在确定性网络中的有效性。针对缺乏确定性网络资源不足时的替代性传输机制的问题,本文结合确定性网络相关能力的思路,利用传统互联网中已有的RawSocket和IPv6源路由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时延稳定功能的替代性P2P应用程通信机制,可以在确定性资源不足而路由算法路径计算失败时,利用传统互联网资源提供替代性的时延稳定机制。
丁易[2](2021)在《时间敏感网络资源调度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5G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网络应用随之兴起,诸如无人驾驶、远程手术、增强现实等网络应用对于互联网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TCP/IP网络在传输数据包时对于数据包的行为缺乏统一的调度和规划,数据包时延存在长尾效应,难以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时间敏感网络的出现给传统网络做出了改进。时间敏感网络的核心思想是减少转发过程中的排队时延。首先在交换设备中使用不同队列将时间敏感流和非时间敏感流隔开,再通过为队列分配专用时隙的方式实现可预计的端到端时延。现有的研究大多在指定业务路由的条件下展开,且缺少对于时间敏感网络系统应用的研究。本文以保证时间敏感流的QoS为主要目标,以网络中的时隙资源和业务路由为切入点,对时间敏感网络中的调度问题和确定性网络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基于QoS保证的时间敏感流的路由和时隙联合调度问题。研究的目标是在满足服务请求的QoS并且最大化的利用网络资源,同时必须满足网络资源条件的约束。为此,本文为网络服务请求和网络时隙资源建立了模型,并建立了以最大化网络中部署的服务请求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本文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能为每项服务请求决策其在网络中是否部署,并且为每个成功部署的服务请求规划路由并分配网络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算法能够在保证服务请求时延要求的同时最大化网络成功部署的请求数,与对比算法相比有较好的性能。然后,本文研究了确定性网络的应用问题。本文将确定性网络与段路由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将适用于实际系统中的转发模型代替算法中的理想模型,保证数据包的端到端时延。段路由能够简化传统网络中繁琐的转发步骤,进一步保证服务请求的QoS。同时,本文使用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思想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将网络中请求响应、拓扑管理、路由计算等功能集中到一些网络设备上进行,以减少网络管理的成本。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TCP/IP网络相比,本文提出的网络模型在保证服务请求的时延和抖动性能上有更好的表现。
吴畏虹[3](2021)在《软件定义骨干网段路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网络业务在类型、数量与覆盖领域上均取得了飞速发展。例如4G与5G网络的商用极大的丰富了移动网络业务服务数量与类型,推动了固网业务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降低了网络业务的部署门槛,提升了业务的服务水平;卫星网络的加速部署促进了天地一体化进程,延伸了网络业务深度;智能终端的兴起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扩展了网络业务覆盖领域。骨干网是网络业务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业务以骨干网为核心,逐渐的向多个行业进行延伸,构建起了目前多样化的网络业务系统。而相比之下,骨干网由于规模较大、涉及多域互联、协议更新成本较高等问题,其发展与演进相对网络业务较为滞后,并逐渐与新兴业务的需求出现矛盾,成为网络业务发展的瓶颈。本文着眼于细粒度与高精度流量调度、功能化服务与多元服务质量保障等新兴的网络业务需求,对于骨干网的软件定义化技术展开深入研究,面向骨干网特征与新兴网络需求中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推进了骨干网的软件定义化进程。本文首先针对网络业务对于网络的细粒度与高精度流量调度需求,面向概括性SRv6(G-SRv6,Generalized SRv6)网络中,IPv6段路由(SRv6,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策略列表压缩的性能问题展开了研究。G-SRv6基于SRv6段公共前缀进行压缩,其压缩性能受到网络编址策略与路由调度策略的限制。本文面向G-SRv6压缩性能受限的问题,创新性提出了 G-SRv6网络的双功能动态标记与优化方法,对于SRv6段的功能进行逻辑拆分,实现G-SRv6路径表示的动态性,以获取更好的压缩效率,并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压缩策略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G-SRv6中流量获得压缩的概率和在获得压缩情况下的压缩效率,能够为源路由提供更多的调度信息承载能力,提升了网络流量的调度精度。本文其次针对用户业务对于网络的功能化的需求,着眼于主动性一对多传输功能,分别面向骨干网中的有状态场景与无状态场景展开了研究,以解决骨干网场景下组播会话需要进行组播组申请与预交互导致的会话主动性与实时性缺失问题。面向有状态场景,本文提出了源组播,设计了虚拟组机制解耦了组播地址的会话标识功能与传输处理标识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主动发起会话并能够进行完备性会话管理的能力,通过虚拟组的形式保证了会话管理与会话传输的独立性。面向无状态场景,本文提出了分播,为网络提供了无状态的一对多会话能力。分播直接基于SRv6设计了平行处理逻辑,设计了多个全新的功能化SRv6段,为用户进行多目的地址承载与处理提供了数据平面支撑。对于分播的传输,设计了多目的地址指示聚合传输,对于网络提供了直接基于用户数据进行一对多传输的能力,利用新设计的SRv6段对于携带的多目的地址进行路由行为的聚类表示,并将聚类信息插入数据包内部。基于P4与真实交换机进行了原型系统实现与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源组播与分播能够以可接受的开销带来主动性的一对多传输功能,并且与现有方案对比,在状态利用与传输处理开销上有一定的优势,使骨干网具备了与网络强耦合的一对多传输功能,推进了骨干网的功能化演进。本文最后针对骨干网中对于服务质量多元化的需求,面向目前网络服务质量保障策略的单一性问题,着眼于带宽与时延的独立性服务质量保障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带宽-时延解耦的集中式队列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模型,通过对于带宽与时延进行多元化分析,实现解耦的差异化服务质量,能够对于应用感知IPv6网络(APN6,Application-aware IPv6 Networing)等方案提供面向用户服务需求的实际保障能力。方案对网络节点的队列进行管理,提出了队列时延管理机制,在队列内部实现了独立于带宽队列时延的差异化服务。本文设计了综合参数Dijkstra路由算法,从路由计算上为用户的传输时延提供了差异化服务,并综合考虑了多种参数进行路由决策,提升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载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对于带宽和时延进行独立且有效的差异化服务保障,并能够给网络带来更多的业务承载能力,提升高优先级业务的整体服务质量。
