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景谷县人民医院666499)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如何早期预防及如何发现早期症状。方法宫颈癌早期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宫颈癌可以做到早期预防发现和早期及时治疗。结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诊治预防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140-02
子宫颈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宫颈癌是最常见病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在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尚不完善,因此宫颈癌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0倍[1]。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元,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每年死于宫颈癌全世界约有29万妇女,我国每年约有5万妇女,宫颈癌新发病例有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由此可见宫颈癌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2]。HPV病毒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200种,至少30种与生殖道粘膜感染相关。HPV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
2.高危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
2.1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
2.2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2.3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2.4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2.5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2.6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2.7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3.病理
3.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宫颈不典型增生的病理特征是:鳞状上皮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深染,有多核、分裂象异常等。根据异常细胞及其侵犯上皮的程序,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通常将CIN分为3级,CINI级指轻度不典型增生,CINII级指中度不典型增生,CINIII级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3.2宫颈浸润癌,原位癌基础上病变继续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
4.症状
一是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宫颈癌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二是宫颈糜烂。年轻女性宫颈糜烂经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宫颈糜烂,应该引起重视;
三是接触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妇科内诊检查后子宫出血,都是宫颈癌前病变的征兆;
四是白带混血,除上环引起子宫出血外,女性长期白带混血应及时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进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防和降低宫颈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
5.临床表现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光滑,无明显炎症,或有宫颈充血或糜烂,糜烂程度不等,范围也不同,触之有时易出血,与一般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因此,CIN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单凭其症状及体征是无法诊断的,主要根据组织学检查而确诊。
宫颈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关。轻度不典型增生自然消失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中、重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发展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轻、中度。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是良性的异常增殖,可自然转为正常。
6.诊断方法
6.1宫颈细胞学检查
6.1.1宫颈巴氏涂片;
6.1.2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hinprepcytologictest,TCT):是一种新的细胞生物学技术,主要通过技术处理去掉大部分非诊断性白细胞、红细胞、脱落坏死组织及黏液等杂质,可制成清晰的薄层涂片,使诊断的准确性更高,阅片者更易观察[4]。它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
6.2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以发现高危发病人群并作进一步检查。
6.3电子阴道镜检查。
6.4宫颈碘试验检查。
6.5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6.6宫颈锥切术病检。
6.7阴道细胞学检查。
7.疾病预防
宫颈癌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即应用HPV疫苗对青少年女性及早使用,预防HPV感染,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应用HPV疫苗,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已逐渐得到民众的认可,在中国,虽然HPV疫苗尚未使用,但已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过早性生活、杜绝性生活混乱。二级预防,即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对无症状的、有患子宫颈癌风险的高危妇女进行筛查,对发现异常结果的妇女,进一步检查治疗,把病变阻断在宫颈癌前期或早期癌。建立宫颈癌筛查的常规制度,对于筛查出癌前病变的患者及时干预治疗,对于防止发生浸润性宫颈癌有重要意义。已婚女性建议至少每两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问题应进一步做病理学检查。对已发现的宫颈病变及生殖系统感染,尤其是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人群,应积极采取相应诊疗措施,以防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8.宫颈癌前病变的阶梯式检查
第一阶梯: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
首先采用现代最先进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查看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
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进行HPV检测,这样准确度会更高些。
第二阶梯:电子阴道镜检查
经过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后,如果发现宫颈细胞有异常,则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在电子阴道镜高倍放大40倍下,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好发区表层的细微变化,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第三阶梯:组织病理学检测,如果阴道镜检查中发现异常应在特殊染色指导下取活检。在阴道镜检提示下,对可疑病变部位多点活检,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宫颈病变。
经过以上三个阶梯的检查,就可以确定宫颈病变,发现宫颈癌早期,防患于未然。
总之,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并做相应的治疗,而不是等到癌症状的发生前来就医,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对于宫颈癌强调的是“预防胜于治疗”。
参考文献
[1]钱德英,岑坚,王丁,等.高危型人乳央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34-37.
[2]刘继红,黄欣,李孟达.子宫颈癌患者年轻化趋势的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2):81-83.
[3]黄永刚.宫颈癌年轻化发病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5,32(3):186-189.
[4]林晓华,吴宁,候丽辉,等.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2):183-185.