王嘉楠[4](2021)在《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文中指出通信网络飞速发展的现状对数据中心的网络质量、运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骨干网使用的VPLS技术将网络全连接,这样的方式存在消耗网络资源、容易引起ARP洪泛的缺陷,后续的演进中提出了将MAC学习迁移到控制层、使用BGP通告对端的EVPN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性能。NP芯片使用微码编程,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和高效的计算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转发层要求,所以采用NP芯片与CPU共同参与MAC学习的方案实现MPLS EVPN的底层驱动。本论文的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介绍了MPLS EVPN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重点对MPLS特性和L2/L3VPN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讲解。(2)针对NP芯片的特点和网络需求,设计了NP芯片L2 VPN和L3 VPN业务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通用处理流程。首先提出上行方向业务转发的设计方案,重点描述了业务转发的具体流程和设计思路,接着提出下行方向业务转发模型,重点阐述了其设计思想和细节处理。(3)设计了EVPN业务处理流程,包括MAC地址学习/转发、EVPN桥接等。定义MAC表、转发表、老化表等表项,引入了阻塞信息、老化机制、Flush机制完成MAC地址学习,复用二层业务流程实现转发。(4)初步形成了EVPN叠加SRv6隧道的转发方案。(5)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了功能测试,并且分析了测试结果,通过测试可以得知,本论文中的设计方案均可以实现业务流量转发的需求,方案可行且有效。应用本文中设计的方案后,性能版本中初步测试结果,源MAC学习的速率大约是1300个/秒,可以看出,高端路由器承载业务的能力得到显着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转发效率,有潜力满足未来网络的需求,也使未来EVPN的承载成为可能。
张武阳[5](2020)在《某地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的“提速降费”,“宽带网络是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等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内各大运营商网络中宽带业务的高速发展,同时还伴随着语音业务的IP化、流媒体业务普及化。这些日益增加的新需求都对IP城域网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现有的网络环境和结构难以满足的。某地联通为了积极践行联通集团公司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创新思维,切实把“客户感知与网络效能”双提升作为检验IP城域网维护工作质量的标尺,对IP城域网进行全面梳理并做出精准的优化设计与改造,使其能够达到业务多样化、网络层次化、接入差异化的目标。本文主要就某地联通IP城域网的优化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对现网的结构及现有业务进行了分析与介绍,重点对承载用户较多的YH81局的现状进行了单独分析,接着对各种组网拓扑发展趋势的优缺点和实现难易度进行了介绍与分析。然后结合了某地联通的城域网现有问题,提出了最适合的优化方案,包括简化拓扑结构、采用IP边缘节点(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组网方案、引入采用LOOPBACK接口的新用户验证机制、均衡设备负载、增加控制层设备的双机备份等具体方案,并对未来IP城域网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了技术验证测试及部署,其中包括虚拟BNG技术测试和IPv6在IP城域网中的通达性测试。优化后,对维护上的成本降低、割接影响时长减少、设备负载的均衡化、中继链路告警次数、OLT退服次数、宽带测速合格率等各方面参数都进行了跟踪与测试。对比优化前的数据,验证了某地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已达到了提升网络效能和提高用户感知的目的。
董晓军[6](2020)在《双栈网络下返回最优解析结果的DNS机制》文中提出在IPv4&IPv6双协议网络下返回最优解析结果的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解析服务具有对重点域名的智能解析、择优返回解析结果、提升客户端访问重点域名所在服务器访问速度、减少网络资源浪费等优势,在当前客户端广泛应用了Happy Eyeballs算法,且IPv6网络的建设尚不健全的背景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返回最优解析结果机制依附于DNS服务的缓存,在非DNS解析层面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速度,从整个互联网架构角度,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李佳伟[7](2020)在《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现有互联网经过50多年的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网络规模的膨胀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现有互联网逐渐难以满足未来网络场景的通信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科研人员致力于研发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为满足我国在未来信息网络领域的战略需求,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智慧标识网络体系架构(Smart Identifier Network,SINET),力求解决未来网络在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绿色节能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网络在路由、转发、流量感知、缓存等方面的潜在特性,对SINET中的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域间入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四种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算法。上述算法利用SINET网络接收者驱动的通信模式,通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实现域间入流量控制。四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概率控制服务请求包的域间传输路径,区别在于四种算法更新选路概率的决策信息不同。算法一不使用任何信息,算法二利用流量信息,算法三利用服务大小信息,算法四同时利用流量信息和服务大小信息。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高效、准确地调度域间入流量。与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机制可以提升56%的入流量调度准确性,并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域间链路故障和突发流量。2.针对域间出流量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中的服务注册消息交互服务对于域间路径的喜好度,并利用纳什议价博弈模型与邻居自治系统协商服务请求包的域间转发决策,实现域间出流量控制。仿真中将降低服务域内传输开销作为出流量控制收益。结果表明,该机制无需自治系统交互敏感信息,在无缓存场景中,相较于自私的请求包转发策略,可使60%的自治系统提高10%的出流量控制收益。在有缓存场景中,该机制为自治系统带来的出流量控制收益随缓存空间增加而减少。在SINET原型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服务注册频率为8000个每秒时,资源管理器带宽开销为1303KBytes每秒,CPU利用率为16%,证明该机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部署性。3.针对域间流量的降低问题,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该机制利用SINET网络内部缓存的特性,使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合作地决定缓存服务,降低了服务缓存在多个接入网自治系统中的冗余度。该机制使相邻接入网共享服务缓存以降低获取服务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仿真结果表明,与非合作的自私缓存策略相比,该机制可以多降低3.77倍的域间流量和传输费用。与集中式的缓存分配方案相比,该机制以少降低9.7%的域间流量为代价,可获得29.6%流量降低收益公平性的提升,且具有较好的隐私性。该机制以增加少量通信开销为代价,分布式地运行在各自治系统中,具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较好的可部署性。例如,当该机制运行在42个缓存容量为5GBytes的自治系统中时,只造成2.337MBytes的通信开销。
师玉龙[8](2020)在《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服务是指在物联网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实时的、安全的和智能化的服务。近几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传感技术的进步,物联网设备和服务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数据、异构网络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如何设计和实现物联网服务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布/订阅中间件常被用来构建物联网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旨在建立一个物联网平台对下层网络统一消息格式、互联异构网络,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抽象,并为物联网服务高效地交付事件。新兴的软件定义网络因其逻辑上中心化的控制器和控制与转发分离等特性为网络带来了良好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SDN可用于解决物联网服务中从发布者到订阅者间交付事件的服务质量保证难题。发布/订阅中间件与SDN结合,形成了面向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更进一步地推动了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如何利用SDN和发布/订阅中间件提供物联网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和实现框架,并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该架构去实现似SDN的面向主题的发布/订阅中间件原型作为物联网的通信基础设施。本文还描述了如何利用SDN网络的可编程性通过SDN控制器编码事件主题优先级和授权策略到SDN交换机流表项的匹配字段去实现区分化的物联网服务和用户访问控制,提高了物联网事件交付的效率和安全性。(2)针对物联网服务中QoS的保证难题,设计了支持跨层QoS的控制框架去提高物联网服务中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交付事件的QoS。跨层意味着在不同的管理层面控制QoS。一层在控制层,利用SDN集中化控制的特性从局部角度提高SDN控制器自治域内的QoS,另一层在全局管理层,从管理员的角度提高全局网络的QoS。并用区分化服务和访问控制两个应用场景验证了跨层QoS控制框架设计的合理性。(3)针对物联网服务中海量时延敏感数据实时交付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改进最短路的面向主题的Steiner树多播路由算法,去为多个主题构建发布/订阅覆盖网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事件传输的总链路时延并减少了 SDN交换机中的流表项数,提高了事件交付的效率,形成了快速多播路由。还设计了一个面向主题的基于桶的多播转发算法去提高事件转发的效率,并考虑了主题间的订阅覆盖关系去减少交换机的流表项数,提高了交换机的匹配能力。这两个算法和似SDN的设计一起构成了物联网中似SDN的面向主题基于桶的快速多播路由。(4)针对物联网服务中用户需求多样化定制化的特点,提出了如何使用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和在SDN交换机的出端口上配置优先级队列来提供区分化的物联网服务。本文从两个角度设计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两层队列管理机制去保证区分化服务的可靠性:一个是SDN控制器中关于单个交换机的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另一个是管理员中关于从发布者到订阅者路径上所有交换机的全局QoS控制策略。这样,利用SDN集中化的控制去获得全网拓扑,从系统角度动态配置交换机的时延约束,更合理地分配队列带宽,保证了物联网区分化服务的可靠性。
邴群植[9](2020)在《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工业互联网是将工业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技术。其中,工业以太网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的支撑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工业以太网通过对标准以太网技术改进,实现了关键数据的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以及高速率传输。EtherCAT作为当前主流的工业以太网络规范之一,通过一套独特的通信机制使数据能够高效交换,并且具有成本低廉、布线灵活,低传输时延等特点,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批准为国际标准,在工业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协议是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提出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与IPv4协议相比,IPv6协议在地址空间、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优势。随着IPv6技术在工业以太网中的不断应用,如何实现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的无缝融合与互联,实现EtherCAT设备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接入,成为一项重要的挑战。EtherCAT与IPv6互联的核心是协议转换,但目前尚缺乏对EtherCAT与IPv6协议转换机制的研究,阻碍了Ehter CA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EtherCAT与IPv6网络的协议转换方法。在保持EtherCAT网络传输特性的基础上,将EtherCAT数据包转化为能够在IPv6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EtherCAT和IPv6协议标准,对两种网络的数据包传输特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实现EtherCAT和IPv6数据包协议转换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针对EtherCAT与IPv6网络之间无缝融合与互联的需求,提出一种协议转换解决方案,主要包括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和识别、直连模式的整网帧格式转换方法、优先级转换方法、地址转换方法、扩展首部的添加以及开放模式下的IPv4首部转化为IPv6。最终,数据包转化为IPv6格式的同时,保持了原有EtherCAT网络的传输特性。3.对所述的EtherCAT与IPv6数据包转换方法进行软件实现。主要包括两个模块,首先是EtherCAT数据包识别模块,实现了对主站EtherCAT数据包的获取,并将属于每个从站的数据分别传输至转换单元;其次是协议转换模块,实现对EtherCAT数据包的协议转换功能,具体包括优先级、地址转换、扩展首部添加,形成IPv6格式的数据包,最后发送至IPv6网络。4.搭建EtherCAT主从站实验平台。抓取数据包,通过Wireshark对数据包细节进行分析,对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同时对协议转换装置的转换时间、内存占用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EtherCAT与IPv6网络协议转换方法,能够有效的将EtherCAT数据接入IPv6工厂骨干网。促进了工业以太网和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并保证了EtherCAT原有的传输特性。本文的研究,对于EtherCAT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程浩[10](2020)在《基于SDN的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网络技术在工业系统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以太网作为工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现场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流的工业以太网标准包括Profinet、Modbus、Ether CAT等,但不同的工业以太网之间因为协议格式不同难以统一组网管理。因此,如何对异构的工业以太网进行有效的联合组网管理,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随着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架构管理带来新的方向。为网络架构管理带来新的方向,SDN定义的网络结构中分离了数据层和控制层,实现了集中控制的功能,成功解决底层网络难以集中管理的问题,为解决异构网络组网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向。但是,目前SDN技术主要是应用于互联网场景中,针对如何将SDN应用于工业以太网中,以及如何在保持工业以太网特性的基础上完成异构工业以太网的组网还有待解决。因此,针对于上述提出问题,本文以主流工业以太网Profinet和Modbus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SDN的工业以太网异构网络组网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别分析了SDN技术、Profinet以及Modbus工业以太网技术,提出异构工业以太网的组网需求,归纳分析SDN技术应用于Profinet、Modbus工业以太网的关键问题。2.针对主流工业以太网Profinet与Modbus之间的异构组网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DN的异构工业以太网组网机制,利用SDN技术易于集中管理底层网络资源的特点,完成Profinet、Modbus工业以太网以及SDN网络的联合入网,包括完成跨网关系的建立,同时实现不同优先级数据的带宽保障,满足组网的高效稳定。3.对本文所提出的基于SDN的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方法进行了开发实现,以Ryu SDN控制器为基础,开发适用于Profinet、Modbus工业以太网的组网软件,包括底层网络入网模块、跨网关系建立模块以及带宽保障模块等,完成统一的组网管理。4.搭建组网试验系统,并完成基于SDN的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机制的测试,对实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相关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本文设计并实现的基于SDN的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Profinet和Modbus网络设备的联合入网,跨网通信以及一定的带宽保障,完成异构工业以太网组网的同时提高组网的效率和稳定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工业以太网异构组网与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IPv6服务质量控制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v6服务质量控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S3的确定性网络中时延稳定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与安排 |
第二章 确定性网络中时延稳定机制的相关研究 |
2.1 确定性网络 |
2.1.1 性能要求 |
2.1.2 主要技术 |
2.2 非重叠路径算法 |
2.2.1 RF算法 |
2.2.2 Suurballe算法 |
2.2.3 Bhandari算法 |
2.3 开源网络仿真器NS3 |
2.4 关键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确定性网络的路由算法的研究 |
3.1 结合资源预留的非严格Bhandari算法 |
3.1.1 确定性网络的特点 |
3.1.2 结合资源预留的网络简化 |
3.1.3 非严格Bhandari算法 |
3.2 非严格Bhandari算法相关问题的证明 |
3.2.1 图论的基本概念和记号 |
3.2.2 Bhandari算法缺陷的普遍性 |
3.2.3 非严格Bhandari算法的最优性 |
3.3 性能分析实验 |
3.3.1 有效性 |
3.3.2 平均响应时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S3中确定性网络仿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MPLS技术概述 |
4.1.1 MPLS标签 |
4.1.2 MPLS网络模型 |
4.2 基于NS3的确定性网络仿真模型的设计 |
4.2.1 确定性网络中的标签设计 |
4.2.2 终端 |
4.2.3 确定性网络传输节点 |
4.2.4 确定性网络边缘节点 |
4.2.5 确定性网络全局虚拟中央路由器 |
4.3 路由算法在NS3中确定性网络仿真模块中的验证 |
4.3.1 显式路由 |
4.3.2 资源预留 |
4.3.3 服务保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确定性网络的P2P稳定时延通信机制 |
5.1 资源不足时替代性机制的相关分析 |
5.1.1 传统互联网时延抖动的原因分析 |
5.1.2 确定性网络思想的分析 |
5.2 面向确定性网络的解决方案 |
5.2.1 P2P模式 |
5.2.2 显式路由 |
5.2.3 服务保障 |
5.3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 |
5.3.1 时延和时延抖动 |
5.3.2 成功投递率 |
5.3.3 成功投递率的退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时间敏感网络资源调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介绍 |
2.1 时间敏感网络概述 |
2.1.1 时间敏感网络发展过程 |
2.1.2 时间敏感网络框架 |
2.2 时间敏感网络重要标准 |
2.2.1 802.1AS |
2.2.2 802.1Qbv |
2.2.3 802.1Qch |
2.3 时间敏感网络中调度算法的分析 |
2.3.1 严格优先级调度算法 |
2.3.2 帧抢占调度算法 |
2.3.3 门控制调度算法 |
2.3.4 CBS调度算法 |
2.4 段路由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隙与路由联合调度方法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数学模型研究 |
3.2.1 网络模型 |
3.2.2 服务请求模型 |
3.2.3 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
3.3 启发式算法设计 |
3.3.1 遗传算法 |
3.3.2 Random Routing算法 |
3.3.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1 仿真环境设置 |
3.4.2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Rv6 的确定性网络架构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SRv6 概述 |
4.3 CSQF概述 |
4.3.1 CSQF基本概念 |
4.3.2 CSQF队列模型 |
4.3.3 CSQF时延模型 |
4.4 用户网络配置模型 |
4.4.1 全分布式模型 |
4.4.2 集中式网络/分布式用户模型 |
4.4.3 全集中式模型 |
4.5 SR-DetNet网络 |
4.5.1 SR-DetNet网络架构 |
4.5.2 SR-DetNet网络确定性转发策略 |
4.5.3 SR-DetNet网络联合调度算法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1 仿真环境设置 |
4.6.2 仿真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软件定义骨干网段路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概述 |
1.1.1 骨干网定义 |
1.1.2 骨干网特征及其与业务间的矛盾点 |
1.2 骨干网软件定义化进程 |
1.2.1 基于SRv6的软件定义技术特征 |
1.2.2 IPv6+技术分类概述 |
1.3 论文内容概述 |
1.3.1 论文面向的骨干网软件定义化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与论文相关研究 |
2.1 源路由列表压缩机制与优化 |
2.2 主动性一对多技术与传输优化 |
2.2.1 IP组播增强 |
2.2.2 IP单播扩展 |
2.2.3 一对多传输优化 |
2.3 多维度服务质量保障 |
2.3.1 动态路由规划 |
2.3.2 动态队列配置 |
第三章 面向软件定义G-SRv6网络的双功能动态标记与优化方法 |
3.1 背景介绍 |
3.2 方案适用约束条件 |
3.2.1 非异构SRv6网络 |
3.2.2 软件定义系统 |
3.2.3 单一G-SRv6域 |
3.3 动态双标记机制 |
3.3.1 原理概述 |
3.3.2 概念定义 |
3.3.3 功能化模型 |
3.4 顺序节点对快照优化算法 |
3.4.1 定义与表示 |
3.4.2 算法流程 |
3.5 仿真测试与分析 |
3.5.1 仿真设定 |
3.5.2 SID列表压缩概率 |
3.5.3 已压缩SID列表压缩效率与压缩字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Rv6的主动一对多传输技术 |
4.1 背景介绍 |
4.2 有状态源组播会话机制 |
4.2.1 方案设计概述 |
4.2.2 SRv6多目的地址增强 |
4.2.3 源组播业务发起 |
4.2.4 组成员操作与确认机制 |
4.3 无状态分播机制 |
4.3.1 方案设计概述 |
4.3.2 SRv6平行处理逻辑扩展 |
4.3.3 目的地址指示聚合传输 |
4.4 仿真测试与分析 |
4.4.1 源组播仿真测试 |
4.4.2 分播仿真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宽-时延差异化的集中式队列QoS保障模型 |
5.1 背景介绍 |
5.2 基础功能 |
5.2.1 用户需求获取 |
5.2.2 网络状态获取 |
5.3 队列时延管理机制 |
5.4 综合参数路由算法 |
5.4.1 CPR参数 |
5.4.2 CPR算法流程 |
5.5 仿真测试与分析 |
5.5.1 原型系统与环境设定 |
5.5.2 QDMS解耦功能 |
5.5.3 CPR传输时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章节5所包含算法 |
附录2 缩略语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概况 |
1.2.2 国内概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 MPLS EVPN相关技术介绍 |
2.1 BGP协议 |
2.1.1 BGP-4 协议 |
2.1.2 MP-BGP协议 |
2.2 MPLS VPN技术 |
2.2.1 MPLS特性 |
2.2.2 MPLS L2VPN |
2.2.3 BGP/MPLS IP VPN |
2.3 EVPN基本原理 |
2.3.1 EVPN概述 |
2.3.2 控制层面 |
2.3.3 转发层面 |
2.3.4 功能与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MPLS基本业务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3.1 设备功能 |
3.2 Fosv5 软件平台构架 |
3.3 NP芯片介绍 |
3.3.1 子系统和数据路径 |
3.3.2 相关表项和引擎 |
3.4 通用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3.4.1 Ingress通用流程 |
3.4.2 Egress通用流程 |
3.4.3 保护倒换 |
3.5 L2VPN业务转发的微码设计 |
3.5.1 VPWS |
3.5.2 VPLS |
3.6 L3VPN业务转发的微码设计 |
3.7 MPLS VPN业务转发的实现 |
3.7.1 L2VPN测试与分析 |
3.7.2 L3VPN测试与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MPLS EVPN业务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4.1 NP芯片预处理的设计与实现 |
4.2 MAC地址学习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4.2.1 预处理流程 |
4.2.2 MAC学习流程 |
4.2.3 学习报文上送 |
4.3 MAC老化流程 |
4.3.1 Aging机制 |
4.3.2 Flush机制 |
4.4 桥接业务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4.4.1 桥接原理 |
4.4.2 EVPN的桥接 |
4.5 加锁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
4.6 普通业务的 MAC 处理与MPLS EVPN的 MAC 处理 |
4.7 测试与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EVPN叠加SRv6 隧道 |
5.1 SRv6 背景介绍 |
5.2 SRv6 转发流程的微码设计与实现 |
5.2.1 SRv6 原理 |
5.2.2 流程设计 |
5.3 EVPN over SRv6 的微码设计 |
5.4 实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5)某地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2 S市联通IP城域网网络结构及现有业务分析 |
2.1 S市联通IP城域网网络结构概要 |
2.1.1 S市联通IP城域网网络结构 |
2.1.2 S市联通IP城域网现有业务介绍 |
2.2 S市联通IP城域网现网分析 |
2.2.1 S市联通IP城域网组网结构 |
2.2.2 S市联通运维痛点分析 |
2.2.3 S市联通YH81局现状分析 |
2.3 S市联通IP城域网方案规划分析 |
2.3.1 S市联通IP城域网控制层规划分析 |
2.3.2 S市联通IP城域网汇聚层规划分析 |
2.4 IP城域网的组网趋势 |
2.4.1 大V型组网 |
2.4.2 OLT单挂SW组网 |
2.4.3 小V型组网 |
2.4.4 OTL单挂BNG组网 |
2.5 本章小结 |
3 S市联通IP城域网优化设计 |
3.1 S市联通IP城域网现有问题分析 |
3.1.1 中继链路预警 |
3.1.2 OLT退服情况 |
3.1.3 宽带测速合格率 |
3.2 IP城域网优化方案设计 |
3.2.1 IP城域网拓扑结构改变 |
3.2.2 改善用户认证方式 |
3.2.3 低负荷设备改造方案 |
3.2.4 原有部分高负荷设备分流方案 |
3.2.5 部分新设MSE设备建设方案 |
3.2.6 控制层设备双机备份 |
3.2.7 部分SW设备梳理 |
3.2.8 老旧设备升级换代 |
3.2.9 QoS部署 |
3.2.10 网络安全 |
3.3 未来城域网优化方向探索 |
3.3.1 VBNG部署可行性分析 |
3.3.2 IP城域网与IPv6部署 |
3.4 本章小结 |
4 S市联通IP城域网优化成果实现 |
4.1 IP城域网拓扑结构改变及用户认证方式改善情况 |
4.2 低负荷设备改造成果 |
4.3 高负荷设备分流及新设MSE设备情况 |
4.4 控制层设备双机备份 |
4.5 未来城域网优化探索成果 |
4.6 总结 |
5 结论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索引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双栈网络下返回最优解析结果的DNS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DNS域名最优结果解析机制 |
1.1 基于DNS解析程序返回最优解析结果的机制 |
1.2 DNS智能解析 |
1.3 周期性服务质量检测 |
1.4 重点域名的预取 |
1.5 择优响应DNS请求 |
二、结束语 |
(7)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2.1 流量工程概述 |
1.2.2 智慧标识网络概述 |
1.2.3 智慧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2.4 未来网络流量工程研究概述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智慧标识网络及其流量工程概述 |
2.1 引言 |
2.2 SINET体系结构 |
2.2.1 基本模型 |
2.2.2 服务注册与解注册 |
2.2.3 服务查找、缓存与转发 |
2.3 SINET架构为实现流量工程带来的机遇 |
2.3.1 优势分析 |
2.3.2 域内场景 |
2.3.3 域间场景 |
2.4 SINET架构实现域间流量工程方面的挑战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
3.1 引言 |
3.2 域间入流量控制研究现状 |
3.2.1 BGP协议在域间入流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2 基于IP前缀协商的入流量控制 |
3.2.3 相关研究概述 |
3.3 基于流量监控和服务大小元数据的域间入流量控制机制 |
3.3.1 系统模型设计 |
3.3.2 入流量控制算法 |
3.4 原型系统测试 |
3.4.1 实现方式 |
3.5 测试结果分析 |
3.5.1 性能指标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的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概述 |
4.2.1 现有Internet中的域间出流量控制 |
4.2.2 域间流量管理的自私性问题 |
4.2.3 纳什议价模型及其在网络领域的应用 |
4.3 基于纳什议价博弈域间出流量控制机制 |
4.3.1 设计目标 |
4.3.2 系统模型与机制 |
4.3.3 模型复杂度分析 |
4.3.4 域间路径个数对协商收益的影响 |
4.4 原型系统与仿真测试 |
4.4.1 原型系统 |
4.4.2 仿真平台 |
4.5 实验结果 |
4.5.1 无缓存场景 |
4.5.2 有缓存场景 |
4.5.3 协商收益与谈判破裂点的关系 |
4.5.4 系统开销评估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与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概述 |
5.3 基于拉格朗日分解和合作博弈的域间流量降低机制 |
5.3.1 设计目标 |
5.3.2 网络模型 |
5.3.3 LOC策略、GOC策略和FC策略的定性对比 |
5.4 仿真测试 |
5.4.1 实验方法 |
5.4.2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智慧标识网络原型系统与仿真平台 |
6.1 引言 |
6.1.1 未来网络原型系统研究现状 |
6.1.2 SINET原型系统的演进 |
6.2 SINET原型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配置信息 |
6.3 网络组件功能设计 |
6.3.1 资源管理器 |
6.3.2 边界路由器 |
6.3.3 域内路由器 |
6.3.4 服务器和客户端 |
6.4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
6.5 SINET仿真平台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本章引言 |
2.2 软件定义网络SDN |
2.2.1 SDN的起源和定义 |
2.2.2 SDN分层架构 |
2.2.3 SDN开放接口 |
2.2.4 SDN控制器 |
2.2.5 SDN开发工具 |
2.2.6 SDN的机遇与挑战 |
2.3 SDN中的QoS研究 |
2.3.1 SDN中的QoS研究概述 |
2.3.2 SDN中的QoS研究实例 |
2.4 发布/订阅中间件 |
2.4.1 发布/订阅交互机制 |
2.4.2 发布/订阅系统架构 |
2.4.3 发布/订阅类型 |
2.4.4 发布/订阅路由 |
2.4.5 发布/订阅实现挑战 |
2.5 发布/订阅原型 |
2.5.1 VCube-PS |
2.5.2 RTDDS |
2.5.3 Lamps |
2.5.4 Bayeux |
2.5.5 PADRES |
2.5.6 Hermes |
2.6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设计 |
2.6.1 PLEROMA |
2.6.2 SDN-Like |
2.6.3 Ride |
2.7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QoS研究 |
2.7.1 跨层QoS支持 |
2.7.2 多播路由研究 |
2.7.3 队列管理机制 |
2.8 面向物联网的数据分发服务 |
2.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面向SDN的支持跨层QoS的物联网发布/订阅通信基础设施 |
3.1 本章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3 物联网及服务 |
3.3.1 物联网与物联网服务 |
3.3.2 服务计算架构SOA与EDSOA |
3.3.3 面向SDN的新型物联网架构 |
3.3.4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
3.4 面向SDN的物联网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设计 |
3.4.1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 |
3.4.2 跨层QoS控制框架 |
3.5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系统原型设计 |
3.5.1 总体设计 |
3.5.2 主题设计 |
3.5.3 拓扑维护 |
3.5.4 事件路由 |
3.5.5 策略管理 |
3.6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系统应用实例 |
3.6.1 跨层区分化服务 |
3.6.2 跨层访问控制 |
3.7 实验评价 |
3.7.1 区分化服务实验 |
3.7.2 访问控制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多播路由机制研究 |
4.1 本章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实现框架 |
4.4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斯坦纳树多播路由 |
4.4.1 问题描述 |
4.4.2 解决MCMN-TC-SDN |
4.5 面向SDN的主题式基于Bucket的多播转发 |
4.5.1 OpenFlow组表 |
4.5.2 基于Bucket的多播 |
4.5.3 面向主题的基于Bucket的多播转发算法 |
4.6 实验评价 |
4.6.1 发布/订阅拓扑构造 |
4.6.2 斯坦纳树构造时间开销 |
4.6.3 多播树代价比较 |
4.6.4 多播树构造时间比较 |
4.6.5 端到端时延 |
4.6.6 流表大小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面向SDN的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机制研究 |
5.1 本章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模型方法 |
5.3.1 XGBoost模型 |
5.3.2 ARIMA模型 |
5.3.3 RED方法 |
5.3.4 增量差法 |
5.4 排队时延预测 |
5.4.1 数据预处理 |
5.4.2 特征选择 |
5.4.3 模型训练与参数调整 |
5.5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机制 |
5.5.1 似SDN的发布/订阅系统架构 |
5.5.2 主题编码 |
5.5.3 优先级队列 |
5.5.4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框架 |
5.6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保证机制 |
5.6.1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 |
5.6.2 全局QoS控制策略 |
5.7 实验评价 |
5.7.1 实验环境 |
5.7.2 排队时延预测方法比较 |
5.7.3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验证 |
5.7.4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整体测试 |
5.7.5 全局QoS控制策略验证 |
5.7.6 恒定比特率流量实验 |
5.7.7 可变比特率流量实验 |
5.7.8 实验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
(9)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EtherCAT研究现状 |
1.2.2 IPv6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EtherCAT与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
2.1 EtherCAT协议概述 |
2.1.1 拓扑结构 |
2.1.2 EtherCAT协议栈结构 |
2.1.3 帧结构与数据传输方式 |
2.1.4 数据流类型与寻址方式 |
2.1.5 分布时钟 |
2.2 IPv6技术简介 |
2.2.1 IPv6首部格式 |
2.2.2 IPv6扩展首部 |
2.3 本章总结 |
第3章 EtherCAT与 IPv6 的转换方法研究 |
3.1 协议转换装置整体设计 |
3.2 EtherCAT数据包的识别 |
3.3 帧格式转换方法 |
3.3.1 整网转换方法 |
3.3.2 开放模式下的转换方法 |
3.4 优先级转换方法 |
3.5 IPv6扩展首部的添加 |
3.5.1 逐跳扩展首部 |
3.5.2 分段扩展首部 |
3.6 EtherCAT与 IPv6 地址转换 |
3.6.1 32位从站地址转换 |
3.6.2 IPv4地址转换 |
3.7 本章总结 |
第4章 EtherCAT与 IPv6 转换机制实现 |
4.1 软件需求 |
4.2 软件整体设计 |
4.2.1 整网帧格式转换流程 |
4.2.2 IPv4首部转换 |
4.3 EtherCAT主站Socket分析 |
4.4 帧分析模块的实现 |
4.5 EtherCAT与 IPv6 优先级转换的实现 |
4.6 扩展首部的添加 |
4.7.1 EtherCAT从站地址与IPv6 地址转换 |
4.7.2 开放模式下IPv6地址转换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主从站平台软件硬件介绍 |
5.1.1 硬件介绍 |
5.1.2 软件介绍 |
5.1.3 验证平台的搭建 |
5.2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测试 |
5.2.1 优先级与流标识的转换测试 |
5.2.2 地址转换测试 |
5.2.3 扩展首部添加测试 |
5.2.4 整网帧格式转换 |
5.3 EtherCAT与 IPv6 协议转换性能测试 |
5.3.1 协议转换时间测试 |
5.3.2 资源占用测试 |
5.3.3 协议转换的功能对比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10)基于SDN的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DN研究现状 |
1.2.2 工业以太网研究现状 |
1.2.3 工业SDN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问题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SDN技术分析 |
2.1.1 SDN架构 |
2.1.2 Openflow技术 |
2.1.3 Ryu控制器 |
2.2 Profinet与 Modbus技术分析 |
2.2.1 Profinet相关技术 |
2.2.2 Modbus工业以太网相关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DN的 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方法设计 |
3.1 异构网络组网需求分析 |
3.2 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网络架构设计 |
3.3 联合入网流程设计 |
3.4 IPv6格式转换设计 |
3.5 跨网关系建立流程设计 |
3.6 带宽保障方法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DN的 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方法实现 |
4.1 异构网络组网软件架构 |
4.2 异构网络组网软件流程 |
4.2.1 SDN交换机入网软件流程 |
4.2.2 Profinet网络入网软件流程 |
4.2.3 Modbus网络入网软件流程 |
4.2.4 网关转换模块 |
4.2.5 数据泛洪路径计算模块 |
4.3 跨网关系建立模块实现 |
4.3.1 跨网应用关系建立模块 |
4.3.2 跨网通信关系建立模块 |
4.3.3 带宽保障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系统搭建与软硬件组成 |
5.1.1 测试系统搭建 |
5.1.2 测试平台的硬件组成 |
5.1.3 测试平台的软件组成 |
5.2 异构网络组网机制测试与分析 |
5.2.1 设备联合入网功能测试 |
5.2.2 跨网关系建立测试 |
5.2.3 带宽保障功能测试 |
5.3 异构网络组网性能测试 |
5.3.1 联合入网时间测试 |
5.3.2 组网CPU负载测试 |
5.3.3 组网内存测试 |
5.4 对比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IPv6服务质量控制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S3的确定性网络中时延稳定机制的研究[D]. 董升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时间敏感网络资源调度机制研究[D]. 丁易.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软件定义骨干网段路由技术研究[D]. 吴畏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4]基于NP的MPLS EVPN业务转发平面实现[D]. 王嘉楠.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21(01)
- [5]某地IP城域网优化设计与实现[D]. 张武阳.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6]双栈网络下返回最优解析结果的DNS机制[J]. 董晓军. 中国新通信, 2020(21)
- [7]智慧标识网络域间流量工程机制研究[D]. 李佳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D]. 师玉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9]EtherCAT/IPv6网络协议转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邴群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10]基于SDN的Profinet/Modbus异构网络组网方法研究与实现[D]. 胡程浩.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标签:ethercat论文; sdn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组网技术论文; 以太网协